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卢前《中兴鼓吹》的词史价值 被引量:4
1
作者 杜运威 马大勇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6年第2期68-73,共6页
卢前以"天下兴亡、匹夫责在"的豪情壮志和"诗有史,词亦有史"的文体观,创作出抗战文学史不应忽视的重要词集《中兴鼓吹》。内容上,它刻画抗战时事最为完整深刻,尤其对中华民族抗日英雄事迹的歌颂成为其开拓新词境的... 卢前以"天下兴亡、匹夫责在"的豪情壮志和"诗有史,词亦有史"的文体观,创作出抗战文学史不应忽视的重要词集《中兴鼓吹》。内容上,它刻画抗战时事最为完整深刻,尤其对中华民族抗日英雄事迹的歌颂成为其开拓新词境的重要特质,使词承担起发扬民族精神,激起抗战情绪这一时代使命;艺术风格上,它"以新材料入旧格律,用旧技巧写出新意境",一洗词坛严守四声、靡弱不振的"病态"现状,使词坛掀起慷慨悲壮的稼轩雄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前 《中鼓吹》 抗战词坛
下载PDF
论卢前词及其词学观念 被引量:1
2
作者 杜运威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7-66,共10页
卢冀野从新文学转向旧文学,更多的是受吴梅、于右任、易君左等人的影响。其交游经历以及环境突变又影响了词作风格的转变。早期词情婉转,典雅工整,然不免有模仿之痕;抗战时期,倡导以韵体文学发扬民族精神,词风一变为雄豪悲壮,《中兴鼓... 卢冀野从新文学转向旧文学,更多的是受吴梅、于右任、易君左等人的影响。其交游经历以及环境突变又影响了词作风格的转变。早期词情婉转,典雅工整,然不免有模仿之痕;抗战时期,倡导以韵体文学发扬民族精神,词风一变为雄豪悲壮,《中兴鼓吹》成为宣传抗战的有力文本。卢冀野的词学观念是抬高词体社会功能,让词承担起书写时代、鼓吹抗战的历史使命,途径就是借苏辛转移词坛风会。他模仿苏辛,以朴素的字面、坚实的技术,表达自然随性之情;同时"以曲为词",试图实现词曲互通,完成词体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冀野 《中鼓吹》 改革词体 转移风会
下载PDF
盧前《中興鼓吹》與民國詞壇的“詞體革命”
3
作者 歐陽明亮 《词学》 CSSCI 2017年第2期239-256,共18页
盧前的《中興鼓吹》是民國詞壇上一部特點極其鮮明的詞集,其特點表現在:首先,《中興鼓吹》的出現與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抗日戰争緊密相關,其創作目的旨在鼓吹民族中興,其創作歷程也與中國十四年抗戰相始終,是一部具有'詞史'意義... 盧前的《中興鼓吹》是民國詞壇上一部特點極其鮮明的詞集,其特點表現在:首先,《中興鼓吹》的出現與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抗日戰争緊密相關,其創作目的旨在鼓吹民族中興,其創作歷程也與中國十四年抗戰相始終,是一部具有'詞史'意義的詞集;其次,它是一部明確以'稼軒'爲宗尚,以雄健豪放爲主導風格的詞集;第三,《中興鼓吹》中的詞作在諸多方面表現出新時代的特點,如引入現代詞彙、使用中華新韻、配合新樂演唱等。這些特點説明,盧前創作《中興鼓吹》,既有國族危亡、全民抗戰的現實背景,同時也是民國詞壇'詞體革命'的一次重要試驗,它反映了在新的文化語境中,作爲舊文學的詞如何自開新徑、重獲生命的問題。從這個意義上説,盧前《中興鼓吹》不但關涉民族的救亡圖存,同時也關涉詞體的'救亡圖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盧前 《中興鼓吹》 民國詞壇 詞體革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