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4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四运动报道建构的集体记忆及其时代价值——以《人民日报》(1949—2024年)为中心的考察
1
作者 肖建波 乔思阳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1-55,共5页
五四运动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重大事件,备受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并通过组织纪念活动来加强青年的爱国主义教育。《人民日报》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五四运动纪念活动给予充分且详实的报道。对《人民... 五四运动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重大事件,备受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并通过组织纪念活动来加强青年的爱国主义教育。《人民日报》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五四运动纪念活动给予充分且详实的报道。对《人民日报》(1949—2024年)五四运动相关报道展开文本分析,剖析其所建构起的集体记忆,包括以“革命斗争”为标志的深层记忆、以“建设发展”为基石的典型记忆、以“理想奋斗”为动力的永恒记忆和以“青春担当”为核心的时代记忆。这些集体记忆对于继承五四精神、凝聚社会认同、树牢家国情怀和为青年设立目标方向等方面,具有巨大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运动 集体记忆 爱国主义教育 《人民日报》
下载PDF
中国奥运冠军身份建构的隐喻模式研究——以《人民日报》(1984-2022)媒体报道为例
2
作者 吴文婷 邹德新 经焕娟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108,共11页
运用Charteris-Black提出的三维批评隐喻分析框架对1984-2022年《人民日报》156篇中国奥运冠军相关报道进行话语分析,揭示奥运冠军身份建构的隐喻模式。研究发现,报道运用结构隐喻、本体隐喻和方位隐喻3种隐喻类型及其21种子类型建构了... 运用Charteris-Black提出的三维批评隐喻分析框架对1984-2022年《人民日报》156篇中国奥运冠军相关报道进行话语分析,揭示奥运冠军身份建构的隐喻模式。研究发现,报道运用结构隐喻、本体隐喻和方位隐喻3种隐喻类型及其21种子类型建构了奥运冠军的多重性身份,其中,运用战争和人体隐喻建构为国争光的英雄、旅程隐喻建构中华体育精神的践行者、动物和自然隐喻建构体育文化的传播者、文化隐喻建构中国体育事业的传承者、实体和容器隐喻建构健康生活的追求者,宣传党和国家的体育主张、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中国国家形象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隐喻模式形成的社会动因。新时代新征程背景下提出奥运冠军身份建构的优化策略:在文本层面丰富中国奥运冠军报道的语言手段,在话语层面创新中国奥运冠军话语和叙事体系,在社会层面打造中国奥运冠军品牌价值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奥运冠军 身份建构 隐喻模式 隐喻批评理论 《人民日报》
下载PDF
数智时代红色文化故事化传播的机遇、困境与实践进路--以《人民日报》抖音号为例
3
作者 运迪 王馨锋 《新闻爱好者》 2024年第8期42-45,共4页
数智时代,技术变革在促使红色文化以故事叙事的方式为面向青年的红色文化传播赋能的同时,也使面向青年的红色文化传播面临着叙事方式固化等现实困境。通过分析《人民日报》抖音号红色文化叙事的具体案例,围绕如何面向青年讲好红色故事... 数智时代,技术变革在促使红色文化以故事叙事的方式为面向青年的红色文化传播赋能的同时,也使面向青年的红色文化传播面临着叙事方式固化等现实困境。通过分析《人民日报》抖音号红色文化叙事的具体案例,围绕如何面向青年讲好红色故事提出具体的路径建议,即应当立足现实际遇,从净化环境、改进形式、升级方式、个性化叙事等维度入手,着力讲好红色文化故事,提高红色文化传播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时代 红色文化 故事叙事 青年传播 《人民日报》抖音号
下载PDF
主流媒体女性典型报道的现状、困境与出路--基于《人民日报》“三八红旗手”报道的内容分析(2013—2023)
4
作者 李敏 张津硕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81-90,共10页
“三八红旗手”是全国专项表彰妇女先进人物的最高荣誉,相关报道对女性典型人物的再现和评价,体现出社会主流价值观对女性核心品质的期望。以《人民日报》“三八红旗手”的报道为研究对象,讨论女性典型报道的叙事策略。研究发现,《人民... “三八红旗手”是全国专项表彰妇女先进人物的最高荣誉,相关报道对女性典型人物的再现和评价,体现出社会主流价值观对女性核心品质的期望。以《人民日报》“三八红旗手”的报道为研究对象,讨论女性典型报道的叙事策略。研究发现,《人民日报》将生活伦理事件和性别因素作为人物道德成长轨迹的辅助性叙事要素,丰富了人物的面向,报道得以脱离泛道德化的窠臼。另一方面,性别议题结构仍显表层化,尚未充分阐释人物基于性别的个体经验,难以呈现出与男性典型的差别;静态的叙事视角弱化了人物成长的动态性和历史性。培养问题意识,重新建构道德、生活与性别话语的逻辑关系,将人物经验置于国—家—人的关系网络,寻找时代的精神诉求与人物道德世界的契合点;从个人生活事件中发现人物道德成长的动因,呈现人物在这一过程中的性别体认,是改进女性典型报道的有效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典型报道 “三八红旗手” 主流媒体 《人民日报》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以来共同富裕话语的核心要义与革新演变——基于1949—2024年《人民日报》的文本分析
