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柔石《二月》中的疾病书写
1
作者 李雨亭 《山东开放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75-78,共4页
“疾病”因其独特的隐喻意义而受到现代知识分子的青睐。在《二月》中,柔石一方面通过书写文嫂、陶岚和萧涧秋的命运来展现疾病生成与物质困顿、礼教文化以及时代背景的关系。另一方面柔石又将萧涧秋作为自己的人格化身,以人道主义以及... “疾病”因其独特的隐喻意义而受到现代知识分子的青睐。在《二月》中,柔石一方面通过书写文嫂、陶岚和萧涧秋的命运来展现疾病生成与物质困顿、礼教文化以及时代背景的关系。另一方面柔石又将萧涧秋作为自己的人格化身,以人道主义以及启蒙主义作为药方,对文中的“患者”展开疗治。疗治的失败扯碎了知识分子“医者”的高傲,他们不得不面对自身也是“患者”的现实。医人与自医的双重失败不可避免地将他们导向了求医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石 《二月》 疾病书写
下载PDF
柔石《二月》的重新解读——兼与蓝棣之先生商榷 被引量:5
2
作者 郝倖仔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63-68,共6页
文章对柔石的《二月》文本进行重新解读 ,认为《二月》所叙述的不是一个爱情故事 ,主人公萧涧秋和文嫂、陶岚之间的感情不是以往研究者认定的男女之情 ;采莲则是萧涧秋追求的一种人生的终极信仰和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性意象 。
关键词 柔石 《二月》 解读 蓝棣之 萧涧秋形象 文嫂形象 陶岚形象 采莲形象 人物评论 中篇小说
下载PDF
漂泊中的寻梦者——解读柔石《二月》中的萧涧秋形象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雯 朱启琨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82-83,共2页
对主人公萧涧秋的归来离去、矛盾爱情、个体形象三个方面进行了解析,重新解读其个人形象。
关键词 柔石 《二月》 萧涧秋 寻梦者
下载PDF
借鉴与传承:也谈《二月》中的鲁迅因素 被引量:2
4
作者 宋剑华 《长江学术》 2017年第2期65-74,共10页
柔石的代表作《二月》,借鉴与传承了鲁迅精神,在空间背景、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诸方面,都留有鲁迅的影子,以至于学界一致认为,《二月》同鲁迅的小说具有太多的相似性。通过仔细比较,发现《二月》的文化批判性,虽然力求去接近鲁迅经验,... 柔石的代表作《二月》,借鉴与传承了鲁迅精神,在空间背景、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诸方面,都留有鲁迅的影子,以至于学界一致认为,《二月》同鲁迅的小说具有太多的相似性。通过仔细比较,发现《二月》的文化批判性,虽然力求去接近鲁迅经验,却远未达到鲁迅那样的思想深刻性。两者之间的这种差别,绝不能等同视之、一概而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月》 芙蓉镇 孤独者 新女性 孀妇劫 鲁迅因素
下载PDF
反思《二月》——一种女性主义解读视角 被引量:3
5
作者 程玖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17-22,共6页
站在女性主义的角度反思柔石的经典之作《二月》,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虽然反映出现实中女性的生存状况,但由于作者并没有把她们同时整合进女性视阈,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女性自身的生命逻辑与生命欲求,抽空了女性生命本应具有的丰富性,... 站在女性主义的角度反思柔石的经典之作《二月》,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虽然反映出现实中女性的生存状况,但由于作者并没有把她们同时整合进女性视阈,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女性自身的生命逻辑与生命欲求,抽空了女性生命本应具有的丰富性,呈现出男性中心意识和男权文化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月》 男权意识 女性主体
下载PDF
“道路前面还是道路”——析柔石《二月》主人公的回归与离去 被引量:2
6
作者 颜敏 《景德镇高专学报》 2002年第3期43-45,共3页
《二月》讲述了一个漂泊者的故事。萧涧秋回芙蓉镇,是幻想用故乡与爱情,将养漂泊人生孤寂彷徨的疲惫心灵;他的离去,表明他的思想行为与沉滞的社会格格不入。小说既表现了中国特定历史情境中的波希米亚人的生命体验,又包含了对现实... 《二月》讲述了一个漂泊者的故事。萧涧秋回芙蓉镇,是幻想用故乡与爱情,将养漂泊人生孤寂彷徨的疲惫心灵;他的离去,表明他的思想行为与沉滞的社会格格不入。小说既表现了中国特定历史情境中的波希米亚人的生命体验,又包含了对现实社会和国民性弱点的文化批判。小说的艺术特色,一是浓郁的伤感浪漫的主观抒情性,二是情节结构与情绪结构的完美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石 《二月》 中国 现代文学史 小说
下载PDF
柔石《二月》:因着诚挚深入而丰富 被引量:1
7
作者 李赋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45-49,共5页
