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71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理性与当代现实的统一——评潘懋元主编《中国高等教育百年》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慧洁 之颖 轻言 《复旦教育论坛》 2004年第3期79-82,共4页
关键词 潘懋元 《中国高等教育百年》 书评 教育 高等教育 中国
下载PDF
《中国高等教育百年》出版
2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中国高等教育百年》 潘懋元 新书介绍 办学理念 学术价值 教育
下载PDF
大型语言模型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与中国应对 被引量:2
3
作者 吴丰华 韩文龙 《高等理科教育》 2024年第1期75-83,共9页
大型语言模型(LLM)在短期内将从创设教学情境、创新教学模式、教学AI开发和应用、拓展高校在线学习、助力虚拟仿真课程开发等方面助力高等教育;长期来看能够助推“四新”建设、赋能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并催生高校结构性变革。同时,LL... 大型语言模型(LLM)在短期内将从创设教学情境、创新教学模式、教学AI开发和应用、拓展高校在线学习、助力虚拟仿真课程开发等方面助力高等教育;长期来看能够助推“四新”建设、赋能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并催生高校结构性变革。同时,LLM也可能引发教育安全风险,造成新的教育智能鸿沟,并被大企业寡头垄断。为促进LLM赋能中国高等教育,需要我国加快开发迭代自己的LLM,促进其均等化可达,提升师生数字素养和能力,夯实数字化教学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语言模型 GPT 高等教育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中国道路 被引量:7
4
作者 李森 刘振天 +3 位作者 陈时见 李辉 陈亮 王智超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3,共23页
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是科技强国建设的基础性保障,是人才强国建设的关键性支撑,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突出的战略意义。推进高等教育强国高质量建设需要厘清中国式现代化引领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逻辑谱系,探明符合中国国情与现代化共同特... 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是科技强国建设的基础性保障,是人才强国建设的关键性支撑,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突出的战略意义。推进高等教育强国高质量建设需要厘清中国式现代化引领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逻辑谱系,探明符合中国国情与现代化共同特征的强国建设路径;梳理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发展机理,增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回应新时代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对新质生产力的迫切需要;明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核心要义,实现科技创新层级与能级的双跃升;以“两个大局”的时代理念作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空坐标,厘清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行动逻辑。此外,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阶段,我国必须以教育评价改革为抓手,破除制约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障碍,进而推动高等教育体系实现结构性变革、系统性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强国 中国式现代化 新质生产力 高水平科技 “两个大局” 教育评价
下载PDF
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的世界格局与中国行动方略 被引量:1
5
作者 林杰 王儒雪 陈妍君 《大学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40,共9页
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既表征着国际社会对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的认可程度,也反映着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国际影响力。构建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既是争取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战略之源,也是为世界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贡献中... 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既表征着国际社会对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的认可程度,也反映着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国际影响力。构建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既是争取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战略之源,也是为世界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贡献中国方案的必然之举,还是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基础支撑。然而,当前中国尚未掌握作为世界高等教育第一大国与自身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相对于传统高等教育发达国家而言,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依然处于弱势地位。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的构建与提升是一个复杂而艰难的过程,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坚持夯实国内根基、布局发展中国家和着眼发达国家“三位一体”协同推进,加快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话语体系,保持坚定的战略定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高等教育 国际话语权 世界格局 中国方位 行动方略
下载PDF
“高等教育中国模式”的概念史寻绎
6
作者 刘晖 蔡志奇 张艳芳 《大学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8-127,共10页
中国高等教育快速而独特的发展使“高等教育中国模式”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概念。厘清这一概念的源起和本质,对于理解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道路、推进高等教育学话语体系创新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概念史研究范式,梳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 中国高等教育快速而独特的发展使“高等教育中国模式”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概念。厘清这一概念的源起和本质,对于理解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道路、推进高等教育学话语体系创新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概念史研究范式,梳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和文献并综合分析话语内涵的演进发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是它的最初形态,独立自主这一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它的思想内核,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它生成和发展的根本保证,“中国式高等教育治理”是它的本质内涵;它在政治和经济变迁中被持续建构和反复定义,彰显出丰富的价值。“高等教育中国模式”为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提供了历史注脚和学理概括,也必将在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继续得到丰富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中国模式 概念史 高等教育治理 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
