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代中期北京内城旗人居住状况的考察与分析——基于乾隆《京城全图》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孔中华 钟玲 阴劼 《满族研究》 2016年第4期49-55,共7页
合院是清代北京最主要的民居形式,合院向大杂院的转变被视为20世纪以来北京传统民居空间格局的最大变化。本文通过识读乾隆《京城全图》院落平面图像,统计房屋和院落数量,结合八旗丁口与住房分配政策,探讨清代北京内城普通旗人的合院居... 合院是清代北京最主要的民居形式,合院向大杂院的转变被视为20世纪以来北京传统民居空间格局的最大变化。本文通过识读乾隆《京城全图》院落平面图像,统计房屋和院落数量,结合八旗丁口与住房分配政策,探讨清代北京内城普通旗人的合院居住状况。研究表明:各种规模住宅院落的占地比例与人口的阶层分布不均衡,宅地房屋兼并的严重,合院杂居现象随之产生;在大型院落比例过高的前提下,合院杂居是八旗住房制度的必然产物,底层杂居人口高达八旗总人口的90%。旗人日记《闲窗录梦》呈现的内城旗人居住实例进一步表明了杂居现象在清代中期旗人社会中下层中的普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院杂居 北京内城 旗人 乾隆《京城全图》 《闲窗录梦》
下载PDF
档案考证曹氏故居复建依据《京城全图》
2
作者 刘守华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49-49,共1页
关键词 《京城全图》 历史档案 曹雪芹 北京 故居
下载PDF
清中期《京城全图》
3
《地图》 2022年第1期I0001-I0001,共1页
这幅图描绘了清中期北京全城轮廓、街道、建筑布局和水系分布。内外两城的城墙和城门的构筑细节,以及大小街巷、胡同的分布,均在图中清晰可见,寺院、道观等亦有表示。此图为研究清代北京的城市建设提供了宝贵资料。
关键词 清中期 建筑布局 水系分布 《京城全图》
下载PDF
乾隆十五年《京城全图》中的太液池——清代《乾隆朝〈西苑太液池地盘图〉考》补证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其亨 庄岳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90-93,共4页
关键词 《西苑太液池地盘图》 历史地图 《京城全图》 地理位置
原文传递
乾隆年间北京拈花寺与万柳堂旧址再探
5
作者 贾珺 《装饰》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6-79,共4页
清代康熙年间名臣冯溥在北京外城营造了一座名为万柳堂的别业园林,其中拥有万株柳树和优美的山水景致,成为当时文人重要的雅集游乐之地。后来此园归属另一官员石文桂,改建为拈花寺。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依据乾隆《京城全图》和历史... 清代康熙年间名臣冯溥在北京外城营造了一座名为万柳堂的别业园林,其中拥有万株柳树和优美的山水景致,成为当时文人重要的雅集游乐之地。后来此园归属另一官员石文桂,改建为拈花寺。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依据乾隆《京城全图》和历史文献记载,对乾隆时期的拈花寺格局进行复原,并对盛期的万柳堂景物做进一步的追溯想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溥 拈花寺 万柳堂 《京城全图》
原文传递
曹雪芹蒜市口故居 被引量:2
6
作者 张书才 《文史知识》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21-29,共9页
北京崇文门外蒜市口曹雪芹故居,早在1982年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发现有关档案后,就开始调查考证了。1991年第二辑《红楼梦学刊》发表《曹雪芹蒜市口故居初探》一文,作者根据清代档案、乾隆《京城全图》与实地踏勘调查所见,首次考析论证了... 北京崇文门外蒜市口曹雪芹故居,早在1982年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发现有关档案后,就开始调查考证了。1991年第二辑《红楼梦学刊》发表《曹雪芹蒜市口故居初探》一文,作者根据清代档案、乾隆《京城全图》与实地踏勘调查所见,首次考析论证了蒜市口16号院"应该就是曹雪芹故居,或者说至少要比其他几个院落具有更大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雪芹 北京 蒜市口 故居遗址 《京城全图》
原文传递
南锣鼓巷
7
作者 王凯 《初中生之友(青春号)(中)》 2015年第3期F0004-F0004,共1页
南锣鼓巷位于北京中轴线东侧的交道口地区,北起鼓楼东大街,南至平安大街,宽8米,全长786米,与元大都同期建成,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至今已有740多年的历史,位列规划中的25片旧城保护区之中。因其地势中间高,南北低,如一驼... 南锣鼓巷位于北京中轴线东侧的交道口地区,北起鼓楼东大街,南至平安大街,宽8米,全长786米,与元大都同期建成,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至今已有740多年的历史,位列规划中的25片旧城保护区之中。因其地势中间高,南北低,如一驼背人,故名罗锅巷。到了清朝,乾隆十五年(1750年)绘制的《京城全图》改称南锣鼓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锣鼓 《京城全图》 中轴线 元大都 保护区 北京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