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3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四运动报道建构的集体记忆及其时代价值——以《人民日报》(1949—2024年)为中心的考察
1
作者 肖建波 乔思阳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1-55,共5页
五四运动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重大事件,备受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并通过组织纪念活动来加强青年的爱国主义教育。《人民日报》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五四运动纪念活动给予充分且详实的报道。对《人民... 五四运动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重大事件,备受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并通过组织纪念活动来加强青年的爱国主义教育。《人民日报》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五四运动纪念活动给予充分且详实的报道。对《人民日报》(1949—2024年)五四运动相关报道展开文本分析,剖析其所建构起的集体记忆,包括以“革命斗争”为标志的深层记忆、以“建设发展”为基石的典型记忆、以“理想奋斗”为动力的永恒记忆和以“青春担当”为核心的时代记忆。这些集体记忆对于继承五四精神、凝聚社会认同、树牢家国情怀和为青年设立目标方向等方面,具有巨大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运动 集体记忆 爱国主义教育 《人民日报
下载PDF
主流媒体女性典型报道的现状、困境与出路--基于《人民日报》“三八红旗手”报道的内容分析(2013—2023)
2
作者 李敏 张津硕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81-90,共10页
“三八红旗手”是全国专项表彰妇女先进人物的最高荣誉,相关报道对女性典型人物的再现和评价,体现出社会主流价值观对女性核心品质的期望。以《人民日报》“三八红旗手”的报道为研究对象,讨论女性典型报道的叙事策略。研究发现,《人民... “三八红旗手”是全国专项表彰妇女先进人物的最高荣誉,相关报道对女性典型人物的再现和评价,体现出社会主流价值观对女性核心品质的期望。以《人民日报》“三八红旗手”的报道为研究对象,讨论女性典型报道的叙事策略。研究发现,《人民日报》将生活伦理事件和性别因素作为人物道德成长轨迹的辅助性叙事要素,丰富了人物的面向,报道得以脱离泛道德化的窠臼。另一方面,性别议题结构仍显表层化,尚未充分阐释人物基于性别的个体经验,难以呈现出与男性典型的差别;静态的叙事视角弱化了人物成长的动态性和历史性。培养问题意识,重新建构道德、生活与性别话语的逻辑关系,将人物经验置于国—家—人的关系网络,寻找时代的精神诉求与人物道德世界的契合点;从个人生活事件中发现人物道德成长的动因,呈现人物在这一过程中的性别体认,是改进女性典型报道的有效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典型报道 “三八红旗手” 主流媒体 《人民日报
下载PDF
雷锋形象之变与学雷锋活动演变——基于近六十年《人民日报》的雷锋报道
3
作者 王丽娜 《当代青年研究》 2024年第2期1-13,共13页
回溯学雷锋活动实践历程,雷锋身上的群众属性是“不变”的核心,具体体现为“平凡性”“效仿性”与“先进性”。群众属性促使群众对雷锋产生共情与认可,推动雷锋从沈阳走向全国,也使“雷锋”成为各时期普通优秀群众的代名词,形成变化的... 回溯学雷锋活动实践历程,雷锋身上的群众属性是“不变”的核心,具体体现为“平凡性”“效仿性”与“先进性”。群众属性促使群众对雷锋产生共情与认可,推动雷锋从沈阳走向全国,也使“雷锋”成为各时期普通优秀群众的代名词,形成变化的雷锋形象。梳理20世纪60年代至今《人民日报》对雷锋的报道发现,雷锋形象历经了从政治典型到奉献楷模再到奋斗榜样的三次演变,党和国家的政策导向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雷锋形象的“变”是雷锋群众属性“不变”的表征,赋予了学雷锋活动新的生命力,在此过程中,随着精神内涵的确立、学雷锋激励保障机制和协同联动机制不断完善,学雷锋活动日趋常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雷锋活动 《人民日报 群众属性 雷锋形象
下载PDF
框架理论视域下《人民日报》警察媒介形象研究
4
作者 梁鑫 程晨 《贵州警察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76-84,共9页
警察形象作为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社会秩序、展现公仆形象具有重要作用,良好的警察形象有利于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从政治传播的视角看,警察媒介形象的建构与传播直接影响着民众对警察形象的认知和评价。《人民日报》作为具有... 警察形象作为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社会秩序、展现公仆形象具有重要作用,良好的警察形象有利于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从政治传播的视角看,警察媒介形象的建构与传播直接影响着民众对警察形象的认知和评价。《人民日报》作为具有广泛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的媒体,在警察媒介形象建构中有着显著的优势。通过选取《人民日报》纸质版从1978年1月至2022年7月的涉警报道为研究样本,以框架理论为支撑,分阶段分层次分析《人民日报》警察形象建构的框架与逻辑,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下纸媒在警察媒介形象建构过程中的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理论 媒介形象 警察形象 《人民日报
