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8,75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经济·学者风采--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盛广耀研究员
1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盛广耀,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学院教授,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发展、城市群、城镇化、城市管理等领域研究。盛广耀研究员主持和参与国家及省部级课题20余项,多项研究成果... 盛广耀,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学院教授,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发展、城市群、城镇化、城市管理等领域研究。盛广耀研究员主持和参与国家及省部级课题20余项,多项研究成果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在城市群研究方面,曾承担国家“十一五”规划战略研究课题“中国城市密集区发展战略研究”,为城市群发展政策的提出提供了决策参考;主持完成的原铁道部课题“现代化铁路客运对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研究”成果获铁道科技奖一等奖。在区域发展方面,曾主持和参与“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中长期发展思路”“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思路研究”“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方案研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政策研究”等国家重大区域规划或政策的前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中国社会科学 生态文明 城市密集区 学会常务理事 区域规划 中国城市经济 铁路客运
下载PDF
科学社会主义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论析
2
作者 刘瑶 《领导科学论坛》 2024年第8期19-23,共5页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创新成果,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文明观及其实践,作为现代化理论的重大创新理应在科学社会主义视域下深刻理解和把握。从文化根基看,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同科学社会...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创新成果,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文明观及其实践,作为现代化理论的重大创新理应在科学社会主义视域下深刻理解和把握。从文化根基看,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高度契合,既彰显科学社会主义的时代特色,又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禀赋。从理论探索看,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倡导的“五个文明”全面发展、文明交流互鉴符合科学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开放发展的理论特性,并把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贯穿其中。从价值趋向看,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蕴含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导向,体现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社会主义 中国式现代化 文明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文明内涵的科学理解
3
作者 钟煜 覃明稳 《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8-33,共6页
中国式现代化在世界现代化图景中开创了新的文明形态,其蕴含的文明价值标注了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式现代化的价值属性。中国式现代化的形成和发展,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涵养和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科学指引,又植根于党的百年文... 中国式现代化在世界现代化图景中开创了新的文明形态,其蕴含的文明价值标注了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式现代化的价值属性。中国式现代化的形成和发展,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涵养和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科学指引,又植根于党的百年文明探索。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式现代化,注重各领域文明全面协调发展和文明交流互鉴,实现了对西方文明话语体系的突破,以显著的中国特色升华了现代化的文明向度,不断谱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华章,还进一步拓展了人类走向现代文明的新路向,向世界清晰表达了中国式现代化璀璨高阶的文明价值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文明内涵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下载PDF
中国生态文明观的科学理据、价值意蕴及其传播策略
4
作者 沈越 《教育研究前沿(中英文版)》 2024年第2期68-75,共8页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生态文明观的科学理据、价值蕴含以及传播策略。首先,通过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阐述了生态文明观在中国的历史渊源和理论基础。其次,探讨了生态文明观的科学理据,包括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生态平衡等方面的理论支撑。随...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生态文明观的科学理据、价值蕴含以及传播策略。首先,通过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阐述了生态文明观在中国的历史渊源和理论基础。其次,探讨了生态文明观的科学理据,包括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生态平衡等方面的理论支撑。随后,分析了生态文明观所蕴含的价值,如可持续发展、生态平衡、绿色发展等,以及这些价值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最后,探讨了中国生态文明观的传播策略,包括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媒体宣传等方面的措施,以促进生态文明观在社会中的传播和实践。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生态文明观的科学基础和实践意义,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科学理据 价值意蕴 传播策略
下载PDF
重写文明史: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底座 被引量:2
5
作者 曹顺庆 刘诗诗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0,206,共17页
