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学知识的内在秩序显现与整体跃进——兼评刘庆昌教授《人类教育认识论纲》
1
作者 鲁沛竺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15,共6页
教育认识论以教育认识和教育认识的发展史、理解史为研究对象,揭示的是教育知识的内在秩序。然而,对于实践品格鲜明的教育学来说,认识论研究的单薄与匮乏是一个长期的问题。知识的内在秩序是指不同时代、不同体系中作为底色或基石而存... 教育认识论以教育认识和教育认识的发展史、理解史为研究对象,揭示的是教育知识的内在秩序。然而,对于实践品格鲜明的教育学来说,认识论研究的单薄与匮乏是一个长期的问题。知识的内在秩序是指不同时代、不同体系中作为底色或基石而存在的、近乎平均值的那部分知识变迁的轨迹与规律,揭示教育学知识的内在秩序,有利于实现教育学知识的整体跃进。刘庆昌教授的《人类教育知识论纲》一书为教育认识论研究做了正确的示范,它以人类的名义对集体教育知识进行了确证,横向上构成了个别教育学思想过程与时代学说之间的环链,纵向上解决了人类教育认识的新旧范畴和思想存续变革的关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知识 教育认识论 《人类教育认识论纲》 人类教育认识
下载PDF
人类创造认识论与教育创造人才论探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田汉族 卢曲元 +1 位作者 谢少华 李克勤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30,共13页
创造是一个最根本的哲学概念。将创造引入认识论,就形成了一种新的哲学理论——人类创造认识论,它具有与以往认识论不同的本质与任务、规律和方法。用人类创造认识论的思想和方法研究教育,就形成了教育创造人才论,其基本内容包括:教育... 创造是一个最根本的哲学概念。将创造引入认识论,就形成了一种新的哲学理论——人类创造认识论,它具有与以往认识论不同的本质与任务、规律和方法。用人类创造认识论的思想和方法研究教育,就形成了教育创造人才论,其基本内容包括:教育创造的本质、规律与价值。人类创造认识论与教育创造人才论是一种新的哲学理论和教育理论,对理论创新、社会创新发展、教育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 创新 人类创造认识论 教育创造人才论
下载PDF
从口传到互联网:技术怎样改变了人类认知与教育
3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人类正在面临数字技术带来的全面变革。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又对传统的哲学认识论提出了挑战,成为影响教育数字化变革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作者经过二十多年的跨学科研究,采集了多学科素材,以媒介技术为主线,对口传到互联网的教育变革史... 人类正在面临数字技术带来的全面变革。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又对传统的哲学认识论提出了挑战,成为影响教育数字化变革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作者经过二十多年的跨学科研究,采集了多学科素材,以媒介技术为主线,对口传到互联网的教育变革史进行了系统梳理,全景式展现了媒介技术影响人类认知和教育变革的历史脉络,从哲学认识论的高度,对“人工智能+教育”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系统的理论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技术 教育变革 人工智能 哲学认识论 互联网 基础理论问题 人类认知 数字化变革
下载PDF
论中国教育人类学的几个根本问题 被引量:22
4
作者 陈学金 滕星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4-69,共6页
从学科性质来说,中国教育人类学是一门开放的综合的交叉学科,是一门特殊的人文社会学科。教育人类学既是一门应用学科,也是一门创新性的理论学科。教育人类学家遵循着社会文化人类学对文化、社会的根本看法,将教育视作一种文化的存在、... 从学科性质来说,中国教育人类学是一门开放的综合的交叉学科,是一门特殊的人文社会学科。教育人类学既是一门应用学科,也是一门创新性的理论学科。教育人类学家遵循着社会文化人类学对文化、社会的根本看法,将教育视作一种文化的存在、社会的存在、历史的存在,通过田野研究直接面对鲜活的教育实践,从具体的个案研究中获得对教育与人性的理解。教育人类学研究在认识论上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的逻辑。从实践中获得第一手资料、用文化视角看待问题、整体书写民族志、反思与批判贯穿研究始终是教育人类学研究的重要特点。通过分析目前中国教育人类学的研究领域,揭示了中国教育人类学的学科特点和学科价值,指出了推动学科发展的努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育人类 学科本体论 认识论 方法论 教育民族志
下载PDF
根深任摇曳 理蕴盼新声——论创建思想工作认识论的背景和根据
5
作者 方云光 蔡伯元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63-67,共5页
