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胡适形象的自我建构与他者叙述——以《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为中心 被引量:1
1
作者 唐娒嘉 《滨州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61-68,共8页
经《中国新文学大系》主编赵家璧证实,郑振铎在《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导言》中所做的"无数青年们的呐喊的热忱,只是形成了他们的‘高高在上’的地位,他们践踏着青年们的牺牲的身体,一级一级的爬了上去。当他们在社会上有了... 经《中国新文学大系》主编赵家璧证实,郑振铎在《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导言》中所做的"无数青年们的呐喊的热忱,只是形成了他们的‘高高在上’的地位,他们践踏着青年们的牺牲的身体,一级一级的爬了上去。当他们在社会上有了稳固的地位时,便抛开了青年人开始‘反叛’"评价是指的胡适。这一评价主要蕴含两层意涵:一是踩着青年爬了上去,获得了很高声誉;二是在获得稳固声誉后,"反叛"了曾倚重的青年。对郑振铎做出此番评价的原因、其所牵涉的文学场的复杂生态进行探讨,从而观照胡适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中自我形象的建构以及郑振铎及其他编者叙述间的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 青年与导师 郑振铎 《新青年》同人
下载PDF
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的经典化意义和偏至 被引量:1
2
作者 曹万生 徐玉兰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6-105,共10页
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对1917年至1927年之文学研究会、创造社以外的作家、社团和文学现象的评价,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建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鲁迅《导言》的经典化意义,首先在于对一些作家评价的经... 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对1917年至1927年之文学研究会、创造社以外的作家、社团和文学现象的评价,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建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鲁迅《导言》的经典化意义,首先在于对一些作家评价的经典化,其次是概念和文学社团的经典化。同时,《导言》也体现了鲁迅文学批评的个性和偏至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导言 中国现代文学 经典化
下载PDF
论中国“现代文学观念”的形成——以《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选集·导言》为中心
3
作者 朱智秀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8-122,共5页
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国新文学大系》的出版对"现代文学观念"的形成具有突出的贡献,但这个结论往往比较空泛,还没有深入到具体层面。我们从三篇《小说选集.导言》入手,探索其中的文学观念,发现它们表现出四个方面的共性:一是为&... 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国新文学大系》的出版对"现代文学观念"的形成具有突出的贡献,但这个结论往往比较空泛,还没有深入到具体层面。我们从三篇《小说选集.导言》入手,探索其中的文学观念,发现它们表现出四个方面的共性:一是为"新文学小说"设定了相同的起点;二是以西方文学为参照分析和评价"新文学小说";三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否定或漠视的态度;四是尊重作家的个性。这些鲜明的共性深刻揭示了"现代文学"的基本特征,促成了学术界对"现代文学"的认识和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文学大系 小说导言 现代文学观念 现代文学 新文学
下载PDF
五四纪念与新文学史的自我建构——《1917-1927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述评
4
作者 王亚平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34-36,共3页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良友图书公司编辑出版的《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是一部里程碑式的"奇书",而将该书各卷名家的导言集于一炉的《导言集》更是"精品中的精品"。《导言集》的编选既体现了五四一代人对"...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良友图书公司编辑出版的《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是一部里程碑式的"奇书",而将该书各卷名家的导言集于一炉的《导言集》更是"精品中的精品"。《导言集》的编选既体现了五四一代人对"历史遗迹"行将消逝的焦虑,又是历史的参与者对新文学历史的一种自我建构,对后世的文学史书写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 新文学 文学 《中国新文学大系 导言
下载PDF
茅盾、鲁迅和郑伯奇的新文学观考辨——以《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小说选集导言为例
