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5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地质调查局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油气调查工作成果与进展
1
作者 王丹丹(图)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公益性油气地质调查聚焦新区、新层系、新类型、新领域油气资源,以培养油气资源战略拓展区和建设油气资源接续基地为目标,部署实施野外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油气钻井和地层含气性测试工作,获得了多... 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公益性油气地质调查聚焦新区、新层系、新类型、新领域油气资源,以培养油气资源战略拓展区和建设油气资源接续基地为目标,部署实施野外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油气钻井和地层含气性测试工作,获得了多层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物理勘探 中国地质调查局 油气资源 成果与进展 油气地质调查 含气性 野外地质调查 新层系
下载PDF
《中国海上油气》2013—2022年油气勘探类刊文情况分析
2
作者 冯娜 《科技资讯》 2024年第2期232-235,共4页
以《中国海上油气》2013—2022年刊出的471篇油气勘探类论文为数据源,对其被引情况和高被引情况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整体上论文刊出1年很难达到较高的被引率,刊出2~3年被引率开始进入增长期,并于4~6年逐渐趋于稳定,刊出至少7年... 以《中国海上油气》2013—2022年刊出的471篇油气勘探类论文为数据源,对其被引情况和高被引情况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整体上论文刊出1年很难达到较高的被引率,刊出2~3年被引率开始进入增长期,并于4~6年逐渐趋于稳定,刊出至少7年以上被引率才能达到峰值。(2)被引次数达到100以及刊出3年出现较高被引次数的论文,具有极强的参考性、开创性、突破性、指导性意义;其他高被引论文的研究区域以海上为主,选题涉及天然气、深水区、高温高压、煤层气等,主要为勘探突破、勘探进展、勘探前景等类型。(3)该刊油气勘探类高水平作者群主要集中在从事与海洋油气勘探相关的科研领域;需要持续跟踪高被引作者群及相关团队的科研动态,加强合作,深挖其撰文潜力;对部分刊出时间不长的论文,可以考虑通过新媒体等多种传播途径加强宣传与推送。以上认识可以为该刊油气勘探栏目的发展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海上油气 油气勘探 刊文被引情况 高被引论文
下载PDF
中国海上低渗油气田开发历程、关键技术及攻关方向
3
作者 范廷恩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5-109,共15页
中国海上低渗透油气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但受海洋特殊作业环境、技术和经济性等限制,经济有效开采难度大,攻克技术瓶颈、推进规模化开发意义重大。历经多年实践,充分吸收陆上油田开发经验,立足少井高产,围绕“四个匹配”攻关形成了具有... 中国海上低渗透油气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但受海洋特殊作业环境、技术和经济性等限制,经济有效开采难度大,攻克技术瓶颈、推进规模化开发意义重大。历经多年实践,充分吸收陆上油田开发经验,立足少井高产,围绕“四个匹配”攻关形成了具有海上特色的低渗有效开发技术路径,提出三项开发策略“压裂投产、能量补充、降本增效”和5项关键技术内容,即储层综合评价、有效能量补充、地质工程一体化、压裂工艺工具与经济评价,成功突破了20 mD以上低渗透油藏开发瓶颈,并逐渐下探至5 mD近特低渗油藏有效开发,有力地推进了海上低渗油田开发进程。未来将进一步探索深层-超深层油气领域关键技术,研发大型压裂作业技术装备,打造海上低渗“CO_(2)驱油+封存”联合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低渗透油气 压裂开发 地质工程一体化 能量补充 降本增效
下载PDF
中国海油油气勘探新进展与下步勘探方向
4
作者 高阳东 赖维成 +1 位作者 张新涛 张锦伟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共10页
