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书·艺文志》“杂行出及颂德”、“杂四夷及兵”赋考 被引量:1
1
作者 伏俊琏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0-54,共5页
《汉志》杂赋中的“行出及颂德”赋包括用诙谐的口气描写帝王将相、达官贵人行巡出游的作品,也包括婚辞、冠词之类的颂德祝愿之作。“杂四夷及兵赋”包括用诙谐嘲谑的笔触所写的反映民族斗争、民族融合、民族文化的韵诵体作品。
关键词 《杂行出及颂德赋》 《杂夷及兵赋》 《汉书·艺志》 杂赋 学研究 汉代 韵诵体 《平乐观赋》
下载PDF
清代方志艺文志之分类体系与类目设置探析
2
作者 刁美林 《史志学刊》 2015年第4期106-112,共7页
清代方志艺文志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其分类体系主要有四部分类法,经籍、金石、艺文三分法,文体分类法,时间顺序分类法,文体、区域、时间相结合的分类法等。每一种分类体系的存在都有其特殊原因。清代方志艺文志的类目设置在继承传统的基... 清代方志艺文志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其分类体系主要有四部分类法,经籍、金石、艺文三分法,文体分类法,时间顺序分类法,文体、区域、时间相结合的分类法等。每一种分类体系的存在都有其特殊原因。清代方志艺文志的类目设置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通过新增、删减、更易名称、调整类目位置及隶属关系等方式规划设立自己独特的类目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体系 类目设置 部分类
下载PDF
正史艺文志补撰初探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永忠 《文献》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33-148,共16页
我国历史上的二十四部正史中有艺文志者仅六部,清前期兴起了正史艺文志补撰之风,迄今为止的三百余年间共产生补正史艺文志六十余种,其中现存四十余种。这些补志丰富了我国古典目录学的内容,它们和原有的正史艺文志成为整理传统文化遗产... 我国历史上的二十四部正史中有艺文志者仅六部,清前期兴起了正史艺文志补撰之风,迄今为止的三百余年间共产生补正史艺文志六十余种,其中现存四十余种。这些补志丰富了我国古典目录学的内容,它们和原有的正史艺文志成为整理传统文化遗产、研究我国各个历史时期学术、文化发展的重要书目工具之一;正史艺文志补撰过程中所总结和积累的文献整序方法对于当前的书目工作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整理和研究补正史艺文志、对正史艺文志补撰工作给予恰当的评价就成为中国文化史、尤其是目录学史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书艺 正史 化发展 古典目录学 书目工作 部分类法 分类体系 清前期 著录项目
下载PDF
补《晋书》艺文志五家优劣论 被引量:1
4
作者 许司东 《山东图书馆季刊》 1996年第2期13-16,共4页
补《晋书》艺文志五家优劣论许司东艺文志,一称经籍志,纪一代藏书或一代著述。东汉班固删刘欲《七略》而成《汉书·艺文志》,是在正史中确立艺文志的开始。但由于种种原因,后世正史中编写艺文志的只有五部,即《隋书》、两《唐... 补《晋书》艺文志五家优劣论许司东艺文志,一称经籍志,纪一代藏书或一代著述。东汉班固删刘欲《七略》而成《汉书·艺文志》,是在正史中确立艺文志的开始。但由于种种原因,后世正史中编写艺文志的只有五部,即《隋书》、两《唐书》、《宋史》和《明史》,加上《清史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目设置 部分类法 晋书
下载PDF
中国目录学史稿——第四章 从公元十四世纪末叶到十九世纪中叶我国目录学的发展(自明至鸦片战争) 被引量:2
5
作者 吕绍虞 《四川图书馆学报》 1981年第1期76-90,共15页
这一时期,从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以南京为首都建立明朝起到1840年鸦片战争为止,凡472年。在这一时期内,国家藏书不受重视,综合性的国家藏书目录不过三种,其中明代的两种,还是很不象样的。私人藏书事业有很大的发展,据叶昌炽《藏书纪... 这一时期,从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以南京为首都建立明朝起到1840年鸦片战争为止,凡472年。在这一时期内,国家藏书不受重视,综合性的国家藏书目录不过三种,其中明代的两种,还是很不象样的。私人藏书事业有很大的发展,据叶昌炽《藏书纪事诗》不完全的统计,明代著名藏书家有427人。清代前期较著名的藏书家有497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全书总目提要 清代前期 朱元璋 正史 千顷堂书目 明太祖 卷数 子部 国史
下载PDF
