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2篇文章
< 1 2 9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案例教学应当把握的两个理论认识问题 被引量:2
1
作者 林海 《世纪桥》 2015年第6期76-77,共2页
案例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要求,以精选的案例材料将学生引入特定的事件、情境中,通过师生、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平等对话和积极研讨等形式,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在《中国近现史... 案例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要求,以精选的案例材料将学生引入特定的事件、情境中,通过师生、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平等对话和积极研讨等形式,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在《中国近现史代史纲要》课中引入案例教学作为对传统教学的补充,意义重大。认清与把握实施《中国近现史代史纲要》课案例教学的关键认识问题,可有效推动案例教学的展开而收获良效,有益于教学目的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案例教学 优势与程序 困难与措施
下载PDF
思想政治理论课线上教学模式创新路径——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
2
作者 王国明 《西部素质教育》 2024年第1期54-57,共4页
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文章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从一个理念不放水、教师学生双主体、课程教学三段论、教书育人四结合四个方面阐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线上教学模式创新路径。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 线上教学模式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下载PDF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模式探究
3
作者 孙迪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4年第1期0020-0023,共4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高校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和强化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及爱国情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最近几年我国教育领域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提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实践教学质量与成效,成为了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高校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和强化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及爱国情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最近几年我国教育领域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提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实践教学质量与成效,成为了各大高校所面临的重点问题。高校教师应该顺应教育领域改革趋势及社会整体发展趋势,及时革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及教学思维,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史学价值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进行有机融合,创新好实践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学针对性及实效性。基于此,本文针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模式进行探究,希望可以为高校教师进行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堂实践教学模式 改革策略
下载PDF
大数据视域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
4
作者 孙迪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4年第1期0078-0081,共4页
我国科技领域在经济社会持续创新发展的支持下取得了显著成就,各类现代化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界及人们实际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国教育领域也积极顺应这一发展趋势进行了教学改革,提高了对于大数据应用理念及应用技术的重视度,网... 我国科技领域在经济社会持续创新发展的支持下取得了显著成就,各类现代化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界及人们实际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国教育领域也积极顺应这一发展趋势进行了教学改革,提高了对于大数据应用理念及应用技术的重视度,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在大数据视野下各大高校实现了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并对当前所沿用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强化教学互动性、开放性,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质量与最终成效。基于此,本文针对大数据视域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方法改革进行研究,旨在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视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学方法改革
下载PDF
新媒体背景下思政课教学“纠错码”功能优化研究--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建红 宋倩宇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13-121,共9页
在新媒体背景下,思政课教学中充斥着大量的信息“噪声”干扰,不可避免却又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提升,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以史育人”的内容特点更易遭受信息“噪声”的干扰,因此有必要引入信息论中“噪声”干扰难以消除时的纠... 在新媒体背景下,思政课教学中充斥着大量的信息“噪声”干扰,不可避免却又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提升,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以史育人”的内容特点更易遭受信息“噪声”的干扰,因此有必要引入信息论中“噪声”干扰难以消除时的纠错码应对机制,有效降低新媒体“噪声”对它的影响。利用重塑“纠错码”防范功能、维护“纠错码”纠正反馈功能、革新“纠错码”建设功能等措施辩证发力,可以将新媒体给“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带来“噪声”干扰的“变量”转化为提升信息传输实效的“增量”,为提升课程育人实效提供全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 新媒体 “纠错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下载PDF
读图时代高校思政课形象化教学的“几何”分析——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周良发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63-70,共8页
读图时代的全面到来深刻改变了青年学生的认知方式,也带来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的深度变革。而人类赓续的图像基因、社会的图像化存在、技术赋能图像创作与传播以及图像内蕴的育人功能使高校思政课形象化教学成为可能。立足读图时代青年... 读图时代的全面到来深刻改变了青年学生的认知方式,也带来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的深度变革。而人类赓续的图像基因、社会的图像化存在、技术赋能图像创作与传播以及图像内蕴的育人功能使高校思政课形象化教学成为可能。立足读图时代青年学生的新特征、新期待,要从厘清视觉图像的效度与限度、提升思政课教师的图像素养、加强视觉图像资源库建设、鉴别读图时代视觉图像真伪、构建图像育人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切实将高校思政课形象化教学向纵深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图像 思政 形象化教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下载PDF
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考——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梁洁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18-123,共6页
