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8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医结合视角下《伤寒论》“六经病篇”提要
1
作者 陈腾飞 汤阳 刘清泉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4期713-716,720,共5页
“六经病篇”构成了《伤寒论》之主体内容,笔者结合ICU中西医结合救治重症感染性疾病、新发突发传染病等的临床经验体会,认为“六经病篇”是多种感染性疾病诊疗经验之整合。太阳病篇论述了各类外感病初期发汗法及禁忌证,以及发汗后基础... “六经病篇”构成了《伤寒论》之主体内容,笔者结合ICU中西医结合救治重症感染性疾病、新发突发传染病等的临床经验体会,认为“六经病篇”是多种感染性疾病诊疗经验之整合。太阳病篇论述了各类外感病初期发汗法及禁忌证,以及发汗后基础病种加重等变证之应对;阳明病篇论述了外感病中“发热、汗出、恶热”为主之病症,并详论了下法之应用时机、力度、禁忌等,旁及阳明中寒病、谷疸病等;少阳病篇之意义在于后世医家之发挥和推广;太阴病篇主要叙述了具有自限性的急性胃肠炎;少阴病篇主要论述了表现为中医“寒邪直中”和“伏气温病”之重症感染,亦涉及了较多之“下利”;厥阴病篇论述了表现为“热深厥深”之感染性休克,亦涉及病情危重之“下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经 重症感染 中西医结合 《伤寒论
下载PDF
基于《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体系中医辨证模型推荐处方与临床医生处方结果的Kappa一致性分析
2
作者 何德英 陈勇 +1 位作者 南瑞雪 任毅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5期96-99,共4页
目的分析基于《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体系中医辨证模型推荐处方与临床医生处方结果的一致性。方法纳入门诊患者共747例,医生通过四诊的采集得出治疗处方,再以手机终端录入采集的相关症状、体征后得到系统推荐处方。利用Kappa一致性检验来... 目的分析基于《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体系中医辨证模型推荐处方与临床医生处方结果的一致性。方法纳入门诊患者共747例,医生通过四诊的采集得出治疗处方,再以手机终端录入采集的相关症状、体征后得到系统推荐处方。利用Kappa一致性检验来评价基于《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体系中医辨证模型推荐处方与临床医生处方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基于《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体系中医辨证模型推荐处方与临床医生处方的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Kappa=0.71,P<0.001)。结论基于《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体系中医辨证模型推荐处方与临床医生处方结果具有一致性,可辅助临床医生处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六经辨证体系 中医辨证模型 一致性
下载PDF
《伤寒论》六经实质探析
3
作者 赵芳 王德龙 +1 位作者 尹湘君 季旭明 《中医文献杂志》 2024年第1期39-42,共4页
《伤寒论》被尊为“方书之祖”,以其卓越的临床疗效被历代医家所重视。张仲景创立的三阴三阳辨证,后世广泛称之为六经辨证,在临床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以《黄帝内经》对三阴三阳理论的论述为切入点,梳理六经发展之脉络,追本溯源,... 《伤寒论》被尊为“方书之祖”,以其卓越的临床疗效被历代医家所重视。张仲景创立的三阴三阳辨证,后世广泛称之为六经辨证,在临床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以《黄帝内经》对三阴三阳理论的论述为切入点,梳理六经发展之脉络,追本溯源,探讨《伤寒论》六经实质。按阐释角度不同,分为以朱肱为代表的经络结构学说、以张志聪为代表的气化功能学说和以胡希恕为代表的辨证纲领学说。并从这三个方面展开深入探讨,以飨读者,揭示六经辨证内涵,提高临证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三阳 伤寒论 黄帝内经 六经
