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性的可能性——知识考古学视野下的《人性污点》
1
作者 张韵韵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5期112-114,共3页
本文从知识考古学角度解读菲利普·罗思2000年发表的小说《人性污点》(也译作《人性的污秽》),从知识考古学探索话语的非连续性、解构主体和颠覆理性这三方面切入作品,挖掘那些散落和埋没在小说各处的零落的话语实践,指出它们各自... 本文从知识考古学角度解读菲利普·罗思2000年发表的小说《人性污点》(也译作《人性的污秽》),从知识考古学探索话语的非连续性、解构主体和颠覆理性这三方面切入作品,挖掘那些散落和埋没在小说各处的零落的话语实践,指出它们各自存在的方式和相互关联的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考古学 福柯 话语 《人性污点》
下载PDF
罗斯的《人性污点》:又一场后现代主义社会的恶作剧? 被引量:6
2
作者 史元辉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3-76,共4页
本文使用文本细读的方法,结合詹姆逊、拉康的有关后现代社会的理论探讨罗斯的《人性污点》这部小说的深层意义,认为它反映了后现代社会颠覆与消解之下人们的互相质疑和自我质疑,拷问了美国当代社会荒谬与反讽的历史状况。如果说它是一部... 本文使用文本细读的方法,结合詹姆逊、拉康的有关后现代社会的理论探讨罗斯的《人性污点》这部小说的深层意义,认为它反映了后现代社会颠覆与消解之下人们的互相质疑和自我质疑,拷问了美国当代社会荒谬与反讽的历史状况。如果说它是一部"恶作剧",也应该是一部"提出一个问题"的"恶作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作剧 《人性污点》 无深度感 主体自身的“死亡”
原文传递
《人性的污点》中犹太性和“美国梦”的双重幻灭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秀银 明蕾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99-102,共4页
《人性的污点》是菲利普·罗斯"美国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讲述了一个伪装成犹太人的非裔美国人一生追求"美国梦",但最终还是输得一败涂地的故事。本文从犹太性、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多个角度探究主人公"美... 《人性的污点》是菲利普·罗斯"美国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讲述了一个伪装成犹太人的非裔美国人一生追求"美国梦",但最终还是输得一败涂地的故事。本文从犹太性、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多个角度探究主人公"美国梦"幻灭的原因,反映出"美国梦"的虚假和局限,揭露了现代美国社会畸形的"美国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利普·罗斯 《人性污点》 犹太性 “美国梦”
下载PDF
身份流放的悲剧——从《人性的污点》看菲利普·罗思的身份观 被引量:2
4
作者 欧元春 《科技信息》 2011年第23期204-205,共2页
《人性的污点》作为菲利普.罗思的后美国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讲述了一个为追求其美国梦而将自己的黑人身份逾越为白种犹太人,最后却为社会所流放,陷入了身份悖论中的悲剧故事。在小说中,罗思充分运用了象征主义手法,采用多个意象,甚至... 《人性的污点》作为菲利普.罗思的后美国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讲述了一个为追求其美国梦而将自己的黑人身份逾越为白种犹太人,最后却为社会所流放,陷入了身份悖论中的悲剧故事。在小说中,罗思充分运用了象征主义手法,采用多个意象,甚至模仿了古希腊悲剧的结构,表现了身份逾越的悲剧。而隐藏于全文中最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以圣经为原型的流放模式,罗思将"流放"贯穿到主人公科尔曼的族裔身份、社会身份以及心灵深处,突出而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对美国社会的身份观:身份逾越不可能带来美国梦的实现,注定是个悲剧。本文笔者从流放传统入手,结合罗思的创作特点与其历史语境,分析文本,看罗思贯穿在文本中的身份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利普罗思 《人性污点》 身份观 流放 悲剧
下载PDF
《肖申克的救赎》与《人性的污点》对比评析
5
作者 于萍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66-67,共2页
《肖申克的救赎》和《人性的污点》两部影片中主人公有着相似的生活现状,他们对希望和理想生活进行不懈的追求,面对困难和挫折表现出超常的忍耐力,只是态度方式与结果迥然不同:安迪让人感受希望,科尔曼让人感到心痛。本文通过对两位主... 《肖申克的救赎》和《人性的污点》两部影片中主人公有着相似的生活现状,他们对希望和理想生活进行不懈的追求,面对困难和挫折表现出超常的忍耐力,只是态度方式与结果迥然不同:安迪让人感受希望,科尔曼让人感到心痛。本文通过对两位主人公的人性善恶的比较,分析其行为方式和社会环境,揭示出人性善恶的不同后果,从而阐述其对现代生活的影响,希望人们以正确的方式追求希望和成功,追求至善的人性真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肖申克的救赎》 《人性污点》 人性 救赎
下载PDF
《人性污点》
6
作者 司马晓兰 《世界电影》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86-189,共4页
关键词 《人性污点》 编剧 导演 美国 德国 合拍片 故事梗概 侦探片 惊险片
原文传递
论《人性的污点》中科尔曼·希尔克的悲剧
7
作者 章淮平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54-56,共3页