地质认识创新为油气勘探发现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2023年,中国海油在隐蔽型潜山成圈机制、深水超浅层天然气富集模式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地质新认识,指导渤海浅层岩性和隐蔽型潜山原油、珠江口盆地深水深层原油、琼东南盆地深水超浅层... 地质认识创新为油气勘探发现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2023年,中国海油在隐蔽型潜山成圈机制、深水超浅层天然气富集模式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地质新认识,指导渤海浅层岩性和隐蔽型潜山原油、珠江口盆地深水深层原油、琼东南盆地深水超浅层天然气、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页岩油、陆上鄂尔多斯盆地深煤层气等10个领域获重大发现,落实了4个亿吨级油田和1个千亿方气区。未来面对勘探领域日趋复杂、用海矛盾日益突出及海外勘探领域单一等诸多挑战,中国海油将加大风险勘探与甩开勘探力度,全力推动国内勘探和海外勘探协同发展,为油气增储上产提供坚实储量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海 勘探新进展 大型油气 隐蔽型潜山 深水深层 页岩油 开平南油田 秦皇岛27-3油田 渤中26-6油田
下载PDF
2023年我国非油气地质勘查形势分析与展望
5
作者 马腾 杨建锋 +1 位作者 张翠光 左力艳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5-52,共8页
本文基于“全国地质勘查成果直报系统”数据,汇总统计了2006—2023年我国非油气地质勘查投入变化情况,分析了2023年我国非油气地质勘查形势的主要特点,展望了2024年我国非油气地质勘查形势。2023年,我国非油气地质勘查投入200.72亿元,... 本文基于“全国地质勘查成果直报系统”数据,汇总统计了2006—2023年我国非油气地质勘查投入变化情况,分析了2023年我国非油气地质勘查形势的主要特点,展望了2024年我国非油气地质勘查形势。2023年,我国非油气地质勘查投入200.72亿元,同比增长7.7%,连续三年实现正增长。非油气地质勘查投入专业结构持续调整,地质勘查投入重心向西部地区转移,非油气矿产勘查投入占比持续增加。2023年,全球大宗金属矿产品价格高位震荡下行,全球非油气矿产勘查投入同比减少2.5%,而我国非油气矿产勘查投入逆势同比增长18.5%,主要原因是受我国矿业政策环境持续改善和登记探矿权数量、面积增加等积极因素影响。展望2024年,全国非油气地质勘查投入将保持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预计同比增长1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 地质勘查 矿产勘查 勘查投入 勘查形势
下载PDF
南美地区油气地质特征及常规油气资源潜力
6
作者 刘亚明 马中振 田作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07-2322,共16页
在分析南美油气地质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南美主要含油气盆地待发现常规油气资源评价,总结待发现油气资源分布规律,探讨其勘探前景。结果表明,受4大板块碰撞影响,南美沉积盆地可分成弧前、弧后、前陆、内克拉通和被动陆缘盆地5种类型。南... 在分析南美油气地质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南美主要含油气盆地待发现常规油气资源评价,总结待发现油气资源分布规律,探讨其勘探前景。结果表明,受4大板块碰撞影响,南美沉积盆地可分成弧前、弧后、前陆、内克拉通和被动陆缘盆地5种类型。南美油气成藏条件优越,烃源岩以中新生界海相-陆相泥岩为主,生烃潜力大。储层以白垩系和第三系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为主,分布广泛。盖层中新生界区域性泥岩和盐岩为主,封堵能力强。采用以成藏组合为基础评价单元的资源评价方法,将南美65个盆地共划分出152个成藏组合,并进行了资源评价。预测南美65个主要含油气盆地的待发现石油可采资源量为263 716 MMB,待发现凝析油可采资源量为7 405 MMB,待发现天然气可采资源量为559 020 BCF。待发现油气资源在平面上呈“两带”展布、“两中心”富集特征;在纵向上主要富集于白垩系和第三系。被动陆缘盆地和前陆盆地是南美未来油气勘探的两个重点领域,其中深海和前陆冲断带是主要勘探方向,巴西、委内瑞拉是重点关注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地质 常规油气 资源评价 勘探潜力 南美洲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少井高产地质工程一体化做法与关键技术
7
作者 杨敏 鲍典 +3 位作者 焦保雷 张娟 罗发强 罗攀登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57,共13页
