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返“八十年代”的另一种可能——《乡场上》与“按劳分配”原则的生机与危机 被引量:2
1
作者 林凌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6-52,共7页
小说《乡场上》为我们重新勾勒20世纪80年代初期改革所设想的新人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形象提供了可能。围绕小说主人公冯幺爸独具的财产权观念的辨析,以及由此带出的"按劳分配"问题的复活,可以考察80年代初期改革的动力及其自我... 小说《乡场上》为我们重新勾勒20世纪80年代初期改革所设想的新人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形象提供了可能。围绕小说主人公冯幺爸独具的财产权观念的辨析,以及由此带出的"按劳分配"问题的复活,可以考察80年代初期改革的动力及其自我理解的真实情况。这种理解有别于关于80年代的主流叙述,使我们有机会重探80年代的历史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劳分配 八十年代 《乡场上》 财产权 改革
下载PDF
关注新形势下农民的精神状态——《你不该潇洒》与《乡场上》的比较分析
2
作者 邹先玉 《理论月刊》 2003年第1期95-96,共2页
本文从情节构成、人物形象、创作意义等方面比较刘书平近作《你不该潇洒》与何士光旧作《乡场上》的同与异。主要分析其差异:《乡场上》是农民翻身解放的一曲颂歌,《你不该潇洒》是农民生存现状与心理状态的一声警钟。
关键词 情节 形象 意义 异同 颂歌 警钟 农民 精神状态 《你不该潇洒》 《乡场上》
下载PDF
关于尊严的叙事——浅析《乡场上》、《陈奂生上城》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少茹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4年第5期45-46,共2页
解放后 ,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 ,但实质上 ,奴性仍根深蒂固结在许多人心里。作家何士光的《乡场上》与高晓声的《陈奂生上城》透过不同的叙事窗口完成了对两个寻找尊严的农民形象的讲说。
关键词 《乡场上》 《陈奂生上城》 农民形象 农民尊严 小说评论 叙事手法
下载PDF
《乡场上》的典型意义
4
作者 万登学 《党的生活(贵州)》 1999年第8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场上 典型意义 《乡场上》 短篇小说 何士光
下载PDF
城市进逼下的乡村——90年代农村小说的文化思考
5
作者 周水涛 《小说评论》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7-32,共6页
农村,曾经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但随着现代步伐的加快,乡村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城市化以不可抗拒的力量从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向农村推进.在这种经济、文化背景中,90年代的农村小说呈现出崭新的格调.如果在题材、主题范围内稍加考... 农村,曾经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但随着现代步伐的加快,乡村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城市化以不可抗拒的力量从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向农村推进.在这种经济、文化背景中,90年代的农村小说呈现出崭新的格调.如果在题材、主题范围内稍加考察,人们不难发现一种创作倾向: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小说不像《许茂和他的女儿们》那样倾诉左倾路线给农民带来的苦难,不像《乡场上》、《鸡窝洼的人家》等作品那样描写农村在改革大潮中的变化,也不像《小鲍庄》、《爸爸爸》等作品那样探寻中国传统文化在乡村社会中的积淀,而是展示农民在城市化的过程中的处境,描绘在城市文明冲击中的乡村文化的状况.我们权且称这部分小说为"贴近现实的农村小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小说 《小鲍庄》 探寻 创作倾向 苦难 作品 处境 《乡场上》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描绘
下载PDF
个人与时代——重读何士光长篇小说《某城纪事》
6
作者 朱永富 《长江文艺评论》 2021年第6期92-97,共6页
提到贵州当代作家,很多人都会想到何士光,而提到何士光,大家都会想到他的成名作《乡场上》。的确,短篇小说《乡场上》让何士光一夜成名,而且成了他的代表作。中国当代文学史写到“改革文学”的时候,往往也会把何士光与《乡场上》放在其... 提到贵州当代作家,很多人都会想到何士光,而提到何士光,大家都会想到他的成名作《乡场上》。的确,短篇小说《乡场上》让何士光一夜成名,而且成了他的代表作。中国当代文学史写到“改革文学”的时候,往往也会把何士光与《乡场上》放在其中。久而久之,《乡场上》就成了何士光在当代文学史上的代名词,而遮蔽了何士光的其它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史 当代作家 何士光 个人与时代 一夜成名 《乡场上》 短篇小说 长篇小说
下载PDF
无法忘却的贵州文学
7
作者 卢惠龙 潘年英 《贵阳文史》 2017年第6期46-49,共4页
