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0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美国对华全面贸易禁运政策对五十年代中日四次民间贸易协定的冲击 被引量:2
1
作者 宋德星 《日本问题研究》 1998年第1期6-13,共8页
五十年代伊始,美国基于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思维,在贸易领域,对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全面封锁禁运的政策。美国的这一政策不仅严重影响了中美双边关系,同时也在极大程度上损害了五十年代中国和日本的民间贸易关系。本文拟从美国对华... 五十年代伊始,美国基于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思维,在贸易领域,对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全面封锁禁运的政策。美国的这一政策不仅严重影响了中美双边关系,同时也在极大程度上损害了五十年代中国和日本的民间贸易关系。本文拟从美国对华全面贸易禁运的角度来分析它给当时还处于民间贸易阶段的中日经贸关系带来的冲击和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贸易协定 贸易 贸易禁运 国家安全委员会 本政府 贸易 五十年代 岸信介 封锁禁运 关系
下载PDF
LT贸易协定成立过程中日本自民党内“亲华派”的作用与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鹿雪莹 刘守军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9-106,共8页
1958年5月,中日贸易全面中断。1962年11月,廖承志和高碕达之助签署了LT贸易协定,中日贸易又逐渐走上了正轨。在LT贸易协定成立过程中,松村谦三、高碕达之助等日本自民党内"亲华派"发挥了疏通两国政府政治意图的管道作用。在&q... 1958年5月,中日贸易全面中断。1962年11月,廖承志和高碕达之助签署了LT贸易协定,中日贸易又逐渐走上了正轨。在LT贸易协定成立过程中,松村谦三、高碕达之助等日本自民党内"亲华派"发挥了疏通两国政府政治意图的管道作用。在"亲华派"的积极努力,以及中日两国政府对重开贸易达成共识的形势下,LT贸易协定得以签署。"亲华派"之所以能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其管道作用,是由于与中国政府之间的相互信任。也正是由于这种相互信赖的关系,使自民党内这一中日交流的管道维系下来,并在之后中日关系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 LT贸易协定 “亲华派”
下载PDF
中日邦交正常化前的民间贸易述论 被引量:1
3
作者 曲晓范 《日本学论坛》 2005年第3期62-69,共8页
在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前的二十年时间里,作为近邻的中日两国经历了从隔绝、对峙到试探性接触、友好交往的历程,这其中民间贸易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通过民间双向贸易,两国不仅获得了中国方面需要的发展民族工业所急需的高端工业设备... 在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前的二十年时间里,作为近邻的中日两国经历了从隔绝、对峙到试探性接触、友好交往的历程,这其中民间贸易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通过民间双向贸易,两国不仅获得了中国方面需要的发展民族工业所急需的高端工业设备及钢材等工业品和日本经济重建过程中所必需的价格相对便宜的初级原料和广阔的中国市场,同时更是利用贸易这一媒介推动两国民间交往和外交关系由不正常、非正式向正常化迈进,进而在1972年实现了外交关系的建立,中日民间贸易因此成为当代国际贸易关系中的一个良好范例.其间,中日政治家在设计渐进积累式贸易进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高度智慧,可为两国寻找改善关系的突破口,扭转两国关系逆向演变的不利态势,推进中日关系重回良性互动、长久友好的道路提供必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邦交正常化 民间贸易 述论 国际贸易关系 友好交往 国市场 外交关系 两国 经济重建
下载PDF
美国东亚遏制战略对20世纪60年代中日民间贸易的影响
4
作者 徐建华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8-113,共6页
20世纪60年代中日民间贸易关系在经历池田内阁时期的高速发展后,到佐藤内阁时期出现突然的降温和滑坡。导致中日民间贸易关系出现突变的关键原因在于:美国东亚遏制战略的实施改变了日本战后在亚洲的贸易结构,使得中日贸易关系对于日本... 20世纪60年代中日民间贸易关系在经历池田内阁时期的高速发展后,到佐藤内阁时期出现突然的降温和滑坡。导致中日民间贸易关系出现突变的关键原因在于:美国东亚遏制战略的实施改变了日本战后在亚洲的贸易结构,使得中日贸易关系对于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大为下降;与此同时,伴随着越南战争的爆发和升级,美国要求实现日美远东战略换肩,这促使日本对其外交政策,特别是对华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加强对美国东亚遏制战略的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东亚遏制战略 民间贸易 20世纪60年代
下载PDF
清初中日民间贸易口述录《华夷变态》中的舟山地名探讨
5
