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1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C-MS法分析不同产地与工艺的可可豆风味成分
1
作者 杨尚桦 李晓铭 +4 位作者 李香莉 汪薇 白卫东 鲁玉侠 辛璇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6期190-192,198,共4页
为了研究不同产地与不同工艺的可可风味,利用GC-MS技术分析不同可可豆的致香成分,共鉴定出27种香气成分,1981加纳可可豆、1982巴布亚新几内亚可可豆、1983加纳可可豆碎、1984巴布亚新几内亚可可豆碎分别检测出25、21、18、14种香气成分... 为了研究不同产地与不同工艺的可可风味,利用GC-MS技术分析不同可可豆的致香成分,共鉴定出27种香气成分,1981加纳可可豆、1982巴布亚新几内亚可可豆、1983加纳可可豆碎、1984巴布亚新几内亚可可豆碎分别检测出25、21、18、14种香气成分。四种可可豆有48种共有但相对含量不同挥发性成分,这些物质对可可的香气品质具有非常重要的贡献,它们是可可的关键香气化合物,共同构成了可可豆的风味品质特征。本研究中,四种可可豆中主要检测出的香气成分为酯类、杂环类及醇类、此外还检出了酸类、萜烯类风味物质。因此1981加纳可可豆具有烤坚果香味,1982巴布亚新几内亚可可豆具有花香与木质香,1983加纳可可豆碎具有香甜的水果香味,1984巴布亚新几内亚可可豆碎具有奶油坚果香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GC-MS) 可可豆 香气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 关键风味化合物
下载PDF
发酵方式对海南可可豆特性和风味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房一明 谷风林 +3 位作者 初众 徐飞 谭乐和 赖剑雄 《热带农业科学》 2012年第2期71-75,共5页
检测了木箱子发酵、竹盘子发酵、堆积发酵和智能培养箱发酵等不同发酵方式下的海南可可豆的单粒重、吸光度、水分、pH、色度,并采用电子鼻测定了未烘烤和烘烤后的可可豆风味,对响应结果进行了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不同发酵方式下... 检测了木箱子发酵、竹盘子发酵、堆积发酵和智能培养箱发酵等不同发酵方式下的海南可可豆的单粒重、吸光度、水分、pH、色度,并采用电子鼻测定了未烘烤和烘烤后的可可豆风味,对响应结果进行了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不同发酵方式下的可可豆特性差异明显,采用木箱子和堆积发酵后的可可豆与竹盘子和智能培养箱发酵后的可可豆在电子感官风味分析上差异较大。认为木箱子发酵和堆积发酵为适合海南可可豆的发酵方式,利用该技术可以提高海南可可发酵豆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可豆 发酵 特性 风味
下载PDF
蔗糖酯对类可可脂巧克力加工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熊春红 高荫榆 +3 位作者 何小立 魏强华 陈才水 阮榕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3-106,共4页
研究CTCBE及CB两种巧克力中添加蔗糖酯对其调温及抗霜性的影响。在两种巧克力(含磷脂0.5%)DSC、XRD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具有可比性的粘度法、耐促霜组合实验方法进一步测定两种巧克力中添加蔗糖酯后在调温点的粘度变化规律、变稠时间及抗... 研究CTCBE及CB两种巧克力中添加蔗糖酯对其调温及抗霜性的影响。在两种巧克力(含磷脂0.5%)DSC、XRD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具有可比性的粘度法、耐促霜组合实验方法进一步测定两种巧克力中添加蔗糖酯后在调温点的粘度变化规律、变稠时间及抗霜效果。结果表明添加蔗糖酯S-3对CTCBE巧克力具有明显减稠和延缓结晶效果;对CB巧克力的延缓结晶效果更好。还可以延缓CTCBE巧克力起霜花。添加0.2%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糖酯 巧克力 结晶 粘度 抗霜
下载PDF
香菇、茶叶抗类可可脂巧克力起霜花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刘梅森 高荫榆 陈才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8-10,共3页