思想工作不是一种偶然的现象,而是深深植根于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对人的需要的分析,对个人与社会的矛盾及其关系的规律性把握。因此,应该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发展规律的高度,来理解思想工作。如同规律不可藐视一样,藐视思想工作是不能不受... 思想工作不是一种偶然的现象,而是深深植根于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对人的需要的分析,对个人与社会的矛盾及其关系的规律性把握。因此,应该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发展规律的高度,来理解思想工作。如同规律不可藐视一样,藐视思想工作是不能不受惩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规律 思想工作 社会关系 规律性 思想教育 认识论 人类社会 阶级社会 主体 精神支柱
下载PDF
埃德加·莫兰的“复杂方法”思想及其在教育领域内的体现 被引量:34
6
作者 陈一壮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共5页
鉴于以分解、还原和抽象为原则的简单化方法在人们思想中还很盛行并危害着人类当今的事业 ,法国哲学家埃德加·莫兰提出复杂方法以求改革思想方式。复杂方法看到世界事物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融合、有序性和无序性的交混、个体和环境... 鉴于以分解、还原和抽象为原则的简单化方法在人们思想中还很盛行并危害着人类当今的事业 ,法国哲学家埃德加·莫兰提出复杂方法以求改革思想方式。复杂方法看到世界事物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融合、有序性和无序性的交混、个体和环境的相互渗透 ,建议用“宏大概念”、策略性眼光和元系统观点来认识对象。莫兰期望简单的、静止的、封闭的理性主义能够被一种复杂的、动态的、开放的理性主义所代替。他认为教育对于实现人们的思想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德加·莫兰 复杂方法 认识论 教育 有序性 人类伦理学
下载PDF
警察学学科体系论纲——兼论警察学基础学科结构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兆端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87-89,共3页
重新探讨和确立警察学学科体系是当代警察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警察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警察科学研究和高等警察教育发展目标的要求。警察学学科体系,可以从认识论、警察基本业务部门、警察科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三种角度加以划分。其... 重新探讨和确立警察学学科体系是当代警察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警察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警察科学研究和高等警察教育发展目标的要求。警察学学科体系,可以从认识论、警察基本业务部门、警察科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三种角度加以划分。其中,警察学基础学科也应是一个具有合理结构和功能分工的学科群。在新的世纪,警察学学科研究要真正实现其对高等警察教育和警察实践应有的指导推动作用,就必须在三个价值取向上有所突破,即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注释走向理性,从滞后走向超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体系 警察学 学科结构 客观需要 实践发展 必然趋势 科学发展 教育发展 科学研究 业务部门 其他学科 警察科学 合理结构 基础学科 推动作用 警察教育 学科研究 价值取向 认识论 学科群 高等 新探 注释
下载PDF
思维与理性——兼论青少年养成教育的人本追求 被引量:4
8
作者 孙抱弘 《当代青年研究》 2005年第7期1-6,共6页
本文认为理性出自于人的反思能力,因此,要提升人的理性就要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和品质。鉴于人类特有的成长规律,人的思维开发要在青少年时代大大加强。为此,本文从探讨人类思维与理性的互动关系入手;以认识论和信息论的交叉视角解读了人... 本文认为理性出自于人的反思能力,因此,要提升人的理性就要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和品质。鉴于人类特有的成长规律,人的思维开发要在青少年时代大大加强。为此,本文从探讨人类思维与理性的互动关系入手;以认识论和信息论的交叉视角解读了人的思维方式的结构功能和思维活动的展开过程及其运作机制,并分析了这些结构功能、展开过程和运作机制对于思维品质的决定性意义。本文最后提出了以人为本,提升青少年思维品质的理念,并评析了青少年思维养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成教育 理性 追求 人本 结构功能 运作机制 思维品质 青少年时代 反思能力 思维能力 思维开发 成长规律 思维活动 思维方式 互动关系 人类思维 以人为本 信息论 认识论 决定性 提升 解读 理念
下载PDF
大学理念论的新视野新拓展新境界——读韩延明教授新著《大学理念论纲》感言
9
作者 马凤岗 许汝贞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18-120,共3页
关键词 韩延明 《大学理念论纲》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等教育 教育思想 认识论 政治论
下载PDF
从经验到教育——洛克及其教育思想
10
作者 田张霞 《东方宝宝(保育与教育)》 2013年第2期30-32,共3页