下载PDF
基于《伤寒论》六经方证思路论治乙型肝炎
4
作者 刘重麟 蒋开平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本文以伤寒六经辨证为切入点,以方证路径为导向,总结蒋开平教授论治乙型肝炎的学术经验。急性乙型肝炎或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发作者,在太阳病经证、腑证、兼证、变证中寻觅相应的方证;病情持续进展为里热实证者,可仿阳明病论治,并区分实证... 本文以伤寒六经辨证为切入点,以方证路径为导向,总结蒋开平教授论治乙型肝炎的学术经验。急性乙型肝炎或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发作者,在太阳病经证、腑证、兼证、变证中寻觅相应的方证;病情持续进展为里热实证者,可仿阳明病论治,并区分实证、热证、变证而择选相应的方剂;病情慢性化进程中表现为“相火上炎,枢机不利”者,则按少阳病论治,并因兼表、兼里、兼水饮之不同而针对性选方;病从寒化而为太阴病者,基于太阴病的病机特点而借用方剂;病情发展为重症乙型肝炎出现伤阳、耗阴之象者,可从少阴病论治,并因寒化、热化、兼变之不同而重点选方;难治性患者或抗病毒治疗耐药患者,出现寒热虚实错杂时,可从厥阴病论治中寻求突破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六经辨证 方证 乙型肝炎
下载PDF
《黄帝内经》五脏辨证与《伤寒论》六经辨证中三阴病关系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崔亚东 刘晓燕 +4 位作者 张玉鑫 张文静 黄雪杰 申占国 陈辛生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1期80-83,87,共5页
脏腑理论体系是《黄帝内经》中的核心理论体系,五脏辨证是《黄帝内经》中重要的辨证方法,也是目前较为普遍的辨证方法。《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体系是经过临床实践的行之有效辨证方法。现将五脏辨证与六经辨证中的三阴病进行了结合,总结... 脏腑理论体系是《黄帝内经》中的核心理论体系,五脏辨证是《黄帝内经》中重要的辨证方法,也是目前较为普遍的辨证方法。《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体系是经过临床实践的行之有效辨证方法。现将五脏辨证与六经辨证中的三阴病进行了结合,总结出太阴与脾相通应,少阴与肾、心相通应,厥阴与肝相通应的观点,并将三阴病进行了分型,使五脏辨证与六经辨证得以转化,能够丰富对《伤寒论》辨证思路的理解,从而为学习和应用《伤寒论》提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五脏辨证 伤寒论 六经辨证 三阴病 五运六气
下载PDF
《伤寒论》六经病与经络关系探析
6
作者 王金昊 徐琬梨 +1 位作者 于丽云 刘瑶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50-53,共4页
《伤寒论》六经病与经络的关系历来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对《伤寒论》和针灸文献进行梳理,分析《伤寒论》中六经病和经络理论中“六经”的联系与区别。二者在命名方式、位置层次、症状表现及时间相关性等方面存在联系,但在归纳基础及... 《伤寒论》六经病与经络的关系历来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对《伤寒论》和针灸文献进行梳理,分析《伤寒论》中六经病和经络理论中“六经”的联系与区别。二者在命名方式、位置层次、症状表现及时间相关性等方面存在联系,但在归纳基础及病理状态方面有区别。以枢机论少阳病与少阳经为例对两者的异同进行解释,可为理解《伤寒论》六经病与经络理论之间的关系提供借鉴,为临床应用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经 经络 少阳经 少阳病 《伤寒论 症状 枢机
下载PDF
依据《伤寒论》从六经辨证对当前新冠感染的辨证施治
7
