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徐松《中兴礼书》及《中兴礼书续编》论略——南宋国家典礼及礼书编纂的珍贵资料
1
作者 李军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45-49,共5页
清代学者徐松曾从《永乐大典》中辑录了大量的稀见文献,其中关于宋代的《中兴礼书》及《中兴礼书续编》就是其中之一,但至今在学界则鲜有研究者。《中兴礼书》及《续编》,虽然在体制和内容方面无大的创新,但对于研究南宋的典礼、历史、... 清代学者徐松曾从《永乐大典》中辑录了大量的稀见文献,其中关于宋代的《中兴礼书》及《中兴礼书续编》就是其中之一,但至今在学界则鲜有研究者。《中兴礼书》及《续编》,虽然在体制和内容方面无大的创新,但对于研究南宋的典礼、历史、音乐、官窑等诸多方面,却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需要学界不断去挖掘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松 《中兴书》 南宋
下载PDF
《三国志·谯周传》“研精六经,尤善书札”辨误
2
作者 周斌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52-54,共3页
《三国志·谯周传》记载:谯周"研精六经,尤善书札"。"书札"应是"《书》《礼》"之误,依据是:《通志》的《谯周传》"书札"作"《书》《礼》";从谯周作品及谯周的经学承传来看,作&qu... 《三国志·谯周传》记载:谯周"研精六经,尤善书札"。"书札"应是"《书》《礼》"之误,依据是:《通志》的《谯周传》"书札"作"《书》《礼》";从谯周作品及谯周的经学承传来看,作"尤善书札"不合理,而作"尤善《书》《礼》"则合理;《三国志》中"礼"字多讹为"札"字;"禮"字很早就已写作"礼",而"礼"字与"札"字形近,易致二者混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志》 《谯周传》 《书》《礼》
下载PDF
春秋思想界的张力:论新思潮与老传统的关系 被引量:7
3
作者 贡华南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2-109,共8页
春秋思想世界中存在着两股重要的力量,一是《诗》、《书》、《礼》、《乐》代表的老传统,另一个是齐桓-管仲的形名-事功思潮。作为新涌现的思想力量之代表,齐桓-管仲思想以效率、功利为其基本旨趣,其现实目标包括取物以归己与屈人(国)... 春秋思想世界中存在着两股重要的力量,一是《诗》、《书》、《礼》、《乐》代表的老传统,另一个是齐桓-管仲的形名-事功思潮。作为新涌现的思想力量之代表,齐桓-管仲思想以效率、功利为其基本旨趣,其现实目标包括取物以归己与屈人(国)以就己,即"有为"。齐桓-管仲的形名事功思想与权力、物质利益牵连,拥有更强的变革现实的力量,由此成为春秋战国诸侯为之倾心的新的思想势力。晋文公图霸业之举措多借鉴齐桓-管仲,子产治郑国,尚贤使能,铸刑书,邓析据此造"竹刑"。这些以客观性、确定性、效率性为主导的精神可以看作是对齐桓-管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形名-事功思潮是对《诗》、《书》、《礼》、《乐》所构成的老的思想世界之反动,"礼崩乐坏"正是这一思潮崛起、冲击所带来的后果。这种新思潮一方面动摇了《诗》、《书》、《礼》、《乐》思想系统,成为与之对峙的思想力量;另一方面,这个思潮与《诗》、《书》、《礼》、《乐》思想传统一道构成了先秦诸子思想之源头与基本境域。两种思想力量之对立、激荡也构成了春秋思想进一步发展的内在张力。老子以"无为"扭转"有为",其反对、超越的对象包含礼乐文化,但最重要的是形名法术。孔子从周,欲恢复被齐桓-管仲的形名事功冲击而逐渐式微的老传统。不同于老子同时拒斥礼乐、形名,孔子拒斥形名法令而使之归于仁与礼。老、孔思想所达到的境界皆基于以上两股精神力量之间的巨大张力。正视这两股思想力量及其对立构成的思想张力,为准确理解春秋思想世界及诸子思想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思想世界 《诗》《书》《礼》《乐》传统 齐桓-管仲思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