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象学视域中知觉理论向审美知觉的发展——以超越主客二元对立模式为主线 被引量:2
1
作者 董惠芳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4-118,共5页
现象学视域中的知觉理论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胡塞尔的意识知觉阶段、梅洛一庞蒂的身体知觉阶段和杜夫海纳的审美知觉阶段。以克服或超越主客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局限性为目标,梅洛一庞蒂对胡塞尔的意识知觉进行了修正和完善,杜夫海纳... 现象学视域中的知觉理论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胡塞尔的意识知觉阶段、梅洛一庞蒂的身体知觉阶段和杜夫海纳的审美知觉阶段。以克服或超越主客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局限性为目标,梅洛一庞蒂对胡塞尔的意识知觉进行了修正和完善,杜夫海纳则创造性地综合各家优长之处,将现象学的知觉理论推进到了美学领域。胡塞尔的现象学哲学为现象学美学的研究奠定了哲学基础,提供了研究和分析方法,这也在审美知觉理论上得到了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学 知觉 审美知觉 二元对立
下载PDF
关于朱光潜“主客统一论”美学的再思考
2
作者 杨宁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116-123,共8页
围绕朱光潜的美学理论是否是"主客统一论"的问题,考察了朱光潜前后期的相关著作和文章,从美学范畴与美学的关系、"本体论"美学的研究对象、"意象"概念的属性、主客统一论的哲学依据、"意识形态"... 围绕朱光潜的美学理论是否是"主客统一论"的问题,考察了朱光潜前后期的相关著作和文章,从美学范畴与美学的关系、"本体论"美学的研究对象、"意象"概念的属性、主客统一论的哲学依据、"意识形态"概念的内涵等五个方面对朱光潜的美学理论进行了系统考察,指出了朱光潜在这五个方面的失误和矛盾,得出了朱光潜美学并非是主客统一论美学的结论。通过对朱光潜美学理论的考察,纠正了长期以来对于朱光潜美学理论认识上的偏差,也进一步加深了对朱光潜美学思想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 审美范畴 意象 本体论美学 意识形态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与生态审美观 被引量:18
3
作者 曾繁仁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2-69,共8页
马克思、恩格斯早在19世纪中后期就对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有所论述。他们的共同课题是创立具有浓郁生态审美意识的唯物实践观,即人们不仅要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按照美的规律改变世界。马克思有力地批判了导致自然与人异化的资本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早在19世纪中后期就对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有所论述。他们的共同课题是创立具有浓郁生态审美意识的唯物实践观,即人们不仅要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按照美的规律改变世界。马克思有力地批判了导致自然与人异化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力主"异化的扬弃",重建自然与人的和谐关系。恩格斯则以其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论述批判"人类高于动物"的观点,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恩格斯 生态审美 二分 唯物实践观 异化的扬弃 人与自然的统一
下载PDF
分析审美心理中的移情作用
4
作者 王彬彬 《城市地理》 2015年第3X期272-272,共1页
要想人心净化,先要人生美化。美感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石。早期审美心理理论之移情说带我们走向美的更深处,从宇宙的人情化和主客统一的辩证法两个方面探讨审美心理中的移情作用,由物我两忘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体现了审美心理的移情作用... 要想人心净化,先要人生美化。美感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石。早期审美心理理论之移情说带我们走向美的更深处,从宇宙的人情化和主客统一的辩证法两个方面探讨审美心理中的移情作用,由物我两忘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体现了审美心理的移情作用。朱光潜从哲学角度高度评价里普斯,认为他的移情说表现了主客统一的辩证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心理 移情作用 宇宙的人情化 统一
下载PDF
略论贝尔的艺术观
5
作者 周文彬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4期95-100,共6页