下载PDF
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内涵与路径
7
作者 蒲蕊 沈胜林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45,共7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新发展阶段,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被进一步提上日程,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必须彰显中国特色。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本内涵表现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秉持新发展理念、以人民为...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新发展阶段,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被进一步提上日程,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必须彰显中国特色。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本内涵表现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秉持新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以立德树人为终极目标。推进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必须确保党在高等教育治理中的核心领导地位,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等教育治理新发展,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高等教育治理体系改革导向,优化高等教育治理的权责配置,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新高等教育治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治理体系现代化 中国特色 高质量发展 内涵与路径
下载PDF
“三位一体”引领下中国式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系统逻辑与行动路向
8
作者 张会庆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6,共8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三位一体”协同发展,既强劲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伟业建设作出了系统性阐述与战略性部署,也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三位一体”引领下中国式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系统逻辑是高等教育具有自成系统与互成系统的...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三位一体”协同发展,既强劲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伟业建设作出了系统性阐述与战略性部署,也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三位一体”引领下中国式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系统逻辑是高等教育具有自成系统与互成系统的双重属性,依赖并支撑“三位一体”协同演变。新时代推进中国式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多元融合行动路向是科学全面把握高等教育之于“三位一体”复杂系统的逻辑关系和多元适应性主体涌现出的复杂行为,以坚持系统认知、以人为本、功能耦合、内外融合为行动准则,奋力推进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 党的二十大 “三位一体” 系统逻辑 行动路向
下载PDF
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逻辑向度与实现路径——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分析框架
9
作者 周平 兰梁斌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4-203,共10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系统的多维解读,初步建构起中国式现代化思想理论体系。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作为新时代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实践,离不开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指引和经验素材。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看,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系统的多维解读,初步建构起中国式现代化思想理论体系。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作为新时代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实践,离不开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指引和经验素材。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看,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与中国式现代化思想理论体系具有目标耦合、关系耦合、工具耦合三重内在耦合关系。基于耦合分析,发现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价值逻辑表征为从高等教育现代化到人的现代化,理论逻辑表征为以马克思主义指导知识体系现代化,实践逻辑表征为以数字技术赋能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加速推进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设进程,一是完善育才体系,优化知识创新的人才结构和布局;二是坚持系统观念,注重提取标识性概念和完善理论构建;三是把握数字革命,重塑高等教育学科与学术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自主知识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 人的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下载PDF
不忘本源,面向未来: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评《当代中国教育学术史:高等教育研究》
10
作者 文雯 王嵩迪 《现代教育论丛》 2024年第3期109-112,共4页
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七十余年时间里,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产出了丰富的知识成果,特别是1983年高等教育学被正式列入学科专业目录成为教育学下的二级学科,开启了高等教育研究新的篇章。从研究人员和研究成果等方面看,我国都堪称高等教育研究... 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七十余年时间里,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产出了丰富的知识成果,特别是1983年高等教育学被正式列入学科专业目录成为教育学下的二级学科,开启了高等教育研究新的篇章。从研究人员和研究成果等方面看,我国都堪称高等教育研究的大国,而这汗牛充栋的研究呈现出怎样的发展特征,面临着怎样的问题与挑战,与高等教育学科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实践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开展学术史研究来寻求答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研究 学科专业目录 学术史研究 我国高等教育 二级学科 高等教育 当代中国教育 问题与挑战
下载PDF
探索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道路——评《新中国著名大学校长评传》
