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内藤湖南《中国史学史》纠谬二则(上) |
马科
|
《国际汉学》
|
2024 |
0 |
|
2
|
再析金毓黻《中国史学史》撰写中的影响因素 |
霍明琨
|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3
|
金毓黻《中国史学史》初版时间及定名原因考 |
郑善庆
|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4
|
研究性教学在《中国史学史》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以《司马光〈资治通鉴〉及影响》专题为例 |
苏永明
贺梅开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
2017 |
1
|
|
5
|
陆懋德《中国史学史》的特点和价值 |
刘永祥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
CSSCI
|
2013 |
1
|
|
6
|
高校历史学专业师范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实施——以《中国史学史》课程为例 |
赵艳霞
|
《长治学院学报》
|
2019 |
2
|
|
7
|
中国史学史学科初步形成的重要标志——重读金毓黻先生《中国史学史》 |
周文玖
|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
5
|
|
8
|
魏应麒《中国史学史》的编撰特点 |
杨俊光
|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2
|
|
9
|
学史不知史学史,识见难言浅与深——读乔治忠先生《中国史学史》兼论有关问题 |
张光宇
|
《天中学刊》
|
2013 |
0 |
|
10
|
系统性、全面性、实用性──关于《中国史学史》教材编写的几条原则 |
林德春
|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98 |
0 |
|
11
|
“建设有中国民族特点的马克思主义史学”——以白寿彝《中国史学史》第一册为中心的考察 |
靳宝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12
|
张孟伦先生《中国史学史》读后 |
吴荣政
|
《社会科学(甘肃)》
|
1987 |
1
|
|
13
|
学科反思背景下的史学史力作——谢贵安《中国史学史》评介 |
陈磊
|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0 |
|
14
|
重读蒙文通《中国史学史》:旧题由经入史新思索 |
黄加南
|
《文史杂志》
|
2020 |
1
|
|
15
|
简评白寿彝主编的《中国史学史》教材 |
翟圆
|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
2008 |
0 |
|
16
|
再论章学诚探讨著作与纂辑的史学贡献——金毓黻《中国史学史》补阙一则 |
王嘉川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
2002 |
0 |
|
17
|
白寿彝主编六卷本《中国史学史》出版 |
|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18
|
杜维运著三卷本《中国史学史》全部出版 |
张越
|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19
|
弘扬师说 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尽力献书——自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重点教材《中国史学史》的编写 |
|
《学术动态(北京)》
|
2009 |
0 |
|
20
|
《中国史学史》课程教学实践研究 |
唐世农
|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
202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