5
作者 任杰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90-95,共6页
茅盾、鲁迅和郑伯奇分别为《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三卷小说选集撰写的导言以不同的文学流派、团体为中心,对新文学前十年小说创作实绩进行了总结和评述。总体来看,三人评判小说创作的标准和书写导言的策略皆有所不同,但整体上... 茅盾、鲁迅和郑伯奇分别为《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三卷小说选集撰写的导言以不同的文学流派、团体为中心,对新文学前十年小说创作实绩进行了总结和评述。总体来看,三人评判小说创作的标准和书写导言的策略皆有所不同,但整体上又不同程度地倾向现实主义原则,显示了他们各具特点的新文学观。这不仅和当时现实主义成为文学主流有关,而且反映出了各文学阵营之间的微妙关系,从中也可窥见当时的社会形势和文学环境的多样性、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 小说选导言 新文学 现实主义
下载PDF
作为研究范式的“论争”及其限度——以《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为中心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哲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5年第2期51-55,共5页
在审视"文学革命"与"新文化运动"发生的历史过程时,人们往往把《新青年》遭遇的种种话语冲突不假思索地视为思想异见者(包括个人、报刊以及社团)之间的"论争"。不可否认,"五四"时期的中国思想界和舆论界报刊发达、社团众多,因... 在审视"文学革命"与"新文化运动"发生的历史过程时,人们往往把《新青年》遭遇的种种话语冲突不假思索地视为思想异见者(包括个人、报刊以及社团)之间的"论争"。不可否认,"五四"时期的中国思想界和舆论界报刊发达、社团众多,因此,思想的分歧和主张的差异在所难免,"论争"也自然有着极高的发生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论争 中国新文学大系 新文学运动 中国思想界 历史过程 五四新文学 郑振铎 历史描述 理论 李何林
下载PDF
《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中的裂痕与矛盾 被引量:1
7
作者 洪世林 《丽水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63-66,共4页
《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是对新文学运动第一个十年各个方面成就的历史总结,并给后人框定了一个基本的历史叙事基调,同时也是代表新文学胜利者一方将他们的成就予以历史化。但微妙的忽视和明显的矛盾使我们从整体历史叙事中看到了一丝缝... 《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是对新文学运动第一个十年各个方面成就的历史总结,并给后人框定了一个基本的历史叙事基调,同时也是代表新文学胜利者一方将他们的成就予以历史化。但微妙的忽视和明显的矛盾使我们从整体历史叙事中看到了一丝缝隙,这个缝隙让我们看到了第一个十年的新文学史的驳杂以及文学历史叙述所处的时代风貌,还可以看到参与编写导言这些知识分子的立场和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文学大系 导言 裂痕与矛盾 文学历史叙事
下载PDF
《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小说导言”的文献价值重估
8
作者 李静 魏巍 《榆林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48-52,共5页
《中国新文学大系》初衷在于以此反击当时出现的所谓"复古逆流",也是对新文学运动的重新体认与确证。在小说编选中,坚持在"活的文学,人的文学"的标准下,勾画出十年来新文学发展的轮廓,以图对十年来的文学发展概况... 《中国新文学大系》初衷在于以此反击当时出现的所谓"复古逆流",也是对新文学运动的重新体认与确证。在小说编选中,坚持在"活的文学,人的文学"的标准下,勾画出十年来新文学发展的轮廓,以图对十年来的文学发展概况进行系统的梳理。三篇小说选集导言所确立的批评眼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就构成了中国现代小说史批评理论的建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批评理论的建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导言 形成语境 批评标准 典范意义
下载PDF
文人之“学”与学者之“文”——对《中国新文学大系》三篇《导言》的解读
9
作者 刘克敌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108-112,共5页
主要以鲁迅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之《导言》为例,来具体分析"作家"鲁迅的"治学"与"学者"鲁迅的"创作"之间的复杂关系。同时,通过对与鲁迅同时撰写的,由茅盾、郑伯奇写作的两篇... 主要以鲁迅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之《导言》为例,来具体分析"作家"鲁迅的"治学"与"学者"鲁迅的"创作"之间的复杂关系。同时,通过对与鲁迅同时撰写的,由茅盾、郑伯奇写作的两篇《导言》进行对照性的解读,可以发现三位作家在治学时的学术框架和治学心态的差异,特别是三篇导言在论述相同问题时所表现出的或明显或微妙的差异,更可看出他们在文学创作方面的经历对其学术研究的影响。同时,通过比较,也可以在互相观照中进一步彰显鲁迅之《导言》的独特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中国新文学大系 导言 价值
下载PDF
胡适文化诉求的得与失——以《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和《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为例