用差示扫描热分析法分别对添加了香菇和茶叶的乌桕类可可脂巧克力的VI(β)晶型在28℃、30℃和32℃下的等温结晶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结晶速率常数(Kn)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半结晶时间(t1/2)随温度升高而延长。含有香... 用差示扫描热分析法分别对添加了香菇和茶叶的乌桕类可可脂巧克力的VI(β)晶型在28℃、30℃和32℃下的等温结晶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结晶速率常数(Kn)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半结晶时间(t1/2)随温度升高而延长。含有香菇和茶叶巧克力的Avrami指数(n)平均值分别为2.2和2.3,明显小于空白对照样(n=2.6),而且在各等温结晶温度下二者的半结晶时间均大于对照样。从动力学角度说明香菇和茶叶均具有明显的抗霜效果,而且香菇的抗霜效果优于茶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巧克力 脂霜 等温结晶 动力学 香菇 茶叶
下载PDF
乌桕类可可脂及其巧克力结晶性质的研究(Ⅰ) 被引量:4
5
作者 何小立 高荫榆 +4 位作者 刘梅森 陈芩 陈才水 林向阳 阮榕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83-87,共5页
研究乌桕类可可脂结晶及其巧克力结晶性质的关系,揭示乌桕类可可脂巧克力加工性能差的原因。采用分光光度法、差示扫描量热法、粘度法研究乌桕类可可脂和天然可可脂及其巧克力的结晶、固化过程,探讨添加茶叶粉生物乳化剂对改善乌桕类可... 研究乌桕类可可脂结晶及其巧克力结晶性质的关系,揭示乌桕类可可脂巧克力加工性能差的原因。采用分光光度法、差示扫描量热法、粘度法研究乌桕类可可脂和天然可可脂及其巧克力的结晶、固化过程,探讨添加茶叶粉生物乳化剂对改善乌桕类可可脂巧克力加工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乌桕类可可脂结晶固化速率比天然可可脂快,而乌桕类可可脂巧克力结晶速率较天然可可脂巧克力快得多。添加5%~8%茶叶粉不仅改善乌桕类可可脂巧克力加工性能,而且能提高巧克力的热稳定性和抗霜花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桕类可可 巧克力 结晶性质 加工性能 茶叶粉
下载PDF
基于感官与主成分分析的可可豆加工品质变化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谷风林 易桥宾 +3 位作者 那治国 房一明 赵友兴 徐飞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879-1888,共10页
采用电子鼻、色差仪、水分测定仪测定分析未发酵可可豆、发酵可可豆、焙烤未发酵可可豆和焙烤发酵可可豆的品质,并结合人工审评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其风味进行评定。结果表明:未发酵豆、发酵豆和焙烤豆的电子鼻分析结果差异较大;未发... 采用电子鼻、色差仪、水分测定仪测定分析未发酵可可豆、发酵可可豆、焙烤未发酵可可豆和焙烤发酵可可豆的品质,并结合人工审评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其风味进行评定。结果表明:未发酵豆、发酵豆和焙烤豆的电子鼻分析结果差异较大;未发酵豆水分含量高于发酵豆;不同温度焙烤下未发酵可可豆色度值(L*、a*、b*)比较分散,发酵豆较集中;基于人工审评的主成分分析,能区分未发酵豆和发酵豆、以及不同温度焙烤豆,其主要被划分为低温和高温焙烤区;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能较好地区分开不同加工可可豆的品质。可见,利用电子感官仪器结合人工评定的方法能有效地鉴别不同加工可可豆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可可豆 发酵 焙烤 品质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香菇、茶叶抗类可可脂巧克力脂霜之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刘梅森 高荫榆 +1 位作者 陈才水 刘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共4页
用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在形态学方面就香菇和茶叶抗类可可脂巧克力脂霜进行了研究 ,电镜结果表明 ,香菇和茶叶巧克力的质构呈链状有规则排列 ,而对照样则呈杂乱零星无规则排列。偏光显微结果说明 ,无论是起霜还是未起霜的香菇和茶叶巧... 用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在形态学方面就香菇和茶叶抗类可可脂巧克力脂霜进行了研究 ,电镜结果表明 ,香菇和茶叶巧克力的质构呈链状有规则排列 ,而对照样则呈杂乱零星无规则排列。偏光显微结果说明 ,无论是起霜还是未起霜的香菇和茶叶巧克力 ,其晶相均呈有规律的均匀分布 ,而对照样则无规则性可言。在相同的促霜时间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茶叶 乌桕类可可 脂霜 形态学 巧克力 抗霜剂
下载PDF
酶联免疫法检测可可豆中的黄曲霉毒素B_1 被引量:5
8
作者 乙小娟 刘丽萍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1 ELISA 可可豆
下载PDF
复配乳化剂对月桂酸型代可可脂巧克力物化性质影响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孟宗 王风艳 +3 位作者 孙小玲 李进伟 王兴国 刘元法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9-21,共3页
