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8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研几入微 体大思精——读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上、下卷)
1
作者 戴继诚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9-22,共4页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最近推出方立天先生的大作——《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上、下卷,以下简称《要义》),该书是方先生几十年佛学研究的结晶,是当代中国佛教哲学研究的重要著作。 全书分上下两卷,共五编,三十二章,近百万字。集中...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最近推出方立天先生的大作——《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上、下卷,以下简称《要义》),该书是方先生几十年佛学研究的结晶,是当代中国佛教哲学研究的重要著作。 全书分上下两卷,共五编,三十二章,近百万字。集中探讨了中国佛教哲学几乎所有至关重要的问题,既有宏观的把握,又有细腻的剖析;既有纵向的中国佛教发展脉络的准确勘定,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立天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书评 佛学研究 治学理念
下载PDF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出版
2
作者 钟仁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0-60,共1页
关键词 书评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佛教思想 特点 文风 结构
下载PDF
从中国哲学的层面研究中国佛教哲学——《中国佛教哲学要义》著者方立天先生访谈录
3
作者 张冬梅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3年第6期8-9,14,共3页
关键词 中国哲学 中国佛教哲学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方立天 人物访谈 人文社会科学 宗教哲学
下载PDF
问题与解释——读方立天先生《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4
作者 韩焕忠 《佛学研究》 2003年第0期344-348,共5页
读书治学,必须有自己的问题意识,并且要寻找到解释问题的角度和原则。方立天先生是国内外知名的佛教研究专家,他的近作《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版,以下简称《要义》)甫一出版,即在学术界、读书界。
关键词 中国佛教哲学 心性论 问题意识 中国传统文化 佛教研究 印度佛教 要义 佛教经典 实践论 思想资源
下载PDF
评方立天的《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被引量:17
5
作者 宋立道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54-156,共3页
关键词 方立天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书评 中国 佛教哲学 宗教哲学
原文传递
中西诠释学与佛教中国化——记班班多杰教授与洪汉鼎先生的对话(下)
6
作者 米玛加布 格朗(译) 《西藏大学学报(藏文版)》 CSSCI 2024年第1期1-15,187,共16页
文章系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班班多杰教授与著名哲学诠释学家洪汉鼎先生就中西诠释学与佛教中国化为主题的对话、探讨与学术总结。其内容涉及西方哲学诠释学与中国经学诠释学的差异与联系;中西诠释学和佛教中国化的主要契合点... 文章系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班班多杰教授与著名哲学诠释学家洪汉鼎先生就中西诠释学与佛教中国化为主题的对话、探讨与学术总结。其内容涉及西方哲学诠释学与中国经学诠释学的差异与联系;中西诠释学和佛教中国化的主要契合点与内在关联;哲学诠释学经典文本与诠释文本关系之论和中国“我注六经,六经注我”及“解释者比原作者更善巧”义之间的交又点;哲学诠释学的“前见”“视域融合”“效果历史”与中国的“格义”“通经致用”“借古鉴今”之间的异同处;以语言为主线的哲学诠释学本体论转向,透显出汉藏佛经翻译所蕴含的外来佛教中国化的深层旨趣。以上对话和探讨中西比较,相资为用,相得益彰,启人慧思,且涉及领域广、信息量大,对推进佛教中国化的研究有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诠释学 经学诠释学 佛教中国
下载PDF
中国佛教哲学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评方立天新作《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7