柔石是“左联五烈士”中最具艺术潜质的作家。一般认为,他的代表作中篇小说《二月》纯熟地表现了青年知识者的追求,揭示了中国封建传统强大惯性重压下个人奋斗、人道主义理想的碰壁。但对于以主人公萧涧秋为代表的一代青年知识分子固... 柔石是“左联五烈士”中最具艺术潜质的作家。一般认为,他的代表作中篇小说《二月》纯熟地表现了青年知识者的追求,揭示了中国封建传统强大惯性重压下个人奋斗、人道主义理想的碰壁。但对于以主人公萧涧秋为代表的一代青年知识分子固有的人格缺失,以及由此造成的不必要的生存处境的尴尬、环境恶化,分析仍欠深人,因而遮蔽了《二月》这部作品主题意蕴应有的丰富性,也在客观上影响了对于柔石这位作家杰出艺术才能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石 中国 中篇小说 人道主义 人格缺失 《二月》
下载PDF
柔石《二月》中萧涧秋婚恋模式新探
8
作者 王俊虎 戴珍玲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91-96,共6页
柔石小说《二月》以萧涧秋在芙蓉镇任教期间与三位女性之间的感情纠葛为主要线索,其中萧涧秋的婚恋关系受到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对萧涧秋所爱之人为谁产生过三种不同的说法,即采莲说、文嫂说和陶岚说。文章对萧涧秋与采莲、文嫂、陶岚之... 柔石小说《二月》以萧涧秋在芙蓉镇任教期间与三位女性之间的感情纠葛为主要线索,其中萧涧秋的婚恋关系受到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对萧涧秋所爱之人为谁产生过三种不同的说法,即采莲说、文嫂说和陶岚说。文章对萧涧秋与采莲、文嫂、陶岚之间的关系进行细致的梳理与分析,可以排除采莲说,得出萧涧秋同情文嫂、所爱为陶岚的结论。通过叙事学方法对萧涧秋、陶岚和文嫂之间的人物关系进行分析,深入窥探萧涧秋的内在心理,可以发现这种婚恋选择不仅是文本结构的一种策略安排,同时也折射出萧涧秋在婚恋择偶上微妙的男性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月》 萧涧秋 婚恋 模式 男性心理
下载PDF
《二月》艺术魅力再探
9
作者 卢雪云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45-47,共3页
柔石的中篇小说《二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它至少在两个方面引发了读者永久的共鸣与震撼:其一,文本故事本身内在的张力给读者内心层面营造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其二,主人公萧涧秋那份理想失落却又再度顽强追寻的脚步声激发了... 柔石的中篇小说《二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它至少在两个方面引发了读者永久的共鸣与震撼:其一,文本故事本身内在的张力给读者内心层面营造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其二,主人公萧涧秋那份理想失落却又再度顽强追寻的脚步声激发了读者的精神愉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月》 文本故事 想象空间 桃源理想 精神愉悦
下载PDF
柔石在《二月》中的人道主义探索
10
作者 李力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82-85,共4页
中篇小说《二月》是柔石对中国知识分子人生道路思考的结晶 ,是对中国社会的人道主义探索。主人公萧涧秋的人道主义和牺牲主义是作者的写照和象征 ,在这个人物身上 。
关键词 《二月》 柔石 中篇小说 人道主义 人物形象
下载PDF
生命的繁殖:一个原文本与五个目标文本——以帕斯捷尔纳克诗作《二月》的翻译为例
11
作者 汪剑钊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6-19,共4页
翻译活动绝非人们通常所认为的语言之间的等值转换,除了普通所谓的"语境"之外,还包含了文化、地域、时代等众多的信息或密码。至于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译者个人的气质、修养、趣味和经验都可以对原文本进行携有一定个人化性质... 翻译活动绝非人们通常所认为的语言之间的等值转换,除了普通所谓的"语境"之外,还包含了文化、地域、时代等众多的信息或密码。至于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译者个人的气质、修养、趣味和经验都可以对原文本进行携有一定个人化性质的"义疏""诂释",从而在目标文本中体现出程度不同的偏移、变形,甚或矫正,由此造成原文本诸元素不同程度的萎缩或膨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翻译 原文本 目标文本 帕斯捷尔纳克 《二月》
下载PDF
“外来者”故事中女性身体叙述与性别表述的异同——论《伤逝》《二月》《小城三月》
12
作者 何江凤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28-32,共5页
柔石和萧红深受鲁迅启蒙思想观念和现实主义的文学批判精神的影响,在小说的题材、创作手法上都表现出对鲁迅文学的借鉴和师承。几篇相似的爱情题材小说《伤逝》《二月》《小城三月》,在小说的叙事模式、两性关系的思考上,由于作家各自... 柔石和萧红深受鲁迅启蒙思想观念和现实主义的文学批判精神的影响,在小说的题材、创作手法上都表现出对鲁迅文学的借鉴和师承。几篇相似的爱情题材小说《伤逝》《二月》《小城三月》,在小说的叙事模式、两性关系的思考上,由于作家各自主体精神和生命体验的融入,有着性别表述的差异,形成启蒙文学较为丰富复杂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逝》 《二月》 《小城三月》 女性身体叙事 性别表述