菲利普·罗斯小说《人性的污点》是其"美国三部曲"之一,作品展示了一幅美国当代社会不同阶层的生活图景。目前,学界大多从族裔视角和道德层面对该小说进行研究,然而,从新现实主义视角阐释小说主人公科尔曼·希尔克的... 菲利普·罗斯小说《人性的污点》是其"美国三部曲"之一,作品展示了一幅美国当代社会不同阶层的生活图景。目前,学界大多从族裔视角和道德层面对该小说进行研究,然而,从新现实主义视角阐释小说主人公科尔曼·希尔克的悲剧,更加凸显了少数族裔在当代美国社会的真实生活境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污点》 科尔曼·希尔克 悲剧 社会现实
下载PDF
《人性的污点》悲剧主题解析 被引量:4
8
作者 黄新川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179-181,共3页
菲利普·罗斯是当代美国最优秀、最具思想性,同时也是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世人称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的创作都致力于反思美国公众生活与私人生活之间的关系,因关注社会现实而具有深刻的批判色彩。《... 菲利普·罗斯是当代美国最优秀、最具思想性,同时也是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世人称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的创作都致力于反思美国公众生活与私人生活之间的关系,因关注社会现实而具有深刻的批判色彩。《人性的污点》是其美国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这部小说向读者展示了美国当代社会里生活在各个阶层的人的不同生存状态。通过分析西方悲剧发展过程中对悲剧主人公的选择,结合小说中主要人物的悲剧命运来解读这部小说,以期能对该小说有更好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利普·罗斯 《人性污点》 科尔曼·西尔克 悲剧命运
下载PDF
“审美乌托邦”:《店员》和《人性的污点》中的空间理想
9
作者 田津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7期72-73,共2页
犹太作家伯纳德·马拉穆德和菲利普·罗斯写作风格迥异,但其作品《店员》和《人性的污点》都关注犹太移民在美国遇到的现代性困境及空间诉求。《店员》里,莫里斯通过和店员重建“我—你”关系,将杂货店变成精神救赎的场所;《人... 犹太作家伯纳德·马拉穆德和菲利普·罗斯写作风格迥异,但其作品《店员》和《人性的污点》都关注犹太移民在美国遇到的现代性困境及空间诉求。《店员》里,莫里斯通过和店员重建“我—你”关系,将杂货店变成精神救赎的场所;《人性的污点》中,科尔曼通过和清洁工佛妮娅的恋爱逃离俗世,使有机农场变成世外桃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店员》 《人性污点》 空间 精神
下载PDF
从新历史主义的角度解读《人性的污点》(英文)
10
作者 陈妍颖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14年第2期161-164,共4页
菲利普罗斯是一个多产的作家。在其写作生涯中,他创作了多部经典作品。在不同的创造时期,根据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其作品也显现出不同的特点。论文试从新现实主义的角度分析菲利普罗斯的《人性的污点》,以期为该小说的理解和阐释提供一... 菲利普罗斯是一个多产的作家。在其写作生涯中,他创作了多部经典作品。在不同的创造时期,根据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其作品也显现出不同的特点。论文试从新现实主义的角度分析菲利普罗斯的《人性的污点》,以期为该小说的理解和阐释提供一个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利普罗斯 《人性污点》 新历史主义
下载PDF
解读电影《人性的污点》的悲剧主题
11
作者 康玫 张卫静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0-142,共3页
电影《人性的污点》以刻画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社会的特定社会政治环境充斥的个体多变的欲望,展现了不同社会历史时期复杂多变的人性欲望及其与生存之间的悖论。电影男女主人公在命运的沉重枷锁下,选择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抗争,虽然收获短... 电影《人性的污点》以刻画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社会的特定社会政治环境充斥的个体多变的欲望,展现了不同社会历史时期复杂多变的人性欲望及其与生存之间的悖论。电影男女主人公在命运的沉重枷锁下,选择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抗争,虽然收获短暂的圆满但终以悲惨的结局收场的遭遇表明,在一个十分重视种族和阶级身份且社会主流文化占据绝对话语权的国度,渺小的个体觊觎以僭越或者逃避的方式获取安宁注定是失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污点》 电影 悲剧主题
下载PDF
《人性的污点》中科曼·希尔克的心理活动
12
作者 罗文雅 《作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X期57-58,共2页
自从《人性的污点》发行之后,取得了巨大的反响。评论家们针对小说的写作技巧、题材以及主题等各抒己见,评论不一。然而,针对《人性的污点》的研究很少从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方面介入。本文将对《人性的污点》中科曼·希尔克的心理活... 自从《人性的污点》发行之后,取得了巨大的反响。评论家们针对小说的写作技巧、题材以及主题等各抒己见,评论不一。然而,针对《人性的污点》的研究很少从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方面介入。本文将对《人性的污点》中科曼·希尔克的心理活动进行解读,分析其自恋心理,并且对这种自恋心理的产生原因进行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污点》 心理活动 科曼·希尔克
原文传递
碟报频传
13
《实用影音技术》 2004年第5期60-61,共2页
