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4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代艺术理论研究传统模式的新突破──评张皓先生的《中国古代艺术理论论纲》 被引量:1
1
作者 吴建民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62-62,共1页
关键词 书评 《中国古代艺术理论论纲》 张皓 特色 整体综合性 还原性
下载PDF
中国古代原在设计精神与思辨维度的理论诠释——评《中国古代设计艺术思想论纲》
2
作者 朱铁军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J0017-J0017,共1页
中国古代设计艺术思想源起悠远,蔚为大观,然散见于古代诸多典籍篇章之中,虽博而杂,多与中国古典审美哲学与文论思想交融聚汇。或积淀于艺匠的实践经验之中,既未呈现出系统的集成式的思想体系,各散点之间又未形成绵延接续和深度关... 中国古代设计艺术思想源起悠远,蔚为大观,然散见于古代诸多典籍篇章之中,虽博而杂,多与中国古典审美哲学与文论思想交融聚汇。或积淀于艺匠的实践经验之中,既未呈现出系统的集成式的思想体系,各散点之间又未形成绵延接续和深度关联且互为补充的融合机制。此外,众所周知,真正意义上设计艺术语义的滥觞源于西方的工业革命和现代工业的发展,“设计”一词虽在中国古代典籍中较早出现,但与现代设计艺术观念相距甚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典籍 设计艺术 中国古典 理论诠释 思想论 维度 思辨 精神
下载PDF
中国古代艺术理论史揆要 被引量:3
3
作者 徐子方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24,136,共6页
在先秦,真、善、美密不可分,艺术与诸子学说更是交织在一起,它们从美与艺术的外部规律入手,构成了整个中国古代美学和艺术理论的母体,但实用艺术理论则因其远离哲理而首先独立。尽管儒家将其补入经典,《考工记》仍顽强地体现出实用艺术... 在先秦,真、善、美密不可分,艺术与诸子学说更是交织在一起,它们从美与艺术的外部规律入手,构成了整个中国古代美学和艺术理论的母体,但实用艺术理论则因其远离哲理而首先独立。尽管儒家将其补入经典,《考工记》仍顽强地体现出实用艺术本体论的独有属性。魏晋南北朝是中国美学和艺术理论发展史上第一个转型时期。人们的认识已不局限于诸子美学,也不满足于外部规律探讨,而拓展和深入到艺术各个门类。在唐代,门类艺术理论进一步发展,构成中国古代艺术理论的核心范畴得以形成。宋代以后,各种艺术门类基本健全,理论上同样显示了前所未有全面和成熟,涌现出一些具有总结性的有关艺术的审美特征和创作问题的著作。晚清学者刘熙载的《艺概》一书之所以值得重视,是因为著者标举"观其全"和"兼通",用"艺"这个词将文、诗、词、曲、书法等艺术形式囊括其中,与后世谈论的艺术学基本概念暗合,在艺术理论史上,体现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独有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艺术 艺术理论 先秦 中古 近世 刘熙载
下载PDF
论气在中国古代艺术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大西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2期98-101,共4页
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民族特性的范畴之一,自曹丕将气引入文艺理论后,中国古代艺术理论界以气论文、论诗、论画的风气便长盛不衰,气对中国古代艺术理论产生的影响是很深远的。本文的主旨就是对这个影响。
关键词 艺术理论 中国古代 个性风格 物质本原 道德修养 艺术思维 艺术作品 艺术创作活动 创作主体 中国传统文化
下载PDF
《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对古代艺术理论体系化研究的尝试 被引量:1
5
作者 温玉林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436-438,490,共4页
彭吉象先生《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主要涉及的问题是中国传统艺术的本体论、作品论、创作论;其提问方式以中西对比,具象升华为主;其整合方式则以历史和逻辑相统一,以"道"贯通所有问题为主。
关键词 《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中国古代艺术理论 体系化
下载PDF
中国古代艺术接受理论的构建:基于命题的视角 被引量:1
6
作者 陈仕国 王廷信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0年第6期111-117,共7页
中国古代艺术接受理论存在大量的命题,因而可以对其建构起以命题进行理论阐释的模式。命题对于古代艺术接受理论的构建举足轻重,具有独特的阐释功能。因此,将方法论切入命题层面的思考,针对“夫乐有适”“心亦有适”的接受心理命题、“... 中国古代艺术接受理论存在大量的命题,因而可以对其建构起以命题进行理论阐释的模式。命题对于古代艺术接受理论的构建举足轻重,具有独特的阐释功能。因此,将方法论切入命题层面的思考,针对“夫乐有适”“心亦有适”的接受心理命题、“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接受方法命题、“以我观物”“以物观物”的接受思维命题、“澄怀味象”“神与物游”的接受境界命题予以梳理与阐释,不仅可以呈现古代艺术接受理论的一些新概念,而且体现了对古代艺术接受理论批评方法的某种新思考。这些命题的内涵与功能虽各存差异,却存在密切的关联性,即均与艺术接受主体的“心”相关。因此,这项居于命题视角的研究,对构建古代艺术接受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艺术 接受理论 命题 艺术理论
