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60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构建协同育人路径探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章星星 《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第5期102-105,共4页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以其厚重隽永的文化底蕴和绵绵不断的人文情怀一直是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本文以《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掌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育人的现状,通过发现存在的三个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以其厚重隽永的文化底蕴和绵绵不断的人文情怀一直是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本文以《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掌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育人的现状,通过发现存在的三个方面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提出了提高思想认识、破除专业壁垒、协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举措,以期为推动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改革建设尽绵薄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课程思政 中国传统文化
下载PDF
厦门乡土文化资源在高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中的应用审思
2
作者 沈秋贤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13期194-195,198,共3页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不断受到重视。其中,乡土文化资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最好资源之一,在培育学生传承乡土文化意识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笔者以乡土文化资源丰富的厦门市为例,通过对其任教高校的...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不断受到重视。其中,乡土文化资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最好资源之一,在培育学生传承乡土文化意识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笔者以乡土文化资源丰富的厦门市为例,通过对其任教高校的师生进行问卷和访谈,审思厦门市乡土文化资源在《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应用现状。在调研中发现,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在《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设计上缺乏“深度”和“广度”、政府有关乡土文化资源平台有待完善等主要原因,导致厦门乡土文化资源在《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中的应用严重缺位,无法达到育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厦门乡土文化资源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 应用审思
下载PDF
课程思政导向下“六维”育人模式创新研究——以《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为例
3
作者 江芳 叶杨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3年第10期0114-0117,共4页
本研究结合重庆的地域文化特色,以《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为载体,提出了“读、写、听、赛、演、游”六维育人模式。面对现有教学的挑战和问题,本文从教师与学生双重视角,全面地考察了课内外的教育环境,并精心设计实践了这一创新模式。通... 本研究结合重庆的地域文化特色,以《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为载体,提出了“读、写、听、赛、演、游”六维育人模式。面对现有教学的挑战和问题,本文从教师与学生双重视角,全面地考察了课内外的教育环境,并精心设计实践了这一创新模式。通过综合考核、深度访谈以及问卷调查三种研究方法,对“六维”育人模式的影响和效果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式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促进了教师的持续自我完善,提升了教学品质,还为学生提供了更深入且有意义的学习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六维育人模式 中国传统文化 重庆
下载PDF
高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袁锦贵 顾金孚 王晓峰 《中国农业教育》 2008年第2期59-61,共3页
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育功能应定位于民族精神教育、国情教育、人文精神培育、思想道德教育等四个方面,核心应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阐释和培育民族文化精神,促进民族文化的认同。因此,建议高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紧紧... 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育功能应定位于民族精神教育、国情教育、人文精神培育、思想道德教育等四个方面,核心应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阐释和培育民族文化精神,促进民族文化的认同。因此,建议高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紧紧围绕相关专题进行教学,并适当组织讨论,以全面构筑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课程体系,形成教学与研究相互促进的课程特色,建立知识、能力与素质相结合的考核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中国传统文化 课程建设 教学目标与内容 教学实践
下载PDF
三全育人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教学路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隗宁 初晓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第8期87-88,共2页
将课程思政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是实现专业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同向而行的重要保障和三全育人的重要目标。《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的建设道路处于起步阶段,现阶段课程思政建设整体发展有待提升,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明确高校课程思政的... 将课程思政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是实现专业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同向而行的重要保障和三全育人的重要目标。《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的建设道路处于起步阶段,现阶段课程思政建设整体发展有待提升,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明确高校课程思政的教学引领地位、选择合适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方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全育人 课程思政 中国传统文化
下载PDF
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开发与体系构建刍议 被引量:10
6
作者 袁锦贵 《中国农业教育》 2009年第1期62-64,共3页
在本科院校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高职院校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却差强人意。高职院校偏重职业性和技术性有一定的合理性,短时间内大量增加人文教育类课程也不现实,加之高职教育对象文化素质偏低,在此背景下要使《中国传统文化》课... 在本科院校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高职院校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却差强人意。高职院校偏重职业性和技术性有一定的合理性,短时间内大量增加人文教育类课程也不现实,加之高职教育对象文化素质偏低,在此背景下要使《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担负起人文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民族精神培育等多项功能,显然只能走体系构建之路。在构建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时,首要问题就是课程定位和课程目标,不能把《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仅仅当成一门课程来看待,其内容更在课堂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中国传统文化 课程体系
下载PDF