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埋藏深度为7300~9000m,脆性地层破碎形成的缝洞型储层沿高陡走滑断裂带发育,断裂破碎带内部非均质性极强,且流体性质差异大。面对这类超深复杂的断控缝洞型油气藏,高效成井面临世界级挑战,单井费用高,效益开发难度... 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埋藏深度为7300~9000m,脆性地层破碎形成的缝洞型储层沿高陡走滑断裂带发育,断裂破碎带内部非均质性极强,且流体性质差异大。面对这类超深复杂的断控缝洞型油气藏,高效成井面临世界级挑战,单井费用高,效益开发难度大,没有现成的经验、技术可借鉴。顺北油气田以项目管理为抓手,建立了独有的“五有五提升”地质工程一体化管理模式,创新形成了“少井高产”七要素关键技术。近几年,少井高产地质工程一体化实现了质的飞跃,落实了4号、8号断裂带2个亿吨级资源阵地,新增石油探明储量为1.53×10^(8)t、天然气探明储量为1620×10^(8)m^(3),4号断裂带共部署井位20口,两年建成了130×10^(4)t油当量产能阵地。与2016年开发动用的1号断裂带相比,高产井成功率提升了35%、单井产能提升了316%、单井发现探明储量提升了55%,实现了高效勘探,效益开发,其经验对其他同类型油藏开发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北油气 断控缝洞型油气 地质工程一体化 少井高产
下载PDF
地质力学层定量划分方法及其超深层油气勘探开发应用
8
作者 鞠玮 张辉 +2 位作者 徐珂 宁卫科 相如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0-888,共9页
超深层油气高效勘探开发是当前全球能源地质研究关注的焦点,“地质力学层与油气勘探开发”是国际前沿研究领域,形成地质力学层的有效划分方法,对超深油气高效勘探和效益开发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现今地应力状态影响天然裂缝有效性,裂缝... 超深层油气高效勘探开发是当前全球能源地质研究关注的焦点,“地质力学层与油气勘探开发”是国际前沿研究领域,形成地质力学层的有效划分方法,对超深油气高效勘探和效益开发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现今地应力状态影响天然裂缝有效性,裂缝发育分布影响岩石力学性质,而岩石力学性质又控制着现今地应力的分布,但当前“岩石力学层理论”不能完整涵盖三者之间耦合联系。为此,基于水平最小主应力、水平主应力差、弹性模量、现今地应力优势方位与天然裂缝走向的夹角、天然裂缝密度和应力集中系数等6种参数,构建储层地质力学层指标,形成一种地质力学层定量划分方法。基于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大北区块W井的实例分析,表明该井目的层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垂向呈现强地质力学非均质性,储层地质力学层与气层发育段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因此,借助地质力学层划分结果,可指导超深层油气甜点层段的优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力学层 超深层 地应力 裂缝 岩石力学 油气勘探开发
下载PDF
油气开采过程中地质环境问题研究现状与展望
9
作者 苏培东 陆星好 +2 位作者 徐学渊 邱鹏 李有贵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7-163,172,共18页
随着经济建设发展,石油与天然气需求量不断增加,加速开采带来的地质环境问题也越发凸显,针对油气开采过程中地质环境问题的研究则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在收集整理国内外油气开采过程中地质环境问题典型案例和研究成果的基础... 随着经济建设发展,石油与天然气需求量不断增加,加速开采带来的地质环境问题也越发凸显,针对油气开采过程中地质环境问题的研究则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在收集整理国内外油气开采过程中地质环境问题典型案例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地面沉降、诱发地震、地下水污染和地层结构改变是油气开采过程中主要的地质环境问题,论述了油气田地质环境问题的控制因素、发生机理和致灾效应的研究成果,对现有油气田地质环境问题的监测方法、预测方法和防治措施进行了归纳,分析了现有油气田地质环境问题方面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局限性,并对油气田地质环境问题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开采 地质环境问题 地面沉降 诱发地震 地下水污染 地层结构改变
下载PDF
