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到后来益觉深——《中医藏象辨证论治学》读后
1
作者 温长路 《中医药文化》 2012年第6期39-40,共2页
《中医藏象辨证论治学》总体来说具有三大特点:第一,藏象立论,是该书的着眼点;第二,回归原典,是该书的着力点;第三,构架体系,是该书的着重点。读之对理论、对实践、皆大有裨益。
关键词 《中医藏象辨证论治学》 藏象 辨证论
下载PDF
法古论今,熔铸新说——评《中医藏象辨证论治学》
2
作者 潘华信 《中医药文化》 2014年第2期49-50,共2页
中医发展的关键在于临床,临床的关键在于辨证。然在中医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历代医家创制并经现代学者归纳的辨证方法,如脏腑辨证、经络辨证、气血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八纲辨证等,体系纷繁,难以融贯且少高屋... 中医发展的关键在于临床,临床的关键在于辨证。然在中医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历代医家创制并经现代学者归纳的辨证方法,如脏腑辨证、经络辨证、气血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八纲辨证等,体系纷繁,难以融贯且少高屋建瓴之论。各种辨证方法,虽各有其学术价值与适应范围,但诸法并举,难免有各立门户、莫衷一是之嫌。晚近虽有有识之士对此颇多思索、着力研探,因其相关文献浩如烟海,梳理融合工程巨大,绝非一时一人之力所能为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藏象辨证论治学》 辨证论治体系 书评
下载PDF
关于倡建中医辨证论治学的思考 被引量:5
3
作者 孙喜灵 姜伟炜 +4 位作者 于东林 林霞 丁宝刚 叶蕾 刘孟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12期2614-2617,共4页
辨证论治本该是一个整体,却被分离成辨证与论治两个部分,实际上更是拆分为理、法、方、药4个方面。把辨证论治作为整体来考察和认识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应该利用整体观来研究辨证论治过程的基本路径和内在规律、研究理法方药精准对应的... 辨证论治本该是一个整体,却被分离成辨证与论治两个部分,实际上更是拆分为理、法、方、药4个方面。把辨证论治作为整体来考察和认识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应该利用整体观来研究辨证论治过程的基本路径和内在规律、研究理法方药精准对应的规律以及研究从临床"病证"到"处方"的客观分析方法。这便是对倡建"中医辨证论治学"的思考,目的是阐释理法方药精准对应规律、明确提高主观辨证论治准确性的客观判别依据、疏理清楚辨证论治内蕴的主体思维,从而促进辨证论治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辨证论治学 基本概念 学科属性 基本内容 主体思维
下载PDF
构建藏象辨证论治理论体系 被引量:10
4
作者 严世芸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5,共3页
自从《内经》奠定中医辨证论治理论,历代医家有所创新和提高。将“脏腑理论”改易为“藏象理论”已达成共识,并认为脏腑辨证是辨证论治的核心。因此,设想在此基础上构建“藏象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则更有必要,也更为合适,更符合中医临床... 自从《内经》奠定中医辨证论治理论,历代医家有所创新和提高。将“脏腑理论”改易为“藏象理论”已达成共识,并认为脏腑辨证是辨证论治的核心。因此,设想在此基础上构建“藏象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则更有必要,也更为合适,更符合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本质和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术理论 创新 发展 辨证论 藏象辨证论治理论体系
下载PDF
藏象学说——中医辨证规范的理论瓶颈 被引量:1
5
作者 梁启军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74-75,共2页
关键词 藏象学说 中医 辨证论 西医理论 规范化
下载PDF
中医基础理论与干细胞理论的关系
6
作者 孟婉婷 赵猛 国海东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627-2630,2635,共5页
中医是以精气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为中心的系统性整体性医学,整体观与辨证论治贯穿于中医理论的始终。而整体观源于古代哲学思想,是通过宏观思辨的模式,对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整体认识。干细胞是指存在于胚胎直至成体的具有... 中医是以精气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为中心的系统性整体性医学,整体观与辨证论治贯穿于中医理论的始终。而整体观源于古代哲学思想,是通过宏观思辨的模式,对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整体认识。干细胞是指存在于胚胎直至成体的具有增殖及多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干细胞理论在中医理论中的归属是以肾精为主,脏腑经络等共同参与构成的多方面、多层次体系。挖掘干细胞理论在中医基础理论中的内涵和本质,是实现中医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重要途径,对于理解和创新中医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为中西医结合研究提供一种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中医理论 精气学说 藏象学说 经络学说 整体观 辨证论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三焦辨证法辨证论治过敏性紫癜 被引量:11
7
作者 原晓风 张慧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09年第1期25-27,共3页
本文运用三焦辨证法对过敏性紫癜的分型、病因病机进行分析,并运用辩证治疗进行临床经验证明,运用三焦辨证法治疗过敏性紫癜不但可以避免临证分型的复杂化,同时将祖国医学的脏腑辨证融入其中,充分体现了整体观念的思想,也是温病学思想... 本文运用三焦辨证法对过敏性紫癜的分型、病因病机进行分析,并运用辩证治疗进行临床经验证明,运用三焦辨证法治疗过敏性紫癜不但可以避免临证分型的复杂化,同时将祖国医学的脏腑辨证融入其中,充分体现了整体观念的思想,也是温病学思想治疗杂病的一个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过敏性/中医药疗法 儿童 三焦 辨证论 藏象学说
下载PDF
一部构建完善中医藏象理论体系的著作——《中医藏象学》评介
8
作者 宋立人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186-186,共1页
