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主党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浅议 被引量:5
1
作者 张焕金 《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15-18,共4页
关键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问题 民主党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社会发展
下载PDF
建立和完善中国西部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支持系统——《中国西部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支持系统研究》评介
2
作者 罗文东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137-138,共2页
关键词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构建和谐社会 中国西部 文化支持系统 系统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 中西部欠发达地区
下载PDF
中国“超大社会”和谐构建的几个瓶颈问题分析
3
作者 姜崇辉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11-14,共4页
从超大社会的视角而言,掣肘当前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个主要瓶颈问题有:大型农业社会的民生问题,超大规模人口的就业难题,贫富人口比例及其财富差距悬殊引发的公平与公正问题,庞大人口整体素质与民族凝聚力的提升问题,超大社会... 从超大社会的视角而言,掣肘当前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个主要瓶颈问题有:大型农业社会的民生问题,超大规模人口的就业难题,贫富人口比例及其财富差距悬殊引发的公平与公正问题,庞大人口整体素质与民族凝聚力的提升问题,超大社会的“实情”亟需明智的大国治理术、科学的大国执政术、先进的大国驾驭术,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超大社会 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瓶颈问题
下载PDF
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民生问题解读
4
作者 王素华 《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23-27,共5页
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 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表明了我党改善民生的理念与完整的政策取向,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全景,标志着中国的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建和谐社会 民生问题 中国共产党 解读 全国代表大会 社会体制改革 社会建设 经济发展
下载PDF
构建和谐社会须着力解决当前的民生突出问题
5
作者 许门友 《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7年第4期13-16,共4页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积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切入点和着力点。”那么,当前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什...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积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切入点和着力点。”那么,当前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什么呢?无疑就是住房、医疗、教育问题。200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曾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过一次调查,结果“买房贵、看病贵、上学贵”己成为当前人们最为关注的三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建和谐社会 《政府工作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 民生 人民群众 利益问题 温家宝总理 以人为本
下载PDF
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问题
6
作者 青连斌 《中国社会发展战略》 2007年第1期2-7,共6页
一、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 民生问题,简而言之,就是人民群众的基本生存问题。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构建这样的和谐社会,... 一、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 民生问题,简而言之,就是人民群众的基本生存问题。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构建这样的和谐社会,必然要求把民生问题摆在突出位置。实际上,解决民生问题本来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建和谐社会 民生问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共产党领导 人民群众 生存问题
下载PDF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兼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根据和理论意义
7
作者 李君如 《湖北宣传》 2006年第12期9-10,共2页
首先,这一重要的论断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新认识。 布局问题,在工作安排上,是一个战略部署问题;在理论上,是一个结构问题。自从邓小平同志提出中国要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来,我们党为了... 首先,这一重要的论断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新认识。 布局问题,在工作安排上,是一个战略部署问题;在理论上,是一个结构问题。自从邓小平同志提出中国要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来,我们党为了全面推进这一伟大事业的发展,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提出要从“总体布局”上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与此同时,我们党在对这条道路成功的探索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的本质 理论根据 社会和谐 邓小平同志 布局问题 结构问题
下载PDF
构建和谐社会与党的传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模式 被引量:1
8
作者 章百家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10,共2页
2006年10月14日至15日,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室委中心组成员集中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重要精神,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李景田主持了这次学习。现将这次学习的部分发言刊登如下。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构建和谐社会 党的传统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发展问题 六届六中全会 历史意义 人民生活
下载PDF
处理好劳资关系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9
作者 郑钢 《集团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S期28-29,共2页
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它表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布局已经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 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它表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布局已经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三位一体,提升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这不只是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认识上的一大飞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建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系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下载PDF
构建和谐社会应重点解决城乡发展不协调问题
10
作者 刘莎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2006年第6期4-4,共1页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其中第二大目标,就是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其中第二大目标,就是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这充分表明,能否缩小城乡差距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协调问题 十六届中央委员会 收入分配格局 和谐社会建设 中国共产党
下载PDF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着力解决好“三农”问题 被引量:1
11
作者 向峰松 《山西政报》 2007年第14期35-35,共1页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相适应。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和以追求更高和谐状态为理想的、新型的和谐社会。“三农”问题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相适应。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和以追求更高和谐状态为理想的、新型的和谐社会。“三农”问题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最为直接的重大影响。在我们这样一个农民占多数人口的国家里,如果广大农民不能实现小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建和谐社会 “三农”问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国共产党 实际出发
下载PDF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如何正确处理宗教问题
12
作者 拉毛措 《柴达木开发研究》 2007年第4期45-47,共3页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宗教是人类社会的客观存在和长期存在。尽管“宗教只是虚幻的太阳”,但“当人没有围绕自身转动的时候。它总是围绕着人转动”。(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宗教问题作为一个社会...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宗教是人类社会的客观存在和长期存在。尽管“宗教只是虚幻的太阳”,但“当人没有围绕自身转动的时候。它总是围绕着人转动”。(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宗教问题作为一个社会突出问题对当今世界的经济发展、政治运动、社会变迁、人类活动发生着重大影响。我国正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期,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建和谐社会 宗教问题 经济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的本质 中国特色 社会和谐 人类社会 哲学批判