中国公司海外上游油气项目获取30年历程回顾与思考
10
作者 王建君 李浩武 +2 位作者 窦立荣 曹庆超 张宁宁 《世界石油工业》 2024年第4期12-23,共12页
1993年中国公司开始走向海外拓展上游油气业务,其发展历程是一部波澜壮阔、筚路蓝缕的奋斗史,也是一部艰难求索、不断成长的学习史。纵观30年中国公司海外上游油气项目获取的拓展之路,可划分为尝试起步、稳健发力、规模发展和优化调整4... 1993年中国公司开始走向海外拓展上游油气业务,其发展历程是一部波澜壮阔、筚路蓝缕的奋斗史,也是一部艰难求索、不断成长的学习史。纵观30年中国公司海外上游油气项目获取的拓展之路,可划分为尝试起步、稳健发力、规模发展和优化调整4个阶段。中国公司“走出去”的上游油气项目获取之路和实施效果展现出5个特点:(1)高油价期间并购项目多,低油价期间招标项目多;(2)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三桶油”后续发展有一定基础,但维持现有规模压力大;(3)高油价期间“走的急”,“小大非”项目略显被动;(4)作业者项目掌控力强,自主勘探效益好;(5)政府主导项目有保障,全方位合作受益多。在此基础上得出4点启示,为中国公司油气业务“走出去、走上去”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1)紧跟国家战略,深化产业合作;(2)保持战略定力,聚焦优势领域;(3)继续争当作业者,多拿勘探项目;(4)强调优势互补,携手共克难关。在全球油气资产日益复杂的大背景下,中国公司只有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弥补自身弱项的同时有效提升与国际大型石油公司的竞争力,才能获取更多的优质海外上游油气项目,取得良好的经营业绩,有效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公司 油气业务 国际化 项目获取 中国石油 中国石化 中国海
下载PDF
陆相细粒沉积岩岩相组合类型划分研究现状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11
作者 段宏亮 杨保良 《复杂油气藏》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细粒沉积岩是陆相页岩油气重要的烃源岩和储集层。然而该类岩石具有岩相类型多样、垂向叠置复杂的特征,已知大部分获得高产油气井对应的甜点层通常为多种岩相类型的组合。当前,细粒沉积岩岩相分类方案仍存在分歧,岩相组合相关研究尚处... 细粒沉积岩是陆相页岩油气重要的烃源岩和储集层。然而该类岩石具有岩相类型多样、垂向叠置复杂的特征,已知大部分获得高产油气井对应的甜点层通常为多种岩相类型的组合。当前,细粒沉积岩岩相分类方案仍存在分歧,岩相组合相关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通过对比近年来国内学者关于陆相细粒沉积岩岩相类型划分方案的差异性,梳理了岩相组合的划分依据,探寻岩相组合划分新方法及其研究的油气地质意义。认为在岩相类型识别基础上,开展天文旋回理论指导下的岩相组合类型划分、展布特征刻画,对于陆相页岩油甜点精细预测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不同岩相组合源-储耦合特征、油气分布特征,注重微运移的相关研究有助于提升对页岩油气差异性富集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沉积岩 岩相类型 岩相组合类型 油气地质意义 陆相湖盆
下载PDF
中国海相地层水文地质地球化学与油气保存条件研究 被引量:38
12
作者 楼章华 李梅 +1 位作者 金爱民 朱蓉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87-396,共10页
我国海相地层的油气藏被构造运动改造的强度较大,油气保存条件较差。地下水动力场的分布特征在油气藏的形成与演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比研究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已知海相油田与南方海相地层的水文地质地... 我国海相地层的油气藏被构造运动改造的强度较大,油气保存条件较差。地下水动力场的分布特征在油气藏的形成与演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比研究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已知海相油田与南方海相地层的水文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揭示了水文地质地球化学性质与油气保存条件的密切关系。沉积埋藏阶段是油气生成运移、聚集的主要时期;抬升剥蚀时期水文地质的最大特点是地层压实排水作用停止,沉积埋藏水被大气水驱替、淡化。不整合面附近的封存大气水可能是油气藏被破坏和保存条件差的标志,也可能是有机质尚未进入二次生烃的重要指标。通常水文地质开启程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弱。交替停滞带是不受地表水影响的水文地质带,有利于油气保存;自由交替带受地表水强烈影响,不利于油气保存。并且初步总结了一套比较系统的油气保存条件的水文地质地球化学综合判别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地层 油气保存条件 水文地质 水文地球化学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东南缘瓦石峡凹陷山前地区侏罗系烃源岩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
