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79篇文章
< 1 2 8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陶渊明《五孝传》疏解
1
作者 范子烨 《学术交流》 CSSCI 2024年第10期167-182,共16页
陶渊明《五孝传》是一组关于古代孝子的传记作品,是陶渊明为其五子编纂的家庭教材,主要目的在于辅助《孝经》的传授和学习。传统五行观念是《五孝传》所依托的思想史背景,而该传的创写与陶氏家族深厚的孝道传统以及陶渊明晚年的家庭矛... 陶渊明《五孝传》是一组关于古代孝子的传记作品,是陶渊明为其五子编纂的家庭教材,主要目的在于辅助《孝经》的传授和学习。传统五行观念是《五孝传》所依托的思想史背景,而该传的创写与陶氏家族深厚的孝道传统以及陶渊明晚年的家庭矛盾有着密切关系。《五孝传》的深刻之处在于表达了德位合一的人格理想,即有德者有位,有位者有德,德与位、位与德是对应对称的关系,位是俗谛,德是真谛,就德而言,庶民可与天子齐平:孝道可以超越俗谛的桎梏,而臻于理想之境界。这种思想无疑具有重要的人学意义。事实上,诗人倾情描写的桃源胜境,也正是一个充盈着孝道精神的理想社会,孝道乃是诗人精心建构的桃源社会的伦理基础,而这种伦理生成于东方古国传统的自耕农经济,因此,桃花源式的社会理想也是在亚细亚生产方式支配下产生的最高社会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五孝传》 家族文化 家庭教育
下载PDF
禅宗话语中牧牛隐喻的认知研究——以《五灯会元》为例
2
作者 董方峰 闫馨玥 《社会科学动态》 2024年第10期97-103,共7页
佛教禅宗富于隐喻表达,其中牧牛隐喻便是禅宗话语中的一个重要现象。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和隐喻批评分析法,对禅宗经典《五灯会元》中的牧牛隐喻进行认知分析,探讨其概念系统、话语特征及所体现的禅宗修辞思想。研究发现,禅宗的牧牛隐喻是... 佛教禅宗富于隐喻表达,其中牧牛隐喻便是禅宗话语中的一个重要现象。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和隐喻批评分析法,对禅宗经典《五灯会元》中的牧牛隐喻进行认知分析,探讨其概念系统、话语特征及所体现的禅宗修辞思想。研究发现,禅宗的牧牛隐喻是以“修心证道是牧牛”为根隐喻,以“修行者是牧牛人”“心性是牛”和“修心功夫是牧牛活动”为主要派生隐喻的层级系统,表现出生活性、隐蔽性及副语言手段丰富的话语特征,体现了禅宗“平常心是道”的心性说、“顿悟成佛”的直觉论和“不立文字”的语言观,揭示了禅宗话语中的核心隐喻概念结构和认知基础,深化了对禅宗修辞观和哲学观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宗 话语 牧牛隐喻 《五灯会元》 认知
下载PDF
外向型汉英词典中医术语释义研究——以马礼逊《五车韵府》为例
3
作者 叶莹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20期191-194,共4页
外向型汉英词典的释义是母语非汉语学习者查询频率最高的信息。如何编纂高质量的释义,一直是词典界关注的焦点。文章研究《五车韵府》中医术语的释义原则和方式,发现马礼逊主要遵循了浅显易懂原则和实用性原则,释义方式以词汇释义、解... 外向型汉英词典的释义是母语非汉语学习者查询频率最高的信息。如何编纂高质量的释义,一直是词典界关注的焦点。文章研究《五车韵府》中医术语的释义原则和方式,发现马礼逊主要遵循了浅显易懂原则和实用性原则,释义方式以词汇释义、解释性释义和范畴性释义为主。本研究对中医术语在语文词典中的释义模式研编具有一定的价值,也对外向型汉英词典的中国文化负载词释义研究具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义 中医术语 《五车韵府》 外向型 汉英词典
下载PDF
清华简《五纪》“大音”与《五音图》图式略论——重读李学勤先生《伶州鸠与武王伐殷天象》
4
作者 程薇 《邯郸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86-94,共9页
受李学勤先生《伶州鸠与武王伐殷天象》之文的启发,从“中国传统学术乐律和历法长期不分”的角度,重审清华简《五纪》中的“大音”问题和《五音图》中的“五角星”图式问题,得出一些新认识。
关键词 清华简 《五纪》大音 《五音图》角星
下载PDF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文体性质论
5
