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3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伤寒杂病论》谈COVID-19的中医护理
1
作者 汪丽玲 洪建勋 刘丽萍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8期156-159,共4页
虽然《伤寒杂病论》是一部2000年前的著作,但其客观反映了外感疾病的传变规律,并科学系统地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理法方药),因此适用于一切外感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虽然在典籍中未被记载,但因其属... 虽然《伤寒杂病论》是一部2000年前的著作,但其客观反映了外感疾病的传变规律,并科学系统地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理法方药),因此适用于一切外感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虽然在典籍中未被记载,但因其属于外感病的范畴,故研究《伤寒杂病论》外感病的护理方法对其临床护理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梳理《伤寒杂病论》关于外感病护理的理论来源,结合COVID-19的临床表现和病因病机,提出相应的具体护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病论》 新型冠状毒肺炎 中医护理 外感
下载PDF
浅析《伤寒杂病论》中精神异常疾病的中医证治
2
作者 郑春叶 王俊镔 +2 位作者 李哲 吕少华 苏巧珍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20期1-4,22,共5页
《伤寒杂病论》原文中论及的谵语、狂,除部分虚证外,多属实证,病机为燥热内结阳明或热结下焦血分;治疗以泻为主,以通下为法。现代医学的精神类疾病或伴有狂、谵语精神症状的疾病,临证时可参考《伤寒杂病论》的治疗思路,结合辨证施治的原... 《伤寒杂病论》原文中论及的谵语、狂,除部分虚证外,多属实证,病机为燥热内结阳明或热结下焦血分;治疗以泻为主,以通下为法。现代医学的精神类疾病或伴有狂、谵语精神症状的疾病,临证时可参考《伤寒杂病论》的治疗思路,结合辨证施治的原则,运用以通便为主、活血为辅的方剂,以达到治疗效果。该文基于《伤寒杂病论》中对相关精神异常疾病的原文描述,从症状、病因、病机、治法、方药角度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张仲景治疗精神异常疾病的证治方法,以期为现代中医治疗精神异常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病论》 精神异常疾 谵语 独语 郑声 中医
下载PDF
《伤寒杂病论》治疗心衰病的方药规律探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徐朝辉 胡正军 +4 位作者 钟逸航 史天云 杨佳慧 柳智瑞 刘永明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58-262,共5页
目的整理《伤寒杂病论》与心衰病相关的经方,探析经方治疗心衰病的方药规律。方法筛选归纳整理《伤寒杂病论》条文中符合心衰病主证“悸”“喘”“肿”的经方,以及文献检索关于《伤寒杂病论》经方治疗心衰病的文献,建立“治疗心衰病的... 目的整理《伤寒杂病论》与心衰病相关的经方,探析经方治疗心衰病的方药规律。方法筛选归纳整理《伤寒杂病论》条文中符合心衰病主证“悸”“喘”“肿”的经方,以及文献检索关于《伤寒杂病论》经方治疗心衰病的文献,建立“治疗心衰病的经方数据库”,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进行分析。结果根据心衰病主证共筛选出25首经方,文献检索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334篇,涉及24首经方。合并建立数据库,共纳入31首经方,通过平台分析发现涉及中药43味,药物使用频次前5位的中药包括桂枝、甘草、茯苓、大枣、生姜。药性以温为主;药味以辛甘为主;归经以肺、脾、心、胃、肾、膀胱、肝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发现使用频次前4位的药对为甘草-桂枝、桂枝-茯苓、生姜-大枣、生姜-桂枝,基于熵聚类分析得到新处方5首,包括附子-桂枝-生地黄-干姜、干姜-白术-麻黄-人参、茯苓-白术-大枣-附子、黄芪-白芍-防己-牡蛎、茯苓-白术-麻黄-石膏。结论《伤寒杂病论》治疗心衰病的方药规律符合心衰病的病机特点,体现了“法无定法,贵在得法”“标本兼顾”及“整体观”,可作为中医药治疗心衰病的重要指导思想;提炼具有代表性的5首新处方,可为心衰病防治的临床实践及新药开发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病论》 经方 心衰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方药规律
下载PDF
刍议《伤寒杂病论》“气上冲”
4
作者 陈朝远 张喜莲 陈汉江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604-608,共5页