10
作者 丁雨晨 《红河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63-66,共4页
胡适为《申报》成立五十周年写成的《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以历史参与者和叙述者的双重身份言说,实则借立言形式建构"白话正宗观"和"文学进化史观"的文化诉求。十几年后又应赵家璧之邀编纂《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 胡适为《申报》成立五十周年写成的《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以历史参与者和叙述者的双重身份言说,实则借立言形式建构"白话正宗观"和"文学进化史观"的文化诉求。十几年后又应赵家璧之邀编纂《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在大系导言中追述了新文化肇始的源起发展,胡适又有意淡化了陈独秀一代人共同努力营造的社会文化氛围,从两者的发展中可以窥见胡适的文学观念变化中文化诉求的得与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五十年来中国文学 《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 文化诉求 得失
下载PDF
论胡适文学史观念之变化——从《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到《中国新文学大系》
11
作者 杨桥利 《池州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98-101,共4页
《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写作时间不过距新文化运动五六年时间,胡适以平实客观的态度记录下这场伟大的文学革命。十多年后胡适负责《中国新文学大系》的《建设理论集》编写,撰写的导言部分却在众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究其原因是胡适的文... 《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写作时间不过距新文化运动五六年时间,胡适以平实客观的态度记录下这场伟大的文学革命。十多年后胡适负责《中国新文学大系》的《建设理论集》编写,撰写的导言部分却在众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究其原因是胡适的文学史观念发生了变化,例如在对古文文学的处理上、白话文与古文的关系上、对白话文运动的内容的态度变化等等。通过这两本书的比较,对胡适的文学史观念会有一个更加清晰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十年来中国文学 《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 文学史观念 历史进化的文学 “人的文学
下载PDF
“孔”中所见──从《大系》理论集中的“序”看中国文论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辽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76-77,共2页
关键词 百年中国 新文学大系 中国文论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文艺与政治 文艺理论 文艺思潮 文艺论争 导言 现实主义
下载PDF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第一次系统调节中的鲁迅
13
作者 吴国群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1988年第2期1-8,共8页
导言“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从诞生至二十年代末,虽只经历了十年左右的时间,却因为拓荒者们善于吸取历史所赐予的东西方文化大碰撞大交流所生的丰厚乳汁而迅速呈现出较成熟的素质:“人”和“文学”的双重觉醒,使这种全新的文学得以成为以... 导言“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从诞生至二十年代末,虽只经历了十年左右的时间,却因为拓荒者们善于吸取历史所赐予的东西方文化大碰撞大交流所生的丰厚乳汁而迅速呈现出较成熟的素质:“人”和“文学”的双重觉醒,使这种全新的文学得以成为以“人”为对象、创造和接受主体并遵循文学自身特殊规律发展的真正的文学;作为创造主体的作家已进入了意识和思维、感受、表达方式现代化的新阶段;他们的自我实现需求与中国社会的现代历史进程是一致的;他们各自内承外采的选择、融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历史 新文学运动 “革命文学 一次系统 审美个性 无产阶级领导 十年 接受主体 二心 中国新文学大系
下载PDF
一个年青编辑的梦想——纪念《中国新文学大系》出版七十周年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修慧 《出版史料》 2005年第3期4-9,共6页
关键词 《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 赵家璧 编辑 中国 历史考证
原文传递
张炜长篇小说《古船》中“乡土意识”探究
15
作者 王圣楠 《文学艺术周刊》 2024年第8期4-7,共4页
