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39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穿越":从理论到实践——读《中国当代文学批判》
1
作者 周兴华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22-127,共6页
自从八十年代“方法论热”以来,外来的文学理论观念和文学批评术语便逐渐在文论界遍地开花,到了现在,似乎已经无“西”难成文了。打开各类文论著作,我们会发现从西方输入的话语系统或概念术语已渗入到绝大多数的文章著作之中,无论... 自从八十年代“方法论热”以来,外来的文学理论观念和文学批评术语便逐渐在文论界遍地开花,到了现在,似乎已经无“西”难成文了。打开各类文论著作,我们会发现从西方输入的话语系统或概念术语已渗入到绝大多数的文章著作之中,无论是整体框架还是具体内容,都有鲜明的西方印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批判》 文学理论 批评实践 书评 话语形式 思维模式
下载PDF
新时期文学史料编纂与“十七年”作家的历史评价——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丛书兼谈现实主义再认识问题 被引量:1
2
作者 吴秀明 葛舒沁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52,共14页
在近些年当代文学史料研究渐成气候,并向时段、地域、形态、传媒等全方位铺开之际,有一套研究资料似乎有必要引起关注,即1978年提出设想后陆续出版,一直延至20世纪90年代末才结束,总计有近90册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丛书(以下简称... 在近些年当代文学史料研究渐成气候,并向时段、地域、形态、传媒等全方位铺开之际,有一套研究资料似乎有必要引起关注,即1978年提出设想后陆续出版,一直延至20世纪90年代末才结束,总计有近90册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丛书(以下简称《丛书》)。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套集体合作的大型丛书,不仅对后来的史料编纂及其批评和研究产生了影响,而且其本身就具有重要文献史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大型丛书 集体合作 当代文学史料 史料编纂 现实主义 十七年
下载PDF
课程思政视域下的中国当代文学教学思考——以“十七年”时期革命战争题材小说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杨长胜 宋松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0-74,共5页
在课程思政视域下,中国当代文学的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该课程具有鲜活的时代性,教学内容具有迷人的魅力,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与“中国故事”高度契合,在课程思政方面颇具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某些教学改革的困惑。本文从中国当代... 在课程思政视域下,中国当代文学的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该课程具有鲜活的时代性,教学内容具有迷人的魅力,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与“中国故事”高度契合,在课程思政方面颇具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某些教学改革的困惑。本文从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特点出发,结合“十七年”时期的战争题材小说,分别从修订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完善考核方式,创新教学手段等方面具体探究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践路径,以期切实提高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课程思政 “十七年”战争题材小说 实践路径
下载PDF
中国当代文学蒙译论析(1976—2000)
4
作者 特日格乐 阚海英 《民族翻译》 2024年第3期5-12,共8页
1976—2000年间,中国当代文学蒙译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80年代以及90年代等不同的发展阶段,在作品的选择、生产、传播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特点。中国当代文学蒙译参与到蒙古族当代文学建构中,丰富了蒙古族当代文学史系统,促进了中国多民... 1976—2000年间,中国当代文学蒙译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80年代以及90年代等不同的发展阶段,在作品的选择、生产、传播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特点。中国当代文学蒙译参与到蒙古族当代文学建构中,丰富了蒙古族当代文学史系统,促进了中国多民族文学交流与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蒙译 翻译文学
