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伶人家族的文化图谱志——评厉震林教授《中国伶人家族文化研究》
1
作者 刘庆 《艺海》 2013年第8期201-203,共3页
在传统的中国社会里,戏曲伶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身份上受到的贬抑和舞台上聚集的光环形成了奇怪的混合。如何厘清戏曲伶人这种独特的生存状态?其表现形式、产生的原因及其深层的文化心理是怎样的?要回答这些问题,仅依靠观察... 在传统的中国社会里,戏曲伶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身份上受到的贬抑和舞台上聚集的光环形成了奇怪的混合。如何厘清戏曲伶人这种独特的生存状态?其表现形式、产生的原因及其深层的文化心理是怎样的?要回答这些问题,仅依靠观察伶人的演剧活动或生平事迹,往往难中肯綮。近日,研读了厉震林教授的《中国伶人家族文化研究》一书,颇有豁然开朗之感,仿佛一扇了解中国戏曲伶人文化性格的大门正在悄然打开。中国伶人家族文化研究在学术史上是一个边缘性的领域,究其原因,是“在伶人被隔离化和孤立化的社会语境下,史家不可能对伶人及其家族投以过多的关注,加上关于伶人及其家族的史籍资料又少,因此难以出现伶人家族著作,也应该是符合历史客观情况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伶人 中国社会 文化研究 家族 文化图谱 文化心理 生平事迹 文化性格
下载PDF
优伶性别及其行为、家族——简评《中国伶人家族文化研究》
2
作者 尹永华 《艺海》 2015年第5期11-12,共2页
厉震林在上海戏剧学院任教多年,他的专业跨度很大,作为余秋雨教授指导的第一位博士生,他的博士论文以《中国优伶性别文化研究》为题,虽然他的研究范围涉及戏剧、电影、电视等多个领域,但对于中国伶人的深度研究,一直被他当做自己... 厉震林在上海戏剧学院任教多年,他的专业跨度很大,作为余秋雨教授指导的第一位博士生,他的博士论文以《中国优伶性别文化研究》为题,虽然他的研究范围涉及戏剧、电影、电视等多个领域,但对于中国伶人的深度研究,一直被他当做自己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目标。如今厉震林自己已经指导了几届博士研究生,摆在面前的这本《中国伶人家族文化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年12月版),便是他实现自己学术目标的又一项重要成果。 相比较而言,厉震林的博士论文《中国优伶性别文化研究》是将视角集中国戏曲伶人角度,本意在于从伶人与性别互动的关系中,延伸到中国伶人与中国哲学、中国文化的互动关系中,从而发现和确立这种民族人格的运行密码。从《中国优伶性别文化研究》到《中国伶人家族文化研究》,不是简单的从性别至家族,而不仅是立场与视角的大幅度改观,更经历了文化和思想上的一次漫长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 文化研究 戏曲伶人 性别 家族 优伶 上海戏剧学院 文化艺术出版社
下载PDF
潘光旦:现代中国人才研究的高峰
3
作者 钟祖荣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46-55,共10页
潘光旦是现代中国人才研究的代表性人物,在人才学史上是一座高峰,有重要的学术影响。他有明确的人才研究意识,也有持续的人才研究行动,写作了不少人才研究论著,提出了原料、培养、出路、维持四者构成的人才问题框架,形成了“选择—分布... 潘光旦是现代中国人才研究的代表性人物,在人才学史上是一座高峰,有重要的学术影响。他有明确的人才研究意识,也有持续的人才研究行动,写作了不少人才研究论著,提出了原料、培养、出路、维持四者构成的人才问题框架,形成了“选择—分布”的宏观人才理论和“遗传定程度、环境定方向”的微观人才理论,并基于“人文生物学”的视角,从民族振兴和演化竞争的角度出发,针对解决当时中国人才消竭、缺乏等问题,提出了优生、教育、甄别等对策。他运用家谱、图示、比较等实证方法对艺术人才、地方人才等对象开展了深入研究,强调了遗传在人才形成中的作用。当然,他过于强调遗传对人才的作用,也有其局限和片面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光旦 人才学 人才思想 《中国伶人血缘之研究》 《明清两代嘉兴的望族》
下载PDF
中国法律文化需要迎接挑战——张中秋的《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评介
4
作者 汉风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7期78-80,共3页
法律文化的比较研究在西方已有一定的历史,并不断有力作问世。在中国,它只是在80年代随着文化热的兴起而产生的。遗憾的是,当年的文化热因流于公式化、概念化的泛泛而论而骤冷,法律文化的比较也随之冷却。
关键词 伦理化 中国法律文化 法律化 价值取向 血缘家庭 传统中国 文化比较研究 社会科学 文化热 意志
下载PDF
开拓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领域——评《中国现代派文学引论》
5
作者 王向峰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61-162,共2页
赵凌河同志著的《中国现代派文学引论》(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以历史的科学的态度对施蛰存、刘呐鸥、穆时英几位曾被历史埋没的作家作了全面的系统的分析,以丰富翔实的文学史料和创作实绩,对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现代派现象及其源流... 赵凌河同志著的《中国现代派文学引论》(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以历史的科学的态度对施蛰存、刘呐鸥、穆时英几位曾被历史埋没的作家作了全面的系统的分析,以丰富翔实的文学史料和创作实绩,对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现代派现象及其源流作了认真严肃的梳理与探寻。无疑,这一努力是有很大意义的,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小说研究的新成果。作者对中国现代派文学的基本模式及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是比较准确的,并表现出一定的建树。如书中所说,中国的现代派文学走着一条既相似于又相异于西方现代主义的独特道路,同时,它又与西方的现代派有着一种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或者说是一种寄植关系。鲁迅在《三闲集·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派文学 西方现代主义 小说研究 血缘关系 作家 不可分割 三十年代 潜意识 现实主义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下载PDF
