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格面具下的精神瘫痪——《亡人》中的集体潜意识解读
1
作者 唐跃跃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128-130,共3页
《都柏林人》是乔伊斯力图描绘爱尔兰中下层生活,反映社会精神和道德瘫痪的一部短篇小说集。作为这部小说集的压轴篇,《亡人》无疑是表现瘫痪这一主题的集大成者。从荣格的集体潜意识理论中人格面具和阴影这一角度进行解读,可以更直观... 《都柏林人》是乔伊斯力图描绘爱尔兰中下层生活,反映社会精神和道德瘫痪的一部短篇小说集。作为这部小说集的压轴篇,《亡人》无疑是表现瘫痪这一主题的集大成者。从荣格的集体潜意识理论中人格面具和阴影这一角度进行解读,可以更直观地探讨《亡人》中加勃里埃尔精神瘫痪的内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亡人》 集体潜意识 精神瘫痪 人格面具 阴影
下载PDF
《亡明讲史》的南明书写与台静农的思想脉动——基于“南明”概念史的考察
2
作者 王开轩 《巢湖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80-85,142,共7页
“南明”不只是单纯的断代史概念,在概念的流变过程中,限于言说者的立场与目的,其“概念”内涵多次变换,变换背后隐含着彼时的时代气氛、社会价值导向与言说者的精神动向。抗战时期,面对家国之难,台静农以《民族英雄张苍水》为题呼应社... “南明”不只是单纯的断代史概念,在概念的流变过程中,限于言说者的立场与目的,其“概念”内涵多次变换,变换背后隐含着彼时的时代气氛、社会价值导向与言说者的精神动向。抗战时期,面对家国之难,台静农以《民族英雄张苍水》为题呼应社会中的“南明热”,但充斥着党争与变节的“居今”体验又促使台静农通过频繁的文本“手术”对“南明”概念重新赋义。从“南明”到“晚明”再到“亡明”的概念变迁史,是台静农“大道多歧”现实经历的投影,也折射出台静农作为知识分子的身份焦虑与对历史复现的惶惶忧惧。因此,从概念史的角度发现并定格历史概念“南明”在文学中的显影时刻,方便理解作家创作时的叙事选择与技法结构,更有助于理解在动荡时期台静农等文人的精神旨归与思想脉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静农 《亡明讲史》 南明 概念史
下载PDF
敦煌遗书《亡名氏脉经》佚方考 被引量:7
3
作者 刘喜平 李沛清 +1 位作者 辛宝 张侬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2-364,共3页
敦煌遗书《亡名氏脉经》源于王叔和《脉经》,但更接近王叔和《脉经》原貌。敦煌《亡名氏脉经》残卷存方计13首,惜已残缺,但其中7首方剂即桂枝汤、葛根汤、摩风膏、瞿麦汤、滑石散、平胃丸及前胡汤记载详实,易于辨识,在考证王叔和《脉经... 敦煌遗书《亡名氏脉经》源于王叔和《脉经》,但更接近王叔和《脉经》原貌。敦煌《亡名氏脉经》残卷存方计13首,惜已残缺,但其中7首方剂即桂枝汤、葛根汤、摩风膏、瞿麦汤、滑石散、平胃丸及前胡汤记载详实,易于辨识,在考证王叔和《脉经》古佚医方方面提供了重要线索,弥足珍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遗书 《脉经》 《亡名氏脉经》
下载PDF
亡明作为隐喻——台静农的《亡明讲史》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德威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9,F0002,共7页
《亡明讲史》是台静农完成于抗战时期的历史小说,陈独秀曾经先睹为快。这部以清军灭明史事为蓝本的演义之书,是一部危机之作,也是一本危险之作。台静农日后携书稿到台湾,在戒严的时代里,当然心存顾忌。《亡明讲史》自此被束之高阁,直到2... 《亡明讲史》是台静农完成于抗战时期的历史小说,陈独秀曾经先睹为快。这部以清军灭明史事为蓝本的演义之书,是一部危机之作,也是一本危险之作。台静农日后携书稿到台湾,在戒严的时代里,当然心存顾忌。《亡明讲史》自此被束之高阁,直到2020年才正式出版。抗战期间流亡知识分子颠沛流离,每有兴亡之叹。南明作为隐喻,此时又成焦点。台静农随性出入古今,从晚明看见民国,从文明看见野蛮。他质疑历史大叙事"诗学正义"的可能。不过《亡明讲史》更应被置于文学史与台氏的精神史脉络中加以看待,因为他的对话的对象不是别人,正是写作《故事新编》的鲁迅。在这部迟到80年的抗战小说中,我们见证一位五四文人兼革命者的自我对话与转折。《亡明讲史》正位于台静农生命转折点上,其内蕴的张力关乎一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静农 《亡明讲史》 抗战小说 鲁迅 《故事新编》
下载PDF
里耶秦简所见逃亡现象——从“缭可逃亡”文书的复原说起 被引量:5