5
作者 黄宣谕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122,共11页
《人民日报》是彰显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和引导大众舆论的重要窗口,在构建共同富裕话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日报》“共同富裕”文本以“发展”“社会主义”“消除贫困”“先富带动后富”等较为恒定的高频词汇集中反... 《人民日报》是彰显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和引导大众舆论的重要窗口,在构建共同富裕话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日报》“共同富裕”文本以“发展”“社会主义”“消除贫困”“先富带动后富”等较为恒定的高频词汇集中反映了共同富裕话语的构成要素和内涵特征。同时,随着共同富裕实践和思想理念的变迁,共同富裕话语表现出由农民话语转向人民话语、全民经营集体经济话语转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话语、单一经济性话语转向多元政治性话语、基层摸索先富道路话语转向顶层设计共富战略话语的革新演变,形成了一系列的政治命题和政治论断,建构起较为完善的“共同富裕”话语体系。共同富裕话语的内涵特征与理念变迁背后,反映出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年轮,凸显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实践的战略动态演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共同富裕 《人民日报》 现代化建设 话语建构
下载PDF
雷锋形象之变与学雷锋活动演变——基于近六十年《人民日报》的雷锋报道
6
作者 王丽娜 《当代青年研究》 2024年第2期1-13,共13页
回溯学雷锋活动实践历程,雷锋身上的群众属性是“不变”的核心,具体体现为“平凡性”“效仿性”与“先进性”。群众属性促使群众对雷锋产生共情与认可,推动雷锋从沈阳走向全国,也使“雷锋”成为各时期普通优秀群众的代名词,形成变化的... 回溯学雷锋活动实践历程,雷锋身上的群众属性是“不变”的核心,具体体现为“平凡性”“效仿性”与“先进性”。群众属性促使群众对雷锋产生共情与认可,推动雷锋从沈阳走向全国,也使“雷锋”成为各时期普通优秀群众的代名词,形成变化的雷锋形象。梳理20世纪60年代至今《人民日报》对雷锋的报道发现,雷锋形象历经了从政治典型到奉献楷模再到奋斗榜样的三次演变,党和国家的政策导向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雷锋形象的“变”是雷锋群众属性“不变”的表征,赋予了学雷锋活动新的生命力,在此过程中,随着精神内涵的确立、学雷锋激励保障机制和协同联动机制不断完善,学雷锋活动日趋常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雷锋活动 《人民日报》 群众属性 雷锋形象
下载PDF
框架理论视域下《人民日报》警察媒介形象研究
7
作者 梁鑫 程晨 《贵州警察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76-84,共9页
警察形象作为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社会秩序、展现公仆形象具有重要作用,良好的警察形象有利于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从政治传播的视角看,警察媒介形象的建构与传播直接影响着民众对警察形象的认知和评价。《人民日报》作为具有... 警察形象作为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社会秩序、展现公仆形象具有重要作用,良好的警察形象有利于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从政治传播的视角看,警察媒介形象的建构与传播直接影响着民众对警察形象的认知和评价。《人民日报》作为具有广泛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的媒体,在警察媒介形象建构中有着显著的优势。通过选取《人民日报》纸质版从1978年1月至2022年7月的涉警报道为研究样本,以框架理论为支撑,分阶段分层次分析《人民日报》警察形象建构的框架与逻辑,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下纸媒在警察媒介形象建构过程中的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理论 媒介形象 警察形象 《人民日报》
下载PDF
邓小平同志诞辰纪念话语的三维阐释——以《人民日报》“逢十”周年纪念文章为考察对象
8
作者 吴艳林 《大连干部学刊》 2024年第8期19-25,共7页
