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冷落一隅话艰辛 荒原探宝苦耕耘——贺王佑夫老师《中国古代民族诗学初探》问世
1
作者 余波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2-63,共2页
关键词 书评 图书出版 王佑夫 《中国古代民族诗学初探》
下载PDF
中国古代地图绘制的理论和方法初探 被引量:16
2
作者 曹婉如 《自然科学史研究》 1983年第3期246-257,共12页
一、传统的特点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数学原则,把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现象,用各种线条、符号、颜色与少数文字在平面上表示出来,以概括地反映这些现象的地理分布和相互联系。凡属单纯的建筑图和职贡图等都是图,而不是地图。中国古... 一、传统的特点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数学原则,把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现象,用各种线条、符号、颜色与少数文字在平面上表示出来,以概括地反映这些现象的地理分布和相互联系。凡属单纯的建筑图和职贡图等都是图,而不是地图。中国古代绘制地图的理论和方法,有自己传统的特色,与古希腊的地图学不同。主要不同之处是中国古代绘制地图时,把地表视为一个平面,这可能是受古代"天圆地方"思想支配的缘故;又由于中国古代的文化中心位于黄河中游一带,以大陆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地图绘制 中国地图 方法 不同之处 比例尺 地理现象 测绘 黄河中游 地物
下载PDF
中国古代民族诗学的奠基之作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恩维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9-30,共2页
中国古代文论的学科意义上的研究从1927年陈钟凡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算起至少已有七十余年了,但是人们对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少数民族古代文论却一直缺乏应有的关注.这种状态一直到了20世纪80年代才引起有识之士的反思,一部分研... 中国古代文论的学科意义上的研究从1927年陈钟凡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算起至少已有七十余年了,但是人们对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少数民族古代文论却一直缺乏应有的关注.这种状态一直到了20世纪80年代才引起有识之士的反思,一部分研究者开始把目光投向少数民族古代文论这片被漠视的原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民族 奠基之作 中国古代文论 20世纪80年代 中国文学批评史 诗学 重要组成部分 少数民族 1927年
下载PDF
申国古代文论民族特点的成因初探
4
作者 钟子翱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30-40,共11页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每一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民族特点。民族的文论是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必然也具有本民族的特点。民族文化的民族特点的研究,是一个民族美学理论研究必不可缺的一个重要课题。 中华民族是个伟大的、历史...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每一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民族特点。民族的文论是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必然也具有本民族的特点。民族文化的民族特点的研究,是一个民族美学理论研究必不可缺的一个重要课题。 中华民族是个伟大的、历史悠久的民族。在过去的几千年里,它创造了光辉灿烂、罕与伦比的古代文化。其文艺思想和理论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独具特色。许多地方精妙入微。这是一颗极可珍贵的民族艺术瑰宝。深入地研究其民族特点和发展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特点 中国古代文论 成因 宗子 人与自然关系 物质生产方式 政治教化 天人合 氏族制度 庄子
下载PDF
中国古代诗学理论与民族文化心态
5
作者 王光文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4期35-38,95,共5页
