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国时期新闻史研究实践与《中国新闻事业》
1
作者 杜旻 《新闻传播》 2022年第6期22-23,共2页
黄天鹏是我国新闻学术史上第一个将新闻学的产生和发展历史作为研究对象加以考察的学者,其著作《中国新闻事业》可谓是中国早期新闻史研究的经典之作。本文就以黄天鹏的著作《中国新闻事业》作为史料进行研究,以期对民国时期的中国新闻... 黄天鹏是我国新闻学术史上第一个将新闻学的产生和发展历史作为研究对象加以考察的学者,其著作《中国新闻事业》可谓是中国早期新闻史研究的经典之作。本文就以黄天鹏的著作《中国新闻事业》作为史料进行研究,以期对民国时期的中国新闻史研究有更为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天鹏 《中国新闻事业》 新闻史研究
下载PDF
新闻史研究之盛事──读《中国新闻事业通史》有感 被引量:1
2
作者 尹韵公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8-30,共3页
关键词 《中国新闻事业通史》 特色 学风 新闻事业发展经验 经验借鉴 新闻学研究
下载PDF
丰富而有趣的书——简评《中国新闻事业图史》
3
作者 王咏梅 《新闻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6-77,共2页
在人们依靠快捷、准确、全面信息才能更好生存的今天,关于媒介的知识,诸如新闻活动产生发展的原因、历程、规律等也越来越为社会:大众所留意与关注。福建人民出版社《中国新闻事业图史》的出版,就是新闻史研究者和图书出版者为达此... 在人们依靠快捷、准确、全面信息才能更好生存的今天,关于媒介的知识,诸如新闻活动产生发展的原因、历程、规律等也越来越为社会:大众所留意与关注。福建人民出版社《中国新闻事业图史》的出版,就是新闻史研究者和图书出版者为达此日的所做出的努力。本书的特点有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人民出版社 书评 《中国新闻事业图史》 学科研究成果
下载PDF
五十八载像园丁一样耕耘——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方汉奇教授
4
作者 周杨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9-31,共3页
方汉奇,男,1926年生,广东普宁人,1950年毕业于国立社会教育学院新闻系。1953年于北京大学新闻专业任教,1958年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任教。现任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名誉会长,吴玉章奖金基金委员会委员兼吴... 方汉奇,男,1926年生,广东普宁人,1950年毕业于国立社会教育学院新闻系。1953年于北京大学新闻专业任教,1958年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任教。现任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名誉会长,吴玉章奖金基金委员会委员兼吴玉章奖新闻学评审组召集人。专著《中国近代报刊史》及主编的《中国新闻事业通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民大学 新闻学院 方汉奇 《中国新闻事业通史》 中国新闻史学会 园丁 教育学院 新闻专业
下载PDF
民国报人黄天鹏的新闻史学研究
5
作者 牛玥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第3期125-127,共3页
黄天鹏作为我国近现代著名报人、新闻学家、新闻教育家,一生钟爱新闻事业。他不但投身报界,积极参与办报活动,还跻身学界,热衷从事新闻学术研究,推动我国新闻教育事业发展。国内对黄天鹏的研究,大多从他的新闻学术思想、“本位新闻学”... 黄天鹏作为我国近现代著名报人、新闻学家、新闻教育家,一生钟爱新闻事业。他不但投身报界,积极参与办报活动,还跻身学界,热衷从事新闻学术研究,推动我国新闻教育事业发展。国内对黄天鹏的研究,大多从他的新闻学术思想、“本位新闻学”终结者、新闻学教育思想等方面展开,而关于黄天鹏如何进行新闻史学的研究这方面成果很少。文章以其代表著作《中国新闻事业》为例,总结出几点黄天鹏的新闻史学研究方法理念:重视史料收集和整理、将办报经历与他的教学经历相结合、横纵向研究视角互为补充、按照时间顺序对中国新闻事业的起源与发展进行了阶段划分。这些新闻史学方面的研究具有很强的参考性,值得继承和发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天鹏 民国时期 新闻史研究 方法理念 《中国新闻事业》
下载PDF
先做学生 再做先生——对话新闻史学泰斗方汉奇先生 被引量:1
6
作者 韩晓杰 李在滨 《新闻爱好者》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新闻学院 方汉奇 史学界 《中国新闻事业通史》 中国人民大学 先生 学生 对话