科学家查清中国大鲵“血缘谱系”
6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8年第11期92-92,共1页
目前,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科院动物进化与遗传前沿交叉卓越创新中心车静研究员、张亚平院士及罗伯特·墨菲教授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在中国大鲵遗传多样性与保护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基于基因组水平数据揭示中国大鲵至少由... 目前,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科院动物进化与遗传前沿交叉卓越创新中心车静研究员、张亚平院士及罗伯特·墨菲教授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在中国大鲵遗传多样性与保护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基于基因组水平数据揭示中国大鲵至少由5个物种(有可能为8个)组成,中国大鲵的保护亟须进一步评估和改进。该项研究成果于北京时间5月22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当代生物学》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鲵 科学家 国际学术期刊 遗传多样性 谱系 血缘 动物研究 动物进化
下载PDF
由“血缘人”到“公民”: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被引量:5
7
作者 郑晓江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19-20,共2页
我们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的建设"和谐社会",不仅标志着我国发展模式的重大转变,也为我们考察乡村社会的建设路径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思路。中国在相当长时期内将始终存在着庞大的乡村人口,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的现代... 我们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的建设"和谐社会",不仅标志着我国发展模式的重大转变,也为我们考察乡村社会的建设路径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思路。中国在相当长时期内将始终存在着庞大的乡村人口,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的现代化实质就是乡村的现代化,中国问题本质上就是乡村问题。所以,对构建和谐社会与乡村建设问题的研究,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本刊编发这组"和谐社会与乡村建设"笔谈文章,从不同视角探讨了和谐社会与乡村建设的关系,其目的就是为了引起学术界和决策层对此问题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社会 和谐 公民 血缘 中国农民 农村生活 中国古代 学术研究 思想文化
下载PDF
我校历史系对社会科学方法“中国化”的探讨
8
作者 葛建平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2期142-142,共1页
最近,历史系举行了三次“中国古代史系列讨论会”。讨论的主题是历史研究中的社会科学方法“中国化”问题。第一次讨论会由汤明檖教授主持。明清经济研究室刘志伟主讲《宗族研究与社会科学方法的本土化》。主讲人回顾了毛泽东同志关于... 最近,历史系举行了三次“中国古代史系列讨论会”。讨论的主题是历史研究中的社会科学方法“中国化”问题。第一次讨论会由汤明檖教授主持。明清经济研究室刘志伟主讲《宗族研究与社会科学方法的本土化》。主讲人回顾了毛泽东同志关于宗族问题理论,注意到对宗族问题的研究在英、美、日,中各国学者中早已展开,其中有几种不同的学术传统:早期中国学者的研究、日本学者的研究、英美人类学研究传统、海外华人学者的研究、英美社会史学家的研究、国内学者解放后的研究等等。西方人类学家最早把中国宗族作为专门课题进行研究,运用功能主义理论,努力研究宗族的定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史 历史系 日本学者 历史研究 明清经济 血缘组织 宗族研究 史学家 社会科学方法 中国
下载PDF
中国造血干细胞移植取得新突破
9
《健康大视野》 2014年第24期22-22,共1页
在近日旧金山举行的美国血液学会年会上,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在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取得的突破获国际专家和媒体关注,为白血病治疗带来新思路。白血病治疗的难题是不易为患者找到合适的移植用骨髓,兄弟姐妹之间门细胞抗原相合几率仅... 在近日旧金山举行的美国血液学会年会上,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在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取得的突破获国际专家和媒体关注,为白血病治疗带来新思路。白血病治疗的难题是不易为患者找到合适的移植用骨髓,兄弟姐妹之间门细胞抗原相合几率仅为25%,非血缘供者捐献成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中国 血缘供者 血液学会 北京大学 细胞抗原 白血病 研究
下载PDF
评《基诺族文学简史》 被引量:1
10
作者 邓绍基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8-80,共3页
评《基诺族文学简史》邓绍基一九九一年九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刘魁立同志和副所长冯志正同志因公赴滇,其时要在昆明讨论几部少数民族文学史书稿,邀我同往。我对少数民族文学本无研究,但忝跻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 评《基诺族文学简史》邓绍基一九九一年九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刘魁立同志和副所长冯志正同志因公赴滇,其时要在昆明讨论几部少数民族文学史书稿,邀我同往。我对少数民族文学本无研究,但忝跻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丛书评委会之列,未敢谢辞,受命南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基诺族 少数民族文学史 文学史研究 中国文学史著作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文学现象 少数民族文学研究 血缘 讨论会
