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3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泽明电影《乱》中的人性思考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立峰 张颖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6-107,共2页
20世纪日本著名电影大师黑泽明一生拍摄了30多部影片,获得多个奖项,取得了让世人敬仰的成绩。黑泽明的影片一直体现着深切的人文关怀,具有深刻的道德观念与哲理思考。《乱》是黑泽明晚年的经典作品,对人性的反思,贯穿了电影的始终... 20世纪日本著名电影大师黑泽明一生拍摄了30多部影片,获得多个奖项,取得了让世人敬仰的成绩。黑泽明的影片一直体现着深切的人文关怀,具有深刻的道德观念与哲理思考。《乱》是黑泽明晚年的经典作品,对人性的反思,贯穿了电影的始终。本文通过对影片《乱》中人物的深入分析,探讨黑泽明关于人性的思考。黑泽明用其深邃的目光和人道主义精神剖析了隐藏于人性背后的罪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泽明 《乱》 人性 丑恶
下载PDF
“化”的方式: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乱里春秋”与艺术创作——藉从戏剧《李尔王》到电影《乱》的改编试论艺术创作的方式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璟慧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8-242,共5页
日本导演黑泽明借用莎士比亚的戏剧《李尔王》(KingLear)拍出的电影《乱》(Ran)是一个大胆的艺术创作,我们认为,虽然评判艺术作品之美,须秉承独立精神,即把该作品置于其独立的学科门类中去考察,避免电影改编作品或其他"改编"... 日本导演黑泽明借用莎士比亚的戏剧《李尔王》(KingLear)拍出的电影《乱》(Ran)是一个大胆的艺术创作,我们认为,虽然评判艺术作品之美,须秉承独立精神,即把该作品置于其独立的学科门类中去考察,避免电影改编作品或其他"改编"作品陷入向不属于自身艺术特性的门类中寻求欣赏的标准的境地,但文艺创作的繁荣,却须知彼(其他艺术门类)知己(此艺术门类),摈弃门户之见,即以"乱里春秋"的艺术手法运用于艺术创作,将任何可能性都视为根本追求,所谓艺术创作的自由与新意,才是不受限制与拘束的。而实际上,"乱里春秋"的方式,就是人类文化自身运行的方式,即"化"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尔王》 《乱》 艺术创作 里春秋” “化”
下载PDF
黑泽明的《李尔王》——《乱》——谈黑泽明对《李尔王》的移植与改编 被引量:6
3
作者 杜隽 《台州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39-43,共5页
黑泽明编导和拍摄的《乱》,是对莎士比亚《李尔王》的一次成功地移植和改编,黑泽明移植了莎剧的情节,但又依据东方民族的审美习惯对其作了改编。他变换了作品中人物的性别,增加了日本武士道特点和东方的佛教色彩,融入了日本的传统艺术,... 黑泽明编导和拍摄的《乱》,是对莎士比亚《李尔王》的一次成功地移植和改编,黑泽明移植了莎剧的情节,但又依据东方民族的审美习惯对其作了改编。他变换了作品中人物的性别,增加了日本武士道特点和东方的佛教色彩,融入了日本的传统艺术,使改编后的《李尔王》——《乱》,不仅适合日本民族的阅读心理,也反映了日本时代社会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 黑泽明 《乱》 移植 改编
下载PDF
电影《乱》的权力叙事分析
4
作者 陈汝倩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5-47,共3页
黑泽明的电影《乱》是在莎士比亚戏剧《李尔王》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影片将莎剧中对于人性的洞察与批判移植到日本的战乱历史之中,具有深刻的反思力度。《乱》以人物之间的权力争夺为线索,描绘了一幅乱世的图景,展现了英雄暮年之哀,并... 黑泽明的电影《乱》是在莎士比亚戏剧《李尔王》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影片将莎剧中对于人性的洞察与批判移植到日本的战乱历史之中,具有深刻的反思力度。《乱》以人物之间的权力争夺为线索,描绘了一幅乱世的图景,展现了英雄暮年之哀,并对武士道精神的逝去表示了叹惋。同时,影片中塑造了两个女性形象来推动辅助线索的推进,女性形象的生动演绎揭示了欲望与权力之间的关系,实为导演在改编基础上的一大创造。影片的结尾归于疯狂与毁灭,最终揭示了权力的空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乱》 黑泽明 权力 欲望 历史