故事发生在1870年,日本正值明治维新时期,克鲁斯饰演的美军南北战争英雄纳森,被当时的明治天皇邀请前往日本训练士兵及交流军事技术;但一批反对日本军事现代化的“最后武士”群起反抗,在一场浓雾中的激战后,不仅天皇的现代化军队被击败。
关键词 《最后的武士》 电影介绍 《盗佛线》 《归零》 《人性污点》
下载PDF
空间视角下《人性的污点》中的犹太家园情结
14
作者 田津 《华中人文论丛》 2014年第1期68-70,共3页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空间理论的转向成为学术思想界备受关注的热点。1974年,法国哲学家列斐伏尔以及法国思想家福柯成为空间理论研究的先行人,他们关于空间理论的创造性的观点,使其成为空间理论的奠基人。随后,一大批的空间理论不断推...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空间理论的转向成为学术思想界备受关注的热点。1974年,法国哲学家列斐伏尔以及法国思想家福柯成为空间理论研究的先行人,他们关于空间理论的创造性的观点,使其成为空间理论的奠基人。随后,一大批的空间理论不断推陈出新,这些理论为学术界运用空间理论探讨学术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菲利普·罗斯作为新一批犹太作家中的代表,其作品《人性的污点》沿袭了传统犹太作家对家园追寻情节的关注,更超越了种族的视角束缚,从现代性的角度,塑造了一个作为现代社会人的犹太人——科尔曼。科尔曼终其一生想要在美国社会找到一片栖息之地,却不仅饱受犹太身份的困扰,更遭遇了每个现代人在现代社会都会遇到的精神苦楚。从空间视角来看《人性的污点》中科尔曼的家园追寻情结,可以更加完整地展现犹太人在现代社会的生存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视角 犹太人 家园追寻 现代社会 《人性污点》
原文传递
From the Eyes of the Soul to the Sense of the Body: An Interpretation to the Philip Roth's The Human Stain
15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3年第9期533-540,共8页
The Human Stain (2000) is a novel full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visualism, making the readers imagine the fair skin of Coleman as a black, as well as the black identity hidden under his fair skin. Black and white, t... The Human Stain (2000) is a novel full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visualism, making the readers imagine the fair skin of Coleman as a black, as well as the black identity hidden under his fair skin. Black and white, these two colors create the general ideology of the book. Coleman revels in his personal feeling of the body because of the vision of his skin color, thus leading to his irreplaceable desire, emotion, and inner spiritual experience,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and explore the racialism existing in the novel by applying the gaze theory and offering a philosophical interpretation to the Coleman's tragedy. Coleman feels the pressure of betraying himself from time to time, and confounds himself with the virtual image in other's gaze. In order to seize back the subjectivity lost in the adversarial gaze from the white, Coleman resists it at the cost of cutting off relationship with his mother, which impressively shows the solitude and alienation of the black race in the American modem civil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ilip Roth COLEMAN GAZE visual racialism
下载PDF
2004年7月一区DVD特别推荐
16
《家庭影院技术》 2004年第6期82-83,共2页
蝴蝶效应 Butterfly EffectDVD 基本资料发行公司:新线/发行日期:2004年7月6日/区码:1区/视频格式:可变形宽银幕1.85:1/字幕:英语/音轨:英语DD 5.1EX,英语 DTS ES 6.1,英语 DD 2.0/盘片数量:1/盘片规格:D18(待确认)介绍:伊万最近感觉有... 蝴蝶效应 Butterfly EffectDVD 基本资料发行公司:新线/发行日期:2004年7月6日/区码:1区/视频格式:可变形宽银幕1.85:1/字幕:英语/音轨:英语DD 5.1EX,英语 DTS ES 6.1,英语 DD 2.0/盘片数量:1/盘片规格:D18(待确认)介绍:伊万最近感觉有点迷失,这个有着不幸童年的大学生,孩童时的那些可怕记忆残留在他的脑海里,缠绕着他现在的生活,令他无法安心,他只依稀记得那时自己是和几个好朋友生活在一起。心理医生鼓励每天把发生的事情一件件详细记下来,很快,伊万通过记事本找回了记忆,这些记忆让他惊讶地发现,自己当年做错了那么多的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VD 电影推荐 《蝴蝶效应》 《野蛮入侵》 《人性污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