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4,71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情感”点燃课堂——以《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为例谈知情交融教学模式的实践
1
作者 刘慧 《文教资料》 2015年第19期173-174,共2页
历史课堂教学中的“知情交融”,既是对学生学习情绪的调动,更是对学生积极情绪引导的过程,在历史学习中注重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树立,便能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技巧。
关键词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知情交融 情感
下载PDF
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以人教版《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一课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灿 《教育文化论坛》 2018年第6期74-80,共7页
为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核心素养已成为21世纪国际教育的发展方向。在这一背景下,2017年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了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以此作为中学历史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以人教版必修2第12课《从计划经... 为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核心素养已成为21世纪国际教育的发展方向。在这一背景下,2017年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了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以此作为中学历史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以人教版必修2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一课为例,在帮助学生厘清改革脉络的同时,探讨如何在具体教学环节中渗透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并试图培养学生的科学思考能力和社会人文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计划经济 市场经济 教学实践
下载PDF
培养核心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以《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教学片段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卫华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 2018年第8期87-92,共6页
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 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家国情怀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在思想、观念、情感、态度等方面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历史教育育人功能的重要标志。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教学 教学片段 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 素养 应用 高中 培养
下载PDF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的有效性探索——以《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一课为例
4
作者 解月娇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 2016年第8期87-88,共2页
一、备课介绍 结合高考考纲和近年高考命题导向,制定本课的教学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难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经济体制改革)。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计划经济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复习 历史 高三 教学重点 社会发展
下载PDF
计划经济下的农村自由市场和企业的自主权:六十年代广东农产品的出口收购
5
作者 罗士鸿 《南方论刊》 2024年第6期29-32,共4页
基于对60年代广东农产品出口收购相关档案材料的研究,本文发现,农村自由市场在60年代不仅存在,还对农产品的价格和流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另外,这些原始档案还为我们揭示,尽管处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管理之下,国有企业仍然具有一... 基于对60年代广东农产品出口收购相关档案材料的研究,本文发现,农村自由市场在60年代不仅存在,还对农产品的价格和流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另外,这些原始档案还为我们揭示,尽管处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管理之下,国有企业仍然具有一定的自主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经济体制 对外贸易 农村自由市场 企业自主权
下载PDF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理”与“路” 被引量:5
6
作者 陈鹏 夏志鹏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32,共10页
新质生产力是对马克思社会劳动生产力理论的继承与发展,突出了创新的主导作用、新发展格局的时代背景、关键核心技术的支撑性作用。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孕育新质生产力的新型生产关系,包含了“两个毫不动摇”的所有制结构、... 新质生产力是对马克思社会劳动生产力理论的继承与发展,突出了创新的主导作用、新发展格局的时代背景、关键核心技术的支撑性作用。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孕育新质生产力的新型生产关系,包含了“两个毫不动摇”的所有制结构、“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统一”的资源配置方式、“共同富裕”的分配关系。“两个毫不动摇”既确保了新型生产要素的开发与人民的需要一致性,又优化了产业结构。“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统一,确保了新型生产要素的配置符合价值规律的要求。以“共同富裕”为导向的分配方式,激发了科技创新与新型生产要素的活力。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与市场经济优势的统一,整合了国家、政府、社会、企业等多方面的力量,开辟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践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 新型生产要素
下载PDF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及重点 被引量:2
7
作者 迟福林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6-21,共6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我国下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作出战略部署。这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主动选择,是应对纷繁复杂国际环境变化的战略举措,是我国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的内在要求,...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我国下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作出战略部署。这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主动选择,是应对纷繁复杂国际环境变化的战略举措,是我国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的内在要求,也是释放我国经济转型巨大内需潜力的重大任务。其核心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扩大公共消费为重点有效发挥政府作用,以要素市场化改革为重点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以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为重点激发经济主体活力,做优国有资本,为民营经济营造公平发展的良好环境;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十届三中全会 深化改革 政府与市场
下载PDF
浅析市场经济下检验检测机构的发展策略
8