《中经新簿》与《隋书·经籍志》──我国古代图书分类目录的演进(之二)
6
作者 陈伟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93-94,74,共3页
关键词 《隋书·经籍志》 经新簿 分类目录 古代图书 《汉书·艺志》 部分类法 目录学 分法 演进 经史子集
下载PDF
论《国史经籍志》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国强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6期113-118,共6页
焦《国史经籍志》是中国目录学史上有影响的一部书目,历来论者评价不一,褒贬悬殊较大。文章分析了《国史经籍志》的编撰背景和过程,认为其类例和著录在继承借鉴《通志艺文略》的基础上,也有较多的变通和创新:类例上,两者体系有... 焦《国史经籍志》是中国目录学史上有影响的一部书目,历来论者评价不一,褒贬悬殊较大。文章分析了《国史经籍志》的编撰背景和过程,认为其类例和著录在继承借鉴《通志艺文略》的基础上,也有较多的变通和创新:类例上,两者体系有别,子目增删调整较多;著录上,两者著录内容和图书归类多有不同。《国史经籍志》类例详悉,反映了古今著述源流和学术变迁,颇便查检。该目继承了古代书目类分图书方法的优良传统,并较好地处理了同类书的排序问题,它多彩的注释方法和丰富的注释内容,具有一定特色。《国史经籍志》之失在于著录草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史经籍志》 焦 《通略》 古典目录学 书目评价
下载PDF
经史子集四部概说(下) 被引量:1
8
作者 张衍田 《文献》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21-238,共18页
(一)史官"史"字的本义是指手持简册记事的人,即史官。我国何时始有史官?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黄帝之史仓颉""初造书契",这只能视为远古传说,不能作为信史。《吕氏春秋·先识》说在夏朝末... (一)史官"史"字的本义是指手持简册记事的人,即史官。我国何时始有史官?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黄帝之史仓颉""初造书契",这只能视为远古传说,不能作为信史。《吕氏春秋·先识》说在夏朝末年,太史令终古看到夏桀荒淫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学发展 库全书总目 著录 史籍 史官 学术 图书 甲骨 汉书·艺 部分类
下载PDF
四部法“小说家”类浅论
9
作者 李万健 《文献》 2002年第1期170-178,共9页
中国古籍书目中的"小说家"类,有的书目亦称为"小说"类,在四部法产生之前即有之.汉刘向、刘歆父子所编中国古代第一部综合性图书目录《七略》,就在其诸子略下设有"小说"类.班固《汉书·艺文志》是踵... 中国古籍书目中的"小说家"类,有的书目亦称为"小说"类,在四部法产生之前即有之.汉刘向、刘歆父子所编中国古代第一部综合性图书目录《七略》,就在其诸子略下设有"小说"类.班固《汉书·艺文志》是踵《七略》之后的第二部大型综合性书目,系在《七略》基础上小改而成的,在诸子略下设了"小说家"类,是为"小说家"类名之首创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家 收书 学术著作 书目 二次 部法 《隋书·经籍志》 《新唐书·艺志》 《汉书·艺志》 浅论
下载PDF
《春秋》文化价值论略
10
作者 冯天瑜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3年第4期1-4,16,共5页
笔者曾占本刊一角,概述《诗》、《书》、《礼》、《易》的文化价值,现补论《春秋》,连同前篇,可略观“五经”文化意义之全貌,并以之就教方家。 一、官修编年国史之滥觞 “春秋”原是西周末期至东周前期各诸侯国编年国史的通称。《国语... 笔者曾占本刊一角,概述《诗》、《书》、《礼》、《易》的文化价值,现补论《春秋》,连同前篇,可略观“五经”文化意义之全貌,并以之就教方家。 一、官修编年国史之滥觞 “春秋”原是西周末期至东周前期各诸侯国编年国史的通称。《国语·楚语》有“教之以《春秋》”、《国语·晋语》有“习于《春秋》”等语,可见楚史、晋史皆名《春秋》。《墨子·明鬼》更征引“周之《春秋》”、“燕之《春秋》”、“宋之《春秋》”、“齐之《春秋》”,说明春秋年间各诸侯国所编国史皆名《春秋》,墨子曾称“吾见百国《春秋》”,极言其时作为列国国史的《春秋》数量之众。然而,在众多的诸侯国国史中,传世者仅为《鲁春秋》,于是,后来《春秋》成为鲁史专名。《孟子·离娄》说:“晋之《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 化价值论 国史 《公羊传》 《左传》 《谷梁传》 孔子 诸侯国 《汉书·艺志》 鲁国
下载PDF
“文史者,讥评文人之得失也”语源辨正
11
作者 刘向培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8-120,共3页