作者 吴怀东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五柳先生传》历来被视作反映陶渊明个人生活与思想的代表作,具有“实录”性质。然而,传主信息的模糊性、行为的传奇性却表明此文并非陶渊明个人生活的如实记录。实际上,汉代以来兴起的史书“杂传”为其提供了基本的文体要素,此文人物... 《五柳先生传》历来被视作反映陶渊明个人生活与思想的代表作,具有“实录”性质。然而,传主信息的模糊性、行为的传奇性却表明此文并非陶渊明个人生活的如实记录。实际上,汉代以来兴起的史书“杂传”为其提供了基本的文体要素,此文人物的类型化、内容的虚构性、精神的娱乐性与思想的寄托性表明其并非典型的“杂传”,而是在“杂传”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具有鲜明的小说因素或小说性质—兼具典型性、叙事性、虚构性和寄托性—是作为现代文体意义上的单篇小说唐传奇的“前身”。陶渊明并非生活在社会主流之外,《五柳先生传》显示了陶渊明复杂深刻的生命体验和强大的文化创新能力及杰出的文学创造力,反映出其与社会主流文化的深刻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五柳先生传》 文体 散文 杂传 小说
下载PDF
功能词典学视域下外向型双语词典的编纂——以马礼逊的《五车韵府》为例
6
作者 叶莹 《海外英语》 2024年第8期1-3,共3页
马礼逊的《五车韵府》在清朝时期广受母语非汉语学习者的欢迎,促进了当时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流。该文以词典功能学为理论框架,探讨《五车韵府》实现认知和交际功能的设计特征。研究显示《五车韵府》能满足母语非汉语学习者的需要是... 马礼逊的《五车韵府》在清朝时期广受母语非汉语学习者的欢迎,促进了当时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流。该文以词典功能学为理论框架,探讨《五车韵府》实现认知和交际功能的设计特征。研究显示《五车韵府》能满足母语非汉语学习者的需要是因为马礼逊综合考虑到词典潜在用户、需要查阅词典的场景以及用户需求三个方面,这三方面是外向型双语词典编纂的重要考量和成功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典功能学 《五车韵府》 双语词典 认知功能 交际功能
下载PDF
伊丽莎白·乔利短篇小说中女性“他者”形象研究——以《王子的又一假期》和《五英亩处女地》为例
7
作者 王梦萱 梁中贤 《语言与文化论坛》 2024年第1期95-105,共11页
2023年恰逢伊丽莎白·乔利(Elizabeth Jolly,1923-2007)诞辰100周年。作为书写边缘人物人生的作家,乔利在其著名短篇小说集《五英亩处女地及其他故事》中也讨论了多元文化背景下,边缘人物自我身份构建的过程。笔者认为,在《王子的... 2023年恰逢伊丽莎白·乔利(Elizabeth Jolly,1923-2007)诞辰100周年。作为书写边缘人物人生的作家,乔利在其著名短篇小说集《五英亩处女地及其他故事》中也讨论了多元文化背景下,边缘人物自我身份构建的过程。笔者认为,在《王子的又一假期》和《五英亩处女地》这2个故事中,乔利书写了父权和殖民双重体系压迫下的“他者”女性艰难的生存处境。本文通过阐释故事中“我”和“母亲”这两种不同的人物形象,展示了女性在“他者”身份建构下顺从的一面和非传统的一面,以及她们最终难以逃出“他者”牢笼的悲剧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丽莎白·乔利 《王子的又一假期》 《五英亩处女地》 “他者” 女性形象
下载PDF
创制建神——清华简《五纪》“建神正向”章研究
8
作者 马上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6,共8页
清华简《五纪》简19—21描述了后帝“建神正向”的过程,以此段为根据可绘制出十八大神的位置图。后帝是创制而非创世,其“建神正向”是在一定基础上完成的(如天圆地方的空间框架等)。后帝实际建神的对象是四冘、四柱、四唯十二神,此十... 清华简《五纪》简19—21描述了后帝“建神正向”的过程,以此段为根据可绘制出十八大神的位置图。后帝是创制而非创世,其“建神正向”是在一定基础上完成的(如天圆地方的空间框架等)。后帝实际建神的对象是四冘、四柱、四唯十二神,此十二神分别位于与其名称相配的十二个方位。此过程反映了后帝“惟王建国”,试图“辨方正位”“敬授民时”等目的。除了神祇的排位,德目也是此章不可忽视的部分,众德目的选择和排序是作者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有意为之的结果,其中“中(忠)”最特殊,中、忠有本质区别,但不可割裂,并存于《五纪》中有一语双关之效,构成以“中”为最高德目的“五合一”模式,即所谓“六德合五建”。联系创制图与全文,也可对简97“正列十乘有五”提出新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五纪》 建神正向 时空观 创制