13
作者 代振龙 徐仕琪 +4 位作者 杨满仓 迪力夏提·艾海提 赵建邦 吴超 庞建材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94-299,共6页
瓦石峡凹陷主要发育侏罗系康苏组、杨叶组烃源岩。通过地表调查、样品分析测试对侏罗系烃源岩的分布、厚度变化规律及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合前人成果资料,初步评价油气资源潜力。侏罗系烃源岩累计厚度最大563.8 m。康苏组烃源岩累... 瓦石峡凹陷主要发育侏罗系康苏组、杨叶组烃源岩。通过地表调查、样品分析测试对侏罗系烃源岩的分布、厚度变化规律及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合前人成果资料,初步评价油气资源潜力。侏罗系烃源岩累计厚度最大563.8 m。康苏组烃源岩累计厚度88.1 m,TOC为0.66%~38.3%,干酪根主要为Ⅱ2和Ⅲ型,Ro为0.42%~0.95%,以低成熟-成熟为主;杨叶组为主力烃源岩,累计厚度最大328 m,TOC为0.21%~55.23%,干酪根主要为Ⅱ2和Ⅲ型,少量Ⅰ型,Ro为0.44%~1.96%,以成熟为主,部分达高成熟。研究区烃源岩分布广、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成熟度适中,主要为好-优质烃源岩,达生油气阶段,生烃潜力较大,具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石峡凹陷 侏罗系 烃源岩特征 储集层 油气地质意义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中部资阳地区张扭断裂三维构造模型、构造演化与油气地质意义
14
作者 田方磊 郭彤楼 +6 位作者 何登发 顾战宇 孟宪武 汪仁富 王莹 张伟康 鲁国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6-540,共15页
基于钻井和地震数据,通过平面-剖面构造解析、三维断层构造建模、垂向断距分析及平衡剖面恢复,对四川盆地资阳地区张扭(走滑)断裂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资阳三维地震工区张扭断裂系统由北东走向、伸展变形主导的F_(Ⅰ)19和F_(Ⅰ)20断... 基于钻井和地震数据,通过平面-剖面构造解析、三维断层构造建模、垂向断距分析及平衡剖面恢复,对四川盆地资阳地区张扭(走滑)断裂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资阳三维地震工区张扭断裂系统由北东走向、伸展变形主导的F_(Ⅰ)19和F_(Ⅰ)20断裂带以及北西走向、右旋剪切变形的3组雁列正断层构成。其中,F_(Ⅰ)19、F_(Ⅰ)20断裂带贯穿新元古界—中下三叠统嘉陵江组,表现出“S”形丝带状的三维结构,在二叠系沉积前及早三叠世至少经历两期构造叠加改造;北西向的3组雁列正断层由两两成对、倾向相反、部分左阶排列的小型正断层构成,在二叠系沉积前基本定型,对F_(Ⅰ)19断裂带向东的生长和扩展造成限制。F_(Ⅰ)19、F_(Ⅰ)20断裂带自深往浅沟通多套烃源岩和储层,断层活动时间与生烃高峰期匹配良好;在F_(Ⅰ)19、F_(Ⅰ)20断裂带两侧的局部低幅背斜带上,若叠加发育寒武系—三叠系有利沉积相带和储层,则该区有望成为天然气聚集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扭(走滑)断裂 三维构造模型 构造演化 油气地质意义 资阳地区 四川盆地
下载PDF
中国海相层系油气地质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被引量:55
15
作者 金之钧 蔡立国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017-1024,共8页