下载PDF
生态翻译视域下中国当代文学英译及传播研究
5
作者 杨梅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4期171-173,共3页
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交流需要破除语言壁垒,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交流。中国当代文学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思想、审美和文化特色,通过英译和传播,可以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文化多样性和独特性。但当下很多中国优... 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交流需要破除语言壁垒,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交流。中国当代文学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思想、审美和文化特色,通过英译和传播,可以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文化多样性和独特性。但当下很多中国优秀文学作品尚未得到重视,其译作也没能得到广泛传播,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播。对此,可以通过英译和传播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促进文化交流和合作,提升中国文学的国际影响力,为推动可持续发展和跨文化交流做出积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 中国当代文学 英译
下载PDF
从“城乡交叉地带”到“城乡共同体”——中国当代文学的空间转换
6
作者 郜元宝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共8页
1980年代以来城乡区隔逐渐松动,作家们纷纷将目光投向“城乡交叉地带”或“城乡结合部”。1990年代末和新世纪,中国文学力图把握真正的城乡融合,超越最初的“城乡交叉地带”,朝着“城乡共同体”演化。在这一历史性剧变过程中,城乡两处... 1980年代以来城乡区隔逐渐松动,作家们纷纷将目光投向“城乡交叉地带”或“城乡结合部”。1990年代末和新世纪,中国文学力图把握真正的城乡融合,超越最初的“城乡交叉地带”,朝着“城乡共同体”演化。在这一历史性剧变过程中,城乡两处众多人物及其家庭和社群的悲欢离合,乃是考察最近数十年中国当代文学时应该特别给予关注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城乡交叉地带 内部移民群落 城乡共同体
下载PDF
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译介传播探索——汉学家程异教授访谈录
7
作者 刘立胜 刘翔宇 程异 《外国语文研究》 2024年第4期50-57,共8页
近些年,中国文学在海外的译介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受制于语言、出版平台及代理人等因素,其海外传播之路仍不畅通。本篇访谈中,汉学家程异教授从中国当代文学译介实践、理论反思及译介个案三个层面系统分析了中国文学“走出去”进程的影响... 近些年,中国文学在海外的译介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受制于语言、出版平台及代理人等因素,其海外传播之路仍不畅通。本篇访谈中,汉学家程异教授从中国当代文学译介实践、理论反思及译介个案三个层面系统分析了中国文学“走出去”进程的影响因素与海外传播路径。他就中国文学海外代理人、国外出版社与编辑需求、译者模式等因素在中国文学海外传播过程中的角色做了详细论述,并以《钟鼓楼》在海外的译介与传播为例,探讨了当下中国文学海外译介的诸多议题,为本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海外译介传播 程异
下载PDF
共和国教育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现状与反思
8
作者 李宗刚 《临沂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73-86,155,共15页
共和国教育与中国当代文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但系统全面地解读两者关系的研究成果还不多见。有些专著虽涉及教育与中国当代文学之间的关系,但大都不是专题论述。笔者在梳理有关这一课题研究既有成果的基础上,以机构研究、制度研究... 共和国教育与中国当代文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但系统全面地解读两者关系的研究成果还不多见。有些专著虽涉及教育与中国当代文学之间的关系,但大都不是专题论述。笔者在梳理有关这一课题研究既有成果的基础上,以机构研究、制度研究和理念研究作为切入点,探索共和国教育体制对文学创作的正反作用,为当下文学教育提供镜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和国教育 文学教育 大学教育 中国当代文学
下载PDF
文化“走出去”背景下中国当代文学在法国的译介与传播路径探索