气上冲是《伤寒杂病论》中的一组症状群,其内在病机证治有待进一步挖掘。本文着眼于“气上冲”,通过训诂释义,考证气上冲源流,辨析原文语境含义,总结症状要点,说明气上冲本质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升降层面的气机紊乱,并从脏腑、经络、六... 气上冲是《伤寒杂病论》中的一组症状群,其内在病机证治有待进一步挖掘。本文着眼于“气上冲”,通过训诂释义,考证气上冲源流,辨析原文语境含义,总结症状要点,说明气上冲本质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升降层面的气机紊乱,并从脏腑、经络、六经气化三个层面阐述病机:病根于肾,以冲脉为路径运行,因少阴枢机不利而发;分析上冲之气在不同病机下寒热两种中见属性的从化方向及与卫气、相火相关的病理本质;梳理张仲景针对气上冲的治疗大法,挖掘咳嗽、水气、痰阻等兼症的诊疗要点,扩大“气上冲”的概念及临床诊疗范围,为经方运用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病论 气上冲 紊乱 冲脉 少阴枢 寒热从化 理论探讨
下载PDF
唯物辩证法融入《伤寒杂病论》课程思政初探
5
作者 王献 张文龙 +3 位作者 张琳 刘英莲 谢毅强 李凯 《光明中医》 2024年第12期2509-2512,共4页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命题。《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高等教育的重要课程,《伤寒杂病论》课程思政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医风医德、文化自信、专业精神、爱国主义、人文精神、和谐共生等作为其常用思政挖掘切入点可挖掘内容已...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命题。《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高等教育的重要课程,《伤寒杂病论》课程思政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医风医德、文化自信、专业精神、爱国主义、人文精神、和谐共生等作为其常用思政挖掘切入点可挖掘内容已相对完善。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组成部分,以唯物辩证法作为课程思政挖掘切入点实践有效,可以作为《伤寒杂病论》课程思政元素挖掘的新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唯物辩证法 《伤寒病论》 中医教育
下载PDF
浅述《伤寒杂病论》对白血病治疗的启发和应用
6
作者 陆婉琪 李峻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第1期13-17,共5页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经典著作之一,被后人称为“方书之祖”,其所提倡的辨证思维体系广泛运用于临床上各种疾病的辨证与治疗,对改善肿瘤及其并发症亦有显著疗效。白血病作为一种病情重、进展快、病死率高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同...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经典著作之一,被后人称为“方书之祖”,其所提倡的辨证思维体系广泛运用于临床上各种疾病的辨证与治疗,对改善肿瘤及其并发症亦有显著疗效。白血病作为一种病情重、进展快、病死率高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同时易出现多种并发症,临床治疗较为棘手。文章归纳总结《伤寒杂病论》中治疗白血病的各种思路及具体的经方应用,以期为临床提供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 《伤寒病论》 经方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中医智慧解码糖尿病
7
作者 黄伟毅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4年第2期30-31,共2页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血糖水平长期高于正常范围,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典型症状,包括多食、多饮、多尿以及体重下降。在古代中医文献中,这种疾病常被称为“消渴”,如经典医籍《金匮要略》和《伤寒杂病论》中均有所记载...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血糖水平长期高于正常范围,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典型症状,包括多食、多饮、多尿以及体重下降。在古代中医文献中,这种疾病常被称为“消渴”,如经典医籍《金匮要略》和《伤寒杂病论》中均有所记载,并描述了与糖尿病相似的症状表现。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现代中医学对糖尿病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并结合现代医学的知识和技术,积极探索更有效的中医疗法来预防和治疗这一疾病,旨在帮助患者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病论》 古代中医文献 现代中医 《金匮要略》 慢性代谢性疾 多尿 中医疗法 现代医学