中国自古便有完整的哲学体系、文论体系、史学体系、艺术体系、教育体系、医学体系、科学技术体系以及其他各个学科的自主知识体系。然而,中国原有的自主知识体系在现当代基本上不被承认。这一问题的根源在文明观,文明观是基础,是自主... 中国自古便有完整的哲学体系、文论体系、史学体系、艺术体系、教育体系、医学体系、科学技术体系以及其他各个学科的自主知识体系。然而,中国原有的自主知识体系在现当代基本上不被承认。这一问题的根源在文明观,文明观是基础,是自主知识体系的底座。近现代以来支撑各学科知识生产的标准、内涵、体系都建立在西方文明的底座上。文明底座是西方的,所构建的知识体系也就必然唯西是从,直接导致了对中国文明的贬低,对中国知识体系的全盘否定,形成了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整体性的垮塌,走上了自毁长城之歧途。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首先要“重塑文明观”,重塑文明观则必须“重写文明史”,再从文明底座上建构哲学、史学、医学、科学技术等各个学科的自主知识体系,重获各学科知识体系本来的“话语权”,向世界呈现“理论中的中国”“创新中的中国”“文明中的中国”,建构自立自强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写文明 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文明 变异学 中国话语
下载PDF
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职教育的价值、表征与路径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婧 吕奕静 沈欣忆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58,共7页
当前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环境保护、生态文明等理念成为社会的共同认知。高职院校承载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明传承等重大使命。作为生态文明教育的主阵地,高职院校要在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的过程中更加重视生态文... 当前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环境保护、生态文明等理念成为社会的共同认知。高职院校承载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明传承等重大使命。作为生态文明教育的主阵地,高职院校要在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的过程中更加重视生态文明教育的价值,深入宣传生态文明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绿色技能。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职教育,在政治逻辑、育人逻辑与社会治理逻辑层面都有着深刻内涵。在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职教育的过程中,存在教育理念与实践不同频、教与学的创新模式不深入以及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亟待提升等问题。对此,需要高职院校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课程建设,建立监督和反馈机制,确保生态文明教育落到实处;以数字化教育为依托,通过多维活动培育绿色技能;以教师生态文明素养培育为抓手,促进高职教育的内涵发展;以全机构为支撑,形成高职教育多维绿色合作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生态文明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 绿色发展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文明观 被引量:5
7
作者 刘志洪 《东南学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32,共9页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是同一个历史过程的两个方面。在中国式现代化展开过程中,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日益生成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既是对具体现代化诸模式的超越,也是对一般现代化的超越,是一种超越现代性的新现代化。中...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是同一个历史过程的两个方面。在中国式现代化展开过程中,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日益生成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既是对具体现代化诸模式的超越,也是对一般现代化的超越,是一种超越现代性的新现代化。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内核,奋力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美好生活,是“文化”之人的文明,从而成为一种超出其他现代文明的更高现代文明,构成人类文明的一种崭新形态,在内容上展开为相互协调的高度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相对于中华传统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求并表现出更为高度的统一性、和平性尤其是包容性与创新性,在兼收并蓄、综合创造中通达更高发展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理论逻辑、现实要求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2
8
作者 赵庆杰 许备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58,共8页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和应有之义,二者相互促进、双向赋能。从理论上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源自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辩证统一关系原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和应有之义,二者相互促进、双向赋能。从理论上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源自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辩证统一关系原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和中国共产党关于“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立场观点。从新时代现实要求上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是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客观要求,是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的现实需要。新时代应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目标、以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为锚点、以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为重点、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系统探索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 协调发展
下载PDF
建构中国海洋文明的概念话语体系 被引量:3
9
作者 杨国桢 《东南学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72,247,共9页
中国海洋文明是推动海洋强国建设的内生动力,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时代变迁,学界对海洋文化概念内涵的认知不断变化,加强海洋文化建设,需要对中国海洋文明的概念话语有正确的认知。融合历史与当代的概念内涵变迁... 中国海洋文明是推动海洋强国建设的内生动力,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时代变迁,学界对海洋文化概念内涵的认知不断变化,加强海洋文化建设,需要对中国海洋文明的概念话语有正确的认知。融合历史与当代的概念内涵变迁,对海洋文明的概念话语加以重新审视、修正和重构,分别不同类型,排列组合为海洋环境、海洋经济、海洋社会、海洋文化四个层级的概念话语体系,使之成为思考和研究的工具,打破西方话语霸权,发展和创新海洋文明理论,顺应时代要求,推动中国海洋文明在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取得新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海洋文明 概念话语体系 海洋文化建设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时代内涵 被引量:2
10
作者 蒋英州 何红谚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0-92,共13页