作者 胡海瑛 孙峰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22-27,共6页
文章对清初中日民间贸易口述录《华夷变态》中的舟山、普陀山等地名进行考察,发现海商之中存在“以普陀山为核心”、“大普陀山,小舟山”这些地理概念,反映出普陀山与舟山这两个地名在民间海商心目中的地位是不一样的,普陀山是明清时期... 文章对清初中日民间贸易口述录《华夷变态》中的舟山、普陀山等地名进行考察,发现海商之中存在“以普陀山为核心”、“大普陀山,小舟山”这些地理概念,反映出普陀山与舟山这两个地名在民间海商心目中的地位是不一样的,普陀山是明清时期对日民间贸易的枢纽港.文章还运用古代海上交通的相关文献资料,对《华夷变态》中引述的一些舟山小地名进行了考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初 民间贸易 口述史 舟山 普陀山
下载PDF
晚清中日东沙岛交涉案件中民间证据的作用
6
作者 张若城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33,共9页
20世纪初的中日东沙岛主权交涉案以晚清政府的胜利而告终,清政府一方面采用援引中外历史材料力证东沙岛为中国版图之事实由来已久,另一方面积极采用渔民口供及书证等证据证明东沙岛系中国渔民最早发现、命名、经营、开发。清政府的对外... 20世纪初的中日东沙岛主权交涉案以晚清政府的胜利而告终,清政府一方面采用援引中外历史材料力证东沙岛为中国版图之事实由来已久,另一方面积极采用渔民口供及书证等证据证明东沙岛系中国渔民最早发现、命名、经营、开发。清政府的对外交涉中,在张人骏等人主导下结合渔民证据紧紧围绕“最初发现”等系列国际法核心问题展开论证,成功维护了岛屿主权也令日商承担索赔岛上损失并补缴税款,向西方列强宣告我国海洋领土主权神圣不可侵犯。作为近代史上成功的边疆主权维护案例,在官方缺乏占领等具体材料时,中日东沙岛交涉案件中首次运用民间证据维护主权的做法亦为当下的相关问题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证据 东沙岛 交涉 国际公法 主权论证
下载PDF
50年代中日民间贸易述评 被引量:4
7
作者 廖海敏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8-53,共6页
50年代中日民间贸易经历了一条曲折、艰难的发展历程。尽管如此,但是它开辟了中日平等贸易的道路,为60年代中日民间贸易的大发展和70年代中日邦交正常化打下了基础,因此它在战后中日关系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
关键词 民间贸易协定 关系史 岸信介 “国旗事件”
下载PDF
多边关系影响下的中日民间贸易研究(1949—1972)
8
作者 林伟龙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32-37,共6页
自新中国成立到中日恢复邦交,两国虽然在政治上鲜有互动,但经济交流未像政治坚冰一般。多边关系的亲疏冷热会直接影响贸易进程的顺利与否,同时政经分离也是此时中日民间贸易的特殊现象。
关键词 冷战 多边关系 民间贸易 政经分离
下载PDF
明嘉靖时期中日民间贸易评述
9
作者 杨杨 《理论观察》 2017年第5期82-84,共3页
中国与日本一衣带水,从唐朝后期就出现了私人贸易。然而,自明太祖开始,就实行海禁政策,官方承认的贸易方式只是朝贡贸易。争贡事件发生后,嘉靖皇帝奉行严厉的海禁政策,在强大利益的驱动下,中日民间走私贸易不断发展起来,对当时明朝的经... 中国与日本一衣带水,从唐朝后期就出现了私人贸易。然而,自明太祖开始,就实行海禁政策,官方承认的贸易方式只是朝贡贸易。争贡事件发生后,嘉靖皇帝奉行严厉的海禁政策,在强大利益的驱动下,中日民间走私贸易不断发展起来,对当时明朝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靖时期 民间贸易
下载PDF
美国对华政策与中日贸易(1950—1952年) 被引量:2
10
作者 邓峰 杜宇荣 《日本研究》 CSSCI 2008年第2期73-76,共4页
朝鲜战争爆发后,随着美国执行严格的对华经济遏制政策,日本政府开始追随美国,对中国发动大规模的经济战,中日贸易几乎全面中断。即使在美国对日占领结束后,由于吉田茂政府推行一边倒的亲美政策,日本对华贸易依然处于美国的控制下。尽管... 朝鲜战争爆发后,随着美国执行严格的对华经济遏制政策,日本政府开始追随美国,对中国发动大规模的经济战,中日贸易几乎全面中断。即使在美国对日占领结束后,由于吉田茂政府推行一边倒的亲美政策,日本对华贸易依然处于美国的控制下。尽管日本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和中国一道为了打破经济封锁而不懈地努力,但是美国对华经济战以及吉田政府的密切配合仍严重制约了中日贸易关系的发展。强调意识形态因素的美国和一味执行亲美政策的日本都因此而付出了惨重代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遏制 贸易 贸易协定
下载PDF
论中国民间对日索赔的权利 被引量:7
11
作者 管建强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3-59,共7页
本文主要根据笔者在东京高等法院出庭作证的“鉴定书”和“补充意见书”,针对日本政府的“《中日联合声明》放弃论”和“日华和约有效论”的观点和主张,从国际法和一般法律原则的角度,结合历史事实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在... 本文主要根据笔者在东京高等法院出庭作证的“鉴定书”和“补充意见书”,针对日本政府的“《中日联合声明》放弃论”和“日华和约有效论”的观点和主张,从国际法和一般法律原则的角度,结合历史事实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在驳斥日本政府反论的同时,论证了中国民间战争受害者拥有对日索赔的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索赔 联合声明 和平友好条约 华和约” 旧金山和约