作者 张琰 卢云 +2 位作者 罗敏 刘应明 夏雨航 《四川中医》 2024年第2期74-76,共3页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致病力已经减弱,且已改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根据感染后的症状表现,可将其分为轻型、普通型和重型。大多数新冠感染者属于轻型或普通型,只有少数为重型。不同类型表现出的症状有所不同,然而这些症状早在汉代医...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致病力已经减弱,且已改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根据感染后的症状表现,可将其分为轻型、普通型和重型。大多数新冠感染者属于轻型或普通型,只有少数为重型。不同类型表现出的症状有所不同,然而这些症状早在汉代医家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中就有详细记载。因此我们可以以《伤寒论》为基础,运用六经辨证理论作为主要思路,对不同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分类和辨证,以便从中探究并选择出治疗新冠感染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感染 伤寒论 六经辨证
下载PDF
基于《伤寒论》六经欲解时理论探讨非杓型高血压的中医病机
8
作者 黄永福 黄飞翔 《国医论坛》 2024年第2期8-11,共4页
文章分析《伤寒论》六经欲解时的意义,并与现代医学研究相结合后认为六经欲解时阶段的病理改变皆可导致血压的异常波动,使其呈现夜间血压下降不足的非杓型改变。在《伤寒论》六经欲解时理论的指导下,从“太阳郁闭”“阳明失合”“少阳... 文章分析《伤寒论》六经欲解时的意义,并与现代医学研究相结合后认为六经欲解时阶段的病理改变皆可导致血压的异常波动,使其呈现夜间血压下降不足的非杓型改变。在《伤寒论》六经欲解时理论的指导下,从“太阳郁闭”“阳明失合”“少阳枢折”“太阴不运”“少阴不藏”“厥阴不收”六个方面分别阐述非杓型高血压的中医病机,进而为中医药治疗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提供临床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杓型高血压 《伤寒论 六经欲解时 血压昼夜节律 张仲景学术学说研究
下载PDF
试论《伤寒论》“分部六经”和“通体六经”辨证及其临床意义
9
作者 刘国晖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76-80,共5页
仲景以六经辨治伤寒,古今奉为圭臬。临床具体为之,尚有难明之处。为此,作者基于多年学用《伤寒论》的心得,认识到论中六经辨证,仍有精华未发。因此,在反复研习原文的基础上,参以《黄帝内经》和名家之论,分析类比,进一步将六经辨证细化... 仲景以六经辨治伤寒,古今奉为圭臬。临床具体为之,尚有难明之处。为此,作者基于多年学用《伤寒论》的心得,认识到论中六经辨证,仍有精华未发。因此,在反复研习原文的基础上,参以《黄帝内经》和名家之论,分析类比,进一步将六经辨证细化为辨“分部六经”和辨“通体六经”两大方法。于此期望能以此执简御繁,预测病势预后,举一反三,拓宽六经辨证临床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仲景 伤寒论 六经辨证 分部六经 通体六经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伤寒论》六经病“欲解时”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
10
作者 刘长太 刘军伟 戴永海 《兽药市场指南》 2024年第9期23-25,共3页
《伤寒论》六经病“欲解时”,历代医家间有闸发,但论述的落脚点都是围绕“欲解”,或阐发其所主时辰,或释其所解其因。现《伤寒论》辨六经病,将“欲解时”释为“相关时”,广泛应用于临床辩证论治过程中,取效卓着。
关键词 欲解时 《伤寒论 历代医家 六经 时辰 临床辩证论治 落脚点
下载PDF
基于《伤寒论》六经辨证理论运用柴胡类方治疗中风病
11
作者 张忠平 张海月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9期11-14,共4页
该文通过辨方证,使用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为主方治疗辨证属少阳经本证、少阳阳明合证、少阳经邪气扰心证的中风病,取得满意的效果,发现大柴胡汤还可缩短中风病康复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临床疗效,证实经方在现代临床... 该文通过辨方证,使用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为主方治疗辨证属少阳经本证、少阳阳明合证、少阳经邪气扰心证的中风病,取得满意的效果,发现大柴胡汤还可缩短中风病康复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临床疗效,证实经方在现代临床应用中的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中风病 柴胡类方 六经辨证 小柴胡汤 大柴胡汤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下载PDF