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主要内涵、形成逻辑与重要意义,需要将其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定语境之中,也即人类文明新形态有着特定的时代内涵。人类文明新形态源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成就与理论升华,其产生的标志是统... 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主要内涵、形成逻辑与重要意义,需要将其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定语境之中,也即人类文明新形态有着特定的时代内涵。人类文明新形态源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成就与理论升华,其产生的标志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提出,相应地“五个文明”的协调发展成为其核心以及主要表现形式。而新发展理念则从方法论与世界观的维度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并指引着其发展。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形成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两个结合”不仅构成其根脉和魂脉,而且为其发展成熟提供精神指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乃至更高阶段,人类文明新形态以实现全体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以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标,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彰显其先进特质并推动其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涵也就借助中国式现代化、“五个文明”、新发展理念、“两个结合”与共同富裕等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表达出来,显示出其与传统社会主义文明和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相比较的创新性、发展性、世界性及其使命追求。由于人类文明新形态产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发展与成熟既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成熟同步,也是一个与之相比更长的发展过程,但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也给人类现代化与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了方案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传统社会主义文明 西方资本主义文明
下载PDF
文明互鉴: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重要意识 被引量:3
11
作者 曹顺庆 刘诗诗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31,212,共8页
自晚清民初西方学术传入中国以来,基于西方话语体系和学术体系建构的文科知识体系近乎主导了中国文科百年以来的构建进程。在这百余年间,如何重塑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体系,重建中国理论话语一直都是世纪之题,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学人孜... 自晚清民初西方学术传入中国以来,基于西方话语体系和学术体系建构的文科知识体系近乎主导了中国文科百年以来的构建进程。在这百余年间,如何重塑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体系,重建中国理论话语一直都是世纪之题,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学人孜孜以求力图解决的目标,而“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命题的提出引发了又一轮激烈的研讨。文章指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不仅要立足中国实际、中国经验,更需要将中国文化放置于“文明互鉴”的视野下审视西方经验、西方实践以及西方理论。通过史实的梳证可知,包括“浪漫主义”“意象派”“新批评”“生态伦理批评”等诸多英美文论的形成明显汲取了来自中国文化哲学的元素。以此延展,文章提出了中外文论互鉴史研究、文论他国化变异研究、比较诗学变异研究等以中国为视角、以中国理论为建构方法的新领域,提出属于自身的标志性概念、创新性问题。做到知识自主,更要做到阐释自主,才能解决话语问题,解决人文社会科学“说不出”“不想说”“不敢说”的“卡嗓子”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互鉴 文论互鉴 英美文论 自主知识体系 中国话语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文明的传承发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凤城 叶子豪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共11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这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文明的内在联系,指明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科学路径。中国式现代化从物质基础、制度保障与思想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这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文明的内在联系,指明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科学路径。中国式现代化从物质基础、制度保障与思想支持三个方面推动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型,中华文明则为中国式现代化孕育出内生性文化要素,赋予中国式现代化鲜明的民族特色与文化根脉。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文明相互融通、相互成就,创造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复合型的文明形态,是现代文明、社会主义文明与中华文明三种文明要素相互融会而形成的文明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文明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传承发展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视域下坚守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之“魂脉”——关于哲学社会科学与中国特色意识形态问题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韩云波 陈思思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4-160,共17页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论断提出以来,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都取得了众多成就,但也存在研究持续性和稳定性不足、问题导向不够明确、“中国特色”全面形成进程缓慢等问题。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论断提出以来,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都取得了众多成就,但也存在研究持续性和稳定性不足、问题导向不够明确、“中国特色”全面形成进程缓慢等问题。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南和根本行动遵循。马克思主义“魂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分别形成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识形态和文明形态。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魂脉”就是对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牢牢把握与坚守。