中国古代诗学理论与民族文化心态王光文作为在中华文明土壤上成长起来的中国古代诗学理论,其特点是与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心态紧密相联的,尤其是传统的认知方式、思维习惯和中国古代哲学理论对古诗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拟从这个角... 中国古代诗学理论与民族文化心态王光文作为在中华文明土壤上成长起来的中国古代诗学理论,其特点是与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心态紧密相联的,尤其是传统的认知方式、思维习惯和中国古代哲学理论对古诗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拟从这个角度对古代诗学的特点略加分析。尚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诗学理论 民族文化心态 天人合一观 古代诗学 “诗言志” 认知方式 西方文论 我国古代 理论形态
下载PDF
古代诗学“应物斯感”论的建构历程——中国古代心理诗学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毛正天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68-170,188,共4页
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从主体与客体微妙的审美联系中探寻诗生成之源,从先秦《乐记》开始,经汉魏,一直到明清,建构了“物—心(感)—乐”的艺术生成论,是谓“应物斯感”,成为中国古代心理诗学的重要的本体论命题。这一理论无论其形成过程,还... 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从主体与客体微妙的审美联系中探寻诗生成之源,从先秦《乐记》开始,经汉魏,一直到明清,建构了“物—心(感)—乐”的艺术生成论,是谓“应物斯感”,成为中国古代心理诗学的重要的本体论命题。这一理论无论其形成过程,还是理论内涵都深得中华文化智慧,体现出浓郁的民族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物斯感 建构历程 民族特色 中国 古代心理诗学
下载PDF
中国古代接受诗学的现代重构——评邓新华教授著《中国古代接受诗学》
7
作者 樊宝英 李洪先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70-172,共3页
关键词 《中国古代接受诗学 现代重构 邓新华 20世纪80年代 民族文化传统 中国古代文论 古代文论研究 接受美学
下载PDF
思理为妙 神与物游──中国古代诗学艺术构思论(二)
8
作者 毛正天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5期37-42,共6页
在中国古代诗学艺术构思论中,“神思”继“虚静”命题而展开,它的实质是“游心”,是情与象交融的推移与升腾。从“游心内运”到“神游象外”是其创造机制。将艺术想象命名为“神思”,充分体现了民族文化特征。“神思”成为中国古代... 在中国古代诗学艺术构思论中,“神思”继“虚静”命题而展开,它的实质是“游心”,是情与象交融的推移与升腾。从“游心内运”到“神游象外”是其创造机制。将艺术想象命名为“神思”,充分体现了民族文化特征。“神思”成为中国古代话学中铙有兴味的理论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古代诗学 艺术构思 神思 游心 创造机制 民族文化 诗歌理论 艺术想象
下载PDF
《中国古代接受诗学史》简介
9
作者 鲁涛 《云梦学刊》 2012年第3期100-100,共1页
邓新华撰写的《中国古代接受诗学史》一书,由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3月出版。该书以西方现代接受关学为参照,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和中西文化与文论对话的双重视阈下,对中国古典文论所蕴含的丰富的有关读者文学接受反应的材料进行... 邓新华撰写的《中国古代接受诗学史》一书,由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3月出版。该书以西方现代接受关学为参照,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和中西文化与文论对话的双重视阈下,对中国古典文论所蕴含的丰富的有关读者文学接受反应的材料进行清理、挖掘、研究和阐发,勾勒中国古代接受诗学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揭示中国古代接受诗学独具的理论内容和理论特征,彰显中国古代接受诗学的民族特色和世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诗学 古代 上海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 中国古典文论 简介 民族特色
下载PDF
文体学视角与古代诗学辨体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邓新跃 刘杼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77-80,F003,共5页
中国文学史是一部文体形态演变发展的历史。立足于本土文学批评理论本身,借鉴西方文体形式批评的研究角度与思维方法,从文体学角度来研究古代诗学辨体理论,对于发掘与认识中国文学思想的民族特征,深化古代文学批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古代诗学 文体学 辨体 视角 文学批评理论 古代文学批评 中国文学史 演变发展 文体形态 思维方法 研究角度 形式批评 民族特征 文学思想 重大意义