《伤寒论》六经辩证在眩晕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2
作者 张成蓉 张霞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2期1618-1622,共5页
《伤寒论》中的六经辩证是以《黄帝内经》为基础,完善、创新了《黄帝内经》的六经理论,并在六经理论的基础上创造了与之不同的六经辩证法则。本文以六经理论为基础,从六经辩证出发,认识眩晕、分析眩晕、治疗眩晕。眩晕主要是以头晕眼花... 《伤寒论》中的六经辩证是以《黄帝内经》为基础,完善、创新了《黄帝内经》的六经理论,并在六经理论的基础上创造了与之不同的六经辩证法则。本文以六经理论为基础,从六经辩证出发,认识眩晕、分析眩晕、治疗眩晕。眩晕主要是以头晕眼花为主的一类病证,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在临床上此病可涉及多个学科,如心血管科(高血压)、内分泌科(低血糖)、针灸科(颈椎病)、神经科(脑外伤)等。绝大多数人一生中均经历此症,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难治性。因此本文以六经辩证为基础,通过明确分析《伤寒论》中的经典条文,如水气为病的太阳病、以浊遏清阳为病的阳明病、以枢机不利为病的少阳病等,为中医药治疗眩晕病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六经辨证 眩晕病 综述
下载PDF
基于《伤寒论》探讨失眠症的六经辨治思路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泽惠 刘南阳 +3 位作者 杨洋 张会芹 张震 李浩 《江苏中医药》 CAS 2023年第2期7-9,共3页
《伤寒论》六经理论主要用于辨治外感病,但外感与内伤常兼夹,经络与脏腑相连,临床用此理论辨治失眠症亦有较好疗效。太阳营卫失和致失眠,治以桂枝汤类;太阳蓄水致失眠,治以五苓散;太阳蓄血致失眠,治以桃核承气汤等。阳明热扰胸膈致失眠... 《伤寒论》六经理论主要用于辨治外感病,但外感与内伤常兼夹,经络与脏腑相连,临床用此理论辨治失眠症亦有较好疗效。太阳营卫失和致失眠,治以桂枝汤类;太阳蓄水致失眠,治以五苓散;太阳蓄血致失眠,治以桃核承气汤等。阳明热扰胸膈致失眠,治以栀子豉汤;燥热腑实致失眠,治以承气汤类。少阳胆火郁滞致失眠,治以柴胡汤类。太阴寒湿停聚致失眠,治以理中、四逆汤类。少阴心肾不交致失眠,治以黄连阿胶汤;肾阳虚衰致失眠,治以四逆汤;阳郁厥逆致失眠,治以四逆散。厥阴寒热错杂之失眠,治以乌梅丸。附验案1则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伤寒论 六经辨证
下载PDF
《伤寒论》存津液思想浅析
14
作者 齐聪聪 徐立然 +2 位作者 牛学恩 张海燕 李青雅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3期17-20,共4页
津液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是伤寒传变的关键,亦是经方辨治的重要法度。存津液是《伤寒论》辨证体系中重要的学术思想,张仲景在辨治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三阴病时,使用汗、下、和、补法治疗过程中蕴含了保胃津、存阴... 津液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是伤寒传变的关键,亦是经方辨治的重要法度。存津液是《伤寒论》辨证体系中重要的学术思想,张仲景在辨治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三阴病时,使用汗、下、和、补法治疗过程中蕴含了保胃津、存阴津、通津、复津液等存津液理念,贯穿于选方用药、药后调护、煎服方法等过程。笔者从津液角度诠释《伤寒论》六经辨证中津液运行变化规律,通过梳理存津液思想在六经辨证中的临床运用,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津液 《伤寒论 六经辨证 治法
下载PDF
基于《伤寒论》六经辨证论治便秘经验探讨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俊 丁宁 +1 位作者 李佳珂 张声生 《北京中医药》 2023年第4期439-441,共3页
