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辛弃疾二十四首《临江仙》的体式及其词谱学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朱惠国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0-109,共10页
辛弃疾有《临江仙》词24首,是两宋间留存《临江仙》词调最多的词人,在《临江仙》词调的创作以及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辛弃疾留存的24首均选用双调60字基本体,格律处理十分严谨,平仄安排不仅符合《临江仙》的声律要求,甚至比《词律》... 辛弃疾有《临江仙》词24首,是两宋间留存《临江仙》词调最多的词人,在《临江仙》词调的创作以及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辛弃疾留存的24首均选用双调60字基本体,格律处理十分严谨,平仄安排不仅符合《临江仙》的声律要求,甚至比《词律》和《钦定词谱》所总结的谱式更符合创作实际。辛弃疾24首《临江仙》的句式、韵位等主要由词调本身决定,但辛弃疾对词调、体式的选择以及对词调固有声情特点的遵循,使其词总体呈现出舒缓流畅的声情特点。24首词大部分作于辛弃疾退居江西时期,作者有较多时间观察农村的美景,体验家居的闲适乐趣,因此词的题材虽然比较广泛,情感层次也比较多样,但总体上呈现出和谐冲淡、舒缓雍容的特点,与《临江仙》60字体流丽谐婉、舒缓和畅的体式特征相一致,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和谐。辛弃疾所用的《临江仙》60字体较为后出,由58字体变化而来,但由于增加了律句,使其更加和谐整饬,受到文人普遍欢迎。从留存的作品看,这一体式首见于滕宗谅,由苏轼初步成型,中间经叶梦得等人的创作实践,最后由辛弃疾确定其词调风貌和词谱定式,并通过大量创作而彰显其活力与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弃疾 《临江仙 词调 体式 词谱学
下载PDF
杨慎《临江仙》英译策略的多维描写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滕雄 文军 《民族翻译》 2020年第4期76-84,共9页
本文基于汉语古诗英译的策略体系,从译诗语言的易化、译诗形式的多样化、译诗词语转换以及附翻译扩展策略等4个层面对杨慎《临江仙》的4种英文译文进行多维度描写研究,以期对不同译者的译诗策略进行整体性探究。
关键词 古诗英译 策略体系 《临江仙 描写研究
下载PDF
论唐五代时期《临江仙》词主题的演变——兼及词“缘题所赋”的特点 被引量:1
3
作者 胡秋妍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0-29,共10页
《临江仙》是唐宋时期词坛最为流行的词调之一。其吟咏对象以水仙、女仙为多,工于表现男女闺阁相思之意,体现了早期词"缘题所赋"的特点。本文通过考察敦煌曲子词中所存四首《临江仙》辞与三十三首五代文人词之主题及思想内容... 《临江仙》是唐宋时期词坛最为流行的词调之一。其吟咏对象以水仙、女仙为多,工于表现男女闺阁相思之意,体现了早期词"缘题所赋"的特点。本文通过考察敦煌曲子词中所存四首《临江仙》辞与三十三首五代文人词之主题及思想内容,梳理了唐五代时期《临江仙》主题由"远望思归"到"多赋水媛江妃"的演变历程及多个影响其主题表达的因素,并通过敦煌所存始辞之内容推定《临江仙》词调的本事与本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江仙 思归主题 咏女 "缘题所赋" 词调本事
下载PDF
苏轼《临江仙》(忘却成都来十载)编年补证 被引量:1
4
作者 彭文良 木斋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1-3,共3页
苏词的编年工作经过几代学人的不懈努力,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绝大多数的作品都已有编年,然已编作品中只有过半取得共识,尚有大量作品虽编年而互有出入,各持己见,故苏词编年还有工作可做。其中《临江仙》(忘却成都来十载)一词,朱祖谋... 苏词的编年工作经过几代学人的不懈努力,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绝大多数的作品都已有编年,然已编作品中只有过半取得共识,尚有大量作品虽编年而互有出入,各持己见,故苏词编年还有工作可做。其中《临江仙》(忘却成都来十载)一词,朱祖谋、龙榆生、石声淮等人未编年,薛瑞生、邹同庆等人编于熙宁十年丁巳(1077),明显有误,曹树铭编于元祐五年正月,然只有粗略结论,缺乏详细论证,文章试作补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临江仙》(忘却成都来十载) 编年
下载PDF
