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26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影与《中国现代文学》教学 被引量:1
1
作者 高文波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67-68,共2页
《中国现代文学》教学过程中应该适当引进根据现代文学名著改编的电影,这必然会给课堂教学带来积极的效果。在教学中要克服两种不正确的做法;教师要选择"忠实于原著"的影片放映给学生看,并进行正确的引导,开展教学活动。
关键词 电影 《中国现代文学》教学 "忠实于原著"
下载PDF
用文学审美充实《中国现代文学》教学 被引量:2
2
作者 张丽莉 潘卫生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27-128,共2页
《现代文学》课程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需要改进的问题,必须更新教学观念;用文学审美充实课堂教学,是促进《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 文学审美
下载PDF
师范院校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被引量:3
3
作者 刘绪才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年第3期89-91,共3页
师范院校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存在着无视教学对象的特殊性、课程本身的特点以及沿袭套用传统考核模式的教学弊端,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只有重视教学对象的多层次性、细致比较当下的教学现状并... 师范院校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存在着无视教学对象的特殊性、课程本身的特点以及沿袭套用传统考核模式的教学弊端,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只有重视教学对象的多层次性、细致比较当下的教学现状并进行针对性地整改,才能促进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才能符合党制定的民族教育政策的相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院校 少数民族 双语教育 中国现代文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微视频的制作模式探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朱妍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7年第2期8-11,共4页
在当前数字化的语境下,《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应建设覆盖学科知识点的微视频资源库。授课视频和内嵌式测验构成教学微视频的基本环节,《中国现代文学》的授课视频涵盖抽象意识的图式演绎、关系视域的审美认知、自然意象的直观展览和语... 在当前数字化的语境下,《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应建设覆盖学科知识点的微视频资源库。授课视频和内嵌式测验构成教学微视频的基本环节,《中国现代文学》的授课视频涵盖抽象意识的图式演绎、关系视域的审美认知、自然意象的直观展览和语言符码的细致品读。内嵌式测验侧重于言语信息的考查以及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的检验,《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微视频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满足了现代社会碎片化学习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 教学微视频 内嵌式测验 信息化
下载PDF
《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中“两极阅读”现象的对策研究
5
作者 李倩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74-76,共3页
针对目前高校课堂中作品教学显现出日趋严重的"两极阅读"现象,文章提出了两个方面的对策建议:首先在学生中建立"专业阅读"意识,通过指导令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其作品解读的能力;其次建立互动式教学模式,通过多元化教... 针对目前高校课堂中作品教学显现出日趋严重的"两极阅读"现象,文章提出了两个方面的对策建议:首先在学生中建立"专业阅读"意识,通过指导令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其作品解读的能力;其次建立互动式教学模式,通过多元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及独立思考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学教学 专业阅读 互动式教学
下载PDF
论《中国现代文学》教学理念的四个转变
6
作者 许道军 《巢湖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33-135,共3页
在时代背景、技术条件及学科对象都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也应该相应地进行调整。在完善僵化的考核方式、改革落后的教学方法等措施基础上,只有从教学理念上完成从"文学"向"人学"、从"历... 在时代背景、技术条件及学科对象都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也应该相应地进行调整。在完善僵化的考核方式、改革落后的教学方法等措施基础上,只有从教学理念上完成从"文学"向"人学"、从"历史"向"现场"、从"封闭"向"开放"、从"等级制"向"民主制"等四个方面的根本性转变更为重要,才能使《中国现代文学》学科更加健康合理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 教学理念 转变
下载PDF
《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7
作者 刘美 《三峡高教研究》 2010年第1期67-69,共3页
《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由于教学体制方面的原因,该课程面临诸多困境。笔者试图从教学内容的深化、教学方法的改进以及教学手段的更新几个方面来探讨《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改革的问题。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关于《中国现代文学》教学的思考
8
作者 康凤英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5期92-93,共2页
中国现代文学是中文系学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三方面的问题:树立史料学观念;与外国文学、古典文学的联系;学术性。
关键词 史料学观念 联系 学术性 中文系 《中国现代文学 教学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
9
作者 田德芳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4年第9期51-53,共3页
在新文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为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分析了《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学内容重构、实践教学方法创新、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等方面不断探索,力求从思维、素质、能力三个层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新文科 中国现代文学 讲演读评 混合式教学