9
作者 苏静 《传播与版权》 2024年第1期75-77,共3页
在文化“走出去”背景下,作为我国社会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中国当代文学是世界读者了解当代中国的重要窗口,其译介与传播有利于诠释中华民族精神,传递中华文化价值观,践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时代使命。文章探究文化... 在文化“走出去”背景下,作为我国社会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中国当代文学是世界读者了解当代中国的重要窗口,其译介与传播有利于诠释中华民族精神,传递中华文化价值观,践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时代使命。文章探究文化“走出去”背景下中国当代文学在法国的译介与传播路径,从“组建优秀译者团队,架设文化沟通桥梁”“建立译介传播机制,提升文化传播效度”“拓展作品内容选题,创新译介出版路径”方面展开分析和阐述,为更好地推进中国当代文学在法国的译介与传播,增进文化间的沟通与理解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法国 译介 传播 文化
下载PDF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视角与路径创新——评斯炎伟《中国当代文学会议研究》
10
作者 刘卫东 《学术评论》 2024年第1期77-83,共7页
目前,当代文学研究正不断向“深水区”迈进。此前的当代文学研究,更多的是面对作家、作品,较少涉及史料,这是因为学科比较年轻,史料积累并非重点。21世纪以来当代文学研究领域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历史化”转向①——研究当代文学的路径,... 目前,当代文学研究正不断向“深水区”迈进。此前的当代文学研究,更多的是面对作家、作品,较少涉及史料,这是因为学科比较年轻,史料积累并非重点。21世纪以来当代文学研究领域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历史化”转向①——研究当代文学的路径,不再仅仅是对文学现象和思潮的评论,还有了对史料的挖掘和研究,这也意味着“中国当代文学”学科的逐步成熟。实际上,这个转向不难理解,因为随着“当代”所涵盖的时空后延,进行史料方面的整理和研究便是自然而然的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研究 中国当代文学 学科比较 逐步成熟 路径创新 文学现象 史料 自然而然
下载PDF
中国当代文学在英语世界传播效果的考察与启示——以张翎的《劳燕》为例
11
作者 傅琳凌 曾小嘉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34-137,共4页
华人作家张翎的小说《劳燕》在海外出版不足一年旋即荣登亚马逊畅销榜单前三并广受读者好评。以读者评论为切入点,采用数据挖掘和文本分析等方法考察《劳燕》在英语世界的传播效果,并总结其经验,能为新型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中国当代文学... 华人作家张翎的小说《劳燕》在海外出版不足一年旋即荣登亚马逊畅销榜单前三并广受读者好评。以读者评论为切入点,采用数据挖掘和文本分析等方法考察《劳燕》在英语世界的传播效果,并总结其经验,能为新型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中国当代文学海外影响力的提升带来启示。研究发现,《劳燕》的海外读者最为关注的三大维度分别为小说的故事情节、叙事手法和翻译质量。因此,未来中国当代文学海外出版与传播应更加注重以故事情节为本、以叙事手法为纲、以翻译出版为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海外传播 读者接受 《劳燕》
下载PDF
文化多元视域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评《鲁迅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12
作者 庞家伟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I0003-I0003,共1页
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日益频繁,中国当代文学在吸收外来文化元素的同时,也需要在本土文化的根基上找到新的生长点。这就要求研究者与教育者既要有国际视野,又要有本土情怀,能够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准确地把握和阐释中国当代... 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日益频繁,中国当代文学在吸收外来文化元素的同时,也需要在本土文化的根基上找到新的生长点。这就要求研究者与教育者既要有国际视野,又要有本土情怀,能够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准确地把握和阐释中国当代文学的独特性和价值。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鲁迅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一书,对此作出了很好的回应。作者对20世纪中国现当代文学进行了个案分析和综合研究,为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和教学带来了新颖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当代文学 国际视野 多元文化 外来文化 全球化背景下 本土文化