通过制备添加由磷脂、单甘油脂、Span 60两两复配(1∶3/1∶1/3∶1,w/w)月桂酸型代可可脂(CBS)模型巧克力,研究添加复配乳化剂对CBS巧克力物化性质影响。结果表明,复配乳化剂种类和添加量均对CBS巧克力物性产生显著影响;其中,磷脂/Span 6... 通过制备添加由磷脂、单甘油脂、Span 60两两复配(1∶3/1∶1/3∶1,w/w)月桂酸型代可可脂(CBS)模型巧克力,研究添加复配乳化剂对CBS巧克力物化性质影响。结果表明,复配乳化剂种类和添加量均对CBS巧克力物性产生显著影响;其中,磷脂/Span 60复配添加使巧克力表面WI值增加趋势延缓,具有较好延缓起霜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可 巧克力 乳化剂复配
下载PDF
乌桕类可可脂巧克力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梅森 高荫榆 陈才水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0-42,共3页
通过差热扫描热分析法对乌桕类可可脂巧克力在不同温度下 (2 8℃、30℃和 32℃ )等温结晶动力学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晶型V(β’)向VI(β)的衍变在不同温度下具有相同的Avrami指数 (n)值 ,说明V(β’)向VI(β)的衍变具有相同的机理 ,但... 通过差热扫描热分析法对乌桕类可可脂巧克力在不同温度下 (2 8℃、30℃和 32℃ )等温结晶动力学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晶型V(β’)向VI(β)的衍变在不同温度下具有相同的Avrami指数 (n)值 ,说明V(β’)向VI(β)的衍变具有相同的机理 ,但其衍变速率常数 (Kn)值 ,却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半结晶时间 (t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桕类可可 巧克力 等温结晶 动力学
下载PDF
巧克力食品中可可脂及其代用品的鉴别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红 巢强国 +3 位作者 葛宇 周耀斌 张辉 雷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6-69,共4页
巧克力食品中的常用油脂主要包括天然可可脂、类可可脂、代可可脂和乳脂,采用高温气相色谱法对这四种油脂的甘油三酯组成进行分离。结果表明,天然可可脂与类可可脂的甘油三酯组成较相似,但与代可可脂完全不同,乳脂的甘油三脂组成非常复... 巧克力食品中的常用油脂主要包括天然可可脂、类可可脂、代可可脂和乳脂,采用高温气相色谱法对这四种油脂的甘油三酯组成进行分离。结果表明,天然可可脂与类可可脂的甘油三酯组成较相似,但与代可可脂完全不同,乳脂的甘油三脂组成非常复杂,以其特殊的峰型区别于其它各脂。通过甘油三酯组成的谱图特征可快速、直观地鉴别出这四种油脂。实际应用可区分市售可可脂巧克力和代可可脂巧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巧克力 高温气相色谱 甘油三酯 鉴别
下载PDF
乌桕类可可脂及其巧克力结晶性质的研究(II) 被引量:2
12
作者 高荫榆 何小立 +4 位作者 熊春红 陈芩 陈才水 林向阳 阮榕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39-43,共5页
为探索乌桕类可可脂(CTCBE)巧克力调温工艺操作困难的原因与机理,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X-射线衍射(XRD)对添加天然生物乳化剂(香菇粉)的CTCBE巧克力(LC)和空白CTCBE巧克力(CC)在调温过程中结晶行为进行研究分析。并采用粘度法、升... 为探索乌桕类可可脂(CTCBE)巧克力调温工艺操作困难的原因与机理,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X-射线衍射(XRD)对添加天然生物乳化剂(香菇粉)的CTCBE巧克力(LC)和空白CTCBE巧克力(CC)在调温过程中结晶行为进行研究分析。并采用粘度法、升温破乳法对两种巧克力浆料在调温过程中的流散性及乳化稳定性进行对比研究。DSC和XRD结果均表明添加香菇粉明显促使CTCBE巧克力形成高熔点稳定晶型,LC比CC酱料的粘度降低近20%,乳化稳定性提高100倍以上,有效地改善了CTCBE巧克力调温工艺操作条件,提高产品产量及质量(具有良好热稳定性、抑制霜花效果及抗氧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桕类可可 巧克力 结晶性质 调温工艺 乳化稳定性 香菇粉
下载PDF
几种代可可脂巧克力浆的流变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辉 吴湘萍 方图南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2-38,共7页
