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1,14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与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被引量:1
1
作者 庄贵阳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43-47,共5页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聚焦美丽中国建设,对新时代新征程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重大部署,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聚焦美丽中国建设,对新时代新征程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重大部署,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美丽中国建设将不断迈出新的步伐,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体制改革 中国式现代化 绿色生产力
下载PDF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2
作者 吴海瑾 《群众》 2024年第14期16-17,共2页
生态兴则文明兴,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新时代以来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并聚焦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任务,对深入贯... 生态兴则文明兴,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新时代以来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并聚焦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任务,对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作出了战略谋划和系统部署,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面建设美丽中国的坚强意志和坚定决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谋划 中国式现代化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美丽中国 坚强意志 美丽中国建设 体制机制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行动逻辑、实践方略与治理图景
3
作者 司林波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24,共12页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和强大动力。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了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从历史、理论与实践三个维度回答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行动逻辑,并从根本保证、制度释能、战略擘画、全球治理...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和强大动力。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了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从历史、理论与实践三个维度回答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行动逻辑,并从根本保证、制度释能、战略擘画、全球治理、问题导向、绿色发展、多元共治等多个方面系统谋划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实践方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必须正确处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与中国式现代化整体布局的关系,准确理解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概念体系和政策体系,重点把握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关键任务和突破方向,从而勾勒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的新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行动逻辑 绿色发展 全面深化改革
下载PDF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4
作者 董战峰 《民主与科学》 2024年第4期27-29,共3页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重大部署,充分体现了中共中...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重大部署,充分体现了中共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和坚定决心,为构建与美丽中国建设相适应的生态文明体制指明了前进方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 全面深化改革 新的历史起点 美丽中国建设 战略定力
下载PDF
民政部 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农业农村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 司法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自然资源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 应急管理部 中国人民银行 市场监管总局 金融监管总局 国务院国资委 国家医保局 国家邮政局 国家消防救援局 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中国残联 全国老龄办关于加快发展农村养老服务的指导意见(民发[2024]20号)
5
作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24年第22期46-49,共4页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发展改革委、教育厅(教委)、司法厅(局)、财政厅(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自然资源厅(局)、住房城乡建设厅(局)、卫生健康委、应急管理厅(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发展改革委、教育厅(教委)、司法厅(局)、财政厅(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自然资源厅(局)、住房城乡建设厅(局)、卫生健康委、应急管理厅(局)、人民银行、市场监管局(厅、委)、国资委、医保局、邮政局、消防救援局、供销合作社、残联、老龄办,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各监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农业农村局、发展改革委、教育局、司法局、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自然资源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卫生健康委、应急管理局、人民银行、市场监管局、国资委、医保局、邮政局、消防救援局、供销合作社、残联、老龄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文明建设 农村养老服务 国家发展改革 消防救援 全国老龄办 金融监督管理 国家邮政局 人民银行
下载PDF
重写文明史: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底座 被引量:5
6
作者 曹顺庆 刘诗诗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0,206,共17页
中国自古便有完整的哲学体系、文论体系、史学体系、艺术体系、教育体系、医学体系、科学技术体系以及其他各个学科的自主知识体系。然而,中国原有的自主知识体系在现当代基本上不被承认。这一问题的根源在文明观,文明观是基础,是自主... 中国自古便有完整的哲学体系、文论体系、史学体系、艺术体系、教育体系、医学体系、科学技术体系以及其他各个学科的自主知识体系。然而,中国原有的自主知识体系在现当代基本上不被承认。这一问题的根源在文明观,文明观是基础,是自主知识体系的底座。近现代以来支撑各学科知识生产的标准、内涵、体系都建立在西方文明的底座上。文明底座是西方的,所构建的知识体系也就必然唯西是从,直接导致了对中国文明的贬低,对中国知识体系的全盘否定,形成了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整体性的垮塌,走上了自毁长城之歧途。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首先要“重塑文明观”,重塑文明观则必须“重写文明史”,再从文明底座上建构哲学、史学、医学、科学技术等各个学科的自主知识体系,重获各学科知识体系本来的“话语权”,向世界呈现“理论中的中国”“创新中的中国”“文明中的中国”,建构自立自强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写文明 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文明 变异学 中国话语
下载PDF
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职教育的价值、表征与路径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婧 吕奕静 沈欣忆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58,共7页