下载PDF
论宗法伦理文化在郭沫若文化心理的积淀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定宇 《郭沫若学刊》 1998年第1期24-30,共7页
关键词 郭沫若 宗法伦理 文化心理 超自我 弗洛伊德 血缘亲情 儒家学说 郭沫若研究 母亲 中国传统社会
下载PDF
《中国北疆古代民族政权形成研究》一书的前言
12
作者 杨茂盛 《北方文物》 2004年第4期64-70,共7页
前言概述了全书的主要内容 ,并对宗族部族及其民族与国家有关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 ,特别是对国家形成之后是否地缘关系就完全代替了血缘关系 ,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关键词 《中国北疆古代民族政权形成研究》 宗族部族 血缘 地缘 宗族部族 中国 北疆民族史
原文传递
中国家族制度的系统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岳庆平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88-190,共3页
徐扬杰先生一直致力于中国家族制度的研究。他的力作《中国家族制度史》总结性地反映了他在中国家族制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成就,凝结着他数十年的研究心血和智慧结晶。家族在中国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特殊作用。不仅... 徐扬杰先生一直致力于中国家族制度的研究。他的力作《中国家族制度史》总结性地反映了他在中国家族制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成就,凝结着他数十年的研究心血和智慧结晶。家族在中国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特殊作用。不仅孟子认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而且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向为中国人视作安身立命的圭臬。许多中外学者都认为中国社会是以家族为本位的社会。因此,对中国家族制度进行系统研究,既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也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但从中外学术界以往的研究状况看,中国家族制度的系统研究十分薄弱。国内研究往往失之于片面和零散;国外研究相对系统些,如日本学者的有关研究成果,但其中大多从亲属关系和称谓制度的角度进行推理演绎,较少探讨家族内部的形态结构以及家族同经济基础和封建政权的关系。所以,本书作为第一部全面而系统地研究中国家族制度的成果,填补了国内外学术界的空白。通观全书,我认为在以下五个方面显示了作者的深厚学术功底。一、视野宏大而开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家族制度 宗法制度 家族观念 系统研究 家族组织 形态结构 血缘关系 发展历程 宗法思想 特殊作用
原文传递
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的奠基石——《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中所显示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学原理
14
作者 李惠铨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71-77,共7页
民族学作为一门学科,是由资产阶级在19世纪初期所创立的,而后不断有所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产阶级民族学进行了认真的研究,运用自己所创立的辩正唯物主义及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理论,对资产阶级民族学(主要是进化学派及其代表美国的... 民族学作为一门学科,是由资产阶级在19世纪初期所创立的,而后不断有所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产阶级民族学进行了认真的研究,运用自己所创立的辩正唯物主义及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理论,对资产阶级民族学(主要是进化学派及其代表美国的路易斯·享利·摩尔根)的积极成果进行吸收和改造,经过艰苦探索,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85年12月版,以下简称“第45卷”)中,集中了马克思的4部民族学笔记,占有中心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民族学 民族学研究 氏族 中国民族学 资产阶级民族 摩尔根 奠基石 马克思恩格斯 血缘家庭 原始社会
下载PDF
药闻速览
15
《医药世界》 2000年第6期9-10,共2页
传统中医药行业与现代高科技紧密结合的产物——www.sinoMD.com(中国中医药网)近日正式开通了。 中国中医药网是由香港中医药网络(中国)有限公司与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药信息网络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是一个致力于向全世界传播传统中医药... 传统中医药行业与现代高科技紧密结合的产物——www.sinoMD.com(中国中医药网)近日正式开通了。 中国中医药网是由香港中医药网络(中国)有限公司与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药信息网络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是一个致力于向全世界传播传统中医药学的专业大型网站。网站资金雄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医药产业 意外伤害 中医药信息 血缘 大型网站 白血病患者 儿童死亡 牙刷 重点专科 《医疗事故处理办法》 供给者 中国中医研究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医药学 中华骨髓库 骨髓移植 肿瘤科 牙膏