本文研究了可可粉与三种代可可脂组成的巧克力浆的流变性。三种代可可脂的流动活化能均与可可脂颇为接近。代可可脂SuperYZ-2/可可粉的特征粘度明显较低,在可可粉体积分率较低时,三种可可悬浮体均呈牛顿性,但当>0.2时... 本文研究了可可粉与三种代可可脂组成的巧克力浆的流变性。三种代可可脂的流动活化能均与可可脂颇为接近。代可可脂SuperYZ-2/可可粉的特征粘度明显较低,在可可粉体积分率较低时,三种可可悬浮体均呈牛顿性,但当>0.2时具有明显剪切稀化特征。悬浮体粘度服从—通用流变模型,当超过某一临界值而悬浮体有屈服应力时该模型自动转化为Casson方程。屈服应力与颗粒体积分率的关系服从四参数方程,实验求出了全部模型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可脂替代 流变性 巧克力 制糖工艺
下载PDF
代可可脂巧克力基料油的理化性质及相容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风艳 王兴国 +2 位作者 胡鹏 常桂芳 刘元法 《粮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3-76,共4页
本文选用氢化棕榈仁油(HPKO)、可可脂(CB)以及乳脂(MF)作为代可可脂巧克力的基料油,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两相体系和三相体系的相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相体系HPKO/CB以及CB/MF有明显的共晶现象,而HPKO/MF在20℃... 本文选用氢化棕榈仁油(HPKO)、可可脂(CB)以及乳脂(MF)作为代可可脂巧克力的基料油,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两相体系和三相体系的相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相体系HPKO/CB以及CB/MF有明显的共晶现象,而HPKO/MF在20℃之前的各温度下有非常好的相容性,随着温度的升高相容性变差;三相体系在MF和CB含量都低于15%时有较好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可巧克力 基料油 理化性质 相容性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巧克力中的可可碱和咖啡因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平年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05年第2期30-31,共2页
使用ZobarxEclipseXDBC18柱,以水-乙腈(体积比为 88∶12)为流动相,选择测定波长为 278nm,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巧克力中的可可碱和咖啡因。可可碱和咖啡因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96. 7%和 97. 4%,RSD分别为1. 05%和 2. 16% (n=5),检出限... 使用ZobarxEclipseXDBC18柱,以水-乙腈(体积比为 88∶12)为流动相,选择测定波长为 278nm,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巧克力中的可可碱和咖啡因。可可碱和咖啡因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96. 7%和 97. 4%,RSD分别为1. 05%和 2. 16% (n=5),检出限均为 0. 005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因 高效液相色谱法 可可 巧克力 RSD 流动相 测定 C18柱 使用 检出限
下载PDF
巧克力中可可脂及其代用品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丽 谭微 +1 位作者 张佳艳 侯璐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472-2475,2479,共5页
介绍了天然可可脂的特性,可可脂代用品如类可可脂和代可可脂的分类和特性,并从晶体性能研究、组分对比研究、鉴定研究和检测方法研究等4个方面,重点阐述了国内外巧克力中可可脂及其代用品的分析技术研究进展,对巧克力及巧克力制品产业... 介绍了天然可可脂的特性,可可脂代用品如类可可脂和代可可脂的分类和特性,并从晶体性能研究、组分对比研究、鉴定研究和检测方法研究等4个方面,重点阐述了国内外巧克力中可可脂及其代用品的分析技术研究进展,对巧克力及巧克力制品产业的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巧克力 可可 可可脂代用品 分析技术
下载PDF
代可可脂巧克力浆的屈服应力
17
作者 张辉 方图南 吴湘萍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93-396,共4页