高等职业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建设的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袁锦贵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343-345,共3页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具有丰富多样的教育功能和教育资源、人文素质教育资源和教育功能。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使得《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具有独特的德育、无可替代的国情教育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功能。高等职业院校开设《中国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具有丰富多样的教育功能和教育资源、人文素质教育资源和教育功能。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使得《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具有独特的德育、无可替代的国情教育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功能。高等职业院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是当前进行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精神文明教育,培养全民族人文素养、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时代要求,是引导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正确思考和看待当前国内外不断兴起的中国传统文化热和"国学热"的必然要求,是引导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理性认识我国国情,不虚美、不隐恶,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 中国传统文化 课程建设 中国特色 国学热
下载PDF
高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建设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袁锦贵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07年第6期37-39,共3页
当前高职院校开设和建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嘉兴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改革实际,得出全面构筑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大课程体系;形成教学与研究相互促进的课程特色;建立知识、能力与素质相结合的考核体系,是... 当前高职院校开设和建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嘉兴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改革实际,得出全面构筑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大课程体系;形成教学与研究相互促进的课程特色;建立知识、能力与素质相结合的考核体系,是推进《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建设与改革的重要内涵,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中国传统文化 课程建设 研究
下载PDF
大爱育人,育大爱之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中大爱育人的探索 被引量:2
9
作者 徐贞同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50-53,共4页
大学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时期,也是大学教育者用博大的爱心培育学生的大爱精神和大爱人格的关键时期。坚守课堂教学阵地,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文化载体功能,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对传统文化进行扬弃,引导学生探讨中国传统文... 大学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时期,也是大学教育者用博大的爱心培育学生的大爱精神和大爱人格的关键时期。坚守课堂教学阵地,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文化载体功能,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对传统文化进行扬弃,引导学生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不但可以使学生学到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同时也是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实施大爱教育,培养学生大爱情怀,塑造学生大爱人格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爱育人 中国传统文化 现代价值 大爱人格
下载PDF
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构建问题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茜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25-27,共3页
在高职院校中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是传承中华文明精神、提升校园文化内涵、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途径,但是在目前存在着观念淡薄,重视不够;教学手段单一,时代气息融入少;讲授内容驳杂,教材使用混乱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要... 在高职院校中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是传承中华文明精神、提升校园文化内涵、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途径,但是在目前存在着观念淡薄,重视不够;教学手段单一,时代气息融入少;讲授内容驳杂,教材使用混乱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要提高思想认识,丰富课堂形式,融入地方元素,完善考核方式,编制相应教材等建议,以期在课程建设中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中国传统文化 课程构建
下载PDF
浅谈工科类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建设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其林 《商情》 2013年第45期261-261,共1页
文章针对当前工科类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在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中的作用,提出了在当前工科类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开发的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职业教育 课程建设
下载PDF
OBE理念下民办高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建设探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赫 《文化产业》 2021年第19期110-111,共2页
OBE教育模式是一种以产出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其模式下的课程设置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未来的工作需求为导向,是当下非常先进的教育理念,在高校教育教学实践中已得到证实。文章主要以《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为例来探讨在OBE教育理念下,以学... OBE教育模式是一种以产出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其模式下的课程设置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未来的工作需求为导向,是当下非常先进的教育理念,在高校教育教学实践中已得到证实。文章主要以《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为例来探讨在OBE教育理念下,以学生为中心、以结果为导向的课程建设以及课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育教学 民办高校 《中国传统文化》 建设探究 以学生为中心 教育理念 课程设置 以结果为导向
下载PDF
地域文化融入高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改革探索--以聊城大学为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延玥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123-128,共6页
地域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地域文化是高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丰富资源。地域文化因契合《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可丰富《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案例,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建设的方向,故有必要将其融入《中国传统文化》... 地域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地域文化是高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丰富资源。地域文化因契合《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可丰富《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案例,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建设的方向,故有必要将其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地域文化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改革,在内容上体现为教学中大量增加学校所在省市的地域文化,挖掘本省市地域文化素材库的建设;在形式上体现为课堂讲授、专题活动、以赛促学、课外巩固、更改考核方式、增加校外合作等方式促进地域文化与课程的有机结合。地域文化融入课程促使学生发现、了解身边的传统文化,进而形成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课程改革 素材库
下载PDF
基于“三全育人”开展《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建设的探索 被引量:3
14
作者 胡迪辉 《智库时代》 2020年第2期267-268,共2页