潘年英(侗族作家、学者,以下简称潘):你作为我们贵州的出版家、作家,我们来谈谈贵州文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卢惠龙(以下简称卢):这个题目很辽阔,很宏大,远非我能力所及。我只能谈近50年来,我个人对贵州文学之所见,就叫一孔之见吧,这是... 潘年英(侗族作家、学者,以下简称潘):你作为我们贵州的出版家、作家,我们来谈谈贵州文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卢惠龙(以下简称卢):这个题目很辽阔,很宏大,远非我能力所及。我只能谈近50年来,我个人对贵州文学之所见,就叫一孔之见吧,这是我个人狭窄的视野和见解,不代表别的任何人或团体。片面是难免的。我从小是文学细菌的带菌者。我12岁,小学五年级,每天放学路过新华书店,就进去,站着,读严辰、公木、邹荻帆、袁水拍、徐志摩、普希金、拜伦的诗,也注意本土的文学。上世纪50年代,我知道贵州有个蹇先艾,他是1926年开始写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集 《乡场上》 八十年代 出版社
下载PDF
探幽索微 解剖人生——《乡场上的皮匠》:一部描绘平民众生相的小说
8
作者 老昭 《滇池》 2000年第7期61-62,共2页
一、为'小民'立传的小说得到夏天敏的小说集《乡场上的皮匠》时,我刚刚啃完厚厚的几大本历史书。那几本派头十足的精装书让我很沮丧——书的作者把自古以来大人物们围绕着政治权力而展开的相互使坏、暗算、诈骗、出卖、杀人、... 一、为'小民'立传的小说得到夏天敏的小说集《乡场上的皮匠》时,我刚刚啃完厚厚的几大本历史书。那几本派头十足的精装书让我很沮丧——书的作者把自古以来大人物们围绕着政治权力而展开的相互使坏、暗算、诈骗、出卖、杀人、抢劫、打仗之类下流行径统称为'历史',并且还尽拣好听的话说,把这类众狗抢屎吃式的勾当美化得'惊天地,泣鬼神',仿佛那些大人物都跟作者沾亲带故的。在这类精装书里,构成生活和历史主体的无名无份的普遍民众永远只配得到一种被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评论 夏天敏 小说集 《乡场上的皮匠》
原文传递
为生命寻觅栖息之地——读何士光的自传《今生》
9
作者 杨学民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7-71,共5页
1980年8月发表在《人民文学》上的小说《乡场上》被评选为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何士光一举名满天下。随后的他的《种苞谷的老人》、《远行》又相继获得了1982年、1985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何士光成为了1980年代贵州文坛的一面旗帜... 1980年8月发表在《人民文学》上的小说《乡场上》被评选为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何士光一举名满天下。随后的他的《种苞谷的老人》、《远行》又相继获得了1982年、1985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何士光成为了1980年代贵州文坛的一面旗帜。进入1990年代以后,何士光将主要精力转向了散文创作,陆续发表了《雨霖霖》、《烦恼与菩提》等作品,最近又推出了自传《今生》(《钟山)2011年第5期)。作为自传的《今生》,立足当下,遥望未来,建构了自己寻觅生命栖息之地的艰难历程,重构了人生的意义。这不只为深入研究何士光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参照,而且对于研究当代传记的修辞叙事艺术、对于反思现代性,建设多元化的文化生态等方面也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士光 自传 寻觅 生命 《烦恼与菩提》 短篇小说 《人民文学》 《乡场上》
原文传递
主持人的话
10
作者 於可训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8-69,共2页
我与欧阳黔森有一面之缘,那年到贵州讲学,蒙他盛情款待,留下很深印象。回来后找了他的一些作品来读,印象益深,觉得他的作品既有何士光的余响,又有蹇先艾的遗风。说有何士光的余响,是因为当年何士光写“伤痕”、写“反思”、写“... 我与欧阳黔森有一面之缘,那年到贵州讲学,蒙他盛情款待,留下很深印象。回来后找了他的一些作品来读,印象益深,觉得他的作品既有何士光的余响,又有蹇先艾的遗风。说有何士光的余响,是因为当年何士光写“伤痕”、写“反思”、写“改革”,都不直接把灵肉的“伤痕”暴露出来、把“反思”的结论告诉读者、把“改革”的方案展示给人,而是把这些由社会学家、历史学家和政治家干的活计,都点化为一点因由,缩略成一种背景,而将全部笔力集中于人情和人性这个文学永恒的描写对象。凡是读过短篇小说《乡场上》的,应该都不会忘记那震撼人心的结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持人 “反思” 《乡场上》 何士光 社会学家 历史学家 描写对象 短篇小说
原文传递
卷首
11
《人民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3,共1页
中国乡村小说的名作,几乎都是在农民性格和时运的关系上有所发现,核心故事又大都与“土地”的属性相关,并在此中显现传统人格的力量。无论是早年的《暴风骤雨》、《创业史》、《山乡巨变》,还是新时期以来的《乡场上》、《种苞谷的... 中国乡村小说的名作,几乎都是在农民性格和时运的关系上有所发现,核心故事又大都与“土地”的属性相关,并在此中显现传统人格的力量。无论是早年的《暴风骤雨》、《创业史》、《山乡巨变》,还是新时期以来的《乡场上》、《种苞谷的老人》、《缱绻与决绝》等等,莫不如此。从土改、互助组、人民公社再到分田到户,时代似乎总是以土地属性的变迁,锻造着新人的性格同时纠结着老农的心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缱绻与决绝》 《暴风骤雨》 《山巨变》 《创业史》 《乡场上》 村小说 传统人格 人民公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