下载PDF
邓小平同志诞辰纪念话语的三维阐释——以《人民日报》“逢十”周年纪念文章为考察对象
5
作者 吴艳林 《大连干部学刊》 2024年第8期19-25,共7页
纪念伟人诞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纪念邓小平同志话语是采用文本载体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周年的特定形式,以话语文本表达对伟人的深情怀念,从而构建起一套具有丰富意涵的纪念话语体系。邓小平同志诞辰纪念话语呈现了充分肯定历史... 纪念伟人诞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纪念邓小平同志话语是采用文本载体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周年的特定形式,以话语文本表达对伟人的深情怀念,从而构建起一套具有丰富意涵的纪念话语体系。邓小平同志诞辰纪念话语呈现了充分肯定历史地位和热情讴歌丰功伟绩以及积极壮大主流舆论的内涵指向,生发了深厚的理论性、深刻的政治性和深邃的情感性相统一的鲜明特质,其现实功用主要包括增进理论认同和政治认同,更新话语体系和助推改革开放,学习人格风范和凝聚奋进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同志诞辰 纪念话语 《人民日报 纪念文章
下载PDF
《人民日报》冬奥会新闻报道的话语嬗变与启示
6
作者 潘慧芳 《记者摇篮》 2024年第5期63-65,共3页
本文通过梳理《人民日报》冬奥会新闻报道的发展脉络,发现冬奥会新闻报道的话语随着时代不断演进,在话语导向上由民族国家话语转向个体价值话语,在话语内容上从赛场公告话语转向多场景叙事话语,在话语形态上由单一型逐渐走向复合型。中... 本文通过梳理《人民日报》冬奥会新闻报道的发展脉络,发现冬奥会新闻报道的话语随着时代不断演进,在话语导向上由民族国家话语转向个体价值话语,在话语内容上从赛场公告话语转向多场景叙事话语,在话语形态上由单一型逐渐走向复合型。中国冰雪产业的蓬勃发展、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国际形象转变的需要、受众主体意识的强化以及媒介技术的革新共同推动了冬奥会话语的演进。在未来的冬奥会新闻报道中,传统主流媒体应继续优化冬奥新闻议题设置,提升舆论引导力;提升新闻品质,促进“柔性”传播;重视文化元素,增强中华文明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日报 冬奥会 新闻报道 话语嬗变
下载PDF
《人民日报》中的张桂梅媒介形象研究
7
作者 尼鲁法尔·艾买提 《西部广播电视》 2024年第5期13-16,共4页
本研究选取《人民日报》2000年至2023年期间以张桂梅为主要报道对象的新闻报道,使用内容分析法,探究《人民日报》中的张桂梅媒介形象。研究发现,《人民日报》关于张桂梅的相关报道,其数量在早期和后期较少,于2021年达到顶峰;报道主题以... 本研究选取《人民日报》2000年至2023年期间以张桂梅为主要报道对象的新闻报道,使用内容分析法,探究《人民日报》中的张桂梅媒介形象。研究发现,《人民日报》关于张桂梅的相关报道,其数量在早期和后期较少,于2021年达到顶峰;报道主题以先进事迹介绍为主,体裁以通讯和消息为主,版面分布丰富,以“要闻”为主。其中主要呈现了张桂梅爱生如子的好教师、获奖无数的女强人、行善助学的慈善家等媒介形象,这样的形象建构能够为读者树立爱党爱国的党员榜样和逆境前行的勇者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日报 张桂梅 媒介形象
下载PDF
1949年后《人民日报》有关慈善的历史记忆
8
作者 苏全有 黄啸雨 《河南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71-76,共6页
关于1949年后中国社会对慈善认识的变化,学术界的研究还很不够。以《人民日报》为视域,该报在70多年里有关“慈善”的报道,其视角的变化按照时间顺序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20世纪50—70年代,重点对帝国主义的伪慈善展开“批判和谴责”;20世... 关于1949年后中国社会对慈善认识的变化,学术界的研究还很不够。以《人民日报》为视域,该报在70多年里有关“慈善”的报道,其视角的变化按照时间顺序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20世纪50—70年代,重点对帝国主义的伪慈善展开“批判和谴责”;20世纪80—90年代,“为‘慈善’正名”;21世纪初至2009年底,“‘慈善’事业蓬勃发展”;2010年初至2023年底,“发展新时期,呈现新特点”。《人民日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其报道的内容自然以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为导向。新中国成立后该报对“慈善”报道的视角呈现清晰的阶段性变化,其根本原因在于党内政策的根本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日报 慈善 观念史