开展《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建设,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文明,提升校园文化底蕴。但现阶段高职院校《传统文化》课程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教学理念陈旧、教学内容斑驳、教学形式单一等,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也严重地抑制了《中国传统文化》... 开展《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建设,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文明,提升校园文化底蕴。但现阶段高职院校《传统文化》课程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教学理念陈旧、教学内容斑驳、教学形式单一等,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也严重地抑制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作用的发挥。基于此,高职院校必须以"三全育人"教育理念为基准,提高思想认识,创新课程理念,丰富课堂形式,改善教学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建设水平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课程建设 三全育人 高职院校
下载PDF
以“中国民居土楼”为例探讨《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施
15
作者 陈丽君 《新一代(理论版)》 2022年第7期0310-0312,共3页
高等教育课程思政要求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中国传统文化》作为高校人文素质通识课程,在教学中以坚定文化自信... 高等教育课程思政要求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中国传统文化》作为高校人文素质通识课程,在教学中以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指导思想,以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展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魅力,塑造学生承续民族文化基因的文化自信;课程贯穿专业设计服务民生幸福和社会发展的科学理念,培养高职学生群体服务社会的价值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传统文化 教学设计
下载PDF
民办高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思考
16
作者 刘凤 《魅力中国》 2013年第34期172-172,共1页
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民办高校近几年迅速兴起,入学门槛一再降低,学生来源较以往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所下降。民办高校为了维持自身正常运转,急于追求学生数量,而忽视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出现了人文缺失。本文... 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民办高校近几年迅速兴起,入学门槛一再降低,学生来源较以往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所下降。民办高校为了维持自身正常运转,急于追求学生数量,而忽视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出现了人文缺失。本文论述了在民办高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通过这个课程的教学来提高民办高校学生的人文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社会培养复合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办高校 中国传统文化 人文素养
下载PDF
陕西地方文化在课程资源建设中的应用——以《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为例
17
作者 朱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1年第5期37-38,共2页
陕西深厚的文化积淀造就的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的是高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内涵的栽体和可资利用的宝贵财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作为地方文化课程进行开发。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在课程资源建设中,通过对陕西地方文化进行理性加工... 陕西深厚的文化积淀造就的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的是高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内涵的栽体和可资利用的宝贵财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作为地方文化课程进行开发。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在课程资源建设中,通过对陕西地方文化进行理性加工、分析、整理和提升.融入课程体系。本文就陕西地方文化资源在高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地方文化资源 中国传统文化 课程资源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研究——以中国古典园林课程为例
18
作者 鲁瑾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5,32,共6页
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是大学生自我成长成才的需要,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更是传承、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在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梳理其涵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优势,结合中国古典园林课程内容和教学实践,深度... 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是大学生自我成长成才的需要,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更是传承、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在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梳理其涵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优势,结合中国古典园林课程内容和教学实践,深度挖掘古典园林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促进课程弘扬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的实践。并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涵养”和“评价”相结合的角度,积极探索依托专业课程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生文化自信 中国古典园林课程
下载PDF
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讨
19
作者 高云燕 《区域治理》 2024年第11期0198-0200,共3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是一门传承中国民族精神,弘扬优秀文化传统,提高学校教育文化品位和学生人文素养的课程。传统文化古文献内容丰富、观点众多,其中蕴含的价值观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能起到良好的效果。本文就《中国传统文...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是一门传承中国民族精神,弘扬优秀文化传统,提高学校教育文化品位和学生人文素养的课程。传统文化古文献内容丰富、观点众多,其中蕴含的价值观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能起到良好的效果。本文就《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可融入的思政元素及融入课程的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课程思政元素 思政元素融入方法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艺术设计课程思政视角下人才培养的研究
20
作者 任君杰 郭雅冬 《炫动漫》 2024年第2期0260-0262,共3页
国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推广予以高度重视,它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体系蓬勃发展的推动下,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标准也在日益提升,对专业技能更加精益求精,并注重培育学生深厚的社会服务意识。本课题... 国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推广予以高度重视,它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体系蓬勃发展的推动下,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标准也在日益提升,对专业技能更加精益求精,并注重培育学生深厚的社会服务意识。本课题聚焦我国教育实情,构建以社会服务为导向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系统地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艺术设计课程思政,确保学科教育稳固性和科学性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在潜移默化中深化对国家的自豪感和忠诚度。艺术设计课程思政凭借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悉心培养兼具高尚道德情操、坚定理想信念及卓越专业技能的复合型艺术设计人才,使人才培养模式更加顺应现实社会需求和时代发展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艺术设计课程思政 人才培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