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和意识形态工作。改革开放以来,意识形态领域长期面临风险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意识形态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准确把握意识形态工作形势与工作定位,在坚持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特色”的基础上,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地批判“非意识形态化”“意识形态终结论”等错误思潮,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哲学社会科学、以哲学社会科学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加快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具体的谋划和部署,包括健全党的创新理论工作体系、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打造全媒体主流传播格局、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七个方面,要从广义意识形态层面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坚守好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马克思主义“魂脉”,提升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中国特色 意识形态 哲学社会科学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马克思主义“魂脉”
下载PDF
文化强国背景下中国学术话语权评价体系的构建与提升路径探析——以中国社会科学学科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余波 邱均平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0-169,共10页
[目的/意义]目前在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我国学术话语权正处在重要的发展阶段,学术话语权评价有助于促进中国学术应对新时代发展的挑战,推动中国特色学术话语权国际化和本土化,明晰未来中国学术话语权发展的总体方向与具体举措。[方法/过... [目的/意义]目前在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我国学术话语权正处在重要的发展阶段,学术话语权评价有助于促进中国学术应对新时代发展的挑战,推动中国特色学术话语权国际化和本土化,明晰未来中国学术话语权发展的总体方向与具体举措。[方法/过程]本文采用文献与网络调研、比较研究、科学计量学等方法,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外学术话语权的基本理论、实践脉络,立足于中国学术话语权国内外发展实践,基于学术主体视角,参照相关学术成果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中国社会科学学科进行了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和分析了提升中国学术话语权的现实路径。[结论/发现]中国学术话语权评价的核心要素主要由学术引领力、学术竞争力、学术创新力和学术传播力4部分组成,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中国社会科学学科的多数学科在国际上的地位还比较低。最后提出了提升中国学术话语权国际影响和地位可从这4个方面进行全面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强国 中国 学术话语权 评价体系构建 中国社会科学学科
下载PDF
人类文明新形态研究的定性分析:演进逻辑、科学内涵与价值意蕴 被引量:1
15
作者 谈传生 王梦婷 胡景谱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22-29,共8页
任何一个社会的发展都是一定文明的真实反映与写照,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发展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在社会主义文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的伟大成果。目前,学术界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演进逻辑、科学内涵以及价值意蕴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研... 任何一个社会的发展都是一定文明的真实反映与写照,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发展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在社会主义文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的伟大成果。目前,学术界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演进逻辑、科学内涵以及价值意蕴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但同时也存在着研究理论体系不够全面、研究内容不够深化、研究的学科视角以及方法有待创新等问题。着眼未来,为进一步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研究取得新进展,应着力构建全面系统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体系,深化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学理研究深度,拓展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学科研究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文明新形态 演进逻辑 科学内涵 价值意蕴 研究展望
下载PDF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文明价值与世界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志礼 魏梓桐 《统一战线学研究》 2024年第1期26-37,共12页
“新型政党制度”的重大论断,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大视野赋予了这项制度独特的文明底蕴和鲜明的世界意义。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深刻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深刻把握中华文... “新型政党制度”的重大论断,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大视野赋予了这项制度独特的文明底蕴和鲜明的世界意义。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深刻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深刻把握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创造的现代政党政治文明。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与文明本体之间存在互促互进的深层次关系,展现了丰富的文明本体价值。它不仅塑造了人类政治制度文明新形态,而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战略机制和重要组成部分。从实现中华文明复兴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为中华文明赓续发展提供了根本政治前提和政治制度基础,并传承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路向、主体结构及其文明特质,建构了当代中国基本政治结构、经济体系、文化精神和社会秩序,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从破解人类文明悖论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为从根本上解决生产方式不平等问题提供了政党制度支撑,促进消除了中国长期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创造了走向全面共同富裕的中国道路。从消除现代文明危机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在打破“现代化=西方化”迷思与创造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作出了独特贡献,为破解西方现代文明发展及文明形态内部的系统性危机提供了新思路和新理念。从促进不同文明交流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所倡导的价值理念不仅提供了消除文明隔阂、超越文明冲突的方式和途径,更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中国政党的智慧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 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文明价值 世界意义