11
作者 严从根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70多年的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中,曾先后涌现出一批著名的大学校长。作为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他们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与社会主义方向,通过制定全局性的发展战略、调整学科建设布局、整饬校风...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70多年的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中,曾先后涌现出一批著名的大学校长。作为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他们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与社会主义方向,通过制定全局性的发展战略、调整学科建设布局、整饬校风与学风等诸多举措锐意革新旧大学、创办新大学。继往开来,为推进当前“双一流”建设高校与教育强国建设,亟需系统性地分析、总结新中国著名大学校长办学治校的思想主张与实践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发展历程 大学校长 双一流 教育强国 中国特色高等教育 党的教育方针 办学治校 校风
下载PDF
高等教育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意义与路径
12
作者 谢凌香 黎成才 《广西教育》 2024年第6期4-7,81,共5页
高等教育现代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路径。中国式现代化为高等教育现代化提供指引,高等教育现代化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支撑,两者共同朝向民族复兴的目标。高等教育通过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提升高校治理效能、创新... 高等教育现代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路径。中国式现代化为高等教育现代化提供指引,高等教育现代化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支撑,两者共同朝向民族复兴的目标。高等教育通过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提升高校治理效能、创新培养方式四条途径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能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引擎”,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聚能环”,为世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案”,有效发挥高等教育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创新发展 逻辑 意义 路径
下载PDF
中国—非盟高等教育共同体建设构想
13
作者 李化树 罗萍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01-105,共5页
构建中国—非盟高等教育共同体,打造中非命运共同体升级版,提升第三世界国家教育话语权,深化新时代高等教育对外合作开放,具有深远的区域价值、全球意义。建立中国—非盟高等教育共同体,需要建立健全行政首长联席会议制度,秘书处和后续... 构建中国—非盟高等教育共同体,打造中非命运共同体升级版,提升第三世界国家教育话语权,深化新时代高等教育对外合作开放,具有深远的区域价值、全球意义。建立中国—非盟高等教育共同体,需要建立健全行政首长联席会议制度,秘书处和后续工作组,专项部门协调组及综合监督和保障机构。强化战略合作规划谋划,设立中非高等教育特别合作区,建立中国—非盟高等教育共同体,实现中非高等教育一体化合作发展,推动实施共同体建设三步走战略,努力实现中非高等教育共同体建设走深走实,有序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非盟 “一带一路”倡议 高等教育共同体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一带一路”文化认同:中国高等教育的使命与承载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焕灵 王金利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1,共11页
“一带一路”文化是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软实力”,其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一带一路”文化认同。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推动和促进“一带一路”文化认同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在实现中国高等教育重要使命过程... “一带一路”文化是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软实力”,其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一带一路”文化认同。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推动和促进“一带一路”文化认同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在实现中国高等教育重要使命过程中,正确理解“一带一路”文化认同是基础,创生“一带一路”话语体系是核心,培养“一带一路”文化认同复合型人才是关键。然而,认同并不是一种自然主义的既存状态,“一带一路”文化认同建构面临着客体性困境、主体性困境和间性困境等。面对新使命,中国高等教育要有意识建构“一带一路”文化话语体系,在以传统文化重构文化主体性、面向他者文化消解文化间性、以强化道德领导促进文化认同三个方面进行努力,以文化建设助力共建“一带一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文化认同 中国高等教育 话语体系
下载PDF
文明实践与中国高等教育话语体系构建(笔谈) 被引量:1
15
作者 鲍嵘 包开鑫 +2 位作者 单可 江璐 杨宁 《重庆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31,共15页
高等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的构建与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道路探索,是知与行的一体两面,是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的相互融通。绵绵不绝的中华文明为中国高等教育思想和实践探索提供了广阔空间与强劲动力,然而在西方术语、概念和范畴成为现代... 高等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的构建与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道路探索,是知与行的一体两面,是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的相互融通。绵绵不绝的中华文明为中国高等教育思想和实践探索提供了广阔空间与强劲动力,然而在西方术语、概念和范畴成为现代高等教育“原型化理论”的背景下,由于中国高等教育的理论、思想不贯通,以及学界对中国高等教育本土经验的总结有限,中国高等教育理论还难以实现高等教育精神上的独立自主。高等教育话语体系构建需要中西文明互鉴下的文明自觉,需要在漫长的文明历史中(不能仅限于近现代历史)来诠释中国高等教育精神的自觉,回答高等教育“宅兹中国”“何以中国”,从而构建中国文化的主体性自觉。中国高等教育话语体系的构建要能辨识西方高等教育话语体系的哲学基础及其文明根性,需要实现方法论、思想语境的转变,即要以能判定“本体论—形而上学”的道(体)论为思想框架,以道用不离的思维评判西方高等教育知识与价值两离的本体论。基于古老文明返本开新的高等教育话语体系构建和自我主张,需要坚持文明比对、文明融通和领悟文明的“文明自觉”。通过对高等教育核心术语的逻辑学与语用学规范的进一步分析发现,中国高等教育传统话语和高等教育核心术语具有统摄性、文明根性、时代性和交互性等多重特征。西方高等教育的“理性”话语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性理”话语造成巨大冲击,理性话语的中西融合是构建全面理性话语的一条思路。而高等教育的异化现象表明,高等教育话语权需要进行现代性批判,促使高等教育主体话语权的回归,从而为高等教育话语体系的构建赋予新动力。中华文明实践蕴藏着丰富的高等教育的价值认同与思想遗产,它们包括却不限于“中和位育”的高等教育目的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高等教育政治哲学以及“兼容并蓄”的高等教育学术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高等教育话语体系 高等教育核心术语 高等教育文明自觉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西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 被引量:1