“参数理论”视角下的宋词专有名词之英译——以《临江仙》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杨贵章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84-88,共5页
宋词专有名词蕴含显性专有名词和隐性专有名词两大类。从参数理论视角阐释宋词《临江仙》隐性专有名词"彩云""人"的内涵意义,同时辨析显性专有名词"蘋"的实名为"小蘋"还是"蘋";关照... 宋词专有名词蕴含显性专有名词和隐性专有名词两大类。从参数理论视角阐释宋词《临江仙》隐性专有名词"彩云""人"的内涵意义,同时辨析显性专有名词"蘋"的实名为"小蘋"还是"蘋";关照参数理论,探索《临江仙》显性专有名词和隐性专有名词之英译,为宋词英译实践拓展出"隐性专有名词显化"的翻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理论 宋词 《临江仙 专有名词 英译
下载PDF
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余生——苏轼《临江仙》词赏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锋军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38-39,共2页
苏轼的《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一词一向被认为是反映作者在经历宦海风波后的一种消极遁世思想。本文却认为它表现的是作者在经过痛苦的反思后超然于世,豁达放任,不向命运低头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关键词 《临江仙》词 苏轼 人生态度
下载PDF
“凭/频借力”考——对《红楼梦》中《临江仙·柳絮》词“好风”二句注译质疑
7
作者 梁呐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25-128,共4页
针对《红楼梦》中的薛词《临江仙.柳絮》词中“好风凭/频借力,送我上青云”二句,通过考察以往文献中的误译,并对句中的关键性词语“凭/频借力”进行论证,提出更为恰切的注译。
关键词 凭/频借力 《临江仙·柳絮》 注译
下载PDF
用“关键词提取法”确认杨慎《临江仙》写于泸州
8
作者 李后强 《巴蜀史志》 2019年第6期77-78,共2页
杨慎即杨升庵(1488年12月8日-1559年8月8日),四川新都人,明代著名文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杨慎于公元1511年状元及第,嘉靖三年(1524年),他37岁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于云南永昌卫(今云南省保山市),此后往返于四川、云南等地... 杨慎即杨升庵(1488年12月8日-1559年8月8日),四川新都人,明代著名文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杨慎于公元1511年状元及第,嘉靖三年(1524年),他37岁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于云南永昌卫(今云南省保山市),此后往返于四川、云南等地。据研究,杨升庵在他35年的放逐生涯中,先后7次回川,"往复滇云14回",路过泸州15次。我们用"关键词提取法"确认杨慎《临江仙》初稿写于泸州(江阳),灵感产生于泸州码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著名文学家 杨升庵 永昌卫 杨慎 《临江仙 云南省保山市 关键词提取 状元及第
下载PDF
“人间无路相逢”的悲哀——兼谈牛希济的七首《临江仙》词
9
作者 吴夏平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49-53,共5页
牛希济经历了“人间无路相逢”[1 ] 的不幸 ,而其不同流合污的不卑不亢的个性 ,使之长期处于社会底层 ,但这并没有动摇他追求理想与自由的强烈愿望。炽热的道教氛围给他提供了一条宣泄内心世界悲苦的合理途径。知识分子的良知驱使他去... 牛希济经历了“人间无路相逢”[1 ] 的不幸 ,而其不同流合污的不卑不亢的个性 ,使之长期处于社会底层 ,但这并没有动摇他追求理想与自由的强烈愿望。炽热的道教氛围给他提供了一条宣泄内心世界悲苦的合理途径。知识分子的良知驱使他去关怀和同情那些遭受着封建统治带来苦难的人们。本此 ,对牛希济道教本意词的理解与诠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希济 《临江仙 道教 本意词 个性 文学创作
下载PDF
成了知识分子的苏东坡——《临江仙》读后
10
作者 郑朝晖 《语文世界(中旬刊)》 2021年第7期40-41,共2页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诗歌写到宋代,对景物具体描摹的功能和目的都有了一些...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诗歌写到宋代,对景物具体描摹的功能和目的都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以往的诗歌以能够生动展现事情物态为能,如果偶有哲思之妙,也是自然天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天成 临江 苏东坡 《临江仙 哲思 长恨