作者 宋立道 《中国宗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7-67,共1页
关键词 方立天 中国 结构 "佛教哲学" 文风平易 思想概念 文化比较
原文传递
佛典汉译及汉译佛教哲学对中国古代诗学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普慧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4-61,共8页
佛典汉译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它持续了一千余年,给中国本土文化 注入了新的血液,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改变了中国文化发展的轨迹和方向。佛典的汉译使得佛教哲 学全面深入到了中国文人的精神生活领域,给中国诗... 佛典汉译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它持续了一千余年,给中国本土文化 注入了新的血液,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改变了中国文化发展的轨迹和方向。佛典的汉译使得佛教哲 学全面深入到了中国文人的精神生活领域,给中国诗学以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一、为中国诗学 提供了某些哲学理论基础;二、为中国诗学审美范畴的产生、改造、嫁接等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诗学 中国古代诗学 佛典 审美范畴 中国本土文化 中国文化史 中国文人 佛教哲学 哲学理论 重要贡献
下载PDF
佛教传入与中国哲学思想构架的改变 被引量:2
9
作者 史继忠 《贵州社会科学》 2000年第4期53-57,,41,,共6页
关键词 佛教传入 中国 哲学思想构架 三教圆融
下载PDF
探求人与世界的真实——佛教哲学对中国古代审美真实论的启示和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普慧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13-117,112,共6页
中国古代审美理论是植根于现实艺术创作的土壤之中,是直接对艺术创作实践经验的总结而发展起来的。但是,作为一种理论形态,它必然要受到哲学思想的影响,必然要以一定的哲学思想作为基础。佛教哲学探求人与世界关系的一系列精深的理论,... 中国古代审美理论是植根于现实艺术创作的土壤之中,是直接对艺术创作实践经验的总结而发展起来的。但是,作为一种理论形态,它必然要受到哲学思想的影响,必然要以一定的哲学思想作为基础。佛教哲学探求人与世界关系的一系列精深的理论,从本质上说是颠倒的、唯心的,但它在中国审美真实论的形成与完善的过程中,给予了一定的思想养料和思维方式上的启示。 一 佛教哲学是佛教僧人关于人与世界关系的基本看法和学说,它广泛涉及到了现实的社 会、人生以及整个宇宙的不同方面,其主要精神是在于认真追求真实,全面显示真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哲学 人与世界 真实论 审美理论 审美主体 艺术创作 人之心 童心 中国古代 启示
下载PDF
石峻先生与中国佛教哲学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董群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3-120,共8页
石峻教授(1916~1999)的学术生涯中,佛教哲学研究是其重要的一个方面,他认为“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并且有它悠久历史和丰富典籍以及各种文物资料的佛教,是值得人们认真研究的。”他这样解释佛教哲学:佛教哲学不是指广义的佛学... 石峻教授(1916~1999)的学术生涯中,佛教哲学研究是其重要的一个方面,他认为“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并且有它悠久历史和丰富典籍以及各种文物资料的佛教,是值得人们认真研究的。”他这样解释佛教哲学:佛教哲学不是指广义的佛学,它一向重视宇宙和人生“常”和“变”的关系、一般和特殊的关系、各种相互对立的思想范畴之间相互依存、互不分离的关系。他对于中国佛教哲学的研究,有着整个宗教研究的背景,而不是单纯就佛教研究佛教,他专门撰有《世界三大宗教》介绍宗教的基本观点和三大宗教的内容,也有中印佛教比较的背景,从比较中突出中国佛教的特点,又有着中国哲学与文化关系研究的背景,从这种关系中显示佛教的重要性。至于其研究的重点,则重在魏晋和隋唐,尤其重僧肇和宗密。其研究注重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不是简单化地对待佛教,而是全面、深人地分析之,因此其研究结论,富有深刻见解且有科学依据。本文仅以其形成文字的论文为据来叙述其研究成就和贡献,除此之外,还必须提及的是他牵头的《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对于佛学研究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佛教哲学 宗教研究 先生 佛学研究 一般和特殊 马克思主义 学术生涯 哲学研究
下载PDF