下载PDF
度人与自度——浅析莎剧《李尔王》与电影《乱》中人物的塑造
5
作者 李季 《电影评介》 2013年第6期64-64,77,共2页
较之莎剧《李尔王》,黑泽明的电影《乱》相比较缺乏慈悲,莎剧中也将美好的东西毁了给人看,但结尾仍然有希望;《乱》的开放式结局,带着浓烈的东方色彩,虽淡薄了对人世的悲悯,却在残酷中有着更多的留白让人思考。
关键词 《李尔王》《乱》人物 命运
下载PDF
不可思议的事情终于发生了——评《乱》之一文字秀虎的错误行动
6
作者 李伟 《阅读与写作》 2010年第8期19-21,共3页
悲剧的理论和实践一直受亚里士多德的影响。由日本名导演黑泽明导演的《乱》虽然在主要架构上引入了莎翁名剧《李尔王》的故事元素,但从行动的维度来看,《乱》依然体现了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整个《乱》即是在围绕着一文字秀虎的错... 悲剧的理论和实践一直受亚里士多德的影响。由日本名导演黑泽明导演的《乱》虽然在主要架构上引入了莎翁名剧《李尔王》的故事元素,但从行动的维度来看,《乱》依然体现了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整个《乱》即是在围绕着一文字秀虎的错误行动展开故事情节。本文试就一文字秀虎的错误行动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乱》 文字 亚里士多德 悲剧理论 故事情节 《李尔王》 黑泽明 导演
下载PDF
两种想像力——评《乱》与《英雄》 被引量:2
7
作者 程函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16,共7页
史诗的诱惑在今年4月17日与张艺谋的一次交谈中.斯皮尔伯格赞叹电影《英雄》对色彩的令人称奇的使用,建议张艺谋拍摄一部科幻片.“因为我从你的武打片中看到了想像力。我觉得你如果能够把你自己完全地解放出来.能够拍一部超现实的... 史诗的诱惑在今年4月17日与张艺谋的一次交谈中.斯皮尔伯格赞叹电影《英雄》对色彩的令人称奇的使用,建议张艺谋拍摄一部科幻片.“因为我从你的武打片中看到了想像力。我觉得你如果能够把你自己完全地解放出来.能够拍一部超现实的、完全不写实的片子,完全表达你的想像的故事,肯定能成功”。自《英雄》公映以来一直遭遇批评界和普通观众的批评以至沮丧得仅指望观众“记住其中几个画面就心满意足了”的张艺谋,听到斯皮尔伯格的此番评论,会有何感触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雄》 想像力 《乱》 斯皮尔伯格 张艺谋 武打片 科幻片 超现实 观众 批评
下载PDF
从黑泽明的生平看电影《乱》中的创作心理 被引量:5
8
作者 许恩茂 《新闻世界》 2014年第4期239-240,共2页
黑泽明是世界上最杰出的导演之一,早年的成功和晚年的多种遭遇让他对人生有了许多不同的看法。个人经历和背景的不同势必会影响艺术创作中的心理。黑泽明在1985年拍摄的电影《乱》是对莎士比亚经典悲剧《李尔王》的一次成功改编与移植,... 黑泽明是世界上最杰出的导演之一,早年的成功和晚年的多种遭遇让他对人生有了许多不同的看法。个人经历和背景的不同势必会影响艺术创作中的心理。黑泽明在1985年拍摄的电影《乱》是对莎士比亚经典悲剧《李尔王》的一次成功改编与移植,作品不仅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中也流露出许多黑泽明自己的影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泽明 《乱》 创作心理
下载PDF
黑泽明导演风格阐述——电影《乱》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火惠娟 《戏剧之家》 2017年第15期106-106,共1页
黑泽明是世界著名电影导演之一,以电影《罗生门》、《七武士》等享誉国际。本文将综合应用电影的视听语言、传统文化的表现方法、电影节奏的掌握与悬念的设置等理论,选取代表性电影《乱》进行分析,对黑泽明独特的导演风格进行阐述。
关键词 黑泽明 导演风格 电影《乱》
下载PDF
试论对莎士比亚戏剧《李尔王》的改编与重构——以田沁鑫《明》与黑泽明《乱》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子琦 《戏剧之家》 2021年第29期3-4,共2页
《李尔王》被奉为关于亲情,权力,欲望的经典剧作,历史上对其进行尝试改编的人不计其数,本文试图以田沁鑫导演的话剧《明》和黑泽明导演的电影《乱》为例,探寻关于莎剧的改编及其重构。