下载PDF
走向诗论与诗史结合的中国诗学研究
11
作者 殷满堂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29-32,共4页
中国诗学研究已走过百年历程,但在不同视野下对中国诗学做进一步的深度研究和延展考察,似乎可以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继续下去,如中国诗学概念的历史还原和深入阐发、中国古典哲学的寓言内涵和思维方式与后期诗学批评的深度关联,都是可... 中国诗学研究已走过百年历程,但在不同视野下对中国诗学做进一步的深度研究和延展考察,似乎可以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继续下去,如中国诗学概念的历史还原和深入阐发、中国古典哲学的寓言内涵和思维方式与后期诗学批评的深度关联,都是可以长期研究的课题;还有,诗史与诗论的结合研究更像是一个永远无法穷尽的话题,诗学向曲学的延伸拓展则完全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有诸多可以开掘的地方,亦可藉以反观诗学发展的脉络。本栏目的四篇文章由长江大学文学院四位对中国诗学研究有素的中青年教师撰写,他们的文章都非常关注细节,立论坚实,不乏新的思路和见解,值得一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学研究 中国古代 诗论 诗史 “诗言志” 诗学观念 诗学范畴 民族特色
下载PDF
从诗学复古看诗之悲剧 被引量:1
12
作者 曾丽君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20-23,共4页
从孔子复周礼,墨子用夏政,直至康有为维新变法,声言继承孔子的事业,托古改制,都是一个政治概念,同时,它早已作为一种文化思想和民族心理积淀,影响着中国古代文论发展史,对诗学起着抑制作用,以经学论诗,以诗言志,主文谲谏,同化诗的审美... 从孔子复周礼,墨子用夏政,直至康有为维新变法,声言继承孔子的事业,托古改制,都是一个政治概念,同时,它早已作为一种文化思想和民族心理积淀,影响着中国古代文论发展史,对诗学起着抑制作用,以经学论诗,以诗言志,主文谲谏,同化诗的审美言情本质,理性实用功利主义成为诗不堪承受之重。导致中国古代诗学思想及创作走了许多弯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古代诗学 复古思想 经学 民族心理
下载PDF
关于比较诗学方法论的断想
13
作者 谭帆 《文艺理论研究》 1986年第2期61-62,共2页
在新方法的引进和运用中,比较方法的成就是引人注目的,随着人们对于古代文论民族性格的深入探究,比较诗学也在当今文坛上脱颖而出了,但毋庸讳言,方法的更新必然伴随着自身扬弃和完善的过程,比较诗学也在文艺论坛的热闹场面中显露出了不... 在新方法的引进和运用中,比较方法的成就是引人注目的,随着人们对于古代文论民族性格的深入探究,比较诗学也在当今文坛上脱颖而出了,但毋庸讳言,方法的更新必然伴随着自身扬弃和完善的过程,比较诗学也在文艺论坛的热闹场面中显露出了不少尚需改进的地方,本文对此拟举一二。古代文论的民族性是个复杂的组合体比较两极的选取应注意历史的层次性比较诗学的研究现在大致出现了两种趋势:一是在中西方整个的思想渊源及其民族文化的根柢上对两种不同的文学理论体系作宏观的把握和分析,试图在此背景上以哲学的思考和整体性的探究勾勒出中西诗学不同的理论域界,从而揭示中国古代文论民族性的本质特征。比如:通过对“物感说”和“摹仿说”的比较研究,得出了中国古典美学以“表现”为首要特征,西方古典美学则以“再现”为根本特性。另一种趋势是:研究者无意于对中西诗学的整个理论大厦作全面的分析和宏观的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论 民族性格 中西诗学 中国古典美学 文艺思想 民族文化 思想渊源 新方法 物感说 研究者
下载PDF
《回族古代文学史》简介
14
作者 央杨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1期124-124,共1页
《回族古代文学史》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回族文学史。是国家七五期间重点科研项目之一,它具有填补回族文学研究领域空白的学术价值。 该书每一观点的提出,多以翔实的材料做为坚实的基础,辅之以简要、严谨的分析。
关键词 回族古代文学史 重点科研项目 丁鹤年 元末明 曲家 独具风采 高克恭 民族自信心 中国思想史 宁夏人民出版社
下载PDF
不应把中国古代诗学放诸“死海” 被引量:1
15
作者 公木 《文艺争鸣》 1987年第5期66-68,共3页
由《三百篇》到《人境庐》,经历了漫长的三千年。正由于在发展上所遵循的特殊道路,在表现上所形成的特殊样式,赋予了中国诗歌以特殊性和定型,并从而构成中国诗歌的民族传统:这就是以民歌和进步文人诗歌为主流的传统,亦即古典现实主义和... 由《三百篇》到《人境庐》,经历了漫长的三千年。正由于在发展上所遵循的特殊道路,在表现上所形成的特殊样式,赋予了中国诗歌以特殊性和定型,并从而构成中国诗歌的民族传统:这就是以民歌和进步文人诗歌为主流的传统,亦即古典现实主义和积极浪漫主义的传统。所谓民族传统,不仅指形式,同时还指内容,并且首先是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诗学 中国诗歌 民族传统 中国古代诗歌 古典现实主义 积极浪漫主义 文人诗歌 死海 民族形式 中华民族