下载PDF
从《伤寒杂病论》序看张仲景的创作方法
8
作者 赵东丽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15期83-86,共4页
《伤寒杂病论》序中作者指出此书创作的方法及途径为“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平脉辨证”,并且说明“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即对古代中医理论著作进行参考,结合脉证,希望读者能够通过对疾病的观察而了解其本源。从对《伤寒论... 《伤寒杂病论》序中作者指出此书创作的方法及途径为“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平脉辨证”,并且说明“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即对古代中医理论著作进行参考,结合脉证,希望读者能够通过对疾病的观察而了解其本源。从对《伤寒论》等书籍的考察中也可看出,其与早期中医文献如《黄帝内经》《难经》的联系,对于脉象、症状的重视与详细描述及对疾病本源——病因病机的探讨。正是这些内容,将详尽的脉证与病因病机相对应,才让后人能够准确判断病情,确定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病论》 张仲景 脉法 症状
下载PDF
浅析《伤寒杂病论》“家”字相关术语英译 被引量:2
9
作者 李若馨 王萌 +1 位作者 李曼 李亚军 《中医药导报》 2023年第4期232-236,共5页
比较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世中联)术语标准、世界卫生组织(WHO)术语标准、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名词委)中医术语中英对译文本、李照国译本、罗希文译本中《伤寒杂病论》的17个“家”字相关术语,发现“家”字术语的英译还不够系... 比较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世中联)术语标准、世界卫生组织(WHO)术语标准、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名词委)中医术语中英对译文本、李照国译本、罗希文译本中《伤寒杂病论》的17个“家”字相关术语,发现“家”字术语的英译还不够系统。“家”字术语在世中联术语标准、WHO术语标准、名词委中医术语中英对译文本中收录不全,现存“家”字相关术语英译存在不统一、不简洁、不准确等问题。“家”字术语英译应遵循准确、简洁两项基本原则,英译的关键在于译前对术语含义的准确理解和译中用词的精准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病论》 《伤寒论》 《金匮要略》 中医术语英译 “家”字相关术语
下载PDF
基于寒热错杂理论探析恶性肿瘤病机及其经方辨治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书亚 陈舒怡 舒琦瑾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1204-1208,共5页
[目的]基于阴阳失衡、寒热错杂理论,探究恶性肿瘤病机、证治分型及经方治疗。[方法]通过查阅古籍文献,溯源“寒热错杂”理论,探究恶性肿瘤寒热错杂病因病机的演化过程,并汇通中西,充分认识西医抗肿瘤多元治疗进一步对机体阴阳、寒热平... [目的]基于阴阳失衡、寒热错杂理论,探究恶性肿瘤病机、证治分型及经方治疗。[方法]通过查阅古籍文献,溯源“寒热错杂”理论,探究恶性肿瘤寒热错杂病因病机的演化过程,并汇通中西,充分认识西医抗肿瘤多元治疗进一步对机体阴阳、寒热平衡的影响,以《伤寒论》为指导,运用八纲及脏腑辨证探讨其经方论治,并以临床验案佐证。[结果]恶性肿瘤病机冗杂,临床表现多具有矛盾性和寒热错杂的特点,辨治颇为棘手,阴阳失衡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本源,从阴阳、寒热失调认识并辨治恶性肿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伤寒论》开寒热错杂辨证论治之先河,通过参悟仲景思想,认为治疗上可从清肺温脾、清肝温肾、清温中焦、清肠温肾等立法,代表经方包括麻黄升麻汤、乌梅丸、半夏泻心汤、薏苡附子败酱散等。所附肺癌放疗后放射性皮炎验案,其证型归属于脾阳亏虚夹痰热蕴肺之证,治以上清肺热,下温脾寒,方予麻黄升麻汤加减,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结论]阴阳失衡、寒热错杂是恶性肿瘤的关键病机及临床表现,临证中常运用经方治以寒温并用、平调阴阳,患者多有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阴阳失衡 寒热错 辨证论治 《伤寒论》经方
下载PDF