下载PDF
梵文写本《五字文殊怙主供养仪轨》汉译与研究
9
作者 达娃群宗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2-83,157,158,共14页
《五字文殊怙主供养仪轨》是一篇简短的佛教密乘仪轨文献,收录在藏文《丹珠尔》德格版和卓尼版中。西藏博物馆珍藏的《五字文殊怙主供养仪轨》梵文写本的发现,尚属首次。该仪轨系《阿罗波遮那成就法》所收录五篇密乘仪轨之一,内容涉及... 《五字文殊怙主供养仪轨》是一篇简短的佛教密乘仪轨文献,收录在藏文《丹珠尔》德格版和卓尼版中。西藏博物馆珍藏的《五字文殊怙主供养仪轨》梵文写本的发现,尚属首次。该仪轨系《阿罗波遮那成就法》所收录五篇密乘仪轨之一,内容涉及文殊供养方法、密咒、身相等。对《五字文殊怙主供养仪轨》进行梵藏对勘,能展现梵本作为较早版本的特色,更能直接反映化梵为藏过程中,藏族译师对原典的理解和“再创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字文殊怙主供养仪轨》 《阿罗波遮那成就法》 梵本
下载PDF
韦伯恩《五首管弦乐曲》Op.10 No.2的音高组织结构
10
作者 余根卿 《当代音乐》 2024年第1期110-112,共3页
本文以韦伯恩《五首管弦乐曲》(Op.10 No.2)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核心音高材料以及音高材料如何衍生发展,进而获得音响的同质性与整体的统一性的结构力,进一步探讨韦伯恩的音乐创作技法特征。
关键词 韦伯恩 音高组织结构 《五首管弦乐曲》
下载PDF
流动视域下宝卷文献的校勘——基于《五圣宝卷》校勘实践的思考
11
作者 吕行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6-23,共8页
民俗语境下,宝卷文献以抄写为主要流传方式,呈现出“文无定本”的流动性,从而产生“一卷多版”“讹脱衍乙”“经典性缺失”等多重问题,为宝卷的校勘整理带来了重大挑战。《五圣宝卷》作为吴方言区至今流传的“活态”宝卷,是“文无定本... 民俗语境下,宝卷文献以抄写为主要流传方式,呈现出“文无定本”的流动性,从而产生“一卷多版”“讹脱衍乙”“经典性缺失”等多重问题,为宝卷的校勘整理带来了重大挑战。《五圣宝卷》作为吴方言区至今流传的“活态”宝卷,是“文无定本”的流动性宝卷文献的典型代表。对于这类文献的校勘,通常选择以“校法四例”为主要代表的传统古籍校勘方法。传统校勘方法对于同为“写本”的宝卷文献的校勘具有指导意义,却又因宝卷的文体特征展现出了不适配性。因此,要做好流动性宝卷文献的校勘工作,必须坚持“一版便还一版面貌”的原则,优先使用“校法四例”;同时,又要注意各法界限,协调配合运用,并以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民众心理、历史文化等为校勘的辅助参照,最后形成“底本附校勘记”的校勘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卷文献 流动性 校勘 《五圣宝卷》
下载PDF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与梁居安《六化翁传》之比较研究
12
作者 雷挺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95-97,共3页
《五柳先生传》是一篇反映陶渊明生活和思想的代表作,该作品在朝鲜半岛风靡几百年,对朝鲜高丽朝和李朝的文人创作都有过相当大的影响,并出现过多部仿作,其中李朝后期文人梁居安的《六化翁传》在写作风格和思想表达上,都与《五柳先生传... 《五柳先生传》是一篇反映陶渊明生活和思想的代表作,该作品在朝鲜半岛风靡几百年,对朝鲜高丽朝和李朝的文人创作都有过相当大的影响,并出现过多部仿作,其中李朝后期文人梁居安的《六化翁传》在写作风格和思想表达上,都与《五柳先生传》非常类似。但在思想旨归上,梁居安无法脱离儒家士大夫治国平天下的志向,他的隐世带有无法出仕的苦闷和得不到赏识的痛苦,与陶渊明归隐山林、怡然自得的隐世思想,形成鲜明的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六化翁传》 梁居安 朝鲜半岛
