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创作特色——以《中国地名大会》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楚 《视听》 2020年第7期19-20,共2页
本文以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推出的文化类电视节目《中国地名大会》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其创作特色和文化担当。《中国地名大会》切口独特、更接地气,同时实现了全媒体的多渠道共振,掀起全民参与的热潮。此外,在综艺节目大行其道的今... 本文以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推出的文化类电视节目《中国地名大会》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其创作特色和文化担当。《中国地名大会》切口独特、更接地气,同时实现了全媒体的多渠道共振,掀起全民参与的热潮。此外,在综艺节目大行其道的今天,《中国地名大会》所呈现的民族文化、人文底蕴,值得其他综艺节目学习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名大会》 文化类电视节目 节目特色 文化担当
下载PDF
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创新研究——以《中国地名大会》为例
2
作者 曹瑞敏 《西部广播电视》 2021年第19期143-145,共3页
在新时代,受众开始倾向于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文化类节目应运而生并大量涌现。为了在同质化严重的节目中脱颖而出,《中国地名大会》在原有优势的基础上,多平台联合发布和宣传,运用新技术,增加人情味的同时引发年轻群体共鸣。
关键词 《中国地名大会》 融媒体 文化传播 文化自信
下载PDF
《中国地名大会》对地方文化的传播及价值
3
作者 梁棋淇 《传媒论坛》 2021年第5期114-115,共2页
中国地名作为中华文化的基础组成部分,不仅涉及知识非常丰富,而且产生影响极其深远。针对现如今各类综艺节目争相斗艳的市场环境,为了让社会群众了解更多历史知识,大力宣传地方文化,中央广播电台与民政部在合作探讨的基础上拍摄出了首... 中国地名作为中华文化的基础组成部分,不仅涉及知识非常丰富,而且产生影响极其深远。针对现如今各类综艺节目争相斗艳的市场环境,为了让社会群众了解更多历史知识,大力宣传地方文化,中央广播电台与民政部在合作探讨的基础上拍摄出了首档大型地名文化节目《中国地名大会》。本文主要从当前地方文化宣传情况入手,依据《中国地名大会》节目播放产生的影响,研究其对地方文化的传播及价值,并提出具体且有效的实施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名大会》 地方文化 传播 价值 新媒体
下载PDF
电视文化节目融合转型之路探析——以央视《中国地名大会》为例
4
作者 狄丰琳 《文化产业》 2020年第7期73-75,共3页
《中国地名大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为受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赢得口碑与收视的双丰收,彰显出我国电视文化节目原创力量的日益强大。从融媒体时代电视文化节目的交融亮点、必然性及守正创新三方面,探究电视文化节目的融合... 《中国地名大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为受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赢得口碑与收视的双丰收,彰显出我国电视文化节目原创力量的日益强大。从融媒体时代电视文化节目的交融亮点、必然性及守正创新三方面,探究电视文化节目的融合转型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名大会》 电视文化节目 传统文化 融合转型
下载PDF
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符号系统建构与创新——以《中国地名大会》为例
5
作者 陈保安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1年第6期180-182,共3页
《中国地名大会》从地名背后的故事出发,此节目探析出了地名的核心文化符号,通过“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集体记忆与乡土情怀,把地名故事讲得生动感人,而且结合地名文化与现在社会生活的关系,对核心文化符号进行扩展,延伸出更多子符号,... 《中国地名大会》从地名背后的故事出发,此节目探析出了地名的核心文化符号,通过“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集体记忆与乡土情怀,把地名故事讲得生动感人,而且结合地名文化与现在社会生活的关系,对核心文化符号进行扩展,延伸出更多子符号,从而建立“文化—地名”的丰富的符号系统,突破了冷知识、抽象科普的创作难题,为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创新与发展做出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类综艺 《中国地名大会》 符号系统
下载PDF
文化类节目的提质创新与价值建构研究——以《中国地名大会》第三季为例
6
作者 李翔 《电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0-32,共3页