5
作者 谢坤 《古代文明》 CSSCI 2017年第1期48-53,共6页
经过残简拼合及相关考释,本文复原了里耶秦简中的一份"缭可逃亡"文书。该文书记录秦迁陵县士卒缭可逃亡后,由"校长"呈报县廷核验此事的相关信息。案中,缭可以"道亡"方式逃脱,并随身携带了诸多衣食、兵器... 经过残简拼合及相关考释,本文复原了里耶秦简中的一份"缭可逃亡"文书。该文书记录秦迁陵县士卒缭可逃亡后,由"校长"呈报县廷核验此事的相关信息。案中,缭可以"道亡"方式逃脱,并随身携带了诸多衣食、兵器,其逃亡后"恐为盗贼",具有秦代逃亡犯罪的典型特征。这些信息与里耶秦简中的"课志"、"徒簿"、"法律"、"统计"类文书中其他关于徒隶、吏卒逃亡的记录一起,说明秦迁陵县曾存在大规模的刑徒逃亡情况,而该县对逃亡犯罪的抑制效果比较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耶秦简 复原 《亡律》
下载PDF
讲史偏多言外意:历史的忧惧与现实讽喻——论台静农的历史小说《亡明讲史》 被引量:1
6
作者 鲍良兵 金梦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5-66,共12页
抗战时期,台静农避居江津写作了长篇历史小说《亡明讲史》,以明清王朝鼎革的时空环境为背景,以戏谑的笔调讲述甲申(1644)、乙酉(1645)两年之间的史事:从崇祯帝吊死北京煤山到南京弘光政权崩溃。台静农笔下的“晚明”是一个混杂着浮躁、... 抗战时期,台静农避居江津写作了长篇历史小说《亡明讲史》,以明清王朝鼎革的时空环境为背景,以戏谑的笔调讲述甲申(1644)、乙酉(1645)两年之间的史事:从崇祯帝吊死北京煤山到南京弘光政权崩溃。台静农笔下的“晚明”是一个混杂着浮躁、狡诈、戾气、啼笑皆非又无可奈何的图景。小说深入描写鼎革之际柄国政者的昏聩、外寇的多谋、武将的内斗,尤其是对士大夫自甘堕落沦为帮闲文人时的心态进行了细腻的刻画,高度表彰了史可法的儒家真精神,“借古讽今”的用意亦属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静农 《亡明讲史》 戏谑 儒家精神
下载PDF
生亦何为,死亦何往——马勒声乐套曲《亡儿悼歌》悲剧性特征及演唱探析
7
作者 潘龙瑞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2013年第4期151-155,共5页
《亡儿悼歌》是马勒1901至1904根据《吕克特诗》创作的一部重要的声乐套曲,它具有强烈的悲剧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作曲家极具悲情的创作思想以及一系列独特的音乐创作手法运用方面;这部作品不仅暗喻了中年的马勒向死神的质问和对生命的思索... 《亡儿悼歌》是马勒1901至1904根据《吕克特诗》创作的一部重要的声乐套曲,它具有强烈的悲剧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作曲家极具悲情的创作思想以及一系列独特的音乐创作手法运用方面;这部作品不仅暗喻了中年的马勒向死神的质问和对生命的思索,更体现马勒当时内心极度悲观和"生亦何为,死亦何往"的心里。本文从创作与演唱两方面来解读这部声乐套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斯塔夫·马勒 《亡儿悼歌》 艺术歌曲 悲剧性特征 演唱探析
下载PDF
马勒声乐套曲《亡儿之歌》钢琴伴奏分析
8
作者 莫成练 《艺术探索》 2013年第6期88-89,105,共3页
马勒的声乐套曲《亡儿之歌》是他最富个性特点的代表作之一。作品的钢琴伴奏呈现出交响乐队化的特点。伴奏音型多样化,渲染了多种音乐情绪。和声色彩丰富,具有复合化的特征。
关键词 马勒 《亡儿之歌》 钢琴伴奏 乐队化
下载PDF
浅析马勒声乐套曲《亡儿之歌》
9
作者 梁雪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13年第1期44-45,共2页
德文艺术歌曲一直是声乐学习者重要的一门课程,不仅音乐上特有德奥民族色彩,在文学上也富有深厚含义。本文试从创作风格和音乐特征的角度讨论马勒声乐套曲《亡儿之歌》,展现马勒对于歌曲与管弦乐的革新结合理念。目的是希望通过文章的... 德文艺术歌曲一直是声乐学习者重要的一门课程,不仅音乐上特有德奥民族色彩,在文学上也富有深厚含义。本文试从创作风格和音乐特征的角度讨论马勒声乐套曲《亡儿之歌》,展现马勒对于歌曲与管弦乐的革新结合理念。目的是希望通过文章的发表促使我国音乐教育领域对西方近现代作品引起更多的重视,进一步丰富音乐院校教学的曲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勒 《亡儿之歌》 声乐教学
下载PDF
“只有漆黑”——台静农《亡明讲史》及其相关问题 被引量:2
10
作者 廖肇亨 郑雅尹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17,共9页