当前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环境保护、生态文明等理念成为社会的共同认知。高职院校承载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明传承等重大使命。作为生态文明教育的主阵地,高职院校要在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的过程中更加重视生态文... 当前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环境保护、生态文明等理念成为社会的共同认知。高职院校承载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明传承等重大使命。作为生态文明教育的主阵地,高职院校要在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的过程中更加重视生态文明教育的价值,深入宣传生态文明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绿色技能。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职教育,在政治逻辑、育人逻辑与社会治理逻辑层面都有着深刻内涵。在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职教育的过程中,存在教育理念与实践不同频、教与学的创新模式不深入以及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亟待提升等问题。对此,需要高职院校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课程建设,建立监督和反馈机制,确保生态文明教育落到实处;以数字化教育为依托,通过多维活动培育绿色技能;以教师生态文明素养培育为抓手,促进高职教育的内涵发展;以全机构为支撑,形成高职教育多维绿色合作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生态文明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 绿色发展
下载PDF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重要论述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何虎生 郭澳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共9页
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论述,既包括框架清晰、逻辑严密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也蕴含把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 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论述,既包括框架清晰、逻辑严密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也蕴含把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当代中国话语体系创新语汇的三重维度,即中华民族主体观、中华文明历史观、现代文明发展观,从而深刻揭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依据、逻辑理路与实践必然。这一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它引领中华文明不断向现代转型,绘就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光明前景,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中全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根本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文明观 被引量:5
9
作者 刘志洪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32,共9页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是同一个历史过程的两个方面。在中国式现代化展开过程中,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日益生成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既是对具体现代化诸模式的超越,也是对一般现代化的超越,是一种超越现代性的新现代化。中...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是同一个历史过程的两个方面。在中国式现代化展开过程中,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日益生成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既是对具体现代化诸模式的超越,也是对一般现代化的超越,是一种超越现代性的新现代化。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内核,奋力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美好生活,是“文化”之人的文明,从而成为一种超出其他现代文明的更高现代文明,构成人类文明的一种崭新形态,在内容上展开为相互协调的高度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相对于中华传统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求并表现出更为高度的统一性、和平性尤其是包容性与创新性,在兼收并蓄、综合创造中通达更高发展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下载PDF
文明互鉴: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重要意识 被引量:7
10
作者 曹顺庆 刘诗诗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31,212,共8页
自晚清民初西方学术传入中国以来,基于西方话语体系和学术体系建构的文科知识体系近乎主导了中国文科百年以来的构建进程。在这百余年间,如何重塑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体系,重建中国理论话语一直都是世纪之题,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学人孜... 自晚清民初西方学术传入中国以来,基于西方话语体系和学术体系建构的文科知识体系近乎主导了中国文科百年以来的构建进程。在这百余年间,如何重塑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体系,重建中国理论话语一直都是世纪之题,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学人孜孜以求力图解决的目标,而“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命题的提出引发了又一轮激烈的研讨。文章指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不仅要立足中国实际、中国经验,更需要将中国文化放置于“文明互鉴”的视野下审视西方经验、西方实践以及西方理论。通过史实的梳证可知,包括“浪漫主义”“意象派”“新批评”“生态伦理批评”等诸多英美文论的形成明显汲取了来自中国文化哲学的元素。以此延展,文章提出了中外文论互鉴史研究、文论他国化变异研究、比较诗学变异研究等以中国为视角、以中国理论为建构方法的新领域,提出属于自身的标志性概念、创新性问题。做到知识自主,更要做到阐释自主,才能解决话语问题,解决人文社会科学“说不出”“不想说”“不敢说”的“卡嗓子”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互鉴 文论互鉴 英美文论 自主知识体系 中国话语
下载PDF
建构中国海洋文明的概念话语体系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国桢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72,247,共9页
中国海洋文明是推动海洋强国建设的内生动力,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时代变迁,学界对海洋文化概念内涵的认知不断变化,加强海洋文化建设,需要对中国海洋文明的概念话语有正确的认知。融合历史与当代的概念内涵变迁... 中国海洋文明是推动海洋强国建设的内生动力,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时代变迁,学界对海洋文化概念内涵的认知不断变化,加强海洋文化建设,需要对中国海洋文明的概念话语有正确的认知。融合历史与当代的概念内涵变迁,对海洋文明的概念话语加以重新审视、修正和重构,分别不同类型,排列组合为海洋环境、海洋经济、海洋社会、海洋文化四个层级的概念话语体系,使之成为思考和研究的工具,打破西方话语霸权,发展和创新海洋文明理论,顺应时代要求,推动中国海洋文明在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取得新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海洋文明 概念话语体系 海洋文化建设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理论逻辑、现实要求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庆杰 许备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58,共8页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和应有之义,二者相互促进、双向赋能。从理论上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源自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辩证统一关系原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和应有之义,二者相互促进、双向赋能。