下载PDF
语淡情深——浅析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被引量:1
11
作者 邹勇 《学语文》 2014年第5期47-48,共2页
北宋初年,晏殊、晏几道父子以词生辉于词坛,世称"二晏"。其词虽都是承袭南唐遗风,但小晏的词作有别于其父。大晏以雍容清远之笔描绘富贵显达之态,小晏以冷寂凄迷之歌诉胸中抑郁不平之气。二人词体异貌,源于各自的人生遭际不同。毕竟,... 北宋初年,晏殊、晏几道父子以词生辉于词坛,世称"二晏"。其词虽都是承袭南唐遗风,但小晏的词作有别于其父。大晏以雍容清远之笔描绘富贵显达之态,小晏以冷寂凄迷之歌诉胸中抑郁不平之气。二人词体异貌,源于各自的人生遭际不同。毕竟,词是心头的茉莉花开,适时而发,不同的生活环境深刻影响着词人的创作风格。晏几道虽贵为宰相之子,但家道中落,又不善交际,故一生寂寥。因此他的词一洗乃父的富贵之态,平添了几分回雪冷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晏几道 《临江仙 创作风格 生活环境 茉莉花 富贵 宋初 晏殊
下载PDF
艺术歌曲《临江仙·藤玲听秋》艺术特征及演唱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颖慧 匡传英 《艺术科技》 2023年第3期106-108,共3页
古诗新创艺术歌曲《临江仙·藤岭听秋》是由黄克新作词、吴国翥作曲的一首古诗文化新创艺术歌曲。吴国翥著有声乐套曲《诗乐:中国新创古典格律诗词艺术歌曲集》,《临江仙·藤岭听秋》便是其中的优秀作品之一。中国新创古典格律... 古诗新创艺术歌曲《临江仙·藤岭听秋》是由黄克新作词、吴国翥作曲的一首古诗文化新创艺术歌曲。吴国翥著有声乐套曲《诗乐:中国新创古典格律诗词艺术歌曲集》,《临江仙·藤岭听秋》便是其中的优秀作品之一。中国新创古典格律诗词艺术歌曲不同于传统的古诗词艺术歌曲,相比之下,其结合了现代音乐文化的创作以及表现形式,让歌曲更加富有内涵深意和独特韵味,在保留传统优秀历史文化的同时,带给演唱者和听者不一样的感受和体验。基于此,文章对《临江仙·藤岭听秋》的艺术特征及演唱技巧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江仙·藤岭听秋》 艺术特征 演唱
下载PDF
叶梦得《临江仙》词简论
13
作者 万贺宾 《文教资料》 2009年第18期27-29,共3页
叶梦得的《临江仙》词,占《石林词》近1/5,其内容主要有酬赠唱和词、游记写景词、咏物词三类:其词多以组词形式出现.语言风格融清新自然与旷达超逸于一体,喜用同韵创作,句法相对单一,但也能同中有异.未有单调乏味之感。并且词... 叶梦得的《临江仙》词,占《石林词》近1/5,其内容主要有酬赠唱和词、游记写景词、咏物词三类:其词多以组词形式出现.语言风格融清新自然与旷达超逸于一体,喜用同韵创作,句法相对单一,但也能同中有异.未有单调乏味之感。并且词人善于在创作中化用前人诗文典故:词人选用“临江仙”词牌作为创作工具.和词牌体制短小,易于把握以及易写怀古伤时题材有关。叶梦得之词,是苏词向辛词过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临江仙》词正体现了这种过渡的痕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梦得 《临江仙 清旷 归隐
下载PDF
《临江仙》词调中“蓄势”机制初探
14
作者 李艺 《写作》 2002年第8期13-14,共2页
晏几道《临江仙》同曰: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上片“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两句,原是五代时期诗人翁宏所写《... 晏几道《临江仙》同曰: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上片“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两句,原是五代时期诗人翁宏所写《宫词》一诗中的两句。翁诗不知名,而晏小山的这首词中引用了此二句却成了脍炙人口的名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江仙 词调 “蓄势”机制 晏几道 文学评论
下载PDF
陈与义《临江仙》赏析
15
作者 李杰 《神州》 2011年第B5期82-84,共3页
陈与义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一生的主要贡献在诗词方面,词作清婉秀丽,所留《无住词》数量不多,但都可堪称宋代词坛之珍品。本文对其《临江仙》进行了浅要赏析。
关键词 陈与义 《临江仙 赏析
下载PDF