下载PDF
中国古代艺术思维理论的价值及现实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健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3期82-89,共8页
中国古代的艺术思维理论有自己的一套独特的叙述方式和系统。作为古代文艺理论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也是古人长期的文学实践的产物,深深打上了本民族和时代的印记,数千年来,指导着文学和艺术的创作,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中国古代... 中国古代的艺术思维理论有自己的一套独特的叙述方式和系统。作为古代文艺理论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也是古人长期的文学实践的产物,深深打上了本民族和时代的印记,数千年来,指导着文学和艺术的创作,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中国古代的艺术思维理论融合了古代各种学术流派的艺术思维成果,形成了自己的概念范畴。其中有儒家学派的比兴,道家学派的虚静与物化,佛光的顿悟,以及应感,神思等等,涉及文学艺术创作中的想象、虚构、灵感以及艺术直觉,艺术心理诸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成果 思维理论 文学实践 中国古代艺术 叙述方式 虚静 艺术直觉 艺术构思 文艺理论 艺术思维
下载PDF
中国古代朴素美理论的发展及在美学史上的意义 被引量:14
8
作者 张海明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8-46,共9页
朴素作为一种艺术风格或审美趣味 ,在中国古代美学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文对朴素之哲学思想渊源及具体表现特征作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归纳 ,并对有关朴素的某些误解作了澄清 ,指出朴素既是一种事物的本然状态 ,同时也可以是一种“绚烂之... 朴素作为一种艺术风格或审美趣味 ,在中国古代美学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文对朴素之哲学思想渊源及具体表现特征作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归纳 ,并对有关朴素的某些误解作了澄清 ,指出朴素既是一种事物的本然状态 ,同时也可以是一种“绚烂之极 ,归于平淡”的大巧 ,两种朴素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古代 朴素美理论 美学史 审美趣味 艺术风格 儒家思想
下载PDF
“文以气为主”向“文以意为主”的转化——兼论中国古代艺术范畴及其体系的本性 被引量:5
9
作者 曾祖荫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5-60,67,共7页
本文描述了魏晋南北朝“文以气为主”向唐代“文以意为主”的转化过程。认为“以意为主”在魏晋南北朝就已开始孕育、生长。而“以气为主”向“以意为主”的转化 ,实质上是中国古代艺术范畴体系的元范畴——道 ,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表... 本文描述了魏晋南北朝“文以气为主”向唐代“文以意为主”的转化过程。认为“以意为主”在魏晋南北朝就已开始孕育、生长。而“以气为主”向“以意为主”的转化 ,实质上是中国古代艺术范畴体系的元范畴——道 ,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表现形态。同时 ,论述了唐代“以意为主”产生的历史条件以及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范畴 古代 文学理论 文意 中国
下载PDF
中国古代歌诗艺术生产与消费的基本方式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敏俐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3-171,239,共10页
在中国古代歌诗艺术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存在着三种基本方式,那就是自娱式的歌诗艺术生产与自娱式消费、寄食式的歌诗艺术生产与特权式消费、卖艺式的歌诗艺术生产与平民式消费。三种艺术生产与消费方式各有其特点,并在中国古代歌诗发... 在中国古代歌诗艺术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存在着三种基本方式,那就是自娱式的歌诗艺术生产与自娱式消费、寄食式的歌诗艺术生产与特权式消费、卖艺式的歌诗艺术生产与平民式消费。三种艺术生产与消费方式各有其特点,并在中国古代歌诗发展史的不同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三种艺术生产与消费方式互相影响,共同推动了中国古代歌诗艺术向前发展。研究中国古代歌诗艺术生产与消费问题,对我们全面认识中国古代诗歌史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生产 中国古代 基本方式 歌诗 消费方式 消费问题 理论意义 发展史 诗歌史 自娱 平民
下载PDF
中国古代戏剧理论与创作探究——评《中国戏剧》 被引量:1
11
作者 童辰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J0015-J0015,共1页
