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简驭繁 史论兼顾——喜读李泽淳《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简论》
1
作者 晋崖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108-108,共1页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简论》 李泽淳 书评 文学批评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学“女强男弱”现象成因的原型批评阐释 被引量:4
2
作者 田富军 杨学娟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87-90,95,共5页
在中国古代爱情类叙事文学中,有这样一类现象:女主人公的形象总比男主人公的形象丰满、突出、动人,而且这是普遍的,我们称之为“女强男弱”现象,这与中国古代社会男权中心地位是极不相称的。运用“神话——原型批评”理论评价这一现象,... 在中国古代爱情类叙事文学中,有这样一类现象:女主人公的形象总比男主人公的形象丰满、突出、动人,而且这是普遍的,我们称之为“女强男弱”现象,这与中国古代社会男权中心地位是极不相称的。运用“神话——原型批评”理论评价这一现象,就会看出这是由于中华民族在远古时代就有一种对神秘力量的化身——女性的崇拜,经过千万年的积淀,逐渐形成的一种集体无意识,随着文化的传承被继承了下来。当这种“女性崇拜”的集体无意识处于深深的压抑中时,它就会通过梦或艺术来体现,表现在文学中,就出现了许多比男子形象强的女性形象,当然,这要通过置换变形而来,才能符合现实中的真善美的要求,为人们所普遍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女强男弱 神话-原型批评 女性崇拜 置换变形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与中医——以《文心雕龙》《黄帝内经》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毓红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2-60,共19页
在疾病意义上发现文病并予以诊治的现象,普遍存在于以刘勰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诊断出文学患病,并渴望治疗它,是批评家开展文学批评的重要动因。他们聚焦于声律病、繁杂病、字病、用事病和文类病,常常在治疗文病的同时,开出“... 在疾病意义上发现文病并予以诊治的现象,普遍存在于以刘勰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诊断出文学患病,并渴望治疗它,是批评家开展文学批评的重要动因。他们聚焦于声律病、繁杂病、字病、用事病和文类病,常常在治疗文病的同时,开出“正末归本”的根治良方,倡导养气、顺应四时、博学、养德等防病之术。在这一过程中,批评者们扮演着掌握权威话语的医生角色。这种“掎摭利病”的文学批评现象,昭示了文理与医理内在的一致性,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与中医在基本术语、思想、原理、思路、方法等方面的相同或相似之处,揭示了二者本质上都是“攻疾防患”的实践性应用学科,文即人、天人合一是其建立的重要认识论依据,“不治已病治未病”、有机整体、综合性和多元性是它们共同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 中医 文心雕龙 黄帝内经 掎摭利病
下载PDF
“文学数理批评”论纲——以“中国古代文学数理批评”为中心的思考 被引量:11
4
作者 杜贵晨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11,共9页
 所谓"文学数理批评",是指从"数理"角度对文学文本的研究。东西方古现代学者都有关于文学数理批评的实质性论述。中国古代文学数理批评包括"作品命意批评"、"编撰体式批评"、"框架结构批...  所谓"文学数理批评",是指从"数理"角度对文学文本的研究。东西方古现代学者都有关于文学数理批评的实质性论述。中国古代文学数理批评包括"作品命意批评"、"编撰体式批评"、"框架结构批评"等八个方面。古代文学数理批评必须实事求是,尊重古人把握、表现或再现世界与艺术接受的方式与特点,并注意借鉴吸纳现代哲学与文学研究各种有益的经验,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自己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出(全部)文学数理批评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数理批评 中国 古代文学 作品命意 编撰体式 框架结构
下载PDF
诠释学视野: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三种取向 被引量:2
5
作者 柳倩月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2-154,共3页
本文运用西方诠释学研究的方法,在中外已有的 诠释学研究背景下,研究中国古代早期文学批评中的三个 命题所蕴含的文学诠释的不同观念及取向。“赋诗言志”的 命题体现了对接受者主体的尊重;“以意逆志”的命题体现... 本文运用西方诠释学研究的方法,在中外已有的 诠释学研究背景下,研究中国古代早期文学批评中的三个 命题所蕴含的文学诠释的不同观念及取向。“赋诗言志”的 命题体现了对接受者主体的尊重;“以意逆志”的命题体现 了对文本和作者的尊重;而“诗无达诂”的命题则体现了对 文本与读者的双重尊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 文学诠释观念 赋诗言志 以意逆志 诗无达诂
下载PDF
论中国古代文学的审美批评标准 被引量:1
6
作者 彭强民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60-66,共7页
文学的审美标准,是文艺批评标准的核心内容.过去一般都认为我国古代文学批评,多是政治批评、道德批评,缺乏审美批评,更无审美批评标准可言,其实情况并非如此.我国明代的文艺批评家杨镇在他的《论文》中就说过:“论文或尚繁,或尚简.予日... 文学的审美标准,是文艺批评标准的核心内容.过去一般都认为我国古代文学批评,多是政治批评、道德批评,缺乏审美批评,更无审美批评标准可言,其实情况并非如此.我国明代的文艺批评家杨镇在他的《论文》中就说过:“论文或尚繁,或尚简.予日:‘繁非也,简非也,不繁不简亦非也.’或尚难,或尚易.’予日:‘难非也,易非也,不难不易亦非也.繁有美恶,简有美恶,易有美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审美批评标准 声韵格律美 人物性格 “善”与“美” 艺术真实 含蓄美 作品内容 文艺批评标准 文心雕龙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术语的类型和特点 被引量:1
7