下载PDF
《人民日报》的光辉起点——从平山里庄走来的《人民日报》
9
作者 魏振军 阎丽 《共产党员(河北)》 2024年第14期49-52,共4页
作为中共中央的机关报,《人民日报》无疑是全中国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大报,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见证者、记录者、推动者。它不仅是中国第一大报,还是世界著名的十大报纸之一。一些人也许并不知道,这张... 作为中共中央的机关报,《人民日报》无疑是全中国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大报,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见证者、记录者、推动者。它不仅是中国第一大报,还是世界著名的十大报纸之一。一些人也许并不知道,这张具有巨大影响力的报纸却是76年前从平山的一个小山村里走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国建设 报纸 《人民日报 民族复兴 大报 平山 推动者 机关报
下载PDF
新时代新闻职业话语构建分析——以《人民日报》2013—2022年记者节报道为例
10
作者 向纪源 《全媒体探索》 2024年第8期132-134,共3页
新闻职业话语研究有助于人们理解新闻行业自身如何塑造意义与模范。本文通过对《人民日报》2013—2022年记者节相关报道进行框架分析,探讨新时代官方话语如何展现新闻业的现状、记者角色与党对新闻工作的引领。研究表明,《人民日报》记... 新闻职业话语研究有助于人们理解新闻行业自身如何塑造意义与模范。本文通过对《人民日报》2013—2022年记者节相关报道进行框架分析,探讨新时代官方话语如何展现新闻业的现状、记者角色与党对新闻工作的引领。研究表明,《人民日报》记者节报道通过展现节日仪式、角色模范、新闻行业发展等主题,结合社会语境构建新时代记者节新闻职业话语体系,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新闻学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职业话语 记者节 角色模范 《人民日报 话语分析
下载PDF
《人民日报》聚焦山东: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定好位、挑大梁
11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6期I0001-I0001,共1页
6月20日,《人民日报》以《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定好位、挑大梁山东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题点赞山东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全文如下: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山东要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定好位、挑大... 6月20日,《人民日报》以《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定好位、挑大梁山东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题点赞山东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全文如下: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山东要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定好位、挑大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继续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行区 中国式现代化 绿色低碳 中定 新发展理念 全面深化改革 高质量发展 《人民日报
下载PDF
淠史杭精神的历史建构和话语形塑——以《人民日报》的报道为中心(1950—2023)
12
作者 鲍塑石 《宿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5-29,共5页
淠史杭灌区自1958年修建至今,在皖西地区乃至淮河流域发挥了巨大作用,“自力更生、顽强拼搏、牺牲奉献、科学求实”的淠史杭精神也孕育于此。新闻报道作为集体记忆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红色精神的形成和群众行为的激励促进有着重要... 淠史杭灌区自1958年修建至今,在皖西地区乃至淮河流域发挥了巨大作用,“自力更生、顽强拼搏、牺牲奉献、科学求实”的淠史杭精神也孕育于此。新闻报道作为集体记忆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红色精神的形成和群众行为的激励促进有着重要作用。《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机关报和中国第一大报,自灌区修建之前即对淠史杭流域有着诸多报道,见证了灌区由无到有、由防灾抗洪、促农保收到生态涵养、旅游经济等的多重蜕变,而淠史杭精神的话语形塑和升华凝练,同样可以从《人民日报》对灌区的历史报道中找到诸多踪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淠史杭精神 水利工程 历史建构 话语形塑 《人民日报