《伤寒杂病论》对中医护理学发展贡献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华 徐桂华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1期133-135,共3页
《伤寒杂病论》阐述了中医护理学大量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蕴含着丰富的护理学思想。该书奠定了后世中医护理学的发展基础,为中医护理开创了辨证施护的先河,对当代中医护理学的研究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该文以著作的条文为基础,从中医护理... 《伤寒杂病论》阐述了中医护理学大量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蕴含着丰富的护理学思想。该书奠定了后世中医护理学的发展基础,为中医护理开创了辨证施护的先河,对当代中医护理学的研究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该文以著作的条文为基础,从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基本原则、基本内容和基本技能四个方面,进一步阐述该书对中医护理学发展的独特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病论 中医护理 特点 原则 内容 护理技能
下载PDF
“证”是病机与证候的统一体——从《伤寒杂病论》谈起 被引量:9
12
作者 徐木林 黄修涛 +1 位作者 王秋琴 陈国权 《国医论坛》 2002年第5期1-3,共3页
通过对《伤寒杂病论》原文的剖析 ,从证的结构、病机与证候互测、证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多病机与证候四个方面讨论了病机与证候的关系 ,明确了“证”
关键词 证候 辩证论治 《伤寒病论》
下载PDF
从气机升降出入角度浅谈《伤寒杂病论》对不寐的论治 被引量:4
13
作者 沈俊晔 王伟杰 谢冠群 《浙江中医杂志》 2016年第3期157-158,共2页
文章从气机升降出入的角度对《伤寒杂病论》关于不寐的论治加以总结和阐述。气机的升降出入失常是造成人体不寐的重要原因,《伤寒杂病论》中对于气机升降出入的调和分别从温通心阳、导龙入海,轻清透泄、宣畅气机,泻南补北、交通心肾,补... 文章从气机升降出入的角度对《伤寒杂病论》关于不寐的论治加以总结和阐述。气机的升降出入失常是造成人体不寐的重要原因,《伤寒杂病论》中对于气机升降出入的调和分别从温通心阳、导龙入海,轻清透泄、宣畅气机,泻南补北、交通心肾,补肝宁心、导魂入宅,金水相生、灌化雨雾,辛开苦降、调和脾胃,调和枢机、燮理阴阳等7个方面进行论述来论治不寐,对后世治疗不寐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降出入 不寐 伤寒病论 中医治法
下载PDF
《伤寒杂病论》免疫学思想与方药探析
14
作者 涂思 张华兴 +1 位作者 涂敏 黄勇 《亚太传统医药》 2023年第12期221-224,共4页
中医学的免疫学思想早在《伤寒杂病论》就有所记载并具备一定体系,如“湿病”“厉节病”“狐惑病”“水气病”等,与现代医学中的风湿热、类风湿关节炎、白塞氏病、肾炎、肾病综合征等症状相似。通过梳理《伤寒杂病论》条文,分析张仲景... 中医学的免疫学思想早在《伤寒杂病论》就有所记载并具备一定体系,如“湿病”“厉节病”“狐惑病”“水气病”等,与现代医学中的风湿热、类风湿关节炎、白塞氏病、肾炎、肾病综合征等症状相似。通过梳理《伤寒杂病论》条文,分析张仲景治疗免疫相关性疾病的病因、病机、疾病传变认识,并分析治则、治法以及方药规律,以探究张仲景的免疫学思想。张仲景认为,免疫病病因分为外因和内因,外感邪气以风寒湿为主,内在亏虚包括脾虚和元阳不足;脾虚是疾病传变、外邪入里而致疾病慢性化的关键。基本治疗原则为急性期祛邪,慢性期扶正以托邪外出。急性期祛邪实证多用麻黄配甘草祛邪,虚证多用桂枝配甘草和营卫以祛邪,邪去则正安。慢性期扶正重在三阴经之太阴、少阴,以健脾、扶元阳为要,鼓舞脾气、阳气以托邪外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伤寒病论》 免疫 方药 思路
下载PDF
《伤寒杂病论》对风湿骨病诊疗理论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宜娟娟 曹玉举 《中医研究》 2023年第1期13-18,共6页
《伤寒杂病论》是经典著作,其对风湿骨病的病因病机、转归、治疗皆有论述,但相对杂乱,易造成对风湿骨病相关治疗认识不足,不利于提高临床治疗风湿骨病的效果。基于此,先从《伤寒杂病论》的研究出发,对现代风湿骨病在《伤寒杂病论》中涉... 《伤寒杂病论》是经典著作,其对风湿骨病的病因病机、转归、治疗皆有论述,但相对杂乱,易造成对风湿骨病相关治疗认识不足,不利于提高临床治疗风湿骨病的效果。基于此,先从《伤寒杂病论》的研究出发,对现代风湿骨病在《伤寒杂病论》中涉及的相关概念做了界定,进而指出了风湿骨病的病因病机。接着介绍了风湿骨病发展传变,为随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然后通过对风湿骨病发展传变的分析,引出了风湿骨病的治疗原则。最后,论述了风湿骨病的治法和方药,详细论述了《伤寒杂病论》中六经治疗风湿骨病各有专用药物,并对各专有药物的现代药理学做了相关描述,从而对后世诊疗风湿骨病提供了丰富的临床指导。通过对《伤寒杂病论》的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在风湿骨病的病因病机方面,正虚是发病的内在因素,外邪是发病的重要条件,血瘀是发病的病理基础。发病传变过程中,正邪不争,邪随虚传,临证时应先辨阴阳;邪正交争,虚因邪生,临证时要考虑虚实变化;外感邪气,表里传变,治疗要预防表里传变;伏气反复,随时换气,治疗时要考虑截断伏气传变,结合四季气候灵活用药。治疗采用扶正祛邪、表里缓急以防止邪气深入的原则,用药攻补兼施,重视扶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骨 《伤寒病论》 发展传变 诊疗