本文认为,《中国地名大会》第三季在比拼环节设计、题目呈现形式、地名知识拓展、地名文化阐释、地名内涵挖掘、地名精神弘扬等方面提质创新,用新颖别致的节目样态、扎实有效的内容生产、激励人心的价值构建继续体现出节目的高水准。
关键词 《中国地名大会》 提质创新 内涵挖掘 价值建构
原文传递
文化类节目的创新策略与价值构建研究——以《中国地名大会》第二季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李翔 章玥云 《中国电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4-48,共5页
以"地名"为核心元素的文化类节目《中国地名大会》一经推出便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与赞誉,成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化类节目阵营中的新面孔。2021年《中国地名大会》第二季在秉承第一季"从地名看文化从文化看中国"... 以"地名"为核心元素的文化类节目《中国地名大会》一经推出便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与赞誉,成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化类节目阵营中的新面孔。2021年《中国地名大会》第二季在秉承第一季"从地名看文化从文化看中国"的节目宗旨的同时,在赛制安排、题目类型开发与内容设计、视听传播手段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升级创新,从而继续在文化类节目矩阵中占据一席之地。本文以《中国地名大会》第二季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与总结该节目在形态设计与内容生产方面的创新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对该节目构建的价值取向进行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类节目 《中国地名大会》 内容生产 创新策略
原文传递
《中国地名大会》的文化内涵及创新传播 被引量:2
8
作者 邓雅 《当代电视》 CSSCI 2020年第4期75-78,共4页
中国地名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我国首档大型国家地名文化类节目,《中国地名大会》以地名为载体,将一个个"地名"转化为具有知识普及功能和文化传播价值的对象,实为弘扬中国地名文化的创新之... 中国地名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我国首档大型国家地名文化类节目,《中国地名大会》以地名为载体,将一个个"地名"转化为具有知识普及功能和文化传播价值的对象,实为弘扬中国地名文化的创新之举。节目通过专业性与大众化并重、竞赛性与娱乐性相融、借力新媒体打造多平台互动等方式实现了节目的创新性传播,对于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坚定文化自信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名大会》 地名 文化内涵 创新 传播
原文传递
浅析《中国地名大会》的创新路径与价值构建 被引量:2
9
作者 李翔 《当代电视》 CSSCI 2020年第8期11-14,共4页
以《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经典咏流传》等为核心品牌的央视文化类节目获得了好口碑与高收视,成为中国电视荧屏文化类节目的创作标杆与创新典范。在2019年年末,央视匠心打造的另一档文化类节目《中国地名大会》在中文国... 以《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经典咏流传》等为核心品牌的央视文化类节目获得了好口碑与高收视,成为中国电视荧屏文化类节目的创作标杆与创新典范。在2019年年末,央视匠心打造的另一档文化类节目《中国地名大会》在中文国际频道与观众见面。凭借着巧妙的创意、丰富的内涵、精彩的对决、趣味的表达、深刻的立意,《中国地名大会》迅速成为央视文化类节目矩阵中的新亮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名大会》 文化类综艺 创新路径 价值构建
原文传递
精切口 巧设计 动人心——试析《中国地名大会》文本创新 被引量:1
10
作者 蒋华 叶思诗 《电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2-64,共3页
"从地名看文化,从文化看中国"的《中国地名大会》,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会类"文化原创节目的新发展,本文运用文本分析方法解析《中国地名大会》第一、二季的创新性,认为节目巧妙选取了地名这一饱含中国文化记忆的... "从地名看文化,从文化看中国"的《中国地名大会》,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会类"文化原创节目的新发展,本文运用文本分析方法解析《中国地名大会》第一、二季的创新性,认为节目巧妙选取了地名这一饱含中国文化记忆的符号,运用可感化,故事化和游戏化的形式设计,通过构建多个凝聚性结构,解码地名背后的文化记忆,形成共同文化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名大会》 地名符号 文本创新
原文传递
剖析《中国地名大会》节目背后的传播策略
11
作者 梁彤 李翔 《新闻潮》 2020年第9期30-32,共3页