我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分布面积广,残余厚度大,油气显示多。由于我国海相碳酸盐岩的复杂性和勘探难度大的客观条件,制约了对碳酸盐岩层系油气资源潜力的认识。陆相生油理论的建立以及陆相盆地的成功勘探,使我国的石油工业走上了独立自主... 我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分布面积广,残余厚度大,油气显示多。由于我国海相碳酸盐岩的复杂性和勘探难度大的客观条件,制约了对碳酸盐岩层系油气资源潜力的认识。陆相生油理论的建立以及陆相盆地的成功勘探,使我国的石油工业走上了独立自主发展的道路。中国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经历了几多兴奋,几多困惑,勘探实践表明,随着理论认识的升华、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发现的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田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是我国油气资源战略接替的重要领域。中国东部的陆相油气勘探理论及国外海相油气勘探理论均不能有效的指导我国海相层系的油气勘探,海相油气地质理论必须在继承陆相与国外海相油气地质理论基本要素基础上,进一步创新适用于我国海相碳酸盐岩特点的油气地质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油气地质理论 继承 创新
下载PDF
中国海域及邻区主要含油气盆地与成藏地质条件 被引量:29
16
作者 蔡乾忠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10,共10页
中国海域及邻区分布有近50个沉积盆地,其中大部分发育在大陆边缘,而主要含油气盆地则分布在大陆架部位。盆地的起源、发生、发展受控于大地构造不同时期的构造运动,形成诸如裂谷型断陷盆地、走滑盆地以及非典型前陆盆地等多类型沉... 中国海域及邻区分布有近50个沉积盆地,其中大部分发育在大陆边缘,而主要含油气盆地则分布在大陆架部位。盆地的起源、发生、发展受控于大地构造不同时期的构造运动,形成诸如裂谷型断陷盆地、走滑盆地以及非典型前陆盆地等多类型沉积盆地。从区域广度阐述了盆地沉积的有利相带对油气成藏的重要性,尤其是陆架盆地的成藏地质条件所形成的富集油气藏,包括已发现的一大批大中型油气田,更具有最佳的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盆地 成藏地质条件 开发前景 油气
下载PDF
中国海相层序油气地质个性与勘探策略 被引量:6
17
作者 丘东洲 汪正江 《海相油气地质》 2005年第2期9-16,共8页
中国海相地层的油气勘探直至近几年才获得重大突破,原因在于中国的海相油气地质的复杂性。中国古大陆板块的个性造就了中国海相盆地演化的多旋回性,由此形成烃源岩热成熟度高、目的层埋深大、保存条件差等个性。海相油气藏多具有多期次... 中国海相地层的油气勘探直至近几年才获得重大突破,原因在于中国的海相油气地质的复杂性。中国古大陆板块的个性造就了中国海相盆地演化的多旋回性,由此形成烃源岩热成熟度高、目的层埋深大、保存条件差等个性。海相油气藏多具有多期次充注—调整改造—再充注的特点,且以气藏为主。中国海相油气勘探的策略应是以有效烃源岩、储集层及保存条件评价为基础,立足于古隆起发育区、海陆过渡相生储盖发育区、有效烃源岩与大面积储层的叠合区勘探,加强基础地质、地震、测井等综合研究,以提高勘探目标的预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海相层序油气地质 多旋回性 有效烃源岩 储集层 保存条件 板块构造 成藏规律
下载PDF
“双一流”背景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研究生专业核心课建设--以油气勘探开发地质理论技术前沿课程为例
18
作者 宋泽章 聂美怡 +2 位作者 罗情勇 刘钰铭 李壮 《高教学刊》 2024年第28期38-41,共4页
一流的研究生教育对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层次人才意义重大。深化研究生教学改革,推进油气勘探开发地质理论技术前沿课程建设,服务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流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迫在眉睫。油气勘探开发地质理论技术前沿对标“双... 一流的研究生教育对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层次人才意义重大。深化研究生教学改革,推进油气勘探开发地质理论技术前沿课程建设,服务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流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迫在眉睫。油气勘探开发地质理论技术前沿对标“双一流”背景下的一流课程建设要求,准确定位课程存在的问题;坚持以一流为目标,接轨国际资源,打造国际化教师培训队伍,将国际化教学融入到专业核心课中;坚持以学科的五大重点攻关方向为基础,优化课程架构,充分拓展课程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帮助学生了解学术动态,把握科学前沿;坚持以创新为导向,优化考核机制,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和独立思考能力。该门专业核心课建设形成一套体系化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可为相关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勘探开发地质理论技术前沿 双一流 课程建设 案例教学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下载PDF