从理论上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源自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辩证统一关系原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和中国共产党关于“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立场观点。从新时代现实要求上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是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客观要求,是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的现实需要。新时代应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目标、以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为锚点、以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为重点、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系统探索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 协调发展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时代内涵 被引量:2
13
作者 蒋英州 何红谚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0-92,共13页
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主要内涵、形成逻辑与重要意义,需要将其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定语境之中,也即人类文明新形态有着特定的时代内涵。人类文明新形态源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成就与理论升华,其产生的标志是统... 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主要内涵、形成逻辑与重要意义,需要将其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定语境之中,也即人类文明新形态有着特定的时代内涵。人类文明新形态源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成就与理论升华,其产生的标志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提出,相应地“五个文明”的协调发展成为其核心以及主要表现形式。而新发展理念则从方法论与世界观的维度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并指引着其发展。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形成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两个结合”不仅构成其根脉和魂脉,而且为其发展成熟提供精神指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乃至更高阶段,人类文明新形态以实现全体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以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标,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彰显其先进特质并推动其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涵也就借助中国式现代化、“五个文明”、新发展理念、“两个结合”与共同富裕等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表达出来,显示出其与传统社会主义文明和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相比较的创新性、发展性、世界性及其使命追求。由于人类文明新形态产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发展与成熟既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成熟同步,也是一个与之相比更长的发展过程,但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也给人类现代化与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了方案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传统社会主义文明 西方资本主义文明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文明的传承发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凤城 叶子豪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共11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这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文明的内在联系,指明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科学路径。中国式现代化从物质基础、制度保障与思想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这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文明的内在联系,指明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科学路径。中国式现代化从物质基础、制度保障与思想支持三个方面推动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型,中华文明则为中国式现代化孕育出内生性文化要素,赋予中国式现代化鲜明的民族特色与文化根脉。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文明相互融通、相互成就,创造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复合型的文明形态,是现代文明、社会主义文明与中华文明三种文明要素相互融会而形成的文明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文明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传承发展
下载PDF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文明价值与世界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志礼 魏梓桐 《统一战线学研究》 CSSCI 2024年第1期26-37,共12页
“新型政党制度”的重大论断,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大视野赋予了这项制度独特的文明底蕴和鲜明的世界意义。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深刻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深刻把握中华文... “新型政党制度”的重大论断,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大视野赋予了这项制度独特的文明底蕴和鲜明的世界意义。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深刻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深刻把握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创造的现代政党政治文明。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与文明本体之间存在互促互进的深层次关系,展现了丰富的文明本体价值。它不仅塑造了人类政治制度文明新形态,而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战略机制和重要组成部分。从实现中华文明复兴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为中华文明赓续发展提供了根本政治前提和政治制度基础,并传承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路向、主体结构及其文明特质,建构了当代中国基本政治结构、经济体系、文化精神和社会秩序,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从破解人类文明悖论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为从根本上解决生产方式不平等问题提供了政党制度支撑,促进消除了中国长期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创造了走向全面共同富裕的中国道路。从消除现代文明危机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在打破“现代化=西方化”迷思与创造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作出了独特贡献,为破解西方现代文明发展及文明形态内部的系统性危机提供了新思路和新理念。从促进不同文明交流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所倡导的价值理念不仅提供了消除文明隔阂、超越文明冲突的方式和途径,更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中国政党的智慧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 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文明价值 世界意义
下载PDF