原创文化类综艺节目近年呈现"井喷"之势,电视人对于文化类综艺节目创作热情高涨,观众对"汉字""诗词""成语"等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为全面深入地了解。2019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中国地名大会》引人... 原创文化类综艺节目近年呈现"井喷"之势,电视人对于文化类综艺节目创作热情高涨,观众对"汉字""诗词""成语"等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为全面深入地了解。2019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中国地名大会》引人注目,节目凭借着独特的内容吸引着观众的眼球,展现了电视媒体对于文化类节目的坚守。文章对《中国地名大会》的节目形式、内容表达、价值建构方面进行分析,探寻文化类电视节目的传播价值和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名大会》 文化类节目 价值传达
原文传递
融媒体时代文化类节目生产传播机制研究——以《中国地名大会》为例
12
作者 李翔 《电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67-69,共3页
媒体融合背景下,《中国地名大会》深挖电视观众与网络用户的收视共通点,用品牌节目的影响力锁定受众的短期注意力,用优质的内容与深入人心的价值取向维系受众的长期注意力,凭借技术驱动实现了节目的传播渠道融合。《中国地名大会》打造... 媒体融合背景下,《中国地名大会》深挖电视观众与网络用户的收视共通点,用品牌节目的影响力锁定受众的短期注意力,用优质的内容与深入人心的价值取向维系受众的长期注意力,凭借技术驱动实现了节目的传播渠道融合。《中国地名大会》打造了集温度、深度、力度于一体的融媒体产品,为完善文化类节目的生产传播机制作出积极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名大会》 生产传播机制 渠道融合 收视共通点
原文传递
“电视乡土”:试析《中国地名大会》的文化认同机制
13
作者 张鹤炀 《北方传媒研究》 2020年第3期85-88,共4页
2019年11月《中国地名大会》开播,节目以"地名"为核心要素,多形式呈现"家国同构"的拟态环境,呈现"电视乡土"典型特质,召唤主客共情和文化认同。首先,"地名"作为核心要素契合民族传统的"... 2019年11月《中国地名大会》开播,节目以"地名"为核心要素,多形式呈现"家国同构"的拟态环境,呈现"电视乡土"典型特质,召唤主客共情和文化认同。首先,"地名"作为核心要素契合民族传统的"乡土情结"和"家国情怀",运用通约性符号聚合生产互文效果和认同心理;其次,全民参于、题目设置和选手介绍的节目样态打破行政区域等级,建构去等级化的狂欢空间,强化认同;第三,学者作为意见领袖,深度开掘乡土与民族文化共识,通过深层文化心理的内在联系,将观众凝结为基于文化的想象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名大会》 认同机制 深层文化心理 家国同构 乡土情结
原文传递
《中国地名大会》展现文化自信,涵养家国情怀
14
作者 张贵申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0年第6期6-7,共2页
2019年11月16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的《中国地名大会》在中央电视台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正式播出。节目甫一播出,即赢得观众如潮好评。《中国地名大会》是一场集结全国各地70名选手共同参与的地名知识竞赛,以地名为载体,生动展现了中... 2019年11月16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的《中国地名大会》在中央电视台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正式播出。节目甫一播出,即赢得观众如潮好评。《中国地名大会》是一场集结全国各地70名选手共同参与的地名知识竞赛,以地名为载体,生动展现了中华大地的辽阔幅员、多样地理、悠久历史和丰富人文,聚焦地名背后蕴含的寻根文化、孝亲理念、安宁向往、奋斗精神,激发了公众对脚下这片土地的集体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名大会》 家国情怀 文化自信
原文传递
《中国地名大会》点亮“路标”
15
《广电时评》 2019年第23期25-27,共3页
"你是哪里人"这个问题简单吗?"你是哪里人?"回答者脱口而出的地名,不仅是一串地域标识,问话人更能借此瞬间了解对方身上文化风物的讯息,展开遐想。由中宣部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民政部联合摄制的首档大型地名文... "你是哪里人"这个问题简单吗?"你是哪里人?"回答者脱口而出的地名,不仅是一串地域标识,问话人更能借此瞬间了解对方身上文化风物的讯息,展开遐想。由中宣部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民政部联合摄制的首档大型地名文化类节目《中国地名大会》,已经于11月16日起每周六晚七点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CCTV-4)、11月17日起每周日晚十点半档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播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名文化 《中国地名大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