下载PDF
互联网思维视域下“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改革探析
10
作者 姚艳玉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0期169-171,共3页
互联网思维是一种时代新思维。互联网思维视域下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生态现状包括教育环境和教育双主体,教学内容、方法及文学价值观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对此新变,应重新定位教育双主体的师生关系,突显互联网思维中的“用户思维”“体... 互联网思维是一种时代新思维。互联网思维视域下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生态现状包括教育环境和教育双主体,教学内容、方法及文学价值观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对此新变,应重新定位教育双主体的师生关系,突显互联网思维中的“用户思维”“体验思维”等在教学中的合理实践与应用,并守住互联网思维的“底线思维”。互联网思维视域下现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它体现了人才培养结构中的核心价值理念,亦契合学习主体大学生的精神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思维 中国现代文学 教学改革 实践 价值
下载PDF
中国现代文学的“树形教学法”
11
作者 张连义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6-21,共6页
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存在着教学内容多和课时少的矛盾,注重“史”的梳理还是重点作家作品的介绍成为教学的两种思路,虽各有所长但也各有不足。“树形教学法”注重“史”的梳理又不忽视重点作家作品的讲解,更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现... 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存在着教学内容多和课时少的矛盾,注重“史”的梳理还是重点作家作品的介绍成为教学的两种思路,虽各有所长但也各有不足。“树形教学法”注重“史”的梳理又不忽视重点作家作品的讲解,更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现代文学教学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中国现代文学 树形教学
下载PDF
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中的家国情怀传承
12
作者 任现品 田明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1-36,共6页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最为突出的优秀文化传统,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价值核心所在;依据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内容的特点,从现代文学发生的根本动因、现代经典作家的人生选择、代表性文本的内在意蕴等三个方面加强课堂教学对家国情怀的强化与传承...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最为突出的优秀文化传统,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价值核心所在;依据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内容的特点,从现代文学发生的根本动因、现代经典作家的人生选择、代表性文本的内在意蕴等三个方面加强课堂教学对家国情怀的强化与传承,这种传承既有助于彰显专业教育的人文内涵,又有利于凸显课程学习与个人价值实现、民族复兴的互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学 中国现代文学 家国情怀
下载PDF
新媒体语境下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方法探析
13
作者 李贤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52-56,共5页
新媒体的发展,为中国现代文学课堂教学带来新变化。教学方法的转变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借助影视资源,感性呈现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背景知识。直观的影视画面有助于学生理解新文学发生和现代文学思潮嬗变的外部环境,拉近学生与现代文... 新媒体的发展,为中国现代文学课堂教学带来新变化。教学方法的转变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借助影视资源,感性呈现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背景知识。直观的影视画面有助于学生理解新文学发生和现代文学思潮嬗变的外部环境,拉近学生与现代文学课程之间的心理距离,激发学生对现代文学的兴趣;二是化用音像图文,解读现代文学作品。教师可以把文学史相应的音像图文变成学生的学习资源,有助于学生了解作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三是善用新媒体,利用新媒体的便捷性,多种渠道拓展学生现代文学作品的阅读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中国现代文学 教学方法
下载PDF
“反思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范式”圆桌论坛
14
作者 张福贵 朱国华 +7 位作者 张法 沈杏培 周志强 李松 单小曦 段吉方 曾军 刘康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0-163,共14页
2024年5月24-26日,“地方性与世界性: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国际译介与传播”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办,25日下午设置了“反思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范式”圆桌论坛。原计划1小时的对话一经展开,思想火花的碰撞便让现场的气氛迅速升温,专家之间的辩... 2024年5月24-26日,“地方性与世界性: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国际译介与传播”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办,25日下午设置了“反思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范式”圆桌论坛。原计划1小时的对话一经展开,思想火花的碰撞便让现场的气氛迅速升温,专家之间的辩论让原本文质彬彬的会场充满张力与强度。现将记录整理发表,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 思想火花 文质彬彬 译介与传播 圆桌论坛 研究范式 马克思主义 地方性
下载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中的史料运用问题
15
作者 范国富 《宜春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110-114,共5页
