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哲学史》教学与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
吴全兰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
3
|
|
2
|
论1727年拉丁文本《中国哲学史》 |
许苏民
李淼
|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3
|
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同情之了解”与新儒学 |
钱耕森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4
|
《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的双重向度 |
郭振香
|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0 |
1
|
|
5
|
农业院校《中国哲学史》教学改革初探 |
王增利
樊秦
宛丽红
|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
2004 |
0 |
|
6
|
《中国哲学史》课程团队教学改革实践探讨 |
叶平
|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
2019 |
1
|
|
7
|
“巫阳之下招”及其张力——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原道》析论 |
鲍文欣
|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8
|
谈谈《中国哲学史》教学 |
李之鉴
|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
2009 |
0 |
|
9
|
从《中国哲学史》看中国哲学——陈静教授访谈录 |
路强
|
《晋阳学刊》
CSSCI
|
2015 |
2
|
|
10
|
《中国哲学史》撰稿格式 |
|
《中国哲学史》
CSSCI
|
2001 |
3
|
|
11
|
《中国哲学史》五字经 |
郑金章
|
《高师函授学刊》
|
1994 |
0 |
|
12
|
复调的声音:五四时期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的阅读与反响 |
宁腾飞
|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3
|
中国哲学史学史的视域:冯友兰的“二史”合论——兼论中国哲学史学科当下的若干困惑 |
柴文华
郭佳明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14
|
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深化与开拓——《中国哲学史》杂志与近四十年的中国哲学研究 |
赵金刚
|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5
|
《中国哲学史》杂志与近四十年的中国哲学研究 |
赵金刚
|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
2018 |
0 |
|
16
|
中国哲学史学科的科学化创建 |
李博洋
李永明
|
《今日财富(金融发展与监管)》
|
2011 |
0 |
|
17
|
梁启超与胡适关于《中国哲学史大纲》的论辩刍议 |
董德福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3
|
|
18
|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学术贡献 |
陈来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
1995 |
3
|
|
19
|
冯著《中国哲学史》的内容和读法 |
张岱年
杜运辉
|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20
|
武汉大学与20世纪30年代中国哲学——范寿康与《中国哲学史通论》 |
李维武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