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元稹《代曲江老人百韵》诗作年质疑
被引量:
4
1
作者
谢思炜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2-44,66,共4页
根据诗体、题材、用语等多方面的证据来看,《代曲江老人百韵》“年十六时作”之说很可能是作者元稹 本人提供的不可靠之词。当然,这一点并不必然涉及作者的人品“污点”,而是与唐人普遍“好大言”的风气有关。
关键词
元稹
《代曲江老人百韵》
李杜并称
原文传递
美刺为手段,劝君是真义——《长恨歌》主题浅探
2
作者
唐海燕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1997年第2期92-93,共2页
《长恨歌》自问世以来,广为传诵,经久不衰,但因其所写的李杨爱情悲剧的特殊性,加上故事本身在社会上广泛流传,所以《长恨歌》的主题至今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体看,目前我国学术界对此诗的主题持四种不同看法,即讽谕说、双重主题说...
《长恨歌》自问世以来,广为传诵,经久不衰,但因其所写的李杨爱情悲剧的特殊性,加上故事本身在社会上广泛流传,所以《长恨歌》的主题至今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体看,目前我国学术界对此诗的主题持四种不同看法,即讽谕说、双重主题说、爱情说、世界观矛盾说等。我认为,这几种说法都有其合理成分,但也都存在着某些不足。 我觉得,对于《长恨歌》应该和别的古代作品一样,本着“知人论世”的原则,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及其产生的特定社会环境,并结合白居易本人的生活和当时的文学主张,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认识它的主题。 根据《长恨歌传》及有关史料,此诗作于元和元年十二月,白居易时年35岁,调任周至县尉。当时正是安史之乱发生后的中唐时期,国家百病千疮,百业等兴,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内忧外患,社会动荡不安,人民涂炭,生计维艰。这种颓败的局面使中唐的人们不能不回想盛唐生活的美好。整个社会,从上层的朝廷命官到下层的有识之士,大街小巷无不在追忆前唐轶事,于是出现了一股“抚今忆昔”的潮流。在文学领域,则出现了以回忆盛唐轶事为题材的大批作品,如《代曲江老人百韵》(张籍)、《马嵬》(刘禹锡)等。这些作品或感慨时势之变迁,伤今之不如昔;或针砭讽谏,无不笼上一层感伤的氛围。显然《长恨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恨歌》主题
美刺
双重主题说
《代曲江老人百韵》
居易
《新乐府》
真义
讽谕说
文学主张
藩镇割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元稹《代曲江老人百韵》诗作年质疑
被引量:
4
1
作者
谢思炜
机构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出处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2-44,66,共4页
文摘
根据诗体、题材、用语等多方面的证据来看,《代曲江老人百韵》“年十六时作”之说很可能是作者元稹 本人提供的不可靠之词。当然,这一点并不必然涉及作者的人品“污点”,而是与唐人普遍“好大言”的风气有关。
关键词
元稹
《代曲江老人百韵》
李杜并称
Keywords
YUAN Zhen
Hundred Lines in the Name of the Old Man By the Meandering River (Dai Qujing Lao Ren Bai Yun)
LI Bai-DU Fu juxtaposition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美刺为手段,劝君是真义——《长恨歌》主题浅探
2
作者
唐海燕
机构
陕西教育学院中文系
出处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1997年第2期92-93,共2页
文摘
《长恨歌》自问世以来,广为传诵,经久不衰,但因其所写的李杨爱情悲剧的特殊性,加上故事本身在社会上广泛流传,所以《长恨歌》的主题至今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体看,目前我国学术界对此诗的主题持四种不同看法,即讽谕说、双重主题说、爱情说、世界观矛盾说等。我认为,这几种说法都有其合理成分,但也都存在着某些不足。 我觉得,对于《长恨歌》应该和别的古代作品一样,本着“知人论世”的原则,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及其产生的特定社会环境,并结合白居易本人的生活和当时的文学主张,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认识它的主题。 根据《长恨歌传》及有关史料,此诗作于元和元年十二月,白居易时年35岁,调任周至县尉。当时正是安史之乱发生后的中唐时期,国家百病千疮,百业等兴,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内忧外患,社会动荡不安,人民涂炭,生计维艰。这种颓败的局面使中唐的人们不能不回想盛唐生活的美好。整个社会,从上层的朝廷命官到下层的有识之士,大街小巷无不在追忆前唐轶事,于是出现了一股“抚今忆昔”的潮流。在文学领域,则出现了以回忆盛唐轶事为题材的大批作品,如《代曲江老人百韵》(张籍)、《马嵬》(刘禹锡)等。这些作品或感慨时势之变迁,伤今之不如昔;或针砭讽谏,无不笼上一层感伤的氛围。显然《长恨歌》
关键词
《长恨歌》主题
美刺
双重主题说
《代曲江老人百韵》
居易
《新乐府》
真义
讽谕说
文学主张
藩镇割据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元稹《代曲江老人百韵》诗作年质疑
谢思炜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4
原文传递
2
美刺为手段,劝君是真义——《长恨歌》主题浅探
唐海燕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199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