作者 赖力行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77-79,共3页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术语一部分是对作家作品艺术精神和风貌神韵的整体直观术语,一部分是从社会人生体验中借用而来的分析小说戏曲形式技巧的术语,还有一部分是先释后用的术语。古代文学批评术语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模糊性、多义性和具象性,...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术语一部分是对作家作品艺术精神和风貌神韵的整体直观术语,一部分是从社会人生体验中借用而来的分析小说戏曲形式技巧的术语,还有一部分是先释后用的术语。古代文学批评术语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模糊性、多义性和具象性,二是人化倾向,三是长期延续性。传统批评术语产生于汉民族的文化背景之中,打上了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烙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批评术语 类型 特点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论
8
作者 李开 《江海学刊》 1988年第3期143-149,共7页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学的总体结构,是由总论和本论构成的。总论主要是指文学批评中的认识方法、批评标准及两者的思想渊源,以及由此而派生的儒、道互补的文化背景问题。
关键词 古代文学批评 中国 方法论 思想渊源 批评标准 文化背景 语言分析 体结构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标准的一次转折
9
作者 李晖 《学术交流》 1985年第1期56-60,12,共6页
文学批评标准的变化,是以文学的发展为基础的,同时又反映着一个时代对文学的新的审美要求。因此,一个时代的新的文学批评标准,往往就成为文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的标志和推动文学继续向前发展的一种动力。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到明中叶,... 文学批评标准的变化,是以文学的发展为基础的,同时又反映着一个时代对文学的新的审美要求。因此,一个时代的新的文学批评标准,往往就成为文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的标志和推动文学继续向前发展的一种动力。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到明中叶,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批评标准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 文学样式 明中叶 发展时期 文学形式 转折 审美要求 冯梦龙 民歌
下载PDF
从内容走向形式——关于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研究的一点思考
10
作者 曹文彪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1997年第1期80-82,共3页
坦率地说,我有点拿不准,现在的这个题目是否最准确地表明了本文的基本思想,我只能说,在所有我能想到的题目,比如从内部走向外部、从元素走向结构、从局部走向整体以及从微观走向宏观等,当中,它也许是较为可取的,而这就隐含了这样的意思... 坦率地说,我有点拿不准,现在的这个题目是否最准确地表明了本文的基本思想,我只能说,在所有我能想到的题目,比如从内部走向外部、从元素走向结构、从局部走向整体以及从微观走向宏观等,当中,它也许是较为可取的,而这就隐含了这样的意思,即所有这些题目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合适性.因此,与其把现在的这个题目看成较为可取的,也许不如把它看成上述所有这些题目的一个代表来得更为妥当.此外,还有一点须得略加说明,这就是,从语言形式看,现在的这个题目(当然也包括被它所代表的其他题目)显然是一个或然性的命题,而依照我的本意,它应该是一个应然性的命题.因此,完整地说,本文的题目应该是这样:应该从内容走向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文学批评 走向形式 批评研究 文学批评 古代文学批评 文学理论 文学批评 研究模式 中国古典文学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民族特征
11
作者 孙志璞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91-93,共3页
纵观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发展脉络,比较中西古代文学批评,总结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民族特征。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 民族特征
下载PDF
中西文化的异质性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
12
作者 杨星映 《重庆社会科学》 2004年第3期78-82,共5页
本文通过中西文化异质性的比较 ,分析中国古代思维方式的特色及其对文学理论批评的影响 ,并进而比较中西文论的不同特点 ,说明我们应在深入把握中西文化异质性的基础上 ,来寻求文学理论的通约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
关键词 文学理论批评 当代文艺学 中西文论 中国古代文学 中西文化 对文 通约性 特色 思维方式 建设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心学”价值取向的构建
13
作者 张利群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18-21,共4页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从先秦儒道学派中分别继承和弘扬了"和谐"与"自然"的思想文化传统,并在发展中逐渐构建起和谐美与自然美的价值评价取向维度,以批评精神更深层次地把握其"心学"内在基因和实质精神,在互...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从先秦儒道学派中分别继承和弘扬了"和谐"与"自然"的思想文化传统,并在发展中逐渐构建起和谐美与自然美的价值评价取向维度,以批评精神更深层次地把握其"心学"内在基因和实质精神,在互补互动、交融整合中构建批评的核心价值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 核心价值取向 和谐 自然 心学
下载PDF