约翰·洛克(JohnLocke,1632~1704)是17世纪英国最重要的思想家,是“认识论中经验主义的奠基者”…。作为从主体论向认识论研究转变过程中的关键人物,洛克反对“天赋观念”,明确指出经验对于人类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他认为人... 约翰·洛克(JohnLocke,1632~1704)是17世纪英国最重要的思想家,是“认识论中经验主义的奠基者”…。作为从主体论向认识论研究转变过程中的关键人物,洛克反对“天赋观念”,明确指出经验对于人类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他认为人是一张“白纸”或者“蜡纸”,一切知识都从经验中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思想 经验主义 人类进步 认识论
下载PDF
社会信息和青年教育
11
作者 刘崇顺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1期65-71,共7页
人类社会的每个成员,都同他们所生活的社会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类社会是一个纷纭复杂而又千变万化的有机体,社会成员同这个有机体之间的联系也就是千差万别、丰富多彩的,同时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这种复... 人类社会的每个成员,都同他们所生活的社会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类社会是一个纷纭复杂而又千变万化的有机体,社会成员同这个有机体之间的联系也就是千差万别、丰富多彩的,同时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这种复杂而又多变的关系,就构成了一种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即作为认识主体的社会成员同作为认识的客体的社会环境之间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社会就象一部能够发出各种信号的无线电发射器,而人脑则犹如接收器,犹如收音机的扬声器,电视机的屏幕,社会有机体的各种现象,都会引起人脑的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信息 青年教育 社会有机体 社会成员 人类社会 社会环境 认识主体 认识论
下载PDF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发展的几个问题
12
作者 郭澄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1988年第1期12-15,共4页
教育作为开发人类智力资源的伟大事业,通过培养人才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当然,其前提是:教育必须适应和体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按照我国的国情和经济发展目标,确立一条正确的教育发展道... 教育作为开发人类智力资源的伟大事业,通过培养人才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当然,其前提是:教育必须适应和体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按照我国的国情和经济发展目标,确立一条正确的教育发展道路,是我国教育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也是近期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发展 经济发展 人类智力 教育研究 战略地位 党的基本路线 主攻方向 院系调整 阶级斗争为 思想教育
下载PDF
“形成写作”:写作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13
作者 崔宝国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3期49-53,共5页
自从人类发明了文字,写作就承担了记载、传播社会文明与人类文化的重任。对于个人来说,一个人的精神活动只要进入学习、研究、创造的领域,就几乎寸步离不开写作。因此,近年来,写作界的一些中青年同志在热心建设“现代写作学”的时候。
关键词 写作学 精神活动 发生认识论 人类文化 写作理论 语文教育 写作行为 第一语言习得 写作研究 写作课
下载PDF
文摘
14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1987年第2期58-63,共6页
人民内部矛盾的再认识杨春贵 (《哲学研究》1987年第1期)一、用民主的方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是非矛盾。人民内部在政治上、工作上、认识上、学术上的一致总是相对的,而矛盾则是绝对的。解决这些矛盾,不能采取对付敌人的专政的方法,不... 人民内部矛盾的再认识杨春贵 (《哲学研究》1987年第1期)一、用民主的方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是非矛盾。人民内部在政治上、工作上、认识上、学术上的一致总是相对的,而矛盾则是绝对的。解决这些矛盾,不能采取对付敌人的专政的方法,不能采取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只能采取民主的方法,即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和疏导的方法。鉴于历史的教训,这里还有一系列认识问题需要加以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哲学思想 《哲学研究》 自觉能动性 经济体制改革 阶级斗争为 物质利益 人类认识运动 说服教育 逻辑联系 李君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