原文传递
一部中国古代和亲问题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读崔明德博土《中国古代和亲史》 被引量:1
16
作者 樊文礼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4-136,共3页
关键词 中国古代历史 “和亲” 明德 集大成 20世纪80年代 民族关系史 研究成果 学术论文 学术界
原文传递
《质朴平淡与浓烈奇特》质疑——与曹顺庆同志商榷
17
作者 江庆柏 《江汉论坛》 1987年第3期55-58,共4页
读了曹顺庆同志《质朴平淡与浓烈奇特》(《江汉论坛》1986年第1期,以下简称曹文)很受启发.然而把质朴平淡作为'始终居主导地位,成为中华文艺与诗学的最突出的特色之一'的看法,我以为与我国古代的审美意趣、文学创作,乃至民族性... 读了曹顺庆同志《质朴平淡与浓烈奇特》(《江汉论坛》1986年第1期,以下简称曹文)很受启发.然而把质朴平淡作为'始终居主导地位,成为中华文艺与诗学的最突出的特色之一'的看法,我以为与我国古代的审美意趣、文学创作,乃至民族性格,并非完全相符.一我国古代不乏崇尚浓烈奇特品格的艺术作品.如青铜彝器的狰狞兽纹和繁文缛节的装饰,建安时代的所谓气雄力坚,真骨凌霜,既擅凌厉之才,兼饶藻组之学,就是些明显的例证.每当时代发生重大转换之际,社会也就更崇尚浓烈奇特的品格和雄伟刚健的诗风.龚自珍、魏源诗歌之所以在清代中叶开一代诗风,是因为他们诗中的钟鼓鞺鞳之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国古代 中国诗学 民族性格 审美意趣 龚自珍 清代中叶 文学创作 建安时代 古代作家 魏源
下载PDF
中国近代爱国主义的“亡国史鉴”初考 被引量:10
18
作者 俞旦初 《世界历史》 1984年第1期23-31,共9页
总结和编撰前代历史,作为当代统治的史鉴,这是中国古代史学的一个传统。到近代,中国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国家,以至面临瓜分的危险。一些爱国学者,为了反对外国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挽救危亡,振兴中华,往往利用一些国... 总结和编撰前代历史,作为当代统治的史鉴,这是中国古代史学的一个传统。到近代,中国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国家,以至面临瓜分的危险。一些爱国学者,为了反对外国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挽救危亡,振兴中华,往往利用一些国家被瓜分、灭亡的历史,作为宣传题材。“亡国史鉴”,成了中国近代、特别是二十世纪初年爱国主义历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爱国主义 史鉴 中国古代史学 历史教育 帝国主义列强 二十世纪 民族独立 半殖民地 外国 题材
原文传递
朱崇才:《词话理论研究》
19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0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朱崇才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词学与美学,出版有《词话学》(台北文津出版社l995年)、《词话史》(中华书局2006年)、《词话丛编·续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词话理论研究》(中华书局2010年)等著作。目前主要从事词美... 朱崇才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词学与美学,出版有《词话学》(台北文津出版社l995年)、《词话史》(中华书局2006年)、《词话丛编·续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词话理论研究》(中华书局2010年)等著作。目前主要从事词美学研究。词话是中国古代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词话理论研究,是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民族特色出发,参考和吸收其他学科和其他民族的理论特别是方法论精华,深入剖析历代词论家的主要观点、理论成就及其不足,探讨其词学理论的环境背景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话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 中国古代诗学 中华书局 美学研究 民族特色 词学理论
下载PDF
西藏知识专题
20
作者 谷顺娥 《中学政史地(初中适用)》 2008年第3期64-66,共3页
作为中国多民族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独特的宗教信仰,丰富的资源和至今仍保存完好的生态环境。一。
关键词 解放西藏 西藏地区 中央政府 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国家 中国古代 宗教信仰 生态环境 世纪 中央政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