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是传承红色基因、传播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讲好新时代“大思政课”的教育资源宝库。有效将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不仅会有助于发挥重要的历史育人效能,而且有助于思政课教师把道理讲深讲透讲... 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是传承红色基因、传播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讲好新时代“大思政课”的教育资源宝库。有效将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不仅会有助于发挥重要的历史育人效能,而且有助于思政课教师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筑牢青年学生家国意识。深化教学研究,推进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联动;构建线上线下融入格局等,是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有效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
下载PDF
党的初心与使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陈静 边水燕 《西部素质教育》 2024年第6期59-62,共4页
文章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例,首先概述了党的初心与使命,然后分析了党的初心与使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原则,接着论述了党的初心与使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最后提出了党的初心与使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 党的初心与使命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思政 高校
下载PDF
主旋律影视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方法探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陈亮 杨鹏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4年第1期85-88,共4页
近年来,随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将主旋律影视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成为一种新趋势。文章结合调查问卷与案例,从主旋律影视的独特优势、应用原则,教学实践安排等几个方面出发,探究了主旋律影视与“纲要”课... 近年来,随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将主旋律影视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成为一种新趋势。文章结合调查问卷与案例,从主旋律影视的独特优势、应用原则,教学实践安排等几个方面出发,探究了主旋律影视与“纲要”课程之间的有效衔接,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不断充实教学内容,提升教学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旋律影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高校教学
下载PDF
地方革命精神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价值与路径探赜
10
作者 程世利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8期187-189,共3页
地方革命精神是各地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实践过程中创生和演绎的具有鲜明地方特征的精神瑰宝,将其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可以扩容教学案例资源、守正党史育人方向、完善大思政课建设和唤醒内生学习动力。地方革... 地方革命精神是各地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实践过程中创生和演绎的具有鲜明地方特征的精神瑰宝,将其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可以扩容教学案例资源、守正党史育人方向、完善大思政课建设和唤醒内生学习动力。地方革命精神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既要讲原则,也要有方法,在氛围上要“浓”、素材上要“专”、教法上要“活”、传播上要“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革命精神 浙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思政 大思政
下载PDF
学习科学视域下问题链式教学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的运用与思考
11
作者 梁香竹 《大学教育》 2024年第17期92-95,共4页
思政课教学要有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教师不应该回避矛盾和问题。随着教育环境的新变化,“四新”建设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的价值观也有了新的转变,对该课程的教学也有了新的需求。文章结合该课程特点,在学习科... 思政课教学要有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教师不应该回避矛盾和问题。随着教育环境的新变化,“四新”建设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的价值观也有了新的转变,对该课程的教学也有了新的需求。文章结合该课程特点,在学习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秉承“大思政”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问题链式教学模式,即以学生的困惑或关注点为基础,精心设计问题,将PBL教学方法进行升级改造。这样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并且点燃课堂氛围、活跃学习气氛。同时,搭建多元化教育平台,拓展教学空间,能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科学 问题链 输出式教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下载PDF
研究性教学中思政课教师的角色重塑——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为例
12
作者 冯秋季 彭丽媛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32-136,共5页
研究性教学中,思政课教师面临着教学内容取舍之困和课堂育人角色之惑。在新时代强国建设的宏伟实践面前,思政课教师应该是思政“真问题”的找寻者、“真知”的研究和传播者、大学生精神成人的引导者。三项叠加的角色重塑决定了思政课教... 研究性教学中,思政课教师面临着教学内容取舍之困和课堂育人角色之惑。在新时代强国建设的宏伟实践面前,思政课教师应该是思政“真问题”的找寻者、“真知”的研究和传播者、大学生精神成人的引导者。三项叠加的角色重塑决定了思政课教师必须:靠前研究、潜心挖掘将问题讲深、讲透;面向学生、联系实际把“大道理”落地、讲活;拥有真情怀,乐做学生“三观”型塑和优秀思维品质养成的引导者和陪伴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研究性教学 思政教师 角色重塑
下载PDF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实践研究
13
作者 戴红永 胡连芝 李张凤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21-126,共6页
伟大建党精神是对中国近现代史形成的历史经验的高度概括,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讲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思想源泉。伟大建党精神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实践的基本路径是“一抓牢、两讲好”,把“一抓牢、两讲好”贯穿于中国近现代... 伟大建党精神是对中国近现代史形成的历史经验的高度概括,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讲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思想源泉。伟大建党精神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实践的基本路径是“一抓牢、两讲好”,把“一抓牢、两讲好”贯穿于中国近现代史纲备课、授课、考试、教学研究的全过程。让青年大学生真正能够理解伟大建党精神的基本内涵,并用其培根铸魂,真正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之道,达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目的,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目标,为构建“大思政课”建设提供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伟大建党精神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学实践
下载PDF
革命文物资源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进路
14
作者 武洋 白路 姜雪鸣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167-171,共5页
革命文物资源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素材。本文主要从历史传承性、内容契合性、现实需求性等三方面探讨革命文物资源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内在逻辑,并从资源整合、内容优化、师资培育三... 革命文物资源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素材。本文主要从历史传承性、内容契合性、现实需求性等三方面探讨革命文物资源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内在逻辑,并从资源整合、内容优化、师资培育三方面探讨具体的实践进路,以期更好地运用革命文物资源,提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思政育人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文物资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内在逻辑 实践进路
下载PDF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大概念”教学初探
15
作者 郑帅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163-166,共4页