作者 于洋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23期185-188,共4页
目前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检验检测行业规模持续扩大,检验检测市场结构正在进一步优化。但由于市场经济下供求关系不匹配造成检验检测机构竞争加剧而引发的低价恶意竞争、数据弄虚作假、服务质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市场经... 目前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检验检测行业规模持续扩大,检验检测市场结构正在进一步优化。但由于市场经济下供求关系不匹配造成检验检测机构竞争加剧而引发的低价恶意竞争、数据弄虚作假、服务质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市场经济下检验检测机构的发展策略和未来规划,以期为检验检测机构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确立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 检测监测机构 发展策略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治优势
9
作者 陈健 张旭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2期67-76,共10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大特色是经济与政治实现了辩证统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纯自发出现的,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构成,是在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为推动生产力发展而作出的有意识的选择,在实践中作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社会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大特色是经济与政治实现了辩证统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纯自发出现的,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构成,是在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为推动生产力发展而作出的有意识的选择,在实践中作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也必然能够具有相应的政治优势。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政治优势的根本保证。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就是以经济为基础,在尊重市场发展规律和市场主体积极性、创造性基础上,主动发挥政治的统率和引领作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经济发展上进行超越市场层面的协调,防范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弊端,引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式方向,从而发挥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治优势,进而转化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优势,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治优势和经济优势的相互统一和相互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领导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经济与政治 政府和市场
下载PDF
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0
作者 李鹏 《理论视野》 CSSCI 2024年第8期46-52,共7页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制度
下载PDF
全面深化改革视域下中国市场经济的演进逻辑
11
作者 涂小雨 《中国经济报告》 2024年第4期12-19,共8页
中国市场经济的演进蕴涵了深刻的思想逻辑、政治逻辑和法治逻辑。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建基于中国法治进程的推进,法治的完善与市场制度的完善同步,法治的进步使中国的市场化改革更加深化,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政府有为、市场有效”和... 中国市场经济的演进蕴涵了深刻的思想逻辑、政治逻辑和法治逻辑。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建基于中国法治进程的推进,法治的完善与市场制度的完善同步,法治的进步使中国的市场化改革更加深化,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政府有为、市场有效”和“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重大判断在实践中日益深入人心,并取得了巨大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 演进逻辑 深化改革
下载PDF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创新形态
12
作者 余金成 娄银梅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23,共8页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优胜劣汰”虽然建构了有效的劳动动员方式,但没有消除社会长期贫富分化的局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确立了在资源配置上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紧密结合的机制。这一创新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优胜劣汰”虽然建构了有效的劳动动员方式,但没有消除社会长期贫富分化的局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确立了在资源配置上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紧密结合的机制。这一创新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样态:在运行理念上,推动“竞争—平等”原则转变为“自由—平等”原则,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成为可实现的目标;在运行机制上,将“政府一般作用”提升至“政府更好作用”,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以人的全面发展支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运行原则上,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国式现代化 理念 机制 原则
下载PDF
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标准化改革的探讨
13
作者 吴亚群 王珺 《大众标准化》 2024年第14期60-62,共3页
标准化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也是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新的建筑标准不断涌现,涵盖了智能建筑技术、生态建筑设计等新兴领域。探讨建筑标准化的发... 标准化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也是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新的建筑标准不断涌现,涵盖了智能建筑技术、生态建筑设计等新兴领域。探讨建筑标准化的发展历程、标准体系的构建、建筑标准改革、建筑企业的标准化工作及建筑模数制的重要性,旨在深入了解建筑标准化对建筑行业的影响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 建筑标准化 改革 发展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理性人问题研究
14
作者 林民书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1-150,共10页
经济人追求私利,心无餍足,智慧遮蔽,让贪欲支配了其经济活动和行为,从而丧失理性的判断与决策能力。理性是对欲望的超越。在利益面前能够做到进退有据,是理性人与经济人的本质区别。市场经济有效运行取决于参与者的理性程度,而理性又离... 经济人追求私利,心无餍足,智慧遮蔽,让贪欲支配了其经济活动和行为,从而丧失理性的判断与决策能力。理性是对欲望的超越。在利益面前能够做到进退有据,是理性人与经济人的本质区别。市场经济有效运行取决于参与者的理性程度,而理性又离不开微观主体的自觉道德约束这一基础。而一个从全社会整体利益出发的政府,是纠正市场失灵、实现市场效率的关键。必须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的心性的影响进行探究,分析经济人与理性人的区别与联系,探究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力以及培育与之相应的理性人的具体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中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利益最大化 理性人
下载PDF
加快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