纪念伟人诞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纪念邓小平同志话语是采用文本载体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周年的特定形式,以话语文本表达对伟人的深情怀念,从而构建起一套具有丰富意涵的纪念话语体系。邓小平同志诞辰纪念话语呈现了充分肯定历史... 纪念伟人诞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纪念邓小平同志话语是采用文本载体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周年的特定形式,以话语文本表达对伟人的深情怀念,从而构建起一套具有丰富意涵的纪念话语体系。邓小平同志诞辰纪念话语呈现了充分肯定历史地位和热情讴歌丰功伟绩以及积极壮大主流舆论的内涵指向,生发了深厚的理论性、深刻的政治性和深邃的情感性相统一的鲜明特质,其现实功用主要包括增进理论认同和政治认同,更新话语体系和助推改革开放,学习人格风范和凝聚奋进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同志诞辰 纪念话语 《人民日报》 纪念文章
下载PDF
《人民日报》建党百年报道的集体记忆建构
9
作者 王路 胡昌平 《科技传播》 2024年第13期95-98,共4页
为庆祝党的百年华诞,主流媒体刊发了大量文章进行报道,成为构建党百年集体记忆的媒介载体。构建建党百年这一特殊节点的集体记忆对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在接续奋斗上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对《人民日报》6月24日至7月7日的相关报道文本进... 为庆祝党的百年华诞,主流媒体刊发了大量文章进行报道,成为构建党百年集体记忆的媒介载体。构建建党百年这一特殊节点的集体记忆对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在接续奋斗上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对《人民日报》6月24日至7月7日的相关报道文本进行分析,发现《人民日报》通过客观书写与情感共振、宏大叙事与微观描述相结合的方式,建构有关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中国共产党为中心的集体记忆,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记忆 《人民日报》 建党百年 社会共识
下载PDF
《人民日报》冬奥会新闻报道的话语嬗变与启示
10
作者 潘慧芳 《记者摇篮》 2024年第5期63-65,共3页
本文通过梳理《人民日报》冬奥会新闻报道的发展脉络,发现冬奥会新闻报道的话语随着时代不断演进,在话语导向上由民族国家话语转向个体价值话语,在话语内容上从赛场公告话语转向多场景叙事话语,在话语形态上由单一型逐渐走向复合型。中... 本文通过梳理《人民日报》冬奥会新闻报道的发展脉络,发现冬奥会新闻报道的话语随着时代不断演进,在话语导向上由民族国家话语转向个体价值话语,在话语内容上从赛场公告话语转向多场景叙事话语,在话语形态上由单一型逐渐走向复合型。中国冰雪产业的蓬勃发展、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国际形象转变的需要、受众主体意识的强化以及媒介技术的革新共同推动了冬奥会话语的演进。在未来的冬奥会新闻报道中,传统主流媒体应继续优化冬奥新闻议题设置,提升舆论引导力;提升新闻品质,促进“柔性”传播;重视文化元素,增强中华文明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日报》 冬奥会 新闻报道 话语嬗变
下载PDF
《人民日报》中的张桂梅媒介形象研究
11
作者 尼鲁法尔·艾买提 《西部广播电视》 2024年第5期13-16,共4页
本研究选取《人民日报》2000年至2023年期间以张桂梅为主要报道对象的新闻报道,使用内容分析法,探究《人民日报》中的张桂梅媒介形象。研究发现,《人民日报》关于张桂梅的相关报道,其数量在早期和后期较少,于2021年达到顶峰;报道主题以... 本研究选取《人民日报》2000年至2023年期间以张桂梅为主要报道对象的新闻报道,使用内容分析法,探究《人民日报》中的张桂梅媒介形象。研究发现,《人民日报》关于张桂梅的相关报道,其数量在早期和后期较少,于2021年达到顶峰;报道主题以先进事迹介绍为主,体裁以通讯和消息为主,版面分布丰富,以“要闻”为主。其中主要呈现了张桂梅爱生如子的好教师、获奖无数的女强人、行善助学的慈善家等媒介形象,这样的形象建构能够为读者树立爱党爱国的党员榜样和逆境前行的勇者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日报》 张桂梅 媒介形象
下载PDF
1949年后《人民日报》有关慈善的历史记忆
12
作者 苏全有 黄啸雨 《河南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71-76,共6页
关于1949年后中国社会对慈善认识的变化,学术界的研究还很不够。以《人民日报》为视域,该报在70多年里有关“慈善”的报道,其视角的变化按照时间顺序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20世纪50—70年代,重点对帝国主义的伪慈善展开“批判和谴责”;20世... 关于1949年后中国社会对慈善认识的变化,学术界的研究还很不够。以《人民日报》为视域,该报在70多年里有关“慈善”的报道,其视角的变化按照时间顺序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20世纪50—70年代,重点对帝国主义的伪慈善展开“批判和谴责”;20世纪80—90年代,“为‘慈善’正名”;21世纪初至2009年底,“‘慈善’事业蓬勃发展”;2010年初至2023年底,“发展新时期,呈现新特点”。《人民日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其报道的内容自然以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为导向。新中国成立后该报对“慈善”报道的视角呈现清晰的阶段性变化,其根本原因在于党内政策的根本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日报》 慈善 观念史