19世纪末、20世纪初,理性主义哲学在西方的统治地位被动摇了,非理性主义哲学逐渐侵入了其他人文领域。这种情况在艺术创造中首先表现于绘画领域。以画家塞尚、梵高、高更为代表的后期印象派,主张艺术不是模仿现实、再现现实,而是表现主... 19世纪末、20世纪初,理性主义哲学在西方的统治地位被动摇了,非理性主义哲学逐渐侵入了其他人文领域。这种情况在艺术创造中首先表现于绘画领域。以画家塞尚、梵高、高更为代表的后期印象派,主张艺术不是模仿现实、再现现实,而是表现主观、创造形式。这些现代派抽象艺术家还提出,以往美学家那种在再现现实中达到主客统一的艺术观不再适用了。新的艺术实践需要新的理论,这种理论需要说明为什么艺术创造是主观对于客观的征服,艺术真实不是替代性的模仿结构,而是具有强烈表现性和独立性的实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情感 替代性 统一 审美感情 独立性 假说 自然美 艺术创造 艺术观 形式
下载PDF
人大复印资料《美学》第6期全文转载我刊两篇论文
6
作者 世明 《阴山学刊》 2003年第5期50-50,共1页
关键词 《美学》 2003年第6期 美学论文 全文转载 《主客统一与现象学的审美价值观》 《当代美育应为个性情感营造自栖的绿洲》《阴山学刊》
下载PDF
中古山水诗主客关系的转变
7
作者 钱志熙 《文史知识》 1998年第4期12-19,共8页
中古山水诗的发展,可以从诗人和山水之间关系的变化来加以考察。东晋山水诗中,诗人主体和山水客体是统一的,但这是在哲学本体性概念上的统一,诗人主要是借山水来表现自然之道。元嘉时期,诗人重视山水本身之美,主客关系反倒分离,诗中的... 中古山水诗的发展,可以从诗人和山水之间关系的变化来加以考察。东晋山水诗中,诗人主体和山水客体是统一的,但这是在哲学本体性概念上的统一,诗人主要是借山水来表现自然之道。元嘉时期,诗人重视山水本身之美,主客关系反倒分离,诗中的情、景、理处于疏远状态。到了齐梁时期,山水成为诗人抒情的对象,心物相感,情景相生,主客双方达到了新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诗 关系 自然之道 审美活动 统一 审美意识 情景相生 诗人 东晋 发展历史
原文传递
宗白华美学对中国古典美学的超越之思
8
作者 金路杰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2年第4期28-30,共3页
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不同于西方建立在主客关系对立基础之上的美学传统,中国古典美学更强调主客关系的和谐统一,是一种和谐美学思想。尽管这种和谐美学思想与20世纪西方现代主体间性美学观有着某些类似性的特点,但也有不同的方面。
关键词 中国古典美学 宗白华 传统审美文化 和谐统一 关系 美学思想 美学传统 体间性
下载PDF
关于休谟论美思想的评价问题
9
作者 周文彬 《求是学刊》 1984年第3期37-43,共7页
关键词 美的本质 经验论 德国古典美学 统一 康德 休谟 审美愉快 体形式 观论 评价问题
下载PDF
环境审美模式建构的理论论争
10
作者 陈国雄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8,共4页
环境审美模式建构的理论论争可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表现为当代环境审美模式对传统环境审美模式的批判。作为传统环境审美模式的典型代表,对象模式与景观模式由于无法适应环境的审美特质,在环境审美实践中日益捉襟见肘,从而遭到了环... 环境审美模式建构的理论论争可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表现为当代环境审美模式对传统环境审美模式的批判。作为传统环境审美模式的典型代表,对象模式与景观模式由于无法适应环境的审美特质,在环境审美实践中日益捉襟见肘,从而遭到了环境美学学者的质疑与批驳。第二个层面则表现为当代各种环境审美模式之间的内部论争。这种内部论争一方面表现为认知模式阵营与非认知模式阵营的论争,另一方面呈现为两大阵营自身的论争。两大阵营的论争不仅表现在环境审美过程中对待情感与知识的态度上,也体现在对主客体关系的认知上。当我们深入环境审美模式的论争现场时,我们应寻求各种模式内部有价值的理论与观点,从而为未来理想的环境审美模式的建构提供更多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审美模式 审美情感 审美知识 二分 统一
原文传递
意境之美
11
作者 付咏珊 《中华书画家》 2018年第2期104-107,共4页
何谓意境?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理论中最基础、最重要的美学范畴,也是中国传统绘画最富有民族特色的审美准则,是画家选取客观事物之精粹,融入自己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并采用艺术的手法营造出来的一种境界,是形与神、虚与实、动与静、... 何谓意境?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理论中最基础、最重要的美学范畴,也是中国传统绘画最富有民族特色的审美准则,是画家选取客观事物之精粹,融入自己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并采用艺术的手法营造出来的一种境界,是形与神、虚与实、动与静、有与无的和谐统一,也是理想与现实的巧妙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境之美 审美准则 中国传统美学 美学范畴 李可染 虚与实 形与神 墨葡萄图轴 中国绘画史 统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