台静农先生早年以小说名世,生前未刊遗著《亡明讲史》一书现藏于台湾大学特藏组。《亡明讲史》一书主要以明朝覆灭之际的时空环境为背景,前半写北京,后半写南京。全书情节的发展依序大概可以区分为:(一)李自成入关之前,至崇祯帝自缢;(二... 台静农先生早年以小说名世,生前未刊遗著《亡明讲史》一书现藏于台湾大学特藏组。《亡明讲史》一书主要以明朝覆灭之际的时空环境为背景,前半写北京,后半写南京。全书情节的发展依序大概可以区分为:(一)李自成入关之前,至崇祯帝自缢;(二)李自成部众在北京;(三)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将李自成部众逐出北京,以九王爷进入北京城作结;(四)弘光帝在南京即位,朝政不纲,史可法出镇扬州;(五)南方将领内部矛盾,扬州城破,史可法殉国;(六)南京降清,以豫王之宴为全书总结。晚清以来,明清之际的各种话题经由各种文学形式加以书写流传,当时的历史一直是知识阶层核心的关怀所寄。此书最初成于1940年,抗日战争最为艰苦的时期,台静农先生以此讽喻时事的用心亦随处可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静农 《亡明讲史》 明末清初 崇祯帝 弘光帝 史可法 钱谦益
下载PDF
黑暗中的光明——从《亡儿之歌》中剖析马勒的音乐特征
11
作者 高琳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67-169,共3页
马勒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奥地利著名的指挥家、作曲家。他的创作主要集中在艺术歌曲和交响曲这两方面,声乐套曲《亡儿之歌》是马勒众多作品中直接描写死亡的一首作品。本文从创作背景,音乐分析及声乐分析这几方面对这部作品进行初步的... 马勒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奥地利著名的指挥家、作曲家。他的创作主要集中在艺术歌曲和交响曲这两方面,声乐套曲《亡儿之歌》是马勒众多作品中直接描写死亡的一首作品。本文从创作背景,音乐分析及声乐分析这几方面对这部作品进行初步的分析与探究,从而能更加深入地了解马勒的创作风格及音乐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勒 《亡儿之歌》 音乐分析 声乐分析
下载PDF
论程砚秋的一出“三国”戏——京剧《亡蜀鉴》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琢珏 《戏剧之家》 2016年第18期10-11,19,共3页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挖掘失传京剧剧目,本文从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入手谈程砚秋的一出濒临失传剧目——京剧《亡蜀鉴》,从文学性、思想性和艺术性三个层面分析了该剧的艺术成就,对该戏的嬗变进行了梳理。
关键词 程砚秋 三国演义 京剧《亡蜀鉴》
下载PDF
秦漢《亡律》“舍匿罪人”探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陳松長 劉欣欣 《简帛研究》 CSSCI 2017年第1期76-85,共10页
秦漢《亡律》中,"舍匿罪人"包括"舍罪人"和"匿罪人"兩種情况,這兩者的一個重要區别是舍匿者是否"知其情","舍罪人"經常還有一定的時間期限規定。另外,舍匿者所受的刑罰與被舍匿者的... 秦漢《亡律》中,"舍匿罪人"包括"舍罪人"和"匿罪人"兩種情况,這兩者的一個重要區别是舍匿者是否"知其情","舍罪人"經常還有一定的時間期限規定。另外,舍匿者所受的刑罰與被舍匿者的身份有密切關係。漢初對"舍匿罪人"的處罰比秦更爲嚴厲,可能與當時的社會環境有很大關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漢 《亡律》 舍匿罪人
下载PDF
传情文字少而精──读彭绩《亡妻龚氏圹铭》
14
作者 邵程 《文史杂志》 2001年第6期77-77,共1页
关键词 彭绩 《亡妻龚氏圹铭》 清朝 铭文
下载PDF
从《亡人逸事》看中国传统女性的幸福与悲哀
15
作者 刘宁宁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32-33,共2页