下载PDF
交响乐《五声神韵》中圆号的民族化创作阐释
13
作者 孙亚豪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24年第5期82-85,共4页
自上个世纪中叶以来,我国作曲家相继创作了一系列体现中国风格的交响乐音乐作品,使西洋乐器逐步融入我国民族音乐的“大家庭”中,丰富了民族音乐的创作,促进民族音乐的发展,其中圆号自进入中国以来就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备受关注。本文... 自上个世纪中叶以来,我国作曲家相继创作了一系列体现中国风格的交响乐音乐作品,使西洋乐器逐步融入我国民族音乐的“大家庭”中,丰富了民族音乐的创作,促进民族音乐的发展,其中圆号自进入中国以来就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备受关注。本文将以交响乐《五声神韵》为载体,通过对圆号的发展概况梳理,深入探讨《五声神韵》中圆号创作的民族化表现,并着重分析民族交响乐作品中圆号声部的创作技法,以及圆号民族化创作的思维路径,从而对圆号在我国当代民族音乐中的创作手法和艺术风格的把握做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号 《五声神韵》 民族化创作
下载PDF
电影《五至七时的克莱奥》中空间叙事对人物的塑造
14
作者 周婧宜 《西部广播电视》 2024年第1期116-119,共4页
空间叙事是以空间为线索组织叙事的一种方法。《五至七时的克莱奥》作为阿涅斯·瓦尔达执导的剧情电影,在叙事上具有鲜明的空间叙事特征,影片的叙事结构紧密围绕主人公克莱奥的心理状态和她所处的社会环境展开。电影通过精心设计的... 空间叙事是以空间为线索组织叙事的一种方法。《五至七时的克莱奥》作为阿涅斯·瓦尔达执导的剧情电影,在叙事上具有鲜明的空间叙事特征,影片的叙事结构紧密围绕主人公克莱奥的心理状态和她所处的社会环境展开。电影通过精心设计的镜头语言,展现了克莱奥在不同空间中的行动和内心变化,从而深刻揭示了人物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点。空间在这里不仅是故事发生的背景,更是推动情节发展和塑造人物形象的关键元素。电影中的社会空间和心理空间的交织使用,增加了叙事的深度和复杂性,使观众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人物和故事。本文通过对电影中的镜头空间、社会空间和心理空间的详细分析,揭示空间叙事在影片中的具体应用,并分析这种叙事技巧如何有效地服务于人物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叙事 人物塑造 《五至七时的克莱奥》 阿涅斯·瓦尔达
下载PDF
《五贤堂记碑》:孔道辅及孟子地位提升
15
作者 王睿智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第13期158-161,共4页
《五贤堂记碑》是北宋知名官员孔道辅为纪念五贤堂的建设而立的石碑,其碑文反映了宋代前期的道统思想,并成为孟子地位提升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 《五贤堂记碑》 孔道辅 道统 孟子
下载PDF
清华简《五纪》研究综述
16
作者 辛思佳 《今古文创》 2024年第3期53-55,共3页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十一)》于2021年12月由中西书局出版,仅收录《五纪》一篇,学者们从文字释读、思想内涵、研究价值等方面对《五纪》篇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总结这些成果,按照其研究方向大致分为文字的隶定与考释、文本内容与思想内...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十一)》于2021年12月由中西书局出版,仅收录《五纪》一篇,学者们从文字释读、思想内涵、研究价值等方面对《五纪》篇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总结这些成果,按照其研究方向大致分为文字的隶定与考释、文本内容与思想内涵研究两大类。本文将尝试对学界在这两个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归纳,以期对之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 《五纪》 出土文献