研究了可可粉与三种代可可脂组成的巧克力浆的流变性。在可可粉体积分数φ较低时,三种可可悬浮体均呈牛顿性,但当φ≥0.2时具有明显剪切稀化特征。悬浮体粘度服从一通用流变模型,当φ超过某一临界值而悬浮体有屈服应力时该模型自... 研究了可可粉与三种代可可脂组成的巧克力浆的流变性。在可可粉体积分数φ较低时,三种可可悬浮体均呈牛顿性,但当φ≥0.2时具有明显剪切稀化特征。悬浮体粘度服从一通用流变模型,当φ超过某一临界值而悬浮体有屈服应力时该模型自动转化为Casson方程。屈服应力与颗粒体积分数的关系服从四参数方程,实验求出了全部模型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可脂替代 流变性 屈服应力 巧克力
下载PDF
进口可可豆及其制品检疫中应注意的问题
18
作者 林何燕 王维华 《植物检疫》 2006年第6期388-388,共1页
关键词 检验检疫局 可可豆 进口 制品 马来西亚 发展中国家 经济作物 植物产品
下载PDF
发酵和焙烤对可可豆多酚、黄酮和风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易桥宾 谷风林 +2 位作者 那治国 房一明 徐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62-69,共8页
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色差仪、电子鼻分别检测未发酵、发酵和焙烤海南可可豆的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色度和可可豆风味差异。结果表明:未经焙烤的未发酵豆总酚(464.03 mg/10 ... 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色差仪、电子鼻分别检测未发酵、发酵和焙烤海南可可豆的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色度和可可豆风味差异。结果表明:未经焙烤的未发酵豆总酚(464.03 mg/10 g)和总黄酮(126.86 mg/10 g)含量明显高于发酵豆总酚(211.86 mg/10 g)和总黄酮(61.98 mg/10 g)含量。105~145℃焙烤30 min,未发酵豆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分别为419.5~129.8 mg/10 g和77.8~16.8 mg/10 g;发酵豆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82.53~86.25 mg/10 g和34.7~7.0 mg/10 g。其中,125℃焙烤20~40 min,未发酵豆总酚和黄酮含量分别为353.74~289.45 mg/10 g和42.86~32.20 mg/10 g;发酵豆总酚和黄酮含量分别为152.08~123.55 mg/10 g和25.12~21.14 mg/10 g。在105~145℃的温度焙烤下没食子酸含量变化显著。可可豆色度值的范围:L*值集中在40.0~47.0之间,a*值集中在5.0~6.8之间,b*值集中在4.0~8.5之间。未发酵和发酵可可豆之间,以及不同温度焙烤可可豆之间的电子感官风味分析结果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可可豆 焙烤 多酚 黄酮 风味
下载PDF
发酵与焙烤对可可豆香气影响的GC-MS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易桥宾 谷风林 +3 位作者 房一明 徐飞 那治国 赵友兴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889-1902,共14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质联用仪(GC-MS)分析未发酵豆、发酵豆和焙烤豆的香气成分,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可可豆香气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未发酵豆、发酵豆和焙烤豆香气差异明显。从未发酵豆和发酵豆中分别鉴定出30和62...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质联用仪(GC-MS)分析未发酵豆、发酵豆和焙烤豆的香气成分,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可可豆香气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未发酵豆、发酵豆和焙烤豆香气差异明显。从未发酵豆和发酵豆中分别鉴定出30和62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醇类、酮类、烯烃类和醛类,发酵后可可豆香气物质增多。在105、125、145℃下焙烤的未发酵豆和发酵豆分别鉴定出47、59、84和71、68、83种,主要为醇类、酯类、醛类、烯烃和吡嗪类,低温焙烤和高温焙烤的可可豆香气差异明显;酮类集中于未发酵低温焙烤区,酸类、酯类和醇类偏向于发酵低温焙烤区,呋喃类和吡嗪类等杂环类化合物指向高温焙烤区。这些香气成分的差异,形成不同处理可可豆之间的风味差异,可可豆香气成分的主成分分析可以作为可可豆不同处理潜在的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可可豆 挥发性化合物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质联用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