《亡人逸事》是孙犁悼念亡妻之作,记录了40年婚姻生活中关于妻子的点点滴滴。文中没有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也没有华丽绚烂的描绘语言,对妻子本人、夫妻之间相处的片段都是寥寥数笔,却描绘了妻子的一生。文中的妻子,是一名标准的贤妻良母... 《亡人逸事》是孙犁悼念亡妻之作,记录了40年婚姻生活中关于妻子的点点滴滴。文中没有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也没有华丽绚烂的描绘语言,对妻子本人、夫妻之间相处的片段都是寥寥数笔,却描绘了妻子的一生。文中的妻子,是一名标准的贤妻良母,也是一名礼教观念很重的传统女性。从文中,读者可以看到作为传统女性的妻子有对夫妻关系安心满足、家庭圆满和睦的幸福,也有作为传统女性为生计操劳夫妻无暇相处、文化水平有限无法与丈夫进行深层思想沟通、婚姻生活中没有自我的悲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亡人逸事》 传统女性 婚姻
下载PDF
《亡人逸事》对记叙文选材的借鉴意义
16
作者 胡飞萍 《文教资料》 2012年第3期68-69,共2页
《亡人逸事》是痛定思痛的作品。孙犁将哀念之情深深地渗透在字里行间,强烈地打动着读者,关键就在于作者的选材,即作者选择了一些"不太使人感伤的片断"。多读、模仿、借鉴这样的作品,进而理解记叙文选材标准,对于中学生提高记叙文的... 《亡人逸事》是痛定思痛的作品。孙犁将哀念之情深深地渗透在字里行间,强烈地打动着读者,关键就在于作者的选材,即作者选择了一些"不太使人感伤的片断"。多读、模仿、借鉴这样的作品,进而理解记叙文选材标准,对于中学生提高记叙文的选材水平有很大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亡人逸事》 记叙文 选材标准
下载PDF
死亡阴影下的释然与解脱 从马勒的《亡儿之歌》到《大地之歌》
17
作者 陈可 《音乐爱好者》 2021年第1期49-52,共4页
古斯塔夫·马勒是十九世纪最伟大的歌剧指挥家与最重要的交响曲作曲家。当人们谈论和欣赏他的作品时,不难发现,几乎每一部交响曲或声乐套曲都难逃死亡阴影的笼罩或对死亡本身的渲染和表达。这也难怪,死亡之手从马勒幼年时起,就没有... 古斯塔夫·马勒是十九世纪最伟大的歌剧指挥家与最重要的交响曲作曲家。当人们谈论和欣赏他的作品时,不难发现,几乎每一部交响曲或声乐套曲都难逃死亡阴影的笼罩或对死亡本身的渲染和表达。这也难怪,死亡之手从马勒幼年时起,就没有停止操控过这位可怜人短暂却辉煌的一生。马勒的父母在搬到捷克中部的伊赫拉瓦后,先后有多达十二个孩子降生。但不幸的是,将近一半的孩子在饱经疾病的折磨后离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勒 声乐套曲 《大地之歌》 《亡儿之歌》 阴影 十九世纪 十二个 交响曲
下载PDF
亡者电邮
18
《英语学习》 2009年第11期5-5,共1页
关键词 英语学习 学习方法 翻译 《亡者电邮》
下载PDF
《亡人逸事》课例赏鉴
19
作者 杨文贵 蒋洪兴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 2015年第7期92-96,共5页
本课基于对散文的文章体式与学生学情分析,采取浅文深教策略,确定两者教学重合的落点(核心教学内容)——通过对语言细节的品读,引导学生体悟和探究孙犁散文在布局谋篇、情感表达及行文风格等方面所垂范的"大羹淡味"的大师笔法。课... 本课基于对散文的文章体式与学生学情分析,采取浅文深教策略,确定两者教学重合的落点(核心教学内容)——通过对语言细节的品读,引导学生体悟和探究孙犁散文在布局谋篇、情感表达及行文风格等方面所垂范的"大羹淡味"的大师笔法。课上以孙犁作品"不煽情,不造势,不媚俗;看似很淡而实际很深"的语言细节品读为主要突破口,引导学生突破文本"简淡"的"阅读错觉"(浅阅读),引领他们走向文本深处,走向作者内心,走向美文鉴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亡人逸事》 浅文深教 探究
下载PDF
论教学语境与文本语境相融合的策略——以《亡人逸事》为例
20
作者 李先慧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4年第2期126-127,共2页
教学语境由教室布置、教学资源、实施教学时所运用的言语体态服装、教学流程的各元素构成的课堂交流情境,具有整体性、连续性和生成性特征。文本语境就是教学语境,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教学言语、教学评价、教师服饰等都要与文本语境相... 教学语境由教室布置、教学资源、实施教学时所运用的言语体态服装、教学流程的各元素构成的课堂交流情境,具有整体性、连续性和生成性特征。文本语境就是教学语境,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教学言语、教学评价、教师服饰等都要与文本语境相融合。《亡人逸事》的教学语境当为悲戚,教学目标当以"亡人"为核心进行情感体悟式的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语境 教学语境 《亡人逸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