中国古代戏剧理论的发展不是静态的,很多戏剧理论著作都论述了戏剧理论从萌芽、形成、发展、成熟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也彰显了戏剧理论家们对戏剧理论不断深入探究的精神。戏剧理论作为一个艺术门类,经历了从资料记录到简要批评、从“... 中国古代戏剧理论的发展不是静态的,很多戏剧理论著作都论述了戏剧理论从萌芽、形成、发展、成熟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也彰显了戏剧理论家们对戏剧理论不断深入探究的精神。戏剧理论作为一个艺术门类,经历了从资料记录到简要批评、从“曲”论到“剧”论、从“场”的概念确立到体系的构建三种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戏剧》 戏剧理论 古代 创作 理论著作 艺术门类 “场”
下载PDF
《中国古代书法理论研究丛书》总序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利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9,共2页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独特艺术形式之一,它与中国的绘画、雕塑、篆刻、音乐、戏剧、舞蹈等共同构成了独具华夏民族特色的中国传统艺术体系,在西方艺术体系中找不到相对应的形式。书法作为一门艺术,与汉字的使用相伴,在古代经历了...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独特艺术形式之一,它与中国的绘画、雕塑、篆刻、音乐、戏剧、舞蹈等共同构成了独具华夏民族特色的中国传统艺术体系,在西方艺术体系中找不到相对应的形式。书法作为一门艺术,与汉字的使用相伴,在古代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自我完善过程。它具有艺术秉性的笔法、字法、章法以至墨法,其性情、意境等甚具美学高度的品味追求等,在书法服务于社会生活实际需要的同时日益发展成熟,最终导致在近现代由实用与艺术相兼,转而脱尽实用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理论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 古代 艺术形式 总序 丛书 艺术体系 民族特色
下载PDF
“言志”与“缘情”:中国古代诗学理论的历史演变 被引量:1
13
作者 乔东义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9-105,125,共7页
中国古代诗歌艺术既盛且久,诗学理论绵延2000多年而不绝,不愧是一部以主体表现为根柢,感性与理性、诗性与思性二元变奏的历史,其丰富性一言难尽,现拈其荦荦大者略作分梳。
关键词 历史演变 诗学理论 “缘情” “言志” 古代 中国 感性与理性 诗歌艺术
下载PDF
基于理论文献的古代艺术风格论题研究述评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兰芳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6年第3期156-165,共10页
风格问题作为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论题之一,长期以来备受学界关注。尤其是基于古代文学、艺术理论著述文献基础之上的相关风格论题研究,直接关涉对古代理论文献学术资源的挖掘、整理,关涉艺术学基础理论框架体系的完善以及中国艺术学学... 风格问题作为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论题之一,长期以来备受学界关注。尤其是基于古代文学、艺术理论著述文献基础之上的相关风格论题研究,直接关涉对古代理论文献学术资源的挖掘、整理,关涉艺术学基础理论框架体系的完善以及中国艺术学学科民族化学理的当代建构。文章对目前基于古代文学、艺术理论文献基础上的风格论题研究现状予以考察分析,梳理了相关古代艺术风格论题的丰硕成果。同时也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文学与各门类艺术探讨风格问题多从自身学科视角出发,自成体系,甚少关联,由此造成文学与门类艺术之间互不干涉的隔离状态;相关风格论题主要源自于古代文论,基于门类艺术理论文献基础上的风格论题严重不足;风格论题多侧重于对单个风格问题的个案研究,缺乏对多个风格问题进行综合研究的视角;相关中国古典风格理论的综合研究缺乏宏观视野,未能从文学与各门类艺术理论中析出风格文献进行整体观照,存在以文学为主,忽略门类艺术、甚至以个别替代整体、以偏概全的片面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文献 中国古代 艺术风格论题 研究述评
下载PDF
陶钧文思 贵在虚静──中国古代诗学艺术构思论(一) 被引量:2
15
作者 毛正天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1期12-16,共5页
古代诗学“虚静”论发韧于老庄哲学,滋润于佛学.它以技艺创造心理为契合点.虚静就是在博大富实的心灵中虚化静化掉阻碍自由创造的杂念和俗念.艺术创造需要心灵虚静,虚静的目的是为了更好更有效地实现心灵自由,启发引爆主体心理潜能,... 古代诗学“虚静”论发韧于老庄哲学,滋润于佛学.它以技艺创造心理为契合点.虚静就是在博大富实的心灵中虚化静化掉阻碍自由创造的杂念和俗念.艺术创造需要心灵虚静,虚静的目的是为了更好更有效地实现心灵自由,启发引爆主体心理潜能,从而使主体更好地“以天合天”,物我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理论 心理学 哲学 中国古代诗学 艺术构思 虚静 诗歌创作
下载PDF
论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内外结合”的演员修养观