非有妙悟者不可与言诗——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主体的思维方式
14
作者 褚燕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35-37,共3页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提倡的是妙悟式的感知和表达,这就要求言说主体具有诗性的浑融直朴的思维方式,用今天的话语来进行分析,则体现为思维方式上的整体性、直觉性和具象性。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 思维方式 妙悟 诗性
下载PDF
论中国古代文学的审美批评标准
15
作者 彭强民 《柳州师专学报》 1996年第1期29-35,共7页
本文从真、善、美三个方面论述中国的古代文学的审美批评标准,着重论述美──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审美性,将之分为意境美、人物性格美、简洁美、清新自然美、动态传神美、含蓄美和声韵格律美等七个标准。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审美批评标准 意境美 人物性格美 含蓄美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学》初审综合意见
16
作者 陈昌恒 《出版科学》 1994年第2期60-60,共1页
中国历来的古代文学批评史,多从史的角度作纵向式的粗线条的线形勾勒,尚无一本作系统的归纳,辩证的分析,阐释术语内蕴的块状式的学术专著。《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学》一稿,则以抽象的理论概括,全新的理论构建,在这方面作了富有学术性的探讨。
关键词 文学批评 中国古代文学 综合意见 批评术语 批评方法 我国古代 民族特色 批评文体 西方文论 比较方法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及其认识途径概评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家骧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82-87,共6页
我国古代的文学批评有其独特的体系和风貌,要想对其构成有个完整深入的了解,则既要研究其历史内容,也更需要加强其方法论体系的探讨,因为思想见解与表现形式是统一为整体,中国文论又是重于形式,从形式进到内容的。关于古代文学批评采用... 我国古代的文学批评有其独特的体系和风貌,要想对其构成有个完整深入的了解,则既要研究其历史内容,也更需要加强其方法论体系的探讨,因为思想见解与表现形式是统一为整体,中国文论又是重于形式,从形式进到内容的。关于古代文学批评采用的基本方法,人们虽有所论及,但较零散也很不完全,少有系统的整理归纳,因之本文拟将整个古代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作个爬梳探讨,以求有个整体概括的认识。综观我国古代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可总括为如下十大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 认识途径 基本方法 描绘型 选评 作品 流变 文学批评方法 挚虞 比较型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文体研究
18
作者 王婷婷 郑嘉 《西部学刊》 2020年第3期123-126,共4页
在概述批评文体概念、研究价值的基础上,对我国古代文学批评的序跋、诗话、论诗诗、词话等文体进行了分类研究,认为其具有寄生与弥漫、开放与整合、滞后与通变的特征,由于批评家借助于不同的文体批评文学作品,表现其观点、褒贬、情感,... 在概述批评文体概念、研究价值的基础上,对我国古代文学批评的序跋、诗话、论诗诗、词话等文体进行了分类研究,认为其具有寄生与弥漫、开放与整合、滞后与通变的特征,由于批评家借助于不同的文体批评文学作品,表现其观点、褒贬、情感,给文学作品增加了浓郁的情感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批评文体 批评 特征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标准的一次转折
19
作者 董贵杰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58-61,共4页
文学批评标准的变化,是以文学的发展为基础的,同时又反映着一个时代对文学的新的审美要求。因此,一个时代的新的文学批评标准,往往就成为文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的标志和推动文学继续向前发展的一种动力。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到明中叶,... 文学批评标准的变化,是以文学的发展为基础的,同时又反映着一个时代对文学的新的审美要求。因此,一个时代的新的文学批评标准,往往就成为文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的标志和推动文学继续向前发展的一种动力。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到明中叶,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它开始挣脱理学的桎梏,以从来没有过的民主精神和文学特质,深入到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从文学内容到创作方法,从文学样式到表现技巧,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得到了明显的发展。可以说,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又一次解放,而在这次文学解放当中,最自觉的部分,因而也是最集中的表现,就是文学批评标准的转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批评标准 中国古代文学 自然真情 “真” “雅” 文学批评 明中叶以后 文学形式 冯梦龙 民歌批评
下载PDF
再论梦与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关于风格问题
20
作者 傅正谷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64-70,59,共8页
我在《论梦与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文学探索》1987年第2期)的结尾曾说,关于梦与中国古代文学批评,“还有相当多的问题,我将另文专论。”现在,就让我就风格问题,继续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 古代文学批评 中国 风格 续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