一、乡土文学发展脉络。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中最早提出了乡土文学,提出了“乡”和“他乡”的地域性空间和文学含义的关联性:“蹇先艾叙述过贵州,裴文中关心着榆关,凡是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称为... 一、乡土文学发展脉络。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中最早提出了乡土文学,提出了“乡”和“他乡”的地域性空间和文学含义的关联性:“蹇先艾叙述过贵州,裴文中关心着榆关,凡是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称为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从北京这方面说,则是侨寓文学的作者……许钦文自名他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为《故乡》,也就是在不知不觉中自招为乡土文学的作者,不过在还未动手来写乡土文学之前,他却已被故乡所放逐,生活驱逐他到异地去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文学大系 乡土文学 短篇小说 乡土意识 《古船》 许钦文 蹇先艾 《故乡》
下载PDF
关于文学研究会的回忆 被引量:1
16
作者 许杰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32-38,共7页
我是早期文学研究会的会员,但我这个会员却不是很早就加入会员的成员,而是到了要编印文学研究会会员录的时候,郑振铎征求我的同意,说学会要编印会员录,你加入本会好不好。当然,我听到这话,立刻就表示了同意。我记得这是我和王以仁同平... 我是早期文学研究会的会员,但我这个会员却不是很早就加入会员的成员,而是到了要编印文学研究会会员录的时候,郑振铎征求我的同意,说学会要编印会员录,你加入本会好不好。当然,我听到这话,立刻就表示了同意。我记得这是我和王以仁同平时一样,自己写好了稿子,自己又一同拿着稿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振铎 仁同 宝山路 《小说月报》 许杰短篇小说 小说选 惨雾 文艺刊物 中国文学研究 中国新文学大系
下载PDF
评五四文学革命运动中周作人“人的文学”思想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志明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1992年第2期12-19,共8页
和陈独秀、胡适、钱玄同、刘半农等先驱者相比,周作人参加五四文学革命运动是比较晚的。胡适所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把周作人的一些文章列在“发难后期的文学理论”部分,正反映了这一历史事实。但周作人提倡“人的文学... 和陈独秀、胡适、钱玄同、刘半农等先驱者相比,周作人参加五四文学革命运动是比较晚的。胡适所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把周作人的一些文章列在“发难后期的文学理论”部分,正反映了这一历史事实。但周作人提倡“人的文学”,主张“思想革命”,召唤“平民文学”,虽然没有先驱者那种举旗冲锋的头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文学 五四文学革命 思想革命 平民文学 中国新文学大系 理论 钱玄同 刘半农 个人本位主义 理想生活
下载PDF
冯至的《十四行集》
18
作者 朱金顺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5年第2期250-252,共3页
“五四”时期沉钟社的主要成员冯至,以诗著称,被鲁迅先生誉为当时“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他的《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曾经激动过不少青年的心。
关键词 十四行 冯至 北游及其他 昨日之歌 抒情诗人 中国新文学大系 沉钟社 新诗杂话 诗歌创作 杂诗
下载PDF
论周作人的散文源流观 被引量:1
19
作者 常娟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6-69,共4页
周作人的散文理论主要集中在他的《<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一集>导言》中,他的散文观念是发展的:早期主要以英国小品文为模范,后到晚明的传统中寻根,直到认为现代的理想散文应当是既有外援又有内应,他的散文逐渐从简单走向成熟。这... 周作人的散文理论主要集中在他的《<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一集>导言》中,他的散文观念是发展的:早期主要以英国小品文为模范,后到晚明的传统中寻根,直到认为现代的理想散文应当是既有外援又有内应,他的散文逐渐从简单走向成熟。这一成熟的散文理论是在对五四启蒙精神的认同和反思的背景中形成的,他将自己对西方个性主义的向往和中国传统的士大夫的为文方式融汇起来,在散文理论及创作领域内成功示范了如何协调矛盾的甚至是异质的文化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作人 《<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一>导言 散文源流
下载PDF
周扬年谱简编(九)
20
作者 吴敏编 《现代中文学刊》 2014年第6期116-117,共2页
1986-1989年(79-82岁)1986年下半年,完全失去意识。1988年11月6日,第五次文代会召开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胡启立、文化部长王蒙到北京医院看望周扬。1989年7月31日,辞世。8月1日《人民日报》消息:《周扬同志病逝,李瑞环丁关根代... 1986-1989年(79-82岁)1986年下半年,完全失去意识。1988年11月6日,第五次文代会召开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胡启立、文化部长王蒙到北京医院看望周扬。1989年7月31日,辞世。8月1日《人民日报》消息:《周扬同志病逝,李瑞环丁关根代表中央政治局常委和杨尚昆万里慰问其家属》。1989年9月5日,告别仪式,来的人比发出通知的数目要多出很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扬 杨尚昆 中国新文学大系 北京医院 顾骧 新文学运动 理论 上海文艺出版社 文学评论》 阿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