下载PDF
文化主体性的历史实践及其中国立场的文明价值观观照 被引量:1
17
作者 袁祖社 《理论探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7-116,共10页
“文化现代性”是新时代中国文化主体性建设的伟大实践必须直面的理论境遇、必须认真对待的知识论意义上重要而直接的文化资源。文化现代性以强制的方式进入中国精神文化内里,中国文化在被动、不情愿中经历了现代性的深刻规制和全面洗礼... “文化现代性”是新时代中国文化主体性建设的伟大实践必须直面的理论境遇、必须认真对待的知识论意义上重要而直接的文化资源。文化现代性以强制的方式进入中国精神文化内里,中国文化在被动、不情愿中经历了现代性的深刻规制和全面洗礼,但在一定程度也获得了“现代性”的新品质,获得了在观照世界、自我反省中建构自主性的无限可能。在此意义上“现代性”因素无疑是民族文化自我丰富的肯定性成分。一个民族、一种文化要不自外于世界民族之林,就要对此有充分性觉识。受启蒙现代性理念和西方社会现代化实践的外在性规制,在中华民族的现代化历程中,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文化主体性遭遇多重冲击,陷入非自信、非自主、被挫败的尴尬境地,以至于对自身历史传统、文化、文明、制度以及价值观等产生怀疑,文化主体性被边缘化了。立足文化现代性辩证重建的视野和文明价值本位的高度,中国式现代化本质上是一种从根本上有别于西方现代化的文化实践新类型、文明辩证法新逻辑、人类精神生活的典范性创制和超越性智慧。身处“世界中国化”以及“中国世界化”复杂交错融通的场域中,“文化中国”以及“中国文化形象”塑造的这一更为根本、更具长远战略意义的工程,其所遭遇的文化现代性挑战和价值难题,既有全球性的普遍特质,更有中国现实的典型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主体性 中国式现代化 文明价值观
下载PDF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科学内涵、战略要求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艳国 罗斌华 《岭南学刊》 2024年第2期18-31,119,共15页
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战略性、创造性、前瞻性地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重大命题,对于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的指导作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深入认识... 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战略性、创造性、前瞻性地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重大命题,对于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的指导作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深入认识其本质内涵,科学掌握其发展规律,精准切入其实践路径,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高度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全局,科学谋划、综合施策、系统推进,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和清洁美丽世界,不断创新人类文明新形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又是其要求;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前提条件,也是衡量中国式现代化成功的准则和标志;既是中国道路的有机内容,又是中国治理的重要视点。因此,无论是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角度,还是从中国道路与中国治理的视角,抑或是从中国与世界、中国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切入点来看,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国式现代化 生态文明 美丽中国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突破人类文明发展困局的全新选择 被引量:1
19
作者 任丽梅 《观察与思考》 2024年第4期48-60,共13页
人类社会所有重大的主题性运动和变革,都是在新的、更先进的、具有更大影响力的理论框架与意识形态思潮的深刻影响下酝酿、形成和发展的。近代以来,以现代化为主题,人类社会展开了一场追求“进步”的历史性运动和整体性变革。其中,现代... 人类社会所有重大的主题性运动和变革,都是在新的、更先进的、具有更大影响力的理论框架与意识形态思潮的深刻影响下酝酿、形成和发展的。近代以来,以现代化为主题,人类社会展开了一场追求“进步”的历史性运动和整体性变革。其中,现代化理论作为一种认知框架,深刻影响着国家、民族甚至整个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和文明发展。认识现代化理论的发展性、对现实观照的多重规定性及其意识形态主体自觉性,将有助于我们认清西方现代化导致人类文明困局的理论局限,并在比较分析中得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科学性与先进性,展望未来,中国必将看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充分的主体自觉性,不断推进中华民族新文明和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光明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 人类文明新形态 突破文明困局 西方现代化理论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整体系统观及其方法论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勇强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6,共16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系统观念,基于对西方现代化道路的深刻反思和对自然界作为有机系统整体的精准认识,赓续与拓新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于人与自然真实图景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系统观念,基于对西方现代化道路的深刻反思和对自然界作为有机系统整体的精准认识,赓续与拓新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于人与自然真实图景的系统辩证思想,形成和确立了丰富完备、逻辑严密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整体系统观。秉持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理念,这一整体系统观锚定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治理的目标任务,坚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治理的系统层级观,坚持共同体构架的国内外合作治理的系统联动机制,对其内核“是什么”的问题作了精要而又深邃的回答。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层层追问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之道,彰显了其整体系统思维在回答生态文明建设根本性问题上的强大方法论功能;以系统工程方式“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治理的全面系统展开,立体呈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整体系统观鲜明的方法论特质,为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科学思想方法,开拓了中国式现代化恢宏壮丽的生态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整体系统观 生态困局 环境治理 山水林田湖草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