下载PDF
《伤寒杂病论》成书过程及张仲景中医治学方法刍议 被引量:2
16
作者 曹柏龙 杨建宇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年第24期85-86,共2页
目的探讨张仲景的中医治学方法及铁杆中医的成才之路。方法通过《伤寒杂病论》与《汤液经法》之间的关系研究张仲景的中医治学方法。结果《伤寒杂病论》是张仲景在《汤液经法》的基础上完成的。结论中医的成才离不开中医经典的学习研究,... 目的探讨张仲景的中医治学方法及铁杆中医的成才之路。方法通过《伤寒杂病论》与《汤液经法》之间的关系研究张仲景的中医治学方法。结果《伤寒杂病论》是张仲景在《汤液经法》的基础上完成的。结论中医的成才离不开中医经典的学习研究,"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是中医大师必经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病论 汤液经法 张仲景 中医治学方法
下载PDF
《伤寒杂病论》小便不利与脏腑证机考释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付 谢新年 《中医药学刊》 2003年第11期1812-1813,共2页
《伤寒杂病论》是书论小便不利 ,其病位虽不离膀胱 ,但其证机且不尽在膀胱 ,审其证机主要有脾胃证机 ,湿热证机 ,津血虚证机 ,阳虚寒湿证机等 ,临证若能审明证机 ,以法论治 ,则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 伤寒病论 小便不利 脏腑证 研究
下载PDF
从《内经》《伤寒杂病论》探讨身重的病因病机 被引量:3
18
作者 仝志启 《甘肃中医》 2009年第9期10-11,共2页
总结《内经》《伤寒杂病论》有关身重的主要病因病机为:肝肾虚衰,筋骨失养;脾不散精,形体失养;水湿阻滞,形体受压;邪入经腧,气津不升;热入阳明,枢机不利。
关键词 身重 《内经》 《伤寒病论》
下载PDF
浅谈异化归化在中医术语英译中的巧妙结合——以《伤寒杂病论》李照国英译本为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佳 贾卫卫 《海外英语》 2019年第18期19-20,共2页
中医英译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医术语因其特殊性,英译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异化还是归化是翻译界长期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该文通过对《伤寒杂病论》中中医术语的英译策略进行分析,论证了不管... 中医英译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医术语因其特殊性,英译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异化还是归化是翻译界长期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该文通过对《伤寒杂病论》中中医术语的英译策略进行分析,论证了不管是异化还是归化,在中医术语英译过程中都有一定的贡献,应巧妙结合,以期为今后中医术语的英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化 归化 中医术语 《伤寒病论》
下载PDF
从《伤寒杂病论》谈盗汗热与虚的核心病机 被引量:2
20
作者 潘宝峰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年第22期103-104,共2页
盗汗一词首见于《伤寒杂病论》,后世认为盗汗多属虚劳,以阴虚内热、心血不足证型论治更为常见。文章从胡希恕的"六经来自八纲"理论出发,通过对《伤寒杂病论》条文解读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根据正邪相争呈现的症状反应,对盗汗热... 盗汗一词首见于《伤寒杂病论》,后世认为盗汗多属虚劳,以阴虚内热、心血不足证型论治更为常见。文章从胡希恕的"六经来自八纲"理论出发,通过对《伤寒杂病论》条文解读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根据正邪相争呈现的症状反应,对盗汗热与虚的核心病机进行阐述,认为热有实热与虚热,虚有精气津液虚与虚劳,尤其需要重视厥阴盗汗,并指出这既符合仲景学说的特点,又与后世盗汗病机有相通之处。治疗上仍应坚持辨证论治,认清是何种热、何种虚,使病与方相应乃服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盗汗 伤寒病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