佛教与哲学的近代相遇——以晚清民国的中国哲学史撰述为中心 被引量:1
12
作者 邵佳德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19年第6期147-153,共7页
在中国哲学史草创和发展的历程中,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处理中国佛教在其中的位置。这种中国佛教与哲学在近代东亚文化中的相遇,至少形成了三种交汇方式:以西方哲学模式谈中国佛教的宇宙论、存在论、认识论、伦理学等问题,以中国哲学模式... 在中国哲学史草创和发展的历程中,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处理中国佛教在其中的位置。这种中国佛教与哲学在近代东亚文化中的相遇,至少形成了三种交汇方式:以西方哲学模式谈中国佛教的宇宙论、存在论、认识论、伦理学等问题,以中国哲学模式谈中国佛教在心性、体用、天人、知行等层面与儒道之互动,以佛法自身系统谈缘起、空性、真如、唯识等佛教教理和宗派思想。这一曲折的相遇过程涉及概念转译与文化碰撞、社会思潮与民族情绪、学科形塑与视域融合等多重问题,也超出了纯粹中国哲学史的书写范围,体现在佛教哲学、佛教史、佛教概论等不同形态的著述中。中国佛教与哲学的相遇,是佛教中国化在近代的体现之一,也为今后的佛教研究和中国哲学探讨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佛教 中国哲学 近代
下载PDF
深刻把握“两个结合”精髓要义 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新贡献
13
作者 陈祥健 《学术评论》 2023年第5期4-7,共4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热点。近日,在福建省委宣传部组织开展的“联学共学”活动中,笔者聚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课题,阅读了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汪信砚教授于2021年8月出版的新著《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理论与...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热点。近日,在福建省委宣传部组织开展的“联学共学”活动中,笔者聚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课题,阅读了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汪信砚教授于2021年8月出版的新著《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理论与方法》一书。该书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重大理论和重大方法论两个维度,重点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同时也用相当篇幅探讨了整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 当代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 精髓要义 深刻把握 方法论 武汉大学 福建省委
下载PDF
论中国佛教人文特色形成的哲学基础——兼论儒佛道人生哲学的互补 被引量:2
14
作者 洪修平 《中国哲学史》 1996年第Z1期81-89,共9页
当今世界,有人类的地方就有宗教.任何宗教都有其特殊的哲学.宗教与哲学本来就有相通之处,从根本上说,他们都是为了探讨并解决人类的生存问题,特别是生存的本质、意义、价值与终极目标.事实上,在人类文明之初,宗教与哲学是二而为一的.“... 当今世界,有人类的地方就有宗教.任何宗教都有其特殊的哲学.宗教与哲学本来就有相通之处,从根本上说,他们都是为了探讨并解决人类的生存问题,特别是生存的本质、意义、价值与终极目标.事实上,在人类文明之初,宗教与哲学是二而为一的.“哲学最初在意识的宗教形式中形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第26页).但宗教与哲学又具有不同之处,宗教以信仰超人间的力量(神)为根本特征,把人的问题最终交付给神,把理想的人生寄托在彼岸世界.哲学则以人类的理性为基本依持,是以理论的形态高度概括了或代表了人类的能力.当哲学逐渐从宗教中分离出来而获得相对独立的文化形态以后,宗教仍有其自身独特的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佛教 人生哲学 哲学基础 人文特色 印度佛教 儒佛道 如来藏 大乘佛教 人生论 中国文化
下载PDF
佛教与中国哲学
15