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探索--兼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俞祖华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4,共13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显著特征之一,把“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列入中国式现代化的九个本质要求之中,把“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作为必须牢牢把握的五个重大原则之一。党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显著特征之一,把“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列入中国式现代化的九个本质要求之中,把“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作为必须牢牢把握的五个重大原则之一。党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始终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兼重物质的改造与精神的改造、物质文明的创造与精神文明的创造、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在努力满足人民物质需求的同时,也注重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人民精神富有。党高度重视激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澎湃动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形成和建构了伟大建党精神和以其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传承和弘扬了包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在内的中国精神谱系;既重视精神资源的凝聚人心、汇聚民力、激发活力功能,也重视其对外展示、塑造形象、提升话语的作用,重视提炼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使其成为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国家形象建构、国际话语博弈的重要支撑。推进中国式文化现代化,除了坚持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统一、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内聚民心与外展形象相统一,还要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借鉴与自强、内容与形式、普及与提高、整体与个体等重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精神文明 精神富有 精神力量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下载PDF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与中国式现代化——“中和位育”与“三位”的“一体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翼 朱古月 冯希莹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23,共9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是教育、科技、人才三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是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决定我们在关键时期的改革方向与改革要求。在教育、科技与人才所形成的“三位”与“一体”中,科技创新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人才支撑科技创新进度,教育决定人才数量与人才质量。由此形成“三位一体”结构,发挥“中和位育”功能,形成经济社会发展动力与活力,以科技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全面深化改革 教育科技人才
下载PDF
文化主体性的历史实践及其中国立场的文明价值观观照 被引量:1
18
作者 袁祖社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7-116,共10页
“文化现代性”是新时代中国文化主体性建设的伟大实践必须直面的理论境遇、必须认真对待的知识论意义上重要而直接的文化资源。文化现代性以强制的方式进入中国精神文化内里,中国文化在被动、不情愿中经历了现代性的深刻规制和全面洗礼... “文化现代性”是新时代中国文化主体性建设的伟大实践必须直面的理论境遇、必须认真对待的知识论意义上重要而直接的文化资源。文化现代性以强制的方式进入中国精神文化内里,中国文化在被动、不情愿中经历了现代性的深刻规制和全面洗礼,但在一定程度也获得了“现代性”的新品质,获得了在观照世界、自我反省中建构自主性的无限可能。在此意义上“现代性”因素无疑是民族文化自我丰富的肯定性成分。一个民族、一种文化要不自外于世界民族之林,就要对此有充分性觉识。受启蒙现代性理念和西方社会现代化实践的外在性规制,在中华民族的现代化历程中,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文化主体性遭遇多重冲击,陷入非自信、非自主、被挫败的尴尬境地,以至于对自身历史传统、文化、文明、制度以及价值观等产生怀疑,文化主体性被边缘化了。立足文化现代性辩证重建的视野和文明价值本位的高度,中国式现代化本质上是一种从根本上有别于西方现代化的文化实践新类型、文明辩证法新逻辑、人类精神生活的典范性创制和超越性智慧。身处“世界中国化”以及“中国世界化”复杂交错融通的场域中,“文化中国”以及“中国文化形象”塑造的这一更为根本、更具长远战略意义的工程,其所遭遇的文化现代性挑战和价值难题,既有全球性的普遍特质,更有中国现实的典型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主体性 中国式现代化 文明价值观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农村土地制度的优势、困境与改革方略 被引量:1
19
作者 姚毓春 夏宇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共13页
农村土地制度是国家的基础性制度,其变革关系到资源配置、百姓福祉和社会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离不开农村土地制度的支持与保障。回顾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历程,农村土地制度这一根本性、基础性生产关系的变革与调适,对不同阶段主要发展... 农村土地制度是国家的基础性制度,其变革关系到资源配置、百姓福祉和社会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离不开农村土地制度的支持与保障。回顾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历程,农村土地制度这一根本性、基础性生产关系的变革与调适,对不同阶段主要发展任务的完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农村土地制度具有五大独特优势,分别是能够在人口规模巨大条件下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能够以释放土地财产收益为抓手夯实全体农民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能够以赓续农耕文明、改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为载体支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能够以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工程、发展生态农业、防治耕地污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路径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能够以支撑内生型发展模式为手段保证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面对当前农村土地制度的发展困境,需要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着力加强农村土地的粮食安全保障、财产性收益提升、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社会秩序稳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制度 中国式现代化 独特优势 改革方略
下载PDF
日本文明的现代转型与日本足球的成功对中国足球改革的启示 被引量:26
20
作者 龚波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10-315,共6页
以日本文明转型与日本足球成功为借鉴,探讨中国足球改革的困惑与出路。研究认为:日本足球的快速成功在于日本文明的现代转型,向日本足球学习要深入到其文明转型的历史过程中才更有借鉴意义;中国足球的改革是西方与东方、传统与现代文明... 以日本文明转型与日本足球成功为借鉴,探讨中国足球改革的困惑与出路。研究认为:日本足球的快速成功在于日本文明的现代转型,向日本足球学习要深入到其文明转型的历史过程中才更有借鉴意义;中国足球的改革是西方与东方、传统与现代文明的巨大冲突的表现,中国足球在形式上有所变革但在实质上难以认同外来文化,改革艰难有着深层次的文化历史原因,主要是对于文化冲突的认识不足,改革过程的曲折性,以及文化路径的顽固依赖性。中国足球改革的出路在于:一是要在危机中需要保持清晰的自省,明确改革的阶段特征,消除讳疾忌医心理,尊重足球规律提出改革方略,正视改革的外在环境与外力的作用;二是要善于对外来文明进行创造性转化,不能盲目拆拼外来文明,深刻反思举国体制的一元论倾向,自主创新要正确理解与处理好中国特色、建构理性、学习模仿的重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文明 现代转型 日本足球 中国足球改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