下载PDF
和谐社会:中国现代性建设的时代主题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海洋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4-66,共3页
当代中国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作为重大的实践主题,需要我们理论的自觉,为此,我们约请清华大学哲学系的5位学者集中围绕“和谐社会与文化”这一议题撰写了一组笔谈。这组笔谈的主要观点有:(1)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旨归,而培育和谐... 当代中国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作为重大的实践主题,需要我们理论的自觉,为此,我们约请清华大学哲学系的5位学者集中围绕“和谐社会与文化”这一议题撰写了一组笔谈。这组笔谈的主要观点有:(1)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旨归,而培育和谐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科学发展观应该立足时代彰显其丰富的人文内涵,现代化亦需要有自觉的人文精神的支撑;论文在对中国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诸多文化失范现象的考察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如何构筑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做了阐发。(2)和谐社会的构建是马克思哲学的内在意蕴,但马克思和谐思想并非停留在“应然”层面的价值诉求,而是以理性尺度与价值尺度之间内在的逻辑张力展开对现实生活过程的剖析,这一独特智慧通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和谐、历史决定性与人的能动性的统一、人与环境的相互改造等思想体现出来。观照其逻辑张力并拓展其价值尺度和理性尺度,对当下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3)中国现代性建设需要从正反两方面吸取西方现代性建设的经验。现代性是现代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西方的现代性精神推动了西方社会的现代化过程,也给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助于扼制工具理性在我国社会中泛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避免虚无主义的盛行,保证中国现代性建设顺利进行。(4)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次伟大的历史实践。任何实践活动都包含着否定性的维度,即外部世界与人的双重否定的关系。这一原理决定了任何通过实践求得进步发展的活动都必然会付出相应的代价。在和谐社会的建构过程中对实践的否定性加以扬弃,将损失和代价减到最少,也应是和谐社会实践拓展的一个应有之义。为此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和人与文化生态的关系。(5)社会是由作为个体的人组成,个体的人的完善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无疑构成了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前提。从人的二重性现实出发,个体完善必须关注人的物质利益与精神需求,努力营造个体与整体之间关系的和谐,并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落到实处。我们期待上述观点能引起学术界关注并积极参与这一话题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国现代性 西方现代性 全球性问题 西方社会 当代中国 现代技术 社会发展
下载PDF
适应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协调矛盾能力——学习《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4
作者 吕滨 《江西政报》 2007年第15期36-38,共3页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1957年毛泽东同志在最高国务会议第11次扩大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发表至今已经50周年了。这篇光辉文献,是毛泽东同志在深刻总结中国民主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对中...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1957年毛泽东同志在最高国务会议第11次扩大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发表至今已经50周年了。这篇光辉文献,是毛泽东同志在深刻总结中国民主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探索,是毛泽东同志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独自写成的重要著作之一,也是毛泽东同志的第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它的科学价值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和追求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以及坚持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方向极具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构建和谐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毛泽东同志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中国民主革命
下载PDF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若干重要问题解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严书翰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07年第9期4-9,共6页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不断探索和研究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问题,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目标和重大战略,它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不断探索和研究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问题,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目标和重大战略,它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这是我们党重大的理论创新。深刻分析和全面把握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基本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问题解析 社会研究 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马克思主义中国 党的十六大 科学发展观
下载PDF
积极为构建和谐社会出力——两会代表、委员为中国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献计献策
16
作者 宋杰 《世界石油工业》 2005年第2期28-33,7,共7页
在刚刚结束的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能源问题再次被提到突出位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近两年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主要是粮食供求关系趋紧,固定资产投资膨胀,货币信贷投放... 在刚刚结束的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能源问题再次被提到突出位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近两年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主要是粮食供求关系趋紧,固定资产投资膨胀,货币信贷投放过快,煤电油运紧张。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局部性问题就会演变为全局性问题。与往年“两会”相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开发利用 出力 社会 和谐 构建 油气 中国 固定资产投资 国务院总理 能源问题 工作报告 经济运行 供求关系 温家宝 全局性 局部性 会议 三次 粮食 信贷 货币 煤电
下载PDF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述要
17
作者 李林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23-124,共2页
关键词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学术研讨会 中共重庆市委 中共中央党校 党史研究室 述要 中国人民大学
下载PDF
构建和谐社会对民主法治提出了什么要求
18
作者 彭京宜 《新东方》 2009年第3期38-41,共4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和逐步完善的过程。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我们党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和逐步完善的过程。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我们党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在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中,首次提出了“社会更加和谐”的目标,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得以充实和丰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概括为“四位一体”,其中之一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建和谐社会 民主法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六大报告 十六届四中全会 党的代表大会
下载PDF
余姚市: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和谐社会
19
作者 王永康 《宁波通讯》 2006年第12期16-17,共2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事关重大,意义深远。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事关重大,意义深远。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和基础。没有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就谈不上社会的公平公正、平等友爱,就难以实现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社会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城乡统筹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余姚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城乡协调发展 “三农”问题
下载PDF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新闻
20
作者 刘长志 《中国地市报人》 2010年第5期38-39,共2页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要带领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关键词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社会需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闻 经济建设 人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