关键词 《李尔王》 《明》 《乱》 剧作改编
下载PDF
《李尔王》和《乱》的比较
11
作者 杨欣 《新农村(黑龙江)》 2012年第1期216-216,共1页
本文在对《李尔王》和《乱》两作品进行精心阅读基础上,对两部作品积极性了比较分析。主要从表现手法、情节线索和人物、主题色彩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关键词 《李尔王》 《乱》
下载PDF
从舞台到银幕——浅析电影《乱》对《李尔王》的改编与创新
12
作者 谢欣铭 《戏剧之家》 2022年第10期145-147,共3页
电影《乱》是日本电影“天皇”黑泽明晚年的一部集大成之作,影片取材于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李尔王》,讲述了战国时期日本的一个武将家族走向灭亡的悲剧故事。导演黑泽明并没有一味照搬原著设定,而是结合日本传统文化,做了合理的东方化... 电影《乱》是日本电影“天皇”黑泽明晚年的一部集大成之作,影片取材于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李尔王》,讲述了战国时期日本的一个武将家族走向灭亡的悲剧故事。导演黑泽明并没有一味照搬原著设定,而是结合日本传统文化,做了合理的东方化改编,使电影不仅继承了莎翁深刻的悲剧内核,也多了一分东方式的美学和哲学思考。本文试从情节安排、人物设置、主题内涵等方面对比分析电影《乱》对莎士比亚原著《李尔王》的改编与创新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尔王》 《乱》 莎士比亚 黑泽明 改编
下载PDF
黑泽明对莎士比亚戏剧的民族化改编——以电影《乱》为例
13
作者 刘俪英 《艺术科技》 2019年第10期85-86,共2页
黑泽明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在他的电影艺术生涯中,他改编了多部莎翁的经典剧作,其中《乱》是电影版改编《李尔王》改编得最好的一部。它的成功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黑泽明对莎翁戏剧的民族化改编。本文通过主题、故事情节、... 黑泽明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在他的电影艺术生涯中,他改编了多部莎翁的经典剧作,其中《乱》是电影版改编《李尔王》改编得最好的一部。它的成功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黑泽明对莎翁戏剧的民族化改编。本文通过主题、故事情节、人物塑造、视听语言4个方面,分析黑泽明电影《乱》对莎剧的民族化改编。希望通过分析能给中国电影改编西方戏剧带来些许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泽明 《乱》 民族化 改编
下载PDF
黑泽明电影《乱》中的影视艺术
14
作者 刘家伟 《戏剧之家》 2019年第25期113-113,共1页
《乱》是日本大师级电影导演黑泽明的代表作之一,影片于1985年上映,获得了奥斯卡奖多项提名。作为黑泽明晚期的代表作,《乱》几乎可以说是融入了黑泽明巅峰的艺术拍摄手法,无论是其浓郁鲜明的色彩风格,还是他对场景调度的极致把控,都在... 《乱》是日本大师级电影导演黑泽明的代表作之一,影片于1985年上映,获得了奥斯卡奖多项提名。作为黑泽明晚期的代表作,《乱》几乎可以说是融入了黑泽明巅峰的艺术拍摄手法,无论是其浓郁鲜明的色彩风格,还是他对场景调度的极致把控,都在这部影片中展露无遗。本文仅就影片的一些拍摄手法和画面特色展开研究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泽明 《乱》 拍摄手法
下载PDF
死于荒野——观日本电影《乱》
15
作者 刘大先 《阅读与写作》 2004年第6期21-21,共1页
《乱》是日本电影大师黑泽明1985年作品。这个时候黑泽明已经是75岁的老人了,所以整个片子的叙述是舒缓的,一般人则可能会觉得它是沉闷的。叙事节奏从开始在草原上的狩猎时就定下了,静如处子,动若脱兔,草原骑射显示出的大气与孤独... 《乱》是日本电影大师黑泽明1985年作品。这个时候黑泽明已经是75岁的老人了,所以整个片子的叙述是舒缓的,一般人则可能会觉得它是沉闷的。叙事节奏从开始在草原上的狩猎时就定下了,静如处子,动若脱兔,草原骑射显示出的大气与孤独赋予了我们预期的史诗的效果。秀虎和三个儿子之间的复杂争斗在时而平淡时而激烈中进行,有条不紊,真正的大师风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电影 《乱》 黑泽明 影视评论 中学 语文
下载PDF
瘟疫背景下王孟英重订《霍乱论》及相关研究
16
作者 于业礼 徐双 《中医药文化》 2023年第5期486-493,共8页