对毛泽东《临江仙·给丁玲同志》有关词语理解的辨正
16
作者 梁颂成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06-107,共2页
对毛泽东《临江仙·给丁玲同志》有关词语理解的辨正梁颂成1936年夏天,著名左翼女作家丁玲逃离被国民党反动派囚禁了三年多的南京,经过上海、北平、西安,于当年11月抵达陕北保安。中共中央宣传部在一个大窑洞里举行了隆重... 对毛泽东《临江仙·给丁玲同志》有关词语理解的辨正梁颂成1936年夏天,著名左翼女作家丁玲逃离被国民党反动派囚禁了三年多的南京,经过上海、北平、西安,于当年11月抵达陕北保安。中共中央宣传部在一个大窑洞里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会,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都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江仙·给丁玲同志》 《毛泽东诗词欣赏》 词语理解 拿破仑 孙中山 陕甘宁边区 革命知识分子 国民党 以农村包围城市 新四军
下载PDF
1947年的公开出版物披露了《临江仙·给丁玲同志》
17
作者 陈安吉 《毛泽东思想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3-133,共1页
毛泽东《临江仙·给丁玲同志》最早发表不是 1 980年而是 1
关键词 1947年 公开出版物 《临江仙·给丁玲同志 毛泽东 《文化报》 《观察》
下载PDF
以《临江仙》为例简析晏几道小词中的精微深邃特质
18
作者 薛为然 《语文学刊》 2016年第23期56-57,63,共3页
晏几道是北宋著名词人,以小令闻名于世。其词普遍被认为是着重抒发细腻的爱情与个人内心的幽微感情。因为这种精神内蕴不是中国传统主流诗学所倡导的,所以晏词往往属于被边缘化的,非主流的一类型词。在审美取向日益多元化的今天,我们发... 晏几道是北宋著名词人,以小令闻名于世。其词普遍被认为是着重抒发细腻的爱情与个人内心的幽微感情。因为这种精神内蕴不是中国传统主流诗学所倡导的,所以晏词往往属于被边缘化的,非主流的一类型词。在审美取向日益多元化的今天,我们发现晏几道的小词总在有意无意之间具备着可以被更深层次解读的文本潜能,表现出精微深邃的独到特质。以晏几道的一首《临江仙》为例,从其复合深层的境界,谐婉柔美的音律入手,对晏词的精微深邃特性进行分析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晏几道 《临江仙 文本潜能 宋词 精微深邃
下载PDF
《临江仙》词调的流变考
19
作者 黄敏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54-60,92,共8页
词调《临江仙》来源于唐教坊曲,其本意多表达“登临思归”主题,五代以后多歌咏水中仙女之事,题材以表现闺阁相思艳情为主,不过已初步显露出开拓的趋势。《临江仙》调后经过宋人的创作,其题材得以进一步拓展,风格也不限于婉约一端。在词... 词调《临江仙》来源于唐教坊曲,其本意多表达“登临思归”主题,五代以后多歌咏水中仙女之事,题材以表现闺阁相思艳情为主,不过已初步显露出开拓的趋势。《临江仙》调后经过宋人的创作,其题材得以进一步拓展,风格也不限于婉约一端。在词体形式上,敦煌曲子词尚较为粗糙,从五代开始逐渐成熟定型,宋人在继承五代通行正体的基础上,又对词体进行积极的新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江仙 词调本事 词调体式 词调声情 流变
下载PDF
论陈与义《临江仙》中的意境与境遇
20
作者 王净净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92-93,120,共3页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陈与义的一首《临江仙》以极淡美自然的意境倾倒了无数后人。回忆里的淡月、流水、疏影、杏花,流溢着外物冲淡、朦胧、静谧的自然之美,而美酒、好友、笛声却是词人愉悦、亲切、趣雅的人事之乐,人与...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陈与义的一首《临江仙》以极淡美自然的意境倾倒了无数后人。回忆里的淡月、流水、疏影、杏花,流溢着外物冲淡、朦胧、静谧的自然之美,而美酒、好友、笛声却是词人愉悦、亲切、趣雅的人事之乐,人与自然,物与我在这里自然交汇,融合如一,意境极疏淡远致,真可谓词中"极品"。回忆之余,也寄予着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自身一生的境遇感慨,宦海的起伏、靖康之难后的颠沛流离、担任高官的恩荣以及晚年体弱多病的恬淡,这些情感都夹杂在这首词中,增加了词的情感和历史厚度,使词的意境清丽自然之外兼具高远疏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江仙 意境 物我 境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