“大概念”教学研究与实践是目前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教学理念,而我国高校“大概念”教学研究明显滞后。“大概念”教学的重要概念包括“大概念”、“大概念”教学、迁移、“单元”、基本问题、表现性任务。借鉴美国学者格兰特·... “大概念”教学研究与实践是目前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教学理念,而我国高校“大概念”教学研究明显滞后。“大概念”教学的重要概念包括“大概念”、“大概念”教学、迁移、“单元”、基本问题、表现性任务。借鉴美国学者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逆向教学设计理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大概念”教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大概念”为内核,确定预期成果;第二阶段,以评估“大概念”迁移能力为旨归,设计表现性任务;第三阶段,以探求基本问题、完成表现性任务为轴心,设计学习体验。“大概念”教学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相统一,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有利于破除传统“一边倒”教学的明显弊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大概念”教学 表现性任务
下载PDF
基于“中国梦”与“中国式现代化”视阈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思路探析
16
作者 王琳 《天津城建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307-312,共6页
在“中国梦”与“中国式现代化”视阈下观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内容,应向学生梳理近代以来“中国梦”的形成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历程,要讲清楚,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蕴含着厚重的历史底色与普遍的现实内涵,体现了世界现代化... 在“中国梦”与“中国式现代化”视阈下观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内容,应向学生梳理近代以来“中国梦”的形成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历程,要讲清楚,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蕴含着厚重的历史底色与普遍的现实内涵,体现了世界现代化的普遍规律与中国现代化特殊规律的统一,既彰显了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又涵盖了造福人类的“世界梦”.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只有通过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由此鼓励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梦” 中国现代化”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
下载PDF
“大思政课”视域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体验式教学的价值、原则与路径
17
作者 陈冬梅 钱国玲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7期29-31,共3页
“大思政课”视域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体验式教学的实施,可消除教学设计与学生生活的陌生感、缩短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的距离感、弥合教学目标与实际效果的背离感。秉持课堂教学联系社会现实、关注学生体验感的获得和发挥课程思政... “大思政课”视域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体验式教学的实施,可消除教学设计与学生生活的陌生感、缩短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的距离感、弥合教学目标与实际效果的背离感。秉持课堂教学联系社会现实、关注学生体验感的获得和发挥课程思政育人功能等原则,“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通过重构教学设计、重建教学内容和重置考核机制等路径,使学生在“我的体验”和“我的感受”中自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消除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与学生个体、生活主体、社会母体之间的距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思政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体验式教学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英雄人物叙事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研究
18
作者 赵琼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76-179,共4页
英雄叙事既是国家历史书写的常用手法,也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必需手段。鉴于英雄叙事对国史叙事的构成性、英雄叙事服务于思政课任务的功能性、主流英雄人物叙事面临诸多挑战的紧迫性,将英雄叙事融入“纲要”课教学具有深刻... 英雄叙事既是国家历史书写的常用手法,也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必需手段。鉴于英雄叙事对国史叙事的构成性、英雄叙事服务于思政课任务的功能性、主流英雄人物叙事面临诸多挑战的紧迫性,将英雄叙事融入“纲要”课教学具有深刻的理论逻辑与现实意义。在实践中,融入要做到内容层面有的放矢,围绕教学重点;形式层面有血有肉,创新叙事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雄叙事 思政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理论逻辑 实践路径
下载PDF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研究——以东莞抗战史融入课程教学为例
19
作者 唐潮 史雍真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4期85-89,共5页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团结领导东莞人民浴血奋战,为战争胜利做出巨大贡献。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融入东莞抗战史,能够发挥东莞抗战文化教育功能,彰显高校思政课育人特色。就教学实践而言,东莞抗战史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团结领导东莞人民浴血奋战,为战争胜利做出巨大贡献。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融入东莞抗战史,能够发挥东莞抗战文化教育功能,彰显高校思政课育人特色。就教学实践而言,东莞抗战史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及众多的抗战遗迹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撑。就实施路径而言,将紧密联系教材、合理利用东莞抗战史资料进行穿插式讲述,发挥博物馆、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开展现场教学及布置学术写作类型作业与成果汇报相结合三种方式有机结合,既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提升对东莞城市文化的认同,也可以推动授课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的改进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莞抗战史 教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下载PDF
新媒体环境下应用型本科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方式创新研究
20
作者 王潇洋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第15期148-153,共6页
随着新媒体的飞速发展和广泛普及,传统的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学习需求,课程教学方式亟待创新。基于此,文章致力于探寻新媒体环境下应用型本科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新的教学方式,以强化课程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 随着新媒体的飞速发展和广泛普及,传统的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学习需求,课程教学方式亟待创新。基于此,文章致力于探寻新媒体环境下应用型本科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新的教学方式,以强化课程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文章深入分析新媒体对教育领域的影响,尤其关注其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方式的影响。研究发现,新媒体不仅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还为教学方式的创新提供了可能。新媒体环境下,传统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显得单调乏味,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结合新媒体的特点和大学生的学习习惯,文章提出包括动画叙事、视觉设计解读、影视剪辑、交互式媒体应用、新闻报道模拟及剧本创作与表演等创新策略,旨在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增强他们理解和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应用型本科高校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学方式 创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