下载PDF
中日民间目连故事及目连文化比较 被引量:3
12
作者 郑土有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8-85,共8页
公元三世纪中叶,随着印度《佛说盂兰盆经》传入中国,目连救母故事开始在中国民间流传,并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目连文化。中国化的目连故事和目连文化至迟于公元七世纪中叶东传日本,从此便在日本广泛流传。中日两国目连故事和目连文化,虽然... 公元三世纪中叶,随着印度《佛说盂兰盆经》传入中国,目连救母故事开始在中国民间流传,并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目连文化。中国化的目连故事和目连文化至迟于公元七世纪中叶东传日本,从此便在日本广泛流传。中日两国目连故事和目连文化,虽然在诸多方面有相同或相近之处,但由于两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民族习俗等不同,因此两国的目连文化存在着内容涵盖、艺术品类、历史走向等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 目连故事 目连文化 比较研究
下载PDF
关于中国对日民间索赔中的国际法问题--兼评日本最高法院的两份判决 被引量:3
13
作者 金明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3-70,共8页
中国对日民间索赔的权利在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签订之后是否仍然保有,是目前存在争论的问题。本文针对日本最高法院近来相关判决中引证的理由,根据国际习惯法原理和已解密的中日邦交正常化谈判资料,对《中日联合声明》的条款效力及其... 中国对日民间索赔的权利在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签订之后是否仍然保有,是目前存在争论的问题。本文针对日本最高法院近来相关判决中引证的理由,根据国际习惯法原理和已解密的中日邦交正常化谈判资料,对《中日联合声明》的条款效力及其与"日台和约"、"旧金山和约"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分析,认为:《中日联合声明》并未放弃中国对日民间索赔的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习惯法 民间索赔 联合声明 本最高法院
下载PDF
对日民间索赔中的《中日联合声明》与“旧金山和约框架”——兼评日本最高法院的两份判决 被引量:3
14
作者 金明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4-28,共5页
中国对日民间索赔的权利在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签订之后是否仍然保有,是目前存在争论的问题。本文针对日本最高法院近来相关判决中引证的理由,根据国际习惯法原理,对《中日联合声明》的条款效力,及其与"旧金山和约框架"之... 中国对日民间索赔的权利在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签订之后是否仍然保有,是目前存在争论的问题。本文针对日本最高法院近来相关判决中引证的理由,根据国际习惯法原理,对《中日联合声明》的条款效力,及其与"旧金山和约框架"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分析,认为:《中日联合声明》并未放弃中国对日民间索赔的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习惯法 民间索赔 联合声明 旧金山和约
下载PDF
简析战后的中日经济贸易关系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建权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1995年第2期41-42,20,共3页
战后的中日经济贸易关系,是战后中日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经历了曲折的途径,才发展到今日的程度.研究和探索这一问题,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当前的中日关系,而且通过总结经验教训,还可以为进一步搞好今后的中日经济贸易关系... 战后的中日经济贸易关系,是战后中日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经历了曲折的途径,才发展到今日的程度.研究和探索这一问题,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当前的中日关系,而且通过总结经验教训,还可以为进一步搞好今后的中日经济贸易关系提供借鉴.战后中日经济贸易交往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之后.当时尽管双方外交关系没有恢复,但两国的贸易关系已通过民间贸易的方式开始发展.从1949年10月到1952年6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 本对华直接投资 民间贸易协定 贸易关系 贸易 经贸关系 关系 备忘录贸易 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 出口
下载PDF
影响中日民间关系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轶楠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5期110-114,共5页