关键词 中医藏象 藏象理论 评介 中医理论 象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著作 辨证论 组成部分 基础理论
下载PDF
浅谈中医治学之道
9
作者 迮兴宇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406-407,共2页
关键词 中医 治疗方法 理论基础 辨证论 治学之道
下载PDF
中医辨证论治学基础课程建设与实践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秀艳 王天芳 +8 位作者 高琳 薛晓琳 杨桢 杨毅玲 赵燕 宋月晗 翟双庆 石琳 吴宇峰 《中医教育》 2014年第3期9-11,共3页
中医辨证论治学基础课程是在以证为核心、以证统法、以法统方的思想指导下,对中医诊断学课程中"辨证"的内容与方剂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设计,将理、法、方、药熔为一炉,系统介绍有关辨证论治基础理论与方法,为我校中医学专业五... 中医辨证论治学基础课程是在以证为核心、以证统法、以法统方的思想指导下,对中医诊断学课程中"辨证"的内容与方剂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设计,将理、法、方、药熔为一炉,系统介绍有关辨证论治基础理论与方法,为我校中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开设的一门新课程。为便于学生掌握中医临床辨证分析及处方用药一贯性的规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和团队等方面进行了课程建设,并通过两轮教学实践,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辨证论治学基础 课程建设 教学实践
原文传递
藏象学说概念和名词术语规范化的探讨
11
作者 李晓君 刘洋 +1 位作者 刘兴仁 郭霞珍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藏象学说 名词术语 规范化 中医理论体系 《黄帝内经》 中医基础理论 秦伯未先生 辨证论 中医学家 古典医籍
下载PDF
1994~2010年中医理论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12
作者 韩奕 傅延龄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第3期190-191,共2页
目的:分析国内中医理论研究状况,为理论领域研究方向调整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检索1994~2010年有关藏象、经络、天人相应、辨证论治及药性的研究文献,通过Excel软件文献数据进行计量学分析。结果:17年间,国内... 目的:分析国内中医理论研究状况,为理论领域研究方向调整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检索1994~2010年有关藏象、经络、天人相应、辨证论治及药性的研究文献,通过Excel软件文献数据进行计量学分析。结果:17年间,国内有关藏象、经络、天人相应、辨证论治、药性的研究基本呈上升趋势,其中经络与辨证论治为主流研究方向,经络占文献总数的26.5%,辨证论治占文献总数的63.8%。2004年后,整体研究加强,文献数量增速较快。结论:经络与辨证论治研究占主导,藏象、天人相应、药性研究较弱,中医理论研究整体平衡需要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象 经络 天人相应 辨证论 药性 中医理论研究 计量分析
下载PDF
浅论中医学的科学性
13
作者 王琦 邱德文 李铁君 《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1年第2期26-27,36,共3页
中医学历数千年而不衰,是由它本身的科学性所决定的。长期以来,它形成了一套独特完整的、具有科学规律的理论体系。诸如阴阳五行学说、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病机学说、诊断治疗学说等,无不蕴藏着大量的精华,而整体恒动观、辨证论... 中医学历数千年而不衰,是由它本身的科学性所决定的。长期以来,它形成了一套独特完整的、具有科学规律的理论体系。诸如阴阳五行学说、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病机学说、诊断治疗学说等,无不蕴藏着大量的精华,而整体恒动观、辨证论治体系又是其最大特点。以整体恒动观而论,它贯穿在中医的生理、病理、诊断和防治等各个方面,如脏象学说对脏腑之间关系的论述,以心为主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疾病 阴阳五行学说 经络 中国医药学 辨证论 科学性 中医理论 病理信息 普通系统论 藏象学说 脏象学说
下载PDF
唐宋明清5部官修典籍有关脾理论的论述概要 被引量:2
14
作者 方肇勤 杨雯 颜彦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6期1-4,共4页
为探索古典中医理论发展演变的脉络,本文以脾及其证治为切入点,对《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普济方》《医宗金鉴》等5部在我国医学史上具有里程碑价值的典籍进行初步整理研究,以期刻画出截至公元1742年以来脾脏生理病理... 为探索古典中医理论发展演变的脉络,本文以脾及其证治为切入点,对《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普济方》《医宗金鉴》等5部在我国医学史上具有里程碑价值的典籍进行初步整理研究,以期刻画出截至公元1742年以来脾脏生理病理及其证候与辨证论治的学术发展和沿革面貌。研究发现,脾辨证论治理论代有发展,但其基础理论却发展迟缓,突出表现为这些典籍一再引用《内经》《诸病源候论》等有关脾生理、病理论述,且罕见因基础理论探索推动临床学科发展的案例。研究还表明,藏象及其病机理论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基础理论 藏象 病机 辨证论
下载PDF
谈经络在临床上的意义
15
作者 方药中 《吉林中医药》 1982年第4期1-2,共2页
经络是脏象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这门学科较系统的论述始自《黄帝内经》。几千年来无论在中医理论研究,还是在临床各科的辨证论治中,都起着指导作用,所以《灵柩·经脉篇》谓:“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 经络是脏象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这门学科较系统的论述始自《黄帝内经》。几千年来无论在中医理论研究,还是在临床各科的辨证论治中,都起着指导作用,所以《灵柩·经脉篇》谓:“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粗之所易,上之所难也”。《汉书艺文志》谓:“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针石汤火所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络学说 辨证论 中医 辨症施治 治则 中国医药学 经络 经脉 藏象学说 脏象学说 归经理论 五脏 足少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