下载PDF
《人民日报》的光辉起点——从平山里庄走来的《人民日报》
13
作者 魏振军 阎丽 《共产党员(河北)》 2024年第14期49-52,共4页
作为中共中央的机关报,《人民日报》无疑是全中国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大报,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见证者、记录者、推动者。它不仅是中国第一大报,还是世界著名的十大报纸之一。一些人也许并不知道,这张... 作为中共中央的机关报,《人民日报》无疑是全中国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大报,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见证者、记录者、推动者。它不仅是中国第一大报,还是世界著名的十大报纸之一。一些人也许并不知道,这张具有巨大影响力的报纸却是76年前从平山的一个小山村里走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国建设 报纸 《人民日报》 民族复兴 大报 平山 推动者 机关报
下载PDF
重磅文章引领舆论 广泛凝聚思想共识 《人民日报》解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14
作者 《人民周刊》 2024年第15期39-45,共7页
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人民日报》从6月起,精心策划报道方案,统筹重头报道、重点栏目、重要版面等,全面深入宣传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着力聚焦改革开放这一当代... 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人民日报》从6月起,精心策划报道方案,统筹重头报道、重点栏目、重要版面等,全面深入宣传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着力聚焦改革开放这一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充分展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探索、新举措、新成效,第一时间深入解读全会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共识 引领舆论 《人民日报》 全面深化改革 重点栏目 深入解读 充分展示 精心策划
下载PDF
《人民日报》:以数字金融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15
作者 詹新宇 王爱萍 《黑龙江金融》 2024年第9期8-8,共1页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程,离不开金融支持。近年来,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加速创新,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推动数字金融快速发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关键词 金融体制改革 人工智能 数字金融 区块链 大数据 互联网 《人民日报》 金融助力
下载PDF
《人民日报》聚焦山东: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定好位、挑大梁
16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6期I0001-I0001,共1页
6月20日,《人民日报》以《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定好位、挑大梁山东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题点赞山东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全文如下: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山东要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定好位、挑大... 6月20日,《人民日报》以《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定好位、挑大梁山东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题点赞山东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全文如下: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山东要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定好位、挑大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继续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行区 中国式现代化 绿色低碳 中定 新发展理念 全面深化改革 高质量发展 《人民日报》