作者 方立天 《晋阳学刊》 1987年第3期32-44,共13页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我国以后,两千年来绵延不绝。它和中国传统哲学相互挑战、斗争,又相互影响、吸收、彼此错综,交参互函。在彼此相互激荡中,一方面使佛教日益民族化、中国化,一方面又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哲学的发展轨迹和进程。本文拟从...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我国以后,两千年来绵延不绝。它和中国传统哲学相互挑战、斗争,又相互影响、吸收、彼此错综,交参互函。在彼此相互激荡中,一方面使佛教日益民族化、中国化,一方面又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哲学的发展轨迹和进程。本文拟从两种思想、两种哲学的接触、关系的角度,揭示外来宗教思想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历史演变及其发展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理论 般若学 神不灭论 佛教宗派 思想影响 中国 历史演变 禅宗 心性论 佛教哲学
下载PDF
简论中国佛教哲学的否定辩证法思想
16
作者 许抗生 《中国哲学史》 1993年第1期82-87,共6页
中国有着辩证思维的历史传统。这一传统在古代的中国又可分为三大思想系统;一是以《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为代表的儒家辩证法系统。二是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辩证法系统。三是以中国佛学为代表的佛家辩证法系统。这三大辩证法... 中国有着辩证思维的历史传统。这一传统在古代的中国又可分为三大思想系统;一是以《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为代表的儒家辩证法系统。二是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辩证法系统。三是以中国佛学为代表的佛家辩证法系统。这三大辩证法系统都讲对立统一的学说,但各自又都有着自己的特点。一般来说,儒家的辩证法尚“动”,道家的辩证法主“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佛教哲学 中国佛学 龙树 僧肇 三论宗 道家 吉藏 儒家 非有非无 二谛
下载PDF
略论近代中国佛教对东西方哲学的“回应”
17
作者 何建明 《中国哲学史》 1998年第3期98-104,共7页
关键词 辩证法 主观唯心论 东西方哲学 唯物论 中国佛教 黑格尔 印度哲学 本体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佛法
下载PDF
浅谈佛教对中国哲学的影响
18
作者 李晶 《神州》 2013年第3期22-22,共1页
佛教作为一种宗教,与其他宗教一样,都是当时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客观规律尚不能做出正确说明,还不能完全掌握自己命运情况下的产物。佛教创造了一套相当精致的宗教思想体系。他把现实生活看做是一切痛苦的根源,以此作为出发点,提出... 佛教作为一种宗教,与其他宗教一样,都是当时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客观规律尚不能做出正确说明,还不能完全掌握自己命运情况下的产物。佛教创造了一套相当精致的宗教思想体系。他把现实生活看做是一切痛苦的根源,以此作为出发点,提出了“三世轮回”、“因果报应”等宗教思想,病宣扬极乐为最高目的。佛教哲学中有富合深刻的哲理,我们应该充分的肯定,这些思想在历史上曾经对我国的哲学和传统文化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中国哲学 影响
下载PDF
中西诠释学与佛教中国化——班班多杰教授与洪汉鼎先生的对话
19
作者 宗喀·益西丹佛 孙悟湖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3,共13页
文章系中央民族大学班班多杰教授与著名哲学诠释学家洪汉鼎先生,就中西诠释学与佛教中国化为主题的对话与学术探讨。其内容涉及西方哲学诠释学与中国经学诠释学的差异与联系;中西诠释学和佛教中国化的主要契合点与内在关联;哲学诠释学... 文章系中央民族大学班班多杰教授与著名哲学诠释学家洪汉鼎先生,就中西诠释学与佛教中国化为主题的对话与学术探讨。其内容涉及西方哲学诠释学与中国经学诠释学的差异与联系;中西诠释学和佛教中国化的主要契合点与内在关联;哲学诠释学经典文本与诠释文本关系之论和中国“我注六经,六经注我”及“解释者比原作者更善巧”义之间的交叉点;哲学诠释学的“前见”“视域融合”“效果历史”与中国的“格义”“通经致用”“借古鉴今”之间的异同处;以语言为主线的哲学诠释学本体论转向,透显出汉藏佛经翻译所蕴含的外来佛教中国化的深层旨趣。本次对话,中西比较,相资为用,相得益彰,启人慧思,且涉及领域广、信息量大,对推进佛教中国化的研究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诠释学 经学诠释学 佛教中国
下载PDF
浅论中国佛教哲学的几个特点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蕾蕾 《科技经济市场》 2014年第11期76-77,共2页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与中国固有文化和思想逐渐相融合,演变成中国化的佛教。中国历代佛教思想家不断阐发其中的哲学思想,形成了中国佛教哲学。其中包含唯物主义哲学和辩证法思想。对信仰缺失、道德堕落的现今有很深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佛教 中国佛教 哲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