下载PDF
战争·媒介·女性:《人民日报》视域下的淮海战役妇女支前运动
13
作者 张伟杰 《传媒论坛》 2024年第5期28-31,共4页
《人民日报》是中共于战火中创办的最具权威、影响力最大的报纸,在引导社会舆论、传递主流思想方面发挥着“喉舌”作用。从话语范式角度审视《人民日报》,妇女支前报道的聚焦内容显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关怀与现实诉求,而对妇女支前的... 《人民日报》是中共于战火中创办的最具权威、影响力最大的报纸,在引导社会舆论、传递主流思想方面发挥着“喉舌”作用。从话语范式角度审视《人民日报》,妇女支前报道的聚焦内容显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关怀与现实诉求,而对妇女支前的整体分析也有助于把握中共妇女观的全貌。因此,以《人民日报》为考察对象对淮海战役妇女支前运动进行整理研究,探析了革命情景下妇女支前的动员逻辑;乡村女性在革命战争中的整体功能作用以及中共建构的“身份—角色”群体改造机制下妇女形象的重塑与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日报 淮海战役 妇女支前 妇女形象
下载PDF
《人民日报》聚焦广西山口红树林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红树林保护久久为功终有功
14
作者 罗秋梅 《广西林业》 2024年第4期49-49,共1页
2024年3月19日,《人民日报》重点报道《广西山口红树林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守住红树海岸保护碧海银滩》,介绍了红树林在护岸减灾、维护近海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对广西山口红树林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树林开展修复的多种... 2024年3月19日,《人民日报》重点报道《广西山口红树林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守住红树海岸保护碧海银滩》,介绍了红树林在护岸减灾、维护近海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对广西山口红树林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树林开展修复的多种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口红树林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海岸保护 生物多样性 红树林保护 《人民日报 多种措施
下载PDF
《人民日报》中美经贸摩擦新闻报道的框架研究
15
作者 章凯嘉 慕子 《新闻文化建设》 2024年第2期61-63,共3页
近年来,美国政府频繁挑起与中国的经贸摩擦,破坏中美双方经贸关系。作为我国的主流媒体,《人民日报》积极承担起报道和评论的责任,持续刊登相关报道和评论,表达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立场。本文旨在通过对有关报道进行基于话语和新闻框架... 近年来,美国政府频繁挑起与中国的经贸摩擦,破坏中美双方经贸关系。作为我国的主流媒体,《人民日报》积极承担起报道和评论的责任,持续刊登相关报道和评论,表达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立场。本文旨在通过对有关报道进行基于话语和新闻框架的分析研究,辨析相关新闻的消息来源、报道主题和倾向等,研究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关于中美经贸摩擦的新闻报道模式和策略,探究新闻媒体报道如何通过新闻话语有效地表达中国政府与社会对中美经贸摩擦冲突的坚定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理论 中美经贸摩擦 新闻报道分析 《人民日报
下载PDF
短视频场域下主流媒体的传播优化策略研究——以《人民日报》抖音号为例
16
作者 唐楚璇 袁筝 张瑞元 《魅力湖南》 2024年第2期0098-0100,共3页
主流媒体作为党的耳目喉舌,在传递主流价值观上具有重要作用。短视频的盛行,为其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以及传播效果的革新提供平台。但当前主流媒体创作的短视频内容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传播效力降低。因此,文章研究提出相关优化策略,以推... 主流媒体作为党的耳目喉舌,在传递主流价值观上具有重要作用。短视频的盛行,为其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以及传播效果的革新提供平台。但当前主流媒体创作的短视频内容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传播效力降低。因此,文章研究提出相关优化策略,以推动主流媒体在短视频场域的发展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 主流媒体 《人民日报
下载PDF
《人民日报》与《朝日新闻》涉疫社论中的隐喻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微洁 孔明月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46-58,共13页