16
作者 陈彩玲 张晓春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3-87,共5页
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在遵循戏曲艺术一般规律的前提下,尽情地将和谐统一、均衡稳定的“中和之美”思想发挥到极致,其中强调演员内在修养与外在表现技巧统一的所谓“内外结合”的戏曲美学命题,有推波助澜之势。
关键词 古代戏曲理论 以和为美 内外结合 艺术修养 中国 和谐统一
下载PDF
中国古代相反相成的艺术辩证思想
17
作者 姜耕玉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0-124,共5页
老庄的"道"与儒家的"和",其对立统一的思想,都显现着"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中西古代哲学强调的"一",即是"同一"的特有整体的代码。中国艺术创构在对独特性的追求中,着眼于表现事物的... 老庄的"道"与儒家的"和",其对立统一的思想,都显现着"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中西古代哲学强调的"一",即是"同一"的特有整体的代码。中国艺术创构在对独特性的追求中,着眼于表现事物的复杂联系的整体生态背景。考察古代艺术辩证法的形式范畴的基本构成,我们把相反相成的艺术生成系统的基本构成法则,概括为二:一是对立统一的基本关系与张力整体,二是整体和谐,均衡、对称与立体的结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艺术 相反相成 艺术辩证思想 反(返) 艺术理论
下载PDF
重建中国小说理论资源——试论中国古代叙事思想的现代转换
18
作者 黄书泉 《理论与创作》 CSSCI 2010年第1期4-8,共5页
小说这一古老的艺术类型在中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学上的巨大嬗变,有着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的多方面因素,但就艺术上来说,其最直接的原因无疑是西方现代小说和小说叙事理论的影响。西方现代小说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对... 小说这一古老的艺术类型在中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学上的巨大嬗变,有着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的多方面因素,但就艺术上来说,其最直接的原因无疑是西方现代小说和小说叙事理论的影响。西方现代小说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对叙事技巧和程序的试验”,用里卡尔杜的话来说:“古典小说是对冒险的叙事,而现代小说是对叙事的冒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理论 小说理论 现代转换 中国 古代 资源 现代小说 艺术类型
下载PDF
思理为妙 神与物游──中国古代诗学艺术构思论(二)
19
作者 毛正天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5期37-42,共6页
在中国古代诗学艺术构思论中,“神思”继“虚静”命题而展开,它的实质是“游心”,是情与象交融的推移与升腾。从“游心内运”到“神游象外”是其创造机制。将艺术想象命名为“神思”,充分体现了民族文化特征。“神思”成为中国古代... 在中国古代诗学艺术构思论中,“神思”继“虚静”命题而展开,它的实质是“游心”,是情与象交融的推移与升腾。从“游心内运”到“神游象外”是其创造机制。将艺术想象命名为“神思”,充分体现了民族文化特征。“神思”成为中国古代话学中铙有兴味的理论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古代诗学 艺术构思 神思 游心 创造机制 民族文化 诗歌理论 艺术想象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与诗意审美:来自《偶然与永恒》的启示
20
作者 赵莹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2020年第10期114-119,共6页
庚子年,世界巨变。7月,读到张晶先生的《偶然与永恒: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对文艺美学的建构意义》(以下简称《偶然与永恒》),猛然打开一道一直在摸索的门,开启后便觉豁然开朗,找寻到了解惑之密钥,眼前一片生机盎然。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主要来... 庚子年,世界巨变。7月,读到张晶先生的《偶然与永恒: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对文艺美学的建构意义》(以下简称《偶然与永恒》),猛然打开一道一直在摸索的门,开启后便觉豁然开朗,找寻到了解惑之密钥,眼前一片生机盎然。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主要来自中国古典文学与艺术形态,且与当代西方文艺美学有着大不相同的话语体系。近代以来,文学艺术创作多以西方文艺理论体系为根基,在国际化的潮流中,中国文艺创作也逐渐向西式风格靠拢。无论在文艺创作领域还是文艺理论界,中国古代文艺理论渐有式微之势,且无法系统建立起与当代艺术理论和创作实践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艺术创作 西方文艺理论 文艺创作 文艺美学 中国古代文艺理论 诗意审美 中国古典文学 文艺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