中日民间关系中存在着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即双方在地理和文化上都非常接近,在经贸和人员往来上也十分密切;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双方民众彼此在心理上却存在着巨大的陌生感,这种陌生远远超过双方各自对西方的了解。这似乎是有悖常理的现象... 中日民间关系中存在着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即双方在地理和文化上都非常接近,在经贸和人员往来上也十分密切;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双方民众彼此在心理上却存在着巨大的陌生感,这种陌生远远超过双方各自对西方的了解。这似乎是有悖常理的现象。本文将就中日民间关系中存在的矛盾进行描述和分析,并就中日民间关系的发展做出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关系 密而不睦 民间关系发展
下载PDF
东亚区域合作与中日民间交流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红 《日本研究》 2006年第1期8-12,共5页
进入21世纪,欧盟和北美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获得实质性突破和进展。而东亚地区无论从区域合作组织发展的深度还是广度看都尚处于初级阶段,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作为东亚地区两个大国的中国和日本之间缺乏象欧盟的“法、德”那样的... 进入21世纪,欧盟和北美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获得实质性突破和进展。而东亚地区无论从区域合作组织发展的深度还是广度看都尚处于初级阶段,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作为东亚地区两个大国的中国和日本之间缺乏象欧盟的“法、德”那样的紧密合作。而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在于中日关系的复杂性。在当前中日关系陷入困境之时,中日民间交流无疑成为推动中日关系发展进而推动东亚区域合作的重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区域合作 轴心国缺失 关系 民间交流
下载PDF
战后初期中日贸易开放问题述论 被引量:2
18
作者 陶鹤山 《民国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84-91,共8页
二次大战中,中日两国经济均遭巨大破坏。战后初期,两国均谋求经济发展,致力于扩大对外贸易,以恢复国力,因此,中日贸易开放在当时成为一个比较重要的敏感性问题。中国希望能遏制日本的对外贸易,防止其军国主义复活和经济重新振兴,而日本... 二次大战中,中日两国经济均遭巨大破坏。战后初期,两国均谋求经济发展,致力于扩大对外贸易,以恢复国力,因此,中日贸易开放在当时成为一个比较重要的敏感性问题。中国希望能遏制日本的对外贸易,防止其军国主义复活和经济重新振兴,而日本则希望扩大对外贸易,以解燃眉之急。美国出于其自身利益的需要,在其控制下,中日贸易于1947年8月15日实行部分开放,这对日本的经济恢复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至于中国,尽管国内反对意见甚众,但南京国民政府迫于美国的压力,同意开放,使中国经济发展处于不利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 本政府 贸易 战后初期 进出口贸易 南京国民政府 开放问题 民间贸易 占领政策 《申报》
下载PDF
中国民间对日索赔中的“请求权放弃”问题——兼评日本最高法院2007年4月27日的两份判决 被引量:1
19
作者 金明 《武大国际法评论》 CSSCI 2011年第1期173-188,共16页
中国对日民间索赔的权利在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签订之后是否仍然保有,是目前存在争论的问题。针对日本最高法院在相关判决中引证的理由,根据国际习惯法原理和已解密的相关历史资料,通过对《中日联合声明》的条款效力,及其与"日... 中国对日民间索赔的权利在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签订之后是否仍然保有,是目前存在争论的问题。针对日本最高法院在相关判决中引证的理由,根据国际习惯法原理和已解密的相关历史资料,通过对《中日联合声明》的条款效力,及其与"日台和约"、"旧金山和约框架"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中日联合声明》并未放弃中国对日民间索赔的权利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习惯法 民间索赔 《中联合声明》
下载PDF
中日两国猴形象初探——从民间文学角度看中日两国的猴子形象 被引量:2
20
作者 崔莉 梁青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9期4-8,共5页
中国的猴文化源远流长,而一衣带水的日本与猴也有很深的渊源。中日两国虽然在经济文化上交往频繁,但两国的猴形象却有着不小的差别,特别是在猴的文化意象方面。本文试图通过对中日两国民间故事类型的分析,找出两国猴形象的差别,并进一... 中国的猴文化源远流长,而一衣带水的日本与猴也有很深的渊源。中日两国虽然在经济文化上交往频繁,但两国的猴形象却有着不小的差别,特别是在猴的文化意象方面。本文试图通过对中日两国民间故事类型的分析,找出两国猴形象的差别,并进一步探究这种形象差别形成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形象 对比 民间故事 文化差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