下载PDF
“冷战”·“逆行”·“新时期”—— 世界华文文学视野下的中国当代文学
13
作者 刘俊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96-102,共7页
完整意义上的中国当代文学应当包括中国版图内全部地区的当代文学,但现在我们通常所说的“中国当代文学”是指中国境内(境指关境)的当代文学。从世界华文文学的视野来观照这一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样态时,可以从三个方面提供对当代文学的新... 完整意义上的中国当代文学应当包括中国版图内全部地区的当代文学,但现在我们通常所说的“中国当代文学”是指中国境内(境指关境)的当代文学。从世界华文文学的视野来观照这一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样态时,可以从三个方面提供对当代文学的新认识:置身“冷战”环境,但“中国当代文学”对“冷战”的参与,具有一种“非典型形态”;“中国当代文学”向现实主义挺进并不断深入,与整个世界文学潮流形成了一种“逆行”发展的势头;在经历了“拨乱反正”的过渡期后,一是向西方深度学习追求先锋,二是自觉回视传统有意寻根,“中国当代文学”放弃了“新”“新文学”的尝试,以一种既具有自觉的理论意识和本土立场,又兼具开放和包容的姿态,拥抱世界文学并致力于并入世界文学,从而造就了一个“新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 “逆行” “新时期”“中国当代文学 世界华文文学
下载PDF
中国当代文学会议的体系建构与微观透视——评斯炎伟专著《中国当代文学会议研究》
14
作者 刘起林 郑新馨 《临沂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文学会议既是当代文坛一种日常化的存在,也是文化体制的一个构成部分,很多时候,文学会议引领了当代文学的发生与嬗变。因其如此重要,所以自20世纪80年代始,学界就开启了关于当代文学会议的论述。然而受“历史距离”的制约,这种论述往往... 文学会议既是当代文坛一种日常化的存在,也是文化体制的一个构成部分,很多时候,文学会议引领了当代文学的发生与嬗变。因其如此重要,所以自20世纪80年代始,学界就开启了关于当代文学会议的论述。然而受“历史距离”的制约,这种论述往往止于会议的事件性介绍和文学史的价值判定,对会议本身的肌理、学术价值等还缺乏深入发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日常化 价值判定 体系建构 学术价值 当代文坛 20世纪80年代
下载PDF
讲述本土特色的“中国故事”——在“贾平凹与中国当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致辞(摘要)
15
作者 张清华 《商洛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2,57,共2页
贾平凹先生自1970年代之初开始文学创作,迄今已历半个世纪。近五十年来,为中国当代文学奉献了近二十部长篇小说,数百万字的中短篇小说和诗歌散文作品,获得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和爱戴,同时也走出了国门,在海外读者中享有盛誉。这充分说明,... 贾平凹先生自1970年代之初开始文学创作,迄今已历半个世纪。近五十年来,为中国当代文学奉献了近二十部长篇小说,数百万字的中短篇小说和诗歌散文作品,获得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和爱戴,同时也走出了国门,在海外读者中享有盛誉。这充分说明,中国当代文学繁荣发展的进程,也正应和着平凹先生作为作家的成长历程,而这一进程得益于国家的发展与进步,且与改革开放和民族文化复兴的伟大进程一路同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贾平凹 民族文化复兴 本土特色 文学创作 国际学术研讨会 诗歌散文 海外读者
下载PDF
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和批评理论的重构——评《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反思与重构》
16
作者 刘铮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2024年第10期I0013-I0013,共1页
一直以来,关于文学是否会终结的讨论一直不绝如缕。在论争中,有关文学不会也不可能终结的理论阐说占据了上风,学者们从情感的需要、文化的赓续、文学性的播撒等维度力证了该命题的虚假。但在现实中,文学,尤其是中国当代文学却没有听从... 一直以来,关于文学是否会终结的讨论一直不绝如缕。在论争中,有关文学不会也不可能终结的理论阐说占据了上风,学者们从情感的需要、文化的赓续、文学性的播撒等维度力证了该命题的虚假。但在现实中,文学,尤其是中国当代文学却没有听从此种阐说的召唤,而是加速了从公众文化生活中的撤离:一个“理论胜出但现实溃败”的当代文学景观由此形成。怎么办?继续组织力量论证文学不会终结吗?显然这不是最佳举措,因为事实证明这对当代文学的发展并无多大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发展 中国当代文学 批评理论 文学的发展 反思与重构 溃败 阐说 文学
下载PDF