下载PDF
在“无用”中窥见道心 在“逍遥”中丰盈生命——庄子《五石之瓠》教学设计
17
作者 杨承花 《中学语文》 2024年第6期86-87,共2页
先秦诸子散文学习不能停留在对思想的简单了解上,而要引导学生结合时代特征去探究思想产生的社会原因,并将这种思想的积极面用于现代生活中。以《五石之瓠》为例,引导学生从小故事中去寻找庄子的价值观和庄子思想产生的社会原因,辩证地... 先秦诸子散文学习不能停留在对思想的简单了解上,而要引导学生结合时代特征去探究思想产生的社会原因,并将这种思想的积极面用于现代生活中。以《五石之瓠》为例,引导学生从小故事中去寻找庄子的价值观和庄子思想产生的社会原因,辩证地看待庄子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石之瓠》 思想价值 社会原因
下载PDF
罗杰·奎尔特艺术歌曲风格与演唱分析——以《五首莎士比亚诗歌Op.23》为例
18
作者 赵雅星 《铜陵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8-91,共4页
罗杰·奎尔特创作的艺术歌曲旋律优美浪漫,和声丰富,极具歌唱性和艺术性。文章以罗杰·奎尔特艺术歌曲《五首莎士比亚诗歌Op.23》为例,从作者创作背景与艺术成就、诗歌文本与音乐本体、英文艺术歌曲的演唱特点来阐述《五首莎士... 罗杰·奎尔特创作的艺术歌曲旋律优美浪漫,和声丰富,极具歌唱性和艺术性。文章以罗杰·奎尔特艺术歌曲《五首莎士比亚诗歌Op.23》为例,从作者创作背景与艺术成就、诗歌文本与音乐本体、英文艺术歌曲的演唱特点来阐述《五首莎士比亚诗歌Op.23》这部套曲的音乐风格,并提炼出演绎罗杰·奎尔特艺术歌曲作品的技巧要求:发声与咬字要高度统一,气息与共鸣要良好契合,灵活音变以突出作品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杰·奎尔特 《五首莎士比亚诗歌Op.23》 演唱技巧
下载PDF
钢琴独奏作品《五魁》音乐分析及演奏技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思 《鄂州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71-72,共2页
钢琴独奏作品《五魁》是民族音乐素材与西方作曲技法相融合的典范,拥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充分展现了中国古典音乐的艺术气韵,体现了西方音乐创作的独特性。文章通过分析《五魁》的创作背景以及《五魁》的和声、节奏、旋律,明确作品所彰显... 钢琴独奏作品《五魁》是民族音乐素材与西方作曲技法相融合的典范,拥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充分展现了中国古典音乐的艺术气韵,体现了西方音乐创作的独特性。文章通过分析《五魁》的创作背景以及《五魁》的和声、节奏、旋律,明确作品所彰显的自由特征及节奏感,体验满族人民狩猎生活的精神底蕴,进而从力度与触键等方面对《五魁》进行演奏分析,能够为后人还原作曲家的艺术情感、精神底蕴,提供必要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龙 钢琴独奏 《五魁》 音乐分析 演奏技法
下载PDF
洪水与戡乱:清华简《五纪》中的两个重要元素
20
作者 曹峰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1-36,共6页
洪水和戡乱这两个元素构成了《五纪》解读的关键,深入探讨这两个元素,将有助于对《五纪》性质、上古传说作出更为清晰的认识。《五纪》所代表战国时人的历史想象是以一治一乱为模式的,“洪水”是混乱的象征,一定是破坏势力造就的,这就... 洪水和戡乱这两个元素构成了《五纪》解读的关键,深入探讨这两个元素,将有助于对《五纪》性质、上古传说作出更为清晰的认识。《五纪》所代表战国时人的历史想象是以一治一乱为模式的,“洪水”是混乱的象征,一定是破坏势力造就的,这就导出了圣王重建宇宙秩序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因此没有必要非得与“大禹治水”关联起来。黄帝的历史地位正是建立在“戡乱”基础之上的,如果以“刑德”“文武”来概括圣王的作为,那么黄帝显然偏重刑和武,这也符合后世据功德评定帝王庙号时用“功”来概括初代帝王事迹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 《五纪》 洪水 戡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