下载PDF
新时代新闻职业话语构建分析——以《人民日报》2013—2022年记者节报道为例
17
作者 向纪源 《全媒体探索》 2024年第8期132-134,共3页
新闻职业话语研究有助于人们理解新闻行业自身如何塑造意义与模范。本文通过对《人民日报》2013—2022年记者节相关报道进行框架分析,探讨新时代官方话语如何展现新闻业的现状、记者角色与党对新闻工作的引领。研究表明,《人民日报》记... 新闻职业话语研究有助于人们理解新闻行业自身如何塑造意义与模范。本文通过对《人民日报》2013—2022年记者节相关报道进行框架分析,探讨新时代官方话语如何展现新闻业的现状、记者角色与党对新闻工作的引领。研究表明,《人民日报》记者节报道通过展现节日仪式、角色模范、新闻行业发展等主题,结合社会语境构建新时代记者节新闻职业话语体系,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新闻学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职业话语 记者节 角色模范 《人民日报》 话语分析
下载PDF
淠史杭精神的历史建构和话语形塑——以《人民日报》的报道为中心(1950—2023)
18
作者 鲍塑石 《宿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5-29,共5页
淠史杭灌区自1958年修建至今,在皖西地区乃至淮河流域发挥了巨大作用,“自力更生、顽强拼搏、牺牲奉献、科学求实”的淠史杭精神也孕育于此。新闻报道作为集体记忆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红色精神的形成和群众行为的激励促进有着重要... 淠史杭灌区自1958年修建至今,在皖西地区乃至淮河流域发挥了巨大作用,“自力更生、顽强拼搏、牺牲奉献、科学求实”的淠史杭精神也孕育于此。新闻报道作为集体记忆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红色精神的形成和群众行为的激励促进有着重要作用。《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机关报和中国第一大报,自灌区修建之前即对淠史杭流域有着诸多报道,见证了灌区由无到有、由防灾抗洪、促农保收到生态涵养、旅游经济等的多重蜕变,而淠史杭精神的话语形塑和升华凝练,同样可以从《人民日报》对灌区的历史报道中找到诸多踪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淠史杭精神 水利工程 历史建构 话语形塑 《人民日报》
下载PDF
《人民日报》聚焦广西山口红树林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红树林保护久久为功终有功
19
作者 罗秋梅 《广西林业》 2024年第4期49-49,共1页
2024年3月19日,《人民日报》重点报道《广西山口红树林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守住红树海岸保护碧海银滩》,介绍了红树林在护岸减灾、维护近海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对广西山口红树林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树林开展修复的多种... 2024年3月19日,《人民日报》重点报道《广西山口红树林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守住红树海岸保护碧海银滩》,介绍了红树林在护岸减灾、维护近海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对广西山口红树林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树林开展修复的多种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口红树林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海岸保护 生物多样性 红树林保护 《人民日报》 多种措施
下载PDF
战争·媒介·女性:《人民日报》视域下的淮海战役妇女支前运动
20
作者 张伟杰 《传媒论坛》 2024年第5期28-31,共4页
《人民日报》是中共于战火中创办的最具权威、影响力最大的报纸,在引导社会舆论、传递主流思想方面发挥着“喉舌”作用。从话语范式角度审视《人民日报》,妇女支前报道的聚焦内容显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关怀与现实诉求,而对妇女支前的... 《人民日报》是中共于战火中创办的最具权威、影响力最大的报纸,在引导社会舆论、传递主流思想方面发挥着“喉舌”作用。从话语范式角度审视《人民日报》,妇女支前报道的聚焦内容显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关怀与现实诉求,而对妇女支前的整体分析也有助于把握中共妇女观的全貌。因此,以《人民日报》为考察对象对淮海战役妇女支前运动进行整理研究,探析了革命情景下妇女支前的动员逻辑;乡村女性在革命战争中的整体功能作用以及中共建构的“身份—角色”群体改造机制下妇女形象的重塑与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日报》 淮海战役 妇女支前 妇女形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