晚清著名医家王孟英为避战乱,辗转多地迁移至沪。时值沪上霍乱猖獗,亲朋故友罹难众多,王孟英在悲痛之余,对早年自撰的《霍乱论》一书重加订正,题为《随息居重订霍乱论》,成为一部有关霍乱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专书,是我国医学史上具有开... 晚清著名医家王孟英为避战乱,辗转多地迁移至沪。时值沪上霍乱猖獗,亲朋故友罹难众多,王孟英在悲痛之余,对早年自撰的《霍乱论》一书重加订正,题为《随息居重订霍乱论》,成为一部有关霍乱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专书,是我国医学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的霍乱专著。在考察咸、同时期疫病的基础上,结合王孟英颠沛流离的晚年经历,阐述《重订霍乱论》成书背景、具体过程和历史意义,为疫病史研究提供更多元的素材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订霍论》 王孟英 疫病 书籍史
下载PDF
黑泽明电影《乱》的佛教视野和美学思想 被引量:1
17
作者 郑绍楠 郭小丽 《电影新作》 2017年第2期97-101,共5页
黑泽明的电影《乱》是由莎士比亚的《李尔王》改编而来,导演将故事背景置换为古代日本,并以佛教视野来观照乱世中的众生相。他在原作基础上增添了三个人物来代表人类对待苦难的三种态度——复仇、美和佛教的宽恕。在此视野下,他看到仇恨... 黑泽明的电影《乱》是由莎士比亚的《李尔王》改编而来,导演将故事背景置换为古代日本,并以佛教视野来观照乱世中的众生相。他在原作基础上增添了三个人物来代表人类对待苦难的三种态度——复仇、美和佛教的宽恕。在此视野下,他看到仇恨是"乱"不断循环的根源;而乱世中的美除了安慰苦难者,还担负"天问"的责任。《乱》中所持的美学不是日本避世的恒在美学,也非安住现世的无常美学,而是企图借美沟通接近救赎彼岸的宗教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乱》 宽恕 复仇 佛教视野 美学
原文传递
两岸当代戏曲创作之比较研究——以《十八罗汉图》与《丝路长城》、《乱红》与《桃花扇》为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汀若 《文化艺术研究》 CSSCI 2017年第1期72-83,共12页
《十八罗汉图》《丝路长城》《乱红》《桃花扇》为2015年于台北上演的四个当代戏曲剧目,它们恰好可以代表两岸的新编戏、实验戏、传统戏三类当代戏曲样式。本文从编剧、表演、音乐舞蹈、舞台美术、服装造型、导演六个方面对比分析两岸... 《十八罗汉图》《丝路长城》《乱红》《桃花扇》为2015年于台北上演的四个当代戏曲剧目,它们恰好可以代表两岸的新编戏、实验戏、传统戏三类当代戏曲样式。本文从编剧、表演、音乐舞蹈、舞台美术、服装造型、导演六个方面对比分析两岸当代戏曲创作之异同,认识两岸当代戏曲创作的具体特征,能为两岸戏曲的发展现状提供互视与反省的机会,也为两岸戏曲的长远发展带来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戏曲 《十八罗汉图》 《丝路长城》 《乱红》 《桃花扇》 比较研究
下载PDF
契丹“盐池宴”、“诸弟之乱”与夷离堇任期问题 被引量:7
19
作者 任爱君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1-69,共9页
中原史料关于契丹"盐池宴"的记载,始终是学界产生困惑的疑端;但经过南、北史料系统(即《辽史》等代表的北方史料和《新五代史》等代表的中原史料)的分析与研究,可以清晰地辨别出"盐池宴"与"诸弟之乱"存... 中原史料关于契丹"盐池宴"的记载,始终是学界产生困惑的疑端;但经过南、北史料系统(即《辽史》等代表的北方史料和《新五代史》等代表的中原史料)的分析与研究,可以清晰地辨别出"盐池宴"与"诸弟之乱"存在的史料类同关系,还可发现大夷离堇职务与部落首领世选与任期问题存在的疑端,从而解决辽初史料整理中的一些基本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丹辽朝 盐池宴 诸弟之 大夷离堇 本部夷离堇
下载PDF
《水经注》“乱流”考释 被引量:5
20
作者 鲍善淳 余飞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4-56,共3页
本文通过对《水经注》全书“乱流”一词出现的语境的考察,指出郦氏笔下的“乱流”,并非通常所理解的“横渡”之义,而是指两条或多条河流混合并流。同时对前人文字校勘上与之相关的错误也作了订正。
关键词 《水经注》 考释 文字校勘 订正 人文 河流 错误 语境 理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