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代文学史电子史料库》简介 被引量:1
1
作者 金辛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史电子史料库》 全文数据 检索方法 文献信息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学史电子史料库》通过鉴定
2
作者 金辛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6-16,共1页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史电子史料库》 检索方法 文献信息 数据建设
下载PDF
政治思想史研究方法创新与史料电子全文数据库的工具价值——以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研究为例
3
作者 吴显庆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4年第6期103-107,共5页
运用古籍电子全文数据库可弥补原典研究的不足,是政治思想史研究方法创新的基础。史料电子全文数据库,为政治思想史研究借鉴实验哲学方法创造了条件;政治学定量分析的统计方法,可以借助上述数据库得以运用和创新;文本中心主义和语境主... 运用古籍电子全文数据库可弥补原典研究的不足,是政治思想史研究方法创新的基础。史料电子全文数据库,为政治思想史研究借鉴实验哲学方法创造了条件;政治学定量分析的统计方法,可以借助上述数据库得以运用和创新;文本中心主义和语境主义方法、史学实证方法、年鉴学派方法、新社会文化史方法在政治思想史研究中的创新运用,都可以通过利用和发掘上述数据库的功能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 研究方法 史料电子全文数据
下载PDF
对古代文学史料的一点认识
4
作者 王永志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72-72,共1页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史 文学史 分类方法 文学研究
下载PDF
民族文学研究可喜成果——评《布依族文学史》
5
作者 熊冬华 《贵州社会科学》 1986年第2期61-64,共4页
由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王清士,韦廉舟、刘之侠、李子和、何积全、陈训明六位同志编著,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布依族文学史》是我省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可喜成果。这项成果,为来日编写《中国文学史》提供了一定的前提条件。它的... 由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王清士,韦廉舟、刘之侠、李子和、何积全、陈训明六位同志编著,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布依族文学史》是我省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可喜成果。这项成果,为来日编写《中国文学史》提供了一定的前提条件。它的特点以及所揭示的布依族文学发展的某些规律等方面,作些粗浅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依族 中国文学史 文学 少数民族文学研究 民间文学 社会科学院 古代文学 汉民族 半封建半殖民地 史料
下载PDF
建立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仍然任重道远——评刘增杰《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 被引量:2
6
作者 付祥喜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53-160,共8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立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的倡议及其努力一直不绝如缕。这项工作,开始于1985年马良春提出建立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接着,朱金顺对现代文学史料工作方法进行了系统总结,他的《新文学资料引论》充分借鉴传统朴学方法... 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立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的倡议及其努力一直不绝如缕。这项工作,开始于1985年马良春提出建立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接着,朱金顺对现代文学史料工作方法进行了系统总结,他的《新文学资料引论》充分借鉴传统朴学方法,极具“方法论意义”,是现代文学史料研究的第一本论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学 史料 刘增杰 文学史 史料工作 马良春 中国现代文学史 史料研究 文学史 中国古代文学
原文传递
七年弹指一挥间 奏秦汉史料之强音
7
作者 谭洁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9-71,共3页
史料学是文学研究的起点。很难想像,如果文学研究脱离了原典,将如何进行?而问题正在这里,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历史典籍何其丰富繁杂,且不说那些在战乱中遭受焚毁、散失的,就是现在传世的,尚有大量有待校勘、注释、补订、辑佚,特... 史料学是文学研究的起点。很难想像,如果文学研究脱离了原典,将如何进行?而问题正在这里,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历史典籍何其丰富繁杂,且不说那些在战乱中遭受焚毁、散失的,就是现在传世的,尚有大量有待校勘、注释、补订、辑佚,特别是先秦两汉时期的史料,由于年代久远,存疑颇多,更是给研究这一时期的文学工作者带来极大的不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料 中国 先秦两汉时期 文学研究 书评 文学工作者 历史典籍 《先秦两汉文学史料学》 曾道衡 古代文学史
下载PDF
二十世纪中国古代小说史料的重大发现与整理
8
作者 苗怀明 《文献》 2000年第4期189-208,共20页
  "在世界上的任何史书的重加修纂上,没有像中国文学史要变动得那末利害的."①半个世纪前郑振铎先生的这句感慨十分准确地概括了20世纪中国文学史研究的整体特点,具体到古代小说史的研究来讲,更是如此.……
关键词 中国古代小说 小说史 文学史 古代小说研究 中国通俗小说书目 史料 金瓶梅 白话通俗小说 二十世纪 重大发现
原文传递
论甲骨刻辞文学 被引量:11
9
作者 姚孝遂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63年第2期61-71,共11页
自十九世紀末叶甲骨刻辞出土于河南安阳的殷虛以来,最初如孙詒讓、罗振玉諸氏,只是把它当作古文奇字看待,从文字学的角度,与两周銘刻和秦汉篆文等加以比較,进行研究,作一些文字的考释工作。自王国維以后,始根据这些資料以探討商代的社... 自十九世紀末叶甲骨刻辞出土于河南安阳的殷虛以来,最初如孙詒讓、罗振玉諸氏,只是把它当作古文奇字看待,从文字学的角度,与两周銘刻和秦汉篆文等加以比較,进行研究,作一些文字的考释工作。自王国維以后,始根据这些資料以探討商代的社会历史,甲骨刻辞于是便进一步成为考征商史的重要史料。接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刻辞 古文字学 卜辞 罗振玉 武丁 《中国文学史 文学作品 《春秋》 我国古代 史料
下载PDF
书中的风铃——序、跋一十三篇
10
作者 南帆 《西部(新文学)(上)》 2007年第5期112-120,共9页
《文明七巧板》后记寓意分析是一种诱惑。分析的快乐类似猜谜。平面的世界经过分析将显示出深度。寓意分析是对人所置身的日常环境进行思想性的突围。这些分析让我意识到,人们的日常环境并非一些物的简单集合,种种习以为常的言行并非当... 《文明七巧板》后记寓意分析是一种诱惑。分析的快乐类似猜谜。平面的世界经过分析将显示出深度。寓意分析是对人所置身的日常环境进行思想性的突围。这些分析让我意识到,人们的日常环境并非一些物的简单集合,种种习以为常的言行并非当下处境之中的即兴表演。相反,这一切后面隐藏了诸多观念砌就的长长甬道,隐藏了无形却强有力的文化编码。这是人的存在深度。揭示这一切,这就从一个方面接触到“人的景况”这样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 文本分析 概念 二十世纪 著作 电子传播媒介 中国文学批评史 写作 文学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