下载PDF
中日传统家庭制度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尚会鹏 《日本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04-119,共16页
在当前进行的文化研究和文化讨论中,人们似乎特别喜欢使用“东方文化”、“西方文化”之类的笼统字眼,而不太重视各具体文化间的差异。实际上,同属于“东方的”印度文化和中国文化决非是同质的,而中国文化同日本文化之间的差异也决非小... 在当前进行的文化研究和文化讨论中,人们似乎特别喜欢使用“东方文化”、“西方文化”之类的笼统字眼,而不太重视各具体文化间的差异。实际上,同属于“东方的”印度文化和中国文化决非是同质的,而中国文化同日本文化之间的差异也决非小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家庭制度 比较研究 印度文化 日本文化 西方文化 日本家庭 中国家庭 血缘关系 家谱 男子
原文传递
关于语言比较研究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道布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5,共5页
关于语言比较研究的几点思考道布壹国内学术界对中国语言的分类,自李方桂先生发表《语言与方言》(1937年)以来,到罗常培先生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国内少数民族语言系属和文字情况》(1951年),以及后来罗常培先生与傅先... 关于语言比较研究的几点思考道布壹国内学术界对中国语言的分类,自李方桂先生发表《语言与方言》(1937年)以来,到罗常培先生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国内少数民族语言系属和文字情况》(1951年),以及后来罗常培先生与傅先生联名发表《国内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比较 语言起源 汉文译本 非线性系统 血缘家庭 语言学 民族研究 中国民族史 研究成果 剑桥大学出版社
原文传递
新感觉文学在中国二、三十年代的翻译与接受——文体与思想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志松 《日语学习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8-74,共7页
刘呐鸥及其周围的一群作家被文学史家称之为"新感觉派",一方面固然表明他们的文学创作和日本新感觉派文学的相似乃至某种血缘关系;但另一方面,因其名称的相同,也令许多研究者十分关注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诚如一些研究者所指... 刘呐鸥及其周围的一群作家被文学史家称之为"新感觉派",一方面固然表明他们的文学创作和日本新感觉派文学的相似乃至某种血缘关系;但另一方面,因其名称的相同,也令许多研究者十分关注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诚如一些研究者所指出的那样:中国的新感觉派文学就其接受外国文学的视野而言,不限于新感觉派一家,还要更为广泛,包括二、三十年代涌入中国的其他现代主义文艺思潮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十年代 中国 接受 思想 文体 翻译 “新感觉派” 日本新感觉派 文学史家 血缘关系 文学创作 外国文学 研究 刘呐鸥
原文传递
“血缘关系与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会”综述
19
作者 国洪更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4-145,共2页
2012年4月1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古代中世纪史研究室主办的“血缘关系与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召开,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世界历史研... 2012年4月1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古代中世纪史研究室主办的“血缘关系与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召开,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世界历史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以及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的多位学者和知名专家,围绕血缘关系与文明起源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研讨会 文明起源 血缘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 历史研究 综述 北京师范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
原文传递
中日姓氏异同的比较研究
20
作者 张彦萍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0年第2期176-177,共2页
姓名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来说,是不可缺少的特定称谓。人一旦出世,不久就会得到姓名且作为一名公民必须申报户口。这个姓名可以代表自己、区别他人。因此,也可以说姓名是人的符号。姓名也是倾注家人特定愿望和特定意思而取,同时也... 姓名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来说,是不可缺少的特定称谓。人一旦出世,不久就会得到姓名且作为一名公民必须申报户口。这个姓名可以代表自己、区别他人。因此,也可以说姓名是人的符号。姓名也是倾注家人特定愿望和特定意思而取,同时也是区分男女性别的。但是,姓是家族固有的、传统的东西。中日两国在姓氏的数量方面都是大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姓氏 氏族部落 中日两国 母系氏族社会 日本人 血缘关系 比较研究 姓名 血统 血缘家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