基于拓扑分析的断层连通性定量评价及其油气地质意义——以四川盆地南部H井区为例
19
作者 裴仰文 赵静茹 +3 位作者 郭伟 牟毅城 赵庆奇 苗正硕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7-107,共11页
受多期次构造叠加改造作用影响,四川盆地南部地区(以下简称川南地区)深层页岩气储层中发育大量的中小尺度断层,定量评价断层网络结构和平面连通性对川南地区深层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以该地区H井区为例,在三维地震精细刻... 受多期次构造叠加改造作用影响,四川盆地南部地区(以下简称川南地区)深层页岩气储层中发育大量的中小尺度断层,定量评价断层网络结构和平面连通性对川南地区深层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以该地区H井区为例,在三维地震精细刻画H井区深层页岩储层的中小尺度断层的基础上,基于拓扑学理论开展了该井区页岩储层断层网络拓扑结构分析和断层平面连通性评价,并结合已有页岩气井测试产气量进行关联性分析,定量评价了断层网络拓扑结构和平面连通性对页岩气富集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断层节点和分支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分布特征,且与构造走向具有较高的吻合度,呈北东—南西向条带状展布,并集中分布于3个狭长背斜带,3个向斜区分布较少。(2)不同构造部位的断层平面连通程度存在显著差异,背斜区平面连通性普遍较好,向斜区平面连通性较差;西部背斜带北段连通性最好,东部背斜带连通性次之,中部背斜带连通性最差;东部背斜带北段连通性较好,南段较差。(3)页岩气测试产量与断层平面连通性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随着断层平面连通性的增强,页岩气测试产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反映连通性高值区和低值区均不利于页岩气富集。结论认为,该认识对中小断层连通性评价具有重要价值,也对深层页岩气的勘探开发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南部 深层页岩气 断层 平面连通性 拓扑结构分析 定量评价 油气地质意义
下载PDF
中国石化“深地工程”油气测试关键技术及展望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锦宏 张波 +4 位作者 曹明 孙晨祥 刘涛 廖碧朝 牟小清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57,共10页
针对“深地工程”构造和储层介质复杂、埋藏深、地层压力高和温度高等复杂工况,中国石化围绕深层超深层油气测试、超高温高压井下工具、地面测试、窄安全窗口油气井测试工程设计和完井测试液等技术进行攻关研究,完成100余口8000 m以深... 针对“深地工程”构造和储层介质复杂、埋藏深、地层压力高和温度高等复杂工况,中国石化围绕深层超深层油气测试、超高温高压井下工具、地面测试、窄安全窗口油气井测试工程设计和完井测试液等技术进行攻关研究,完成100余口8000 m以深油气井的测试施工,初步形成了“深地工程”油气测试关键技术及配套装备,有力支撑了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等深层超深层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梳理总结了中国石化“深地工程”油气测试关键技术,分析了中国石化“深地工程”向9000 m乃至10000 m以深迈进情况下油气测试技术面临的主要挑战,展望了特深层高温高压油气测试工程设计、特深层高温高压油气测试完井工艺、地面自动化测试和高性能油气测试工具等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该技术总结与展望对构建更加成熟、专业、安全、高效的油气测试技术体系,助力深层超深储层油气勘探开发取得更大突破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地工程 超深储层 油气测试 完井投产 地质工程一体化 中国石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