下载PDF
艰难的选择与选择的艰难——重读《二月》兼与鲁迅小说人物比较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兴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25-28,共4页
《二月》主人公萧涧秋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个性主义和人道主义的无法统一,他的尴尬处境反映了旧中国庸俗社会的黑暗。萧涧秋的出走,是坚持自我,寻求新路的积极行为。《孤独者》中的魏连殳与萧涧秋有着相似的精神特征,他们面对着相同的社会... 《二月》主人公萧涧秋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个性主义和人道主义的无法统一,他的尴尬处境反映了旧中国庸俗社会的黑暗。萧涧秋的出走,是坚持自我,寻求新路的积极行为。《孤独者》中的魏连殳与萧涧秋有着相似的精神特征,他们面对着相同的社会思想环境,承受着不被社会理解的痛苦。鲁迅同情前者,批评后者,反映了鲁迅前后思想认识的变化,也反映了时代重心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月》 鲁迅 个性主义 人道主义 孤独者
下载PDF
重读《二月》
14
作者 张小红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3-70,共8页
关键词 《二月》 重读 人道主义 资产阶级 “文革” 现代文学史 社会影响 社会问题
下载PDF
柔石《二月》中书信里的问句——交往理性的“早春二月”之语符呈现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春泉 《阅江学刊》 2018年第6期75-83,共9页
柔石的小说《二月》内嵌有一定量的书信,颇具特色,整体上是较为典型的非均质语篇。《二月》书信里的问句具有较强的主体交互性,在某种意义上,有助于升华小说揭示交往理性的"早春二月"这个要素。《二月》书信里的问句,在语形上... 柔石的小说《二月》内嵌有一定量的书信,颇具特色,整体上是较为典型的非均质语篇。《二月》书信里的问句具有较强的主体交互性,在某种意义上,有助于升华小说揭示交往理性的"早春二月"这个要素。《二月》书信里的问句,在语形上,有较为丰富的标记;在语义上,以非真实疑问句为主;在语气上,表现为组合问的适用;在语境上,主体间性和文本间性契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石《二月》 交往理性 语气 语形语义 语境
下载PDF
《二月》的思想内涵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晓莉 《大连大学学报》 1995年第4期454-460,共7页
本文从萧涧秋的人道主义思想局限性,游离于参加革命或研究学问之间的动摇性及文嫂命运悲剧主客观因由三个方面的分析中,认为柔石的《二月》表现出高度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是一部极有思想力度和深度的现实主义佳作。
关键词 《二月》 现实主义 人道主义 动摇性
下载PDF
延宕:人性的弱点——以柔石《二月》中的萧涧秋为例
17
作者 张纪州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128-130,共3页
柔石的中篇小说《二月》叙述了一个悲剧故事,分析悲剧的原因很多,除去社会政治伦理等因素外,延宕作为男女主人公身上隐藏的人性弱点,它是被人们容易忽略的诱发悲剧产生的重要原因。在《二月》中,萧涧秋身上延宕这一人性弱点表现得尤其突... 柔石的中篇小说《二月》叙述了一个悲剧故事,分析悲剧的原因很多,除去社会政治伦理等因素外,延宕作为男女主人公身上隐藏的人性弱点,它是被人们容易忽略的诱发悲剧产生的重要原因。在《二月》中,萧涧秋身上延宕这一人性弱点表现得尤其突出,这可以从他自身的性格、他对陶岚的态度、他对文嫂的态度中可以清楚地感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月》 延宕 人性
下载PDF
黄梅戏音乐电视剧《二月》专家研讨会纪录 被引量:1
18
《黄梅戏艺术》 2001年第3期5-7,共3页
关键词 首映式 导演 黄梅戏 音乐电视 中国电影 演员 中国电视剧 《二月》 王伟 《家》
下载PDF
早春二月 (根据柔石小说《二月》改编 并参考同名电影)
19
作者 薛允璜 《上海艺术家》 2001年第3期48-59,共12页
时代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期. 地点 江南小镇,僻静乡间. 人物 (出场先后为序) 陶岚 大学生,芙蓉中学教师,陶校 长妹妹.二十三、四岁. 文嫂 革命军战士李志豪的遗孀.二十七、八岁.
关键词 《早春二月》 柔石 小说 《二月》 改编 电影剧本
下载PDF
迷茫的追寻者——试析《二月》中的萧涧秋形象
20
作者 国昊方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08年第11期56-57,共2页
柔石的中篇小说《二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众多的“说不清”赋予小说以迷人的魅力。本文试图通过爱情归属、归乡情结、个体精神三个方面对萧涧秋形象进行重新解读。
关键词 柔石 《二月》 萧涧秋 归乡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