钱基博先生等在引用"《中兴艺文志》:‘文史者,讥评文人之得失也’"一语追溯文史之名的缘起时,将《中兴艺文志》认为是《中兴书目》,后为众多学者沿袭引用。另外,亦有学者将《中兴艺文志》认为是《中兴馆阁书目》或者《中兴... 钱基博先生等在引用"《中兴艺文志》:‘文史者,讥评文人之得失也’"一语追溯文史之名的缘起时,将《中兴艺文志》认为是《中兴书目》,后为众多学者沿袭引用。另外,亦有学者将《中兴艺文志》认为是《中兴馆阁书目》或者《中兴馆阁艺文志》,然此三种说法皆非是。《文献通考》中所称的《中兴艺文志》实为《中兴国史艺文志》之简称,"文史者,所以讥评文人之得失也"一语应为《中兴艺文志》文史类小序中语。由于该书已佚,而《中兴馆阁书目》作为南宋官修书目较为著名,从而致后世学者误将二书混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基博 学史 史之名 兴书目 兴艺
下载PDF
易学文献原论(二)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玉山 《周易研究》 1994年第1期33-41,共9页
易学文献原论(二)周玉山三、易籍的分类易籍分类的目的,就是要客观地反映易籍的学术流别和形式流别。如何对易籍进行准确恰当的分类,是历代目录学家长期探索的问题,古人在这个问题上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因而在他们的分类实践中... 易学文献原论(二)周玉山三、易籍的分类易籍分类的目的,就是要客观地反映易籍的学术流别和形式流别。如何对易籍进行准确恰当的分类,是历代目录学家长期探索的问题,古人在这个问题上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因而在他们的分类实践中便有了种种不伺的做法。首先让我们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学 《国史经籍志》 类目设置 《中国丛书综录》 库全书总目》 《通略》 《易经》 周易 《七略》 隋书经籍
下载PDF
《中兴馆阁书目》探论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自然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2期70-73,共4页
自汉朝刘向开创提要目录以来,历代官私书目力仿其体,但官目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完备者不多。《汉志》和《隋志》均为其中的上品,受史志目录篇幅限制,只作简单著录;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子弟把持秘书监,品位虽高,并无真才实学,所编目录只... 自汉朝刘向开创提要目录以来,历代官私书目力仿其体,但官目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完备者不多。《汉志》和《隋志》均为其中的上品,受史志目录篇幅限制,只作简单著录;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子弟把持秘书监,品位虽高,并无真才实学,所编目录只是随手登记书名而已。至唐宋两代才出现几部较好的目录,如《开元群书四部录》、《古今书录》、《崇文总目》、《中兴馆阁书目》(以下简称《馆目》)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时期 秘书监 欧阳修 唐宋 起居注 刘向 国史 卷数 总目
下载PDF
经史子集四部概说(上)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衍田 《文献》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263-272,共10页
我国古籍十分宏富,一般都喜欢用"浩如烟海"来形容。这么多的古籍,如何收藏著录,以反映学术源流,并利于检索使用?我国古代学者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西汉末年,刘歆所编《七略》,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综合性分类图书目录,它把图... 我国古籍十分宏富,一般都喜欢用"浩如烟海"来形容。这么多的古籍,如何收藏著录,以反映学术源流,并利于检索使用?我国古代学者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西汉末年,刘歆所编《七略》,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综合性分类图书目录,它把图书分为六个部分,即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术数、方技.魏晋时期,产生了四部分类法。三国魏郑默编撰国家藏书目录《中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经典 我国古代 经学 魏晋时期 学术源流 著录 十三经 汉书·艺 图书目录 部分类法
下载PDF
《隋书经籍志》在我国古代目录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15