史料运用服务于以作家作品为中心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教师应以核心问题为导向,选择多种史料还原历史现场,恰当地使用传记材料,注重辨析作品的版本差异,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重建作家与作品的深度关联,认识历史的复杂性。文献材料... 史料运用服务于以作家作品为中心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教师应以核心问题为导向,选择多种史料还原历史现场,恰当地使用传记材料,注重辨析作品的版本差异,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重建作家与作品的深度关联,认识历史的复杂性。文献材料的选用绝非仅是对教材文学史观的重复论证,还是对既有文学史认知的延伸。教师运用史料应有自觉意识,明确史料运用的前提与限度。由此,教师可摆脱传统文学史教学过度注重知识灌输的泥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学术探索热情,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 教学 史料运用
下载PDF
“中国现代文学制度”概念的发现与文学研究的本土现代性——读《中国现代文学制度研究(增订本)》
16
作者 王小惠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2024年第10期116-121,共6页
王本朝教授的《中国现代文学制度研究(增订本)》,以作者、读者、文本、社会四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为主体,构建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总体性”视野。此书既从单一到综合,彰显文学史研究的非本质主义认知;又从静止到变化,展示了文学研究的... 王本朝教授的《中国现代文学制度研究(增订本)》,以作者、读者、文本、社会四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为主体,构建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总体性”视野。此书既从单一到综合,彰显文学史研究的非本质主义认知;又从静止到变化,展示了文学研究的动态视野;再从封闭到开放,打通了文学研究的内外关联;同时还提出了诸多具有中国文学特色的新概念。此书呈现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本土化、综合性学术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本朝 《中国现代文学制度研究(增订本)》 本土现代
下载PDF
中国现代文学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互构——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实践属性研究》
17
作者 赵凌河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独有的理论品格,《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实践属性研究》一书正是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理论视阈中展开的,其理论视角在现代文学批评研究中比较新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社会实践作为现代文学批评的生成土壤,使得现代文学批...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独有的理论品格,《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实践属性研究》一书正是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理论视阈中展开的,其理论视角在现代文学批评研究中比较新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社会实践作为现代文学批评的生成土壤,使得现代文学批评内生地指向新民主主义革命,参与并作用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的社会实践,二者实现历史互构,共同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学批评 中国现代文学 新民主主义革命 马克思主义实践论 生成土壤 理论品格 实践属性 互构
下载PDF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通史》与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建设
18
作者 钟永宁 《粤海风》 2024年第2期37-40,共4页
五卷本《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通史》(下文简称《通史》)由黄修己先生主编,刘卫国、姚玳玫、吴敏、陈希分别撰著,于2020年4月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这套书将1917年至2000年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和研究的历史,按照中国现代史的分期。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广东人民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中国现代 中国现代文学学科 黄修己 通史 五卷本
下载PDF
性别: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现代性纠葛
19
作者 臧晴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6-133,共8页
自雷蒙·威廉斯的《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被引入国内以来,关键词研究一度成为文学艺术研究领域的一股热潮:以“关键词”直接命名的各种专著有三四十余种,其中不乏《西方文论关键词》《文化研究关键词》等名作,以此命名的各类... 自雷蒙·威廉斯的《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被引入国内以来,关键词研究一度成为文学艺术研究领域的一股热潮:以“关键词”直接命名的各种专著有三四十余种,其中不乏《西方文论关键词》《文化研究关键词》等名作,以此命名的各类专栏与译著更是不胜枚举。然而,不少研究仍停留在词典编纂式的研究阶段,从知识论的角度来梳理特定词源的语义源流和古今演绎,尚无法呈现词语背后生活与思想的复杂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艺术研究 西方文论 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文化与社会 雷蒙·威廉斯 关键词研究 词典编纂 现代
下载PDF
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巴金《家》的“手稿”
20
作者 姚明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3-75,共3页
新文学问世以来,巴金的《家》是第一部以长篇小说的形式声势浩大地描写封建家族在社会革命背景下逐步走向崩溃的作品。它系统深入地呈现青年的希望与新生革命力量的成长,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1]《家》原名《激流》,于1931年4... 新文学问世以来,巴金的《家》是第一部以长篇小说的形式声势浩大地描写封建家族在社会革命背景下逐步走向崩溃的作品。它系统深入地呈现青年的希望与新生革命力量的成长,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1]《家》原名《激流》,于1931年4月18日起在《时报》连载,但《家》的原稿在《时报》登载后丢失了。[2]似乎是《家》原稿的丢失激发了巴金的留档存档意识,之后关于作品的修订稿本他都有意识地留存备查,后来又把这些留有大量手写笔迹的图书版本捐赠给由他倡议并推动建立的中国现代文学馆;中国现代文学馆将其作为珍贵的历史档案、文学史料存放在“手稿库”中保藏。[3]2023年12月26日,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1935年巴金《家》手稿”被评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 中国现代文学 文学史料 国家一级文物 《时报》 历史档案 修订稿 革命力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