我想把故乡告诉世界,把秦岭告诉世界——在“贾平凹与中国当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演讲(摘要) 被引量:1
17
作者 贾平凹 《商洛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1,4,共2页
我是十九岁离开了这里去的西安,在西安上学、工作和写作。在我早年写作的时候,我想把我的故乡告诉给世界,想把秦岭告诉给世界,让世界知道有个商洛,商洛在秦岭之中。秦岭是中国版图的中心,提携着长江黄河,统领着南方北方,是一座最伟大的... 我是十九岁离开了这里去的西安,在西安上学、工作和写作。在我早年写作的时候,我想把我的故乡告诉给世界,想把秦岭告诉给世界,让世界知道有个商洛,商洛在秦岭之中。秦岭是中国版图的中心,提携着长江黄河,统领着南方北方,是一座最伟大的山,也是最中国的山。年轻的时候,自己意气风发,写着商洛写着秦岭,也想着以此出人头地、成名成家。事情的发展也是如此,自己成了作家,天下也都知道了秦岭,知道了秦岭中的商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贾平凹 商洛 国际学术研讨会 出人头地 秦岭 故乡 开幕式
下载PDF
中国当代文学在俄罗斯的传播困境与对策--以贾平凹作品为例
18
作者 杨明明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8-55,共8页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以贾平凹为代表的中国当代作家的大量作品被译成俄语,但限于语言与文化差异、译者与译作水平及宣传发行等多方面的原因,中国当代文学一直未能真正走入俄罗斯主流读者的阅读视野。有鉴于此,我们应该从传播手段、接受...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以贾平凹为代表的中国当代作家的大量作品被译成俄语,但限于语言与文化差异、译者与译作水平及宣传发行等多方面的原因,中国当代文学一直未能真正走入俄罗斯主流读者的阅读视野。有鉴于此,我们应该从传播手段、接受环境和受众需求等多个角度入手,采取更加有效的翻译策略和推广模式,着力提升中国当代文学在俄罗斯的传播效果与接受度。在作品遴选方面,既要注重其艺术水准和对时代精神的把握,又要兼顾俄罗斯读者的阅读习惯与品味;在翻译实践方面,可以采用中俄译者合作与人机合作相结合的模式,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和机器翻译技术,进一步提升翻译效率和质量;在传播路径多样化方面,结合当下互联网时代环境及受众阅读习惯的变化,借助数字技术与媒介融合的发展,打造新型融媒传播平台,实现俄罗斯读者获取中国当代文学译作的便捷化。应该多管齐下、大力推进中国当代文学在俄罗斯的传播,为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作出应有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 中国当代文学 传播 接受 翻译策略 俄罗斯
下载PDF
《中国当代文学会议研究》
19
《汉语言文学研究》 CSSCI 2024年第1期98-98,共1页
文学会议既是当代文学的鲜活内容,也是当代文坛极富“中国特色”的文学制度,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斯炎伟著《中国当代文学会议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5月)首次对中国当代文学会议作了全局性与系统化的专门研究。“上编”主要... 文学会议既是当代文学的鲜活内容,也是当代文坛极富“中国特色”的文学制度,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斯炎伟著《中国当代文学会议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5月)首次对中国当代文学会议作了全局性与系统化的专门研究。“上编”主要回答中国当代文学会议“是什么”以及“如何影响文学的生成”这两个问题,涉及当代文学会议的身份、性质、功能、组件、衍变、运作等多个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当代文坛 身份 系统化 全局性
下载PDF
微观史学、谱系学与中国当代文学会议研究
20
作者 温潘亚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9-74,共6页
文学史作为文学总体进程所构成的历史运动,有其自身的发展进程与演进轨迹,追寻其中的发展动因,考察文学的各种生成机制对文学史的影响,当是中西方文学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致思方向与基本构成。三千年的中国文学史其实也是三千年的中国文... 文学史作为文学总体进程所构成的历史运动,有其自身的发展进程与演进轨迹,追寻其中的发展动因,考察文学的各种生成机制对文学史的影响,当是中西方文学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致思方向与基本构成。三千年的中国文学史其实也是三千年的中国文学史学史,形成了丰富的文学史理论和文学史观,譬如中国文学史学具有“以史为主”进而“以史为鉴”的独特的历史逻辑思想,表现为“文史一体”的文体论与“合于名教”的史实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西方文学 中国文学 文体论 文学史观 文学史理论 微观史学 逻辑思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