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跋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音注补苴
1
作者 曹洁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4-76,共3页
宋跋本王仁《刊谬补缺切韵》是现今最为完整且最接近《切韵》原貌的修订本,简称《王三》。《王三》音注对考察陆法言《切韵》原书相当重要。文章参考不同版本及相同或相近时期的不同韵书,试图对音注中的疑难作出解释,并对漏注情况进行... 宋跋本王仁《刊谬补缺切韵》是现今最为完整且最接近《切韵》原貌的修订本,简称《王三》。《王三》音注对考察陆法言《切韵》原书相当重要。文章参考不同版本及相同或相近时期的不同韵书,试图对音注中的疑难作出解释,并对漏注情况进行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跋本仁昀《刊谬补缺韵》 音注 校误
下载PDF
敦煌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一曰”刍论
2
作者 曹洁 《中国文字研究》 CSSCI 2017年第2期127-132,共6页
《王一》中使用了“一曰”这一术语,与《说文》旨在区别形、音、义不同,《王一》“一曰”主要在于释义时兼存异说。《王一》“一曰”义或继承于《说文》,或引自其他古籍,或记录了韵书编纂当下比较常用的意义。“一曰”的主要作用是字义... 《王一》中使用了“一曰”这一术语,与《说文》旨在区别形、音、义不同,《王一》“一曰”主要在于释义时兼存异说。《王一》“一曰”义或继承于《说文》,或引自其他古籍,或记录了韵书编纂当下比较常用的意义。“一曰”的主要作用是字义别说和一物二名。“一曰”的价值在于体现了汉字字义的变化和发展,折射出编纂者在语义上具有了一定的系统观念,侧面反映了时代风貌与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本仁昫《刊谬补缺韵》(《一》) 一曰 首义
下载PDF
“龙鳞装”与《刊谬补缺切韵》装裱关系考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单嘉玖 王岩青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8-157,163,共10页
龙鳞装是古代书籍从卷轴向册页过渡阶段出现的一种装帧形式,又称鱼鳞装,也有人叫旋风装。前者指展开的时候书页的排列序如鳞片;后者指卷收的时候动如旋风。也有人认为龙鳞装与旋风装是不同的装帧形式。本文从书画装裱角度探讨了"... 龙鳞装是古代书籍从卷轴向册页过渡阶段出现的一种装帧形式,又称鱼鳞装,也有人叫旋风装。前者指展开的时候书页的排列序如鳞片;后者指卷收的时候动如旋风。也有人认为龙鳞装与旋风装是不同的装帧形式。本文从书画装裱角度探讨了"错缝裱法"的起源,分析了"龙鳞装"与《刊谬补缺切韵》的关系,认为"旋风装"与"龙鳞装"应该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书籍装订形式发展中的一种动态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子 旋风叶 旋风册子 《二王等书录》《刊谬补缺切韵》
原文传递
从卷轴到册页的转身—龙鳞装的装帧之美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晗 谢昳瑶 +1 位作者 时星佳 张广超 《天工》 2023年第10期55-57,共3页
古籍是文化的浓缩。古籍装帧有着清晰明确的发展脉络,在由繁至简的发展过程中,龙鳞装成了古籍从卷轴到册页转变的标志。溯源龙鳞装的发展历史,探索其产生原因;多角度探讨龙鳞装与旋风装的争议,力求展现龙鳞装的真实面貌;解码龙鳞装制作... 古籍是文化的浓缩。古籍装帧有着清晰明确的发展脉络,在由繁至简的发展过程中,龙鳞装成了古籍从卷轴到册页转变的标志。溯源龙鳞装的发展历史,探索其产生原因;多角度探讨龙鳞装与旋风装的争议,力求展现龙鳞装的真实面貌;解码龙鳞装制作工艺和创新发展,希望对当下的书籍设计有所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鳞装 古籍装帧 《唐写本仁煦刊谬补缺韵》 卷轴 册页 书籍设计
下载PDF
《切韵》系韵书韵目流变研究
5
作者 仝小琳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4-49,共6页
唐五代《切韵》系韵书现存韵目有三种格式,《切韵》的韵目格式应为:韵序——反切(无"反"字)——大韵——小注。《切韵》中绝大多数韵书依照陆书的韵序,《王一》、《王三》、蒋斧《唐韵》、P2014(3)、P2016等韵目韵序的改变是... 唐五代《切韵》系韵书现存韵目有三种格式,《切韵》的韵目格式应为:韵序——反切(无"反"字)——大韵——小注。《切韵》中绝大多数韵书依照陆书的韵序,《王一》、《王三》、蒋斧《唐韵》、P2014(3)、P2016等韵目韵序的改变是因为加韵。《王二》大量改动韵目,既有大韵代表字的改变,亦有韵序的大调整。这可能是因为《王二》非常注意韵序的排列,注意反映时音;另外《王二》编者口音也有些不同于《切韵》的地方。《王二》韵序对后世李舟《切韵》有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到《广韵》韵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格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