15
作者 来亚红 《新湘评论》 2024年第16期10-11,共2页
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是指为市场经济运行提供保障和规范的制度安排,包括构建市场经济体系所必需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破产退出、公平竞争和信用监管等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高... 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是指为市场经济运行提供保障和规范的制度安排,包括构建市场经济体系所必需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破产退出、公平竞争和信用监管等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作出“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部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体系 信用监管 中国式现代化 产权保护 公平竞争 市场经济运行 市场准入 战略部署
下载PDF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探索
16
作者 平新乔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7-20,共4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实现了重要突破,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发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实现了重要突破,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发挥公有制经济的引领作用等措施,展现了我国对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探索,旨在通过市场竞争来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与创造力。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不断变化和科技革命的加速推进,我国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构建一个更加高效、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高质量发展 公有制经济
下载PDF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及其普适性前景
17
作者 李松龄 《兰州学刊》 CSSCI 2024年第6期26-37,共12页
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市场经济是发展生产力的工具或手段。因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是以市场经济发展生产力的方式,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市场经济运用资本将新方法新技术应用于生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 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市场经济是发展生产力的工具或手段。因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是以市场经济发展生产力的方式,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市场经济运用资本将新方法新技术应用于生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财富增长,能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财富支持,与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相统一。资本占有劳动生产的剩余价值,不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和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相矛盾。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是对立统一的矛盾的两个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变革,选择生产资料资本化为资本所有者股份和劳动力资本化为劳动者股份相结合的新型股份制作为改革目标,有利于化解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矛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普适价值和可复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本质特征 普适价值 可复制性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理论的理论根源、演进脉络与经验启示
18
作者 迟方旭 王志豪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25,共8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立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状况和法治建设实践,领导市场经济法治建设经历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创立阶段、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立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状况和法治建设实践,领导市场经济法治建设经历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创立阶段、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的发展阶段、十六大以后的完善阶段和十八大以来的新发展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实际之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关于法治对经济基础的保障功能和经济基础对作为上层建筑的法治的推动作用的理论论断,对新时代法治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马克思主义理论 市场经济法治 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
下载PDF
如何“管得住”市场——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功能
19
作者 林永生 高海 《中国经济报告》 2024年第5期10-17,共8页
2024年7月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本文简要概述《决定》中关于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提法与新变化,详细探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政府... 2024年7月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本文简要概述《决定》中关于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提法与新变化,详细探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政府功能。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决定》精神,重点分析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如何更好发挥政府功能,进而“管得住”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我国基本国情 新提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现代市场经济 全面深化改革 《决定》精神 高水平
下载PDF
历史上的市场经济:中国经济近代化/现代化历程的出发点
20
作者 李伯重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0-104,共5页
一、市场经济与近代化/现代化的展开早在1994年,被誉为“中国现代化研究的开拓者和中国现代化理论研究的奠基人”的罗荣渠先生(1)就发出了这样的呼吁:“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科学关注的大课题是什么?是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 一、市场经济与近代化/现代化的展开早在1994年,被誉为“中国现代化研究的开拓者和中国现代化理论研究的奠基人”的罗荣渠先生(1)就发出了这样的呼吁:“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科学关注的大课题是什么?是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及其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中国史学界关注的新问题是什么?是从‘现代化’的新视角对中国走向现代世界经历的社会巨变进行深刻的历史反思”(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历程 罗荣渠 社会巨变 中国史学界 历史反思 市场经济 社会科学 现代化道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