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伤·记忆·成长——评邝丽莎的《中国娃娃》
1
作者 彭静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1-3,43,共4页
华裔女作家邝丽莎的《中国娃娃》讲述的是美国二战时期三位亚裔女性格蕾丝、海伦、露比在面对种族冲突、父权压迫、战争暴力时所遭受的创伤以及应对措施。文章试从创伤理论的角度分析创伤如何形成,她们如何应对以及如何实现创伤复原、... 华裔女作家邝丽莎的《中国娃娃》讲述的是美国二战时期三位亚裔女性格蕾丝、海伦、露比在面对种族冲突、父权压迫、战争暴力时所遭受的创伤以及应对措施。文章试从创伤理论的角度分析创伤如何形成,她们如何应对以及如何实现创伤复原、走出阴霾、实现自我成长,以期她们的疗伤之路、成长之旅能给今天美国亚裔女性的成长带来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创伤应对 邝丽莎 《中国娃娃》
下载PDF
亚裔美国女性的疗伤之旅——创伤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娃娃》 被引量:3
2
作者 董秋芳 《华文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6-73,共8页
创伤书写是邝丽莎2015年小说《中国娃娃》的焦点。通过对3位亚裔女性的创伤叙事,小说揭示了父权、战争和种族主义带给亚裔美国女性的伤害,而这样的创伤叙事对于亚裔美国女性治疗创伤和建构主体意义重大。
关键词 邝丽莎 《中国娃娃》 创伤
下载PDF
亚裔美国女性的创伤体验与自我追寻——以《中国娃娃》为例
3
作者 丰芸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1年第5期50-56,共7页
当代华裔美国作家邝丽莎致力于书写女性故事,在其小说《中国娃娃》中采用创伤叙事策略,通过三位女主人公的个人创伤体验再现了种族歧视、父权制和战争的打压下亚裔美国女性的艰难处境。三位女主人公通过与他人的沟通交流,在叙述和见证... 当代华裔美国作家邝丽莎致力于书写女性故事,在其小说《中国娃娃》中采用创伤叙事策略,通过三位女主人公的个人创伤体验再现了种族歧视、父权制和战争的打压下亚裔美国女性的艰难处境。三位女主人公通过与他人的沟通交流,在叙述和见证中得以实现创伤复原,重获新生。作为邝丽莎笔下的女性叙述者,三位“中国娃娃”的创伤叙事对于亚裔美国女性实现创伤疗愈,建构女性主体身份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邝丽莎 《中国娃娃》 亚裔美国女性 创伤叙事
下载PDF
职场表演的自由与规范——《中国娃娃》的社会表演学解读
4
作者 苏亚娟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2-120,共9页
《中国娃娃》通过美国华裔女演员黄柳霜的演艺经历再现了20世纪美国少数族裔演员面临的困境。以社会学和表演的双重视角来观照剧中人物黄柳霜的职场表演,能够从自由、规范和面具三个层面展示她的职业选择和困境背后错综复杂的关系。自... 《中国娃娃》通过美国华裔女演员黄柳霜的演艺经历再现了20世纪美国少数族裔演员面临的困境。以社会学和表演的双重视角来观照剧中人物黄柳霜的职场表演,能够从自由、规范和面具三个层面展示她的职业选择和困境背后错综复杂的关系。自由表演是个人按照自己意愿进行的社会表演,注重人的个性。黄柳霜通过自由表演突破传统,实现了演员梦想。规范强调角色背后的各种社会关系制约,使得黄柳霜进入职场后不得不遵循美国主流社会规范,借助面具保障其社会表演的顺利进行。这折射出美国少数族裔演员饰演刻板角色的深层原因——社会规范限制少数族裔演员的自由表演,使其成为反衬美国主流文化中心地位的参照物,误导了观众对他们演艺事业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娃娃》 黄柳霜 自由 规范 面具 社会表演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