下载PDF
《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编委会成立
7
作者 史华 《情报资料工作》 1987年第2期52-52,共1页
[本刊讯]《中国新闻事业通史分(多卷本)编写工作第一次会议于1986年11月在黄山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复旦大学新闻系、暨南大学新闻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的专家、... [本刊讯]《中国新闻事业通史分(多卷本)编写工作第一次会议于1986年11月在黄山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复旦大学新闻系、暨南大学新闻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的专家、学者共11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闻事业通史》 编委会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广播学院 第一次会议 新闻研究所
原文传递
宋明邸报内容之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延苗 马增强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2-93,共2页
邸报是中国古代的报纸,其得名来源于“邸”。根据颜师古的注释:“郡国朝宿之舍,在京师者率名邸。邸,至也,言所归至也。音丁礼反。”汉代实行郡国并行的地方建制,“郡”与“国”在京师的府署叫做“邸”,类似于现在地方政府的驻京... 邸报是中国古代的报纸,其得名来源于“邸”。根据颜师古的注释:“郡国朝宿之舍,在京师者率名邸。邸,至也,言所归至也。音丁礼反。”汉代实行郡国并行的地方建制,“郡”与“国”在京师的府署叫做“邸”,类似于现在地方政府的驻京办事处。“邸”有常驻官员,负责中央和地方之间的联络工作,定期把谕旨、诏书、奏议等官方文书以及朝中大事、相关消息等,书于竹帛,传送至郡国。学术界公认“邸报”的名称最早出现于宋代,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中即如是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闻事业通史》 邸报 内容 宋明 地方政府 联络工作 官方文书 颜师古
下载PDF
蒋介石与《大公报》一则关系史料的辨正
9
作者 胡正强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8期89-90,共2页
1929年12月28日,天津《大公报》第3版发表了《蒋通电唤起舆论自十九年一月一日为始望报界对国事尽情批评》的新闻专电,全文登录了蒋介石这封通电(“勘电”)的内容.因为该报刊登的这封通电关于收电人的台衔为“大公报并转全国各报馆均鉴... 1929年12月28日,天津《大公报》第3版发表了《蒋通电唤起舆论自十九年一月一日为始望报界对国事尽情批评》的新闻专电,全文登录了蒋介石这封通电(“勘电”)的内容.因为该报刊登的这封通电关于收电人的台衔为“大公报并转全国各报馆均鉴”,所以受到一些治中国新闻史学者的关注和重视.1996年出版的《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二卷)曾在“和蒋介石政权关系的变动”一节文字中,根据这封电报,对《大公报》此一时段内与蒋介石的关系做出如下分析和推断:“1929年12月27日,蒋介石以国民政府主席的身份通电全国报馆,发出求言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介石政权 《大公报》 《中国新闻事业通史》 辨正 史料 中国新闻 国民政府 通电
下载PDF
梁启超之“报章文体” 被引量:1
10
作者 欧东衢 《新闻窗》 2007年第5期99-100,共2页
丁淦林在《中国新闻事业简史》中将“报章文体”概括为:平易畅达、语言丰富、笔调自由、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情感四大特点。①而在方汉奇先生的《中国新闻事业通史》中,则对此文体特点做了另一番归纳:“时务文体”,即针对现实生活中... 丁淦林在《中国新闻事业简史》中将“报章文体”概括为:平易畅达、语言丰富、笔调自由、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情感四大特点。①而在方汉奇先生的《中国新闻事业通史》中,则对此文体特点做了另一番归纳:“时务文体”,即针对现实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感而发。强调具有较为自由通俗的形式‰梁启超所创的“报章文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体特点 梁启超 《中国新闻事业通史》 方汉奇 自由 简史 通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