作者 朱维宁 《图书馆学研究》 1985年第6期75-76,91+111,共4页
《隋书经籍志》是我国现存的仅次于《汉书艺文志》的第二部图书综合目录。要正确认识《隋书经籍志》在我国古代自录学史上的地位,首先必须弄清它的学术源流和编纂依据,否则就无法认识基本质和价值。从现今所掌握的资料来看。
关键词 隋书经籍 我国古代 目录学史 学术源流 汉书艺 正确认识 部分类法 著录方法 图书馆 地位
下载PDF
杨士奇与《文渊阁书目》 被引量:2
16
作者 戴长江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2期69-72,共4页
杨士奇与《文渊阁书目》戴长江《文渊阁书目》是目前我国完整保留下来的最古老的国家书目,由明杨士奇等人于1441年编撰而成。自《隋书·经籍志》采用“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后,《文渊阁书目》是我国历史上各朝代官修目录中唯... 杨士奇与《文渊阁书目》戴长江《文渊阁书目》是目前我国完整保留下来的最古老的国家书目,由明杨士奇等人于1441年编撰而成。自《隋书·经籍志》采用“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后,《文渊阁书目》是我国历史上各朝代官修目录中唯一一部不遵四部之法的目录。它著录内容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渊阁书目》 杨士奇 目录学思想 《明史》 部分类法 图书 库全书总目提要》 《七略》 《明史·艺志》 《目录学概论》
下载PDF
隋唐时期四部分类法的确立
17
作者 曾贻芬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46-52,共7页
中国历史文献学在隋唐进入了真正发展时期。《隋书经籍志》的编撰,不仅从形式上,而且还从理论上最终明确了著录文献典籍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其总序、大序、小序的阐述,第一次较为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古代文献发展的历史,在文献学史上具... 中国历史文献学在隋唐进入了真正发展时期。《隋书经籍志》的编撰,不仅从形式上,而且还从理论上最终明确了著录文献典籍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其总序、大序、小序的阐述,第一次较为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古代文献发展的历史,在文献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在《隋志》以后又有《群书四部录》和《古今书录》的编撰。《隋书经籍志》的撰述《隋书经籍志》是现存的、仅次于《汉书艺文志》的古代目录。据《旧唐书魏征传》记载,贞观二年,魏征迁秘书监,致力于典籍整理,“征以丧乱之后,典章纷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书经籍 部分类法 献典籍 著录 献学 旧唐书 汉书艺 秘书监 书录 目录学
下载PDF
介绍姚著《中国目录学史》
18
作者 管叔原 《图书馆学刊》 1981年第4期52-53,37,共3页
科学工作者如果想在某一科学领域中有所成就,有所前进,他首先必须了解这门科学的历史和现状,以及它的发展趋势。即必须在前人的成果基础上继续前进。如谁忽略了这一点。
关键词 国目录学史 专科目录 考镜源流 继续前进 库全书总目 有所成就 七略 辨章学术 部分类法 正史艺
下载PDF
中国史部目录形成的历史追踪
19
作者 刘岳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29-32,共4页
关键词 史部目录 历史追踪 汉书·艺 司马迁 两汉时期 目录学 部分类法 史学地位 分类体系 图书事业
下载PDF
南宋官修《中興四朝國史·藝文志》詳考
20
作者 魏亦樂 《经学文献研究集刊》 2020年第2期225-243,共19页
《中興四朝國史·藝文志》是南宋最後一種官修國史藝文志,也是《宋史藝文志》的底本。胡一桂《周易啓蒙翼傳》所引《中興四朝國史·藝文志》條目,是證明其作爲《宋史藝文志》底本的最直接證據。《中興四朝國史·藝文志》有... 《中興四朝國史·藝文志》是南宋最後一種官修國史藝文志,也是《宋史藝文志》的底本。胡一桂《周易啓蒙翼傳》所引《中興四朝國史·藝文志》條目,是證明其作爲《宋史藝文志》底本的最直接證據。《中興四朝國史·藝文志》有三種同源文獻:《中興館閣書目》《續書目》和《宋史藝文志》。這三種同源文獻和《中興四朝國史·藝文志》在條目、解題等方面都不完全相同。其中,胡一桂《周易啓蒙翼傳》和《宋史藝文志》中共有的南宋書籍諸條目,《中興四朝國史·藝文志》應是存在的。而北宋及唐以前著作條目,《中興四朝國史·藝文志》中不一定存在。在輯佚時,不能把二者相同的條目完全看作《中興四朝國史·藝文志》的條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興四朝國史·藝文志》 《宋史志》 《中館閣書目》 輯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