16
作者 谢雨宸 王鉴 《重庆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6-99,共14页
我国西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事关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国式现代化从方法论和认识论创新的高度启示西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从自身发展的小格局式的“追赶思维”向服务经济社会的大格局的“不可替代思维”转变,... 我国西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事关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国式现代化从方法论和认识论创新的高度启示西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从自身发展的小格局式的“追赶思维”向服务经济社会的大格局的“不可替代思维”转变,走一条以差异化发展、特殊化发展和特色化发展为特征的现代化道路。长期以来,由于受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和高等教育布局的影响,东中西部高校在一流学科建设、国家级平台搭建和高层次人才引育方面的“长板”要素之间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进一步拉大。西部高校原本的“长板”要素处于明显弱势地位,“长板”变成了相对意义的“短板”。面对西部高等教育在学科建设与转型发展、科技创新平台供给结构、高层次创新人才引育秩序等方面的多重问题,破解西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困境,亟待通过补齐短板树立发展信心,一体化构建推动西部高等教育整体崛起的“一体两翼”。深入推进新一轮西部高校“一流学科”建设,以分类发展支持学科建设,以特色发展提升学科质量,以集群发展提升服务能力,加强学科建设的顶层谋划、交叉融合、结构优化和社会职能,重构学科创新集群发展的新生态体系;通过顶层设计与底层联结形成具有系统化和整体性的“点、群、域”合纵连横的科技创新平台,构筑西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石,形成“合纵连横”的战略平台新格局;注重“外引”和“内培”人才相结合,激发西部高等学校吸引人才的“聚集力”,激活西部高校人才驱动创新的“能动力”,为构建西部高等教育新发展格局提供人才支撑,造就一流自立自强人才方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高等教育强国 西部高等教育 高质量发展 学科建设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现代化——基本内涵、评价体系及发展路径研究
17
作者 周浩宇 姚聪莉 胥晚舟 《青海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119,共10页
在探讨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与基本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高等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各要素的详细梳理,以创新驱动、卓越育人、数字激活、全球视野、多元协调、共建共享等6个维度、18项指标构建了高等教育现代化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利用... 在探讨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与基本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高等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各要素的详细梳理,以创新驱动、卓越育人、数字激活、全球视野、多元协调、共建共享等6个维度、18项指标构建了高等教育现代化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PCA)方法,识别出创新驱动、经费保障和师资结构是影响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路径:提升高等教育的创新能力,深耕地方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健全经费保障,完善师资配置,以及强化高等教育质量等。这些措施旨在更有效地促进中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进程,以满足国家发展的战略需要,并培养出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高等教育现代化 评价体系 发展路径
下载PDF
高等教育科教融合的中国道路:战略目标与发展路径
18
作者 柴宝勇 张兴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年第2期55-64,共10页
高等教育科教融合经历了从欧洲、美国到后发国家的扩散发展,呈现出在具体实践形态表征和服务国家目标本质方面的“异形同质”特性。中国高等教育的科教融合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驱动和政策调控为特征,是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 高等教育科教融合经历了从欧洲、美国到后发国家的扩散发展,呈现出在具体实践形态表征和服务国家目标本质方面的“异形同质”特性。中国高等教育的科教融合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驱动和政策调控为特征,是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手段。具体来看,它包括培养储备人才、完成重大项目、强化产业服务、支撑区域发展和建设世界科学与思想高地五大目标,应该从完善党的领导、健全协同机制、强化人才培养、加快制度建设,以及兼顾“规范”“认证”等路径加以保障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科教融合 国家主导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
下载PDF
为新中国高等教育奠基——中国人民大学的直接前身华北大学概述
19
作者 楚艳红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中国人民大学的直接前身——华北大学的红色基因可追溯到1937年在延安成立的陕北公学。1948年夏成立的华北大学,汇聚了华北联合大学和北方大学的重要师资力量,通过科学的学院(部)设置、符合实际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有组织的科学活动,为当... 中国人民大学的直接前身——华北大学的红色基因可追溯到1937年在延安成立的陕北公学。1948年夏成立的华北大学,汇聚了华北联合大学和北方大学的重要师资力量,通过科学的学院(部)设置、符合实际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有组织的科学活动,为当时的革命和建设培养了一大批干部,并在科学研究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华北大学直接孕育了中国人民大学等很多新中国著名高校、科研机构和文化团体,堪称为新中国高等教育作出奠基性贡献的华北教育重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高等教育 文化事业 奠基
下载PDF
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制度建设与创新路径浅析
20
作者 韦晓蓓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2024年第17期264-266,共3页
高等教育在培育人才、推进科技革新、驱动经济发展和维护文化延续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是评估国家进步程度和未来潜力的关键指标。在二十大的报告中,我国明确高等教育应追求质量提升的内生性发展模式,为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划道路。各个历史阶... 高等教育在培育人才、推进科技革新、驱动经济发展和维护文化延续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是评估国家进步程度和未来潜力的关键指标。在二十大的报告中,我国明确高等教育应追求质量提升的内生性发展模式,为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划道路。各个历史阶段,高等教育内生性发展的核心任务各有侧重。进入新纪元,高等教育面临着立足中国国情、彰显中国特色的使命,我国正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的转型。因此,在构建教育强国的新时代语境下,需要对人才培养架构、教学策略、现代化管理能力以及思政教育等议题进行深思,寻找中国高等教育的制度建设和创新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高等教育现代化 制度建设 创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