社论文章因其特有的评论性与权威性,在社会舆论引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理论为分析框架,选取《人民日报》与《朝日新闻》的涉疫社论自建小型数据库,分别统计两报的隐喻使用情况,归纳隐喻使用类型,并对... 社论文章因其特有的评论性与权威性,在社会舆论引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理论为分析框架,选取《人民日报》与《朝日新闻》的涉疫社论自建小型数据库,分别统计两报的隐喻使用情况,归纳隐喻使用类型,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人民日报》涉疫社论中战争、旅途、建筑等隐喻的使用频次较多,语篇结构紧凑,内容积极向上,以一对一映射为主;《朝日新闻》涉疫社论的主要隐喻类型为旅途隐喻、拟人隐喻和战争隐喻,呈现出论述主体庞杂,语义氛围紧张,同一源域对应多个目标域的特点。究其原因,一是中日两国在疫情期间的不同政治诉求;二是中日两国对待“灾难与生存”的不同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日报 《朝日新闻》 涉疫社论 概念隐喻理论 隐喻类型
下载PDF
职业教育议题的质性分析——基于1978—2022年《人民日报》“职业教育”报道 被引量:1
18
作者 邓云川 任小艺 徐鑫鑫 《当代职业教育》 2023年第2期34-41,共8页
信息时代网络报道是传递职业教育文化,树立职业教育形象,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重要途径。以“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78—2022年“职业教育”报道为研究对象,借助MAXQDA质性分析软件,从阶段、内容和形式三方面挖掘职业教育议题报道的基... 信息时代网络报道是传递职业教育文化,树立职业教育形象,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重要途径。以“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78—2022年“职业教育”报道为研究对象,借助MAXQDA质性分析软件,从阶段、内容和形式三方面挖掘职业教育议题报道的基本特征。通过分析发现,《人民日报》的职业教育议题呈现报道趋向与国家发展进程相统一,报道内蕴与人民群众需求相统一,报道形式与传统新闻相统一的内在规律。基于此,职业教育的议题报道应从内容去扁平化、主体去中心化、方式去传统化等方面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日报 职业教育议题 网络 质性分析
下载PDF
建国初期《人民日报》中的女共产党员
19
作者 杨丽兵 曹瑞琴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37-41,共5页
从建国初期《人民日报》中相关报道来看,女共产党员的身份有全国民主妇联主席、副主席,东北抗联政委,护厂模范,农村女支书、妇女会主任等,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全世界妇女大团结、妇女儿童工作、革命解放事业、支持新婚姻法、保护国家财产... 从建国初期《人民日报》中相关报道来看,女共产党员的身份有全国民主妇联主席、副主席,东北抗联政委,护厂模范,农村女支书、妇女会主任等,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全世界妇女大团结、妇女儿童工作、革命解放事业、支持新婚姻法、保护国家财产、农业生产、农村妇女识字学文化、妇女思想教育等方面树立了行为典范作出了突出的的贡献。她们积极生产、忘我工作,在困难中冲在前面,在党的利益面前,不怕牺牲自己的生命,这些共产党员优秀品质是人们学习的榜样。《人民日报》对女共产党员的相关报道研究具有时代意义及史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共产党员 中国 建国初期 《人民日报
下载PDF
批评话语分析视域下的中国农民形象研究——以《人民日报》“三农”报道为例
20
作者 黄加振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40-47,共8页
采用语料库方法,依据批评话语分析理论,从高频词、关键词和“农民”的搭配词等角度,分析了《人民日报》“三农”报道话语所塑造的中国农民形象。研究表明,《人民日报》“三农”报道话语塑造的中国农民既有依靠土地、种植农产品的传统农... 采用语料库方法,依据批评话语分析理论,从高频词、关键词和“农民”的搭配词等角度,分析了《人民日报》“三农”报道话语所塑造的中国农民形象。研究表明,《人民日报》“三农”报道话语塑造的中国农民既有依靠土地、种植农产品的传统农业经营主体形象,又有规模化、专业化、企业化和规范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象,其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象更为凸显。它既构建了中国农民居住在农村、从事农业的“三农”经营主体形象和国民经济经营主体形象,又塑造了他们弱势群体经济形象和获益后的受益者形象以及以“培训”为途经的新型职业农民形象。文章认为这些特征及其形象的形成是中国社会现实问题的反映,也与中国政府正视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政策举措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话语分析 《人民日报 “三农” 中国农民形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