《伤寒论》六经辨证理论体系对便秘的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张声生教授擅长运用六经辨证论治便秘。三阳经之便秘主要为表证、热证、实证;三阴经之便秘主要表现为里证、寒证、虚证。太阳病便秘多用宣肺通腑法;阳明病便秘,为阳结,用下法... 《伤寒论》六经辨证理论体系对便秘的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张声生教授擅长运用六经辨证论治便秘。三阳经之便秘主要为表证、热证、实证;三阴经之便秘主要表现为里证、寒证、虚证。太阳病便秘多用宣肺通腑法;阳明病便秘,为阳结,用下法;少阳病便秘,为阳微结,用和解法;太阴病便秘,为阴结,用温通法;少阴病便秘,为纯阴结,亦用温通法;厥阴病便秘,寒热同调,宜宣畅气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六经辨证 伤寒论 功能性便秘
下载PDF
从《伤寒论》太阴病探讨抑郁症辨治
16
作者 李新成 谷万里 曲夷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411-415,共5页
抑郁症患者常见疲乏、腹泻、纳差等太阴里寒征象,太阴里寒导致的肠道菌群失衡,常通过脑肠轴作用于脑神经,引发脑神紊乱,出现抑郁症。以四逆辈方药或温法温运太阴,对具有倦怠嗜卧、面色萎黄或淡白、乏力纳差、腹胀腹泻、舌质淡胖或有齿... 抑郁症患者常见疲乏、腹泻、纳差等太阴里寒征象,太阴里寒导致的肠道菌群失衡,常通过脑肠轴作用于脑神经,引发脑神紊乱,出现抑郁症。以四逆辈方药或温法温运太阴,对具有倦怠嗜卧、面色萎黄或淡白、乏力纳差、腹胀腹泻、舌质淡胖或有齿痕等特点的抑郁症患者具有良效。根据《伤寒论》六经辨证整体性、动态性的特点,临床常合以温壮少阴、和解少阳,以达标本兼治、治病求本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太阴病 抑郁症 脑肠轴 六经传变规律 温运太阴 温壮少阴 和解少阳
下载PDF
试从《伤寒论》六经辨治消化系统疾病 被引量:1
17
作者 于学文 郑凯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2期54-56,共3页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及生活压力的增加,消化系统疾病日益增多,因为人是一个复杂的整体,消化疾病发生时往往伴有其它系统的症状,或者其它系统疾病表现有消化系统的症状,现代医学很难同时兼顾,而中医在整体治疗各种急慢性消...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及生活压力的增加,消化系统疾病日益增多,因为人是一个复杂的整体,消化疾病发生时往往伴有其它系统的症状,或者其它系统疾病表现有消化系统的症状,现代医学很难同时兼顾,而中医在整体治疗各种急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尤其是经方的运用。经方因其简、便、廉、验的特点而深受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青睐。在《伤寒论》中张仲景按照疾病的发生、发展、传变规律将疾病分为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即六经病,明确了疾病的病性(阴阳)、病位(表中里)及病势(升降出入),并提出了相应的治法和方药,在两千多年的医疗实践中屡试不爽,正如柯韵伯所说:“六经钤百病”,任何疾病都可以从六经辨证进行治疗。现笔者就以《伤寒论》六经辨证为基础,从六经角度探究消化系统相关疾病的病机及治疗,希望可以为临床消化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广阔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六经 辨证论治 消化病
下载PDF
《伤寒论》“六经”“六病”辨考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江涛 臧云彩 +3 位作者 谢秋利 喻苗苗 李想 赵智茹 《河南中医》 2023年第7期973-977,共5页
《伤寒论》“六病”与《黄帝内经》“六经”具有本质区别,六经是循行于体表的经络系统,具有沟通内外,调节阴阳等作用。六病指的是仲景在阴阳辨证基础上根据人体态势来划分的三阴病、三阳病;六病是无形的、功能性的,反映患者气的整体态势... 《伤寒论》“六病”与《黄帝内经》“六经”具有本质区别,六经是循行于体表的经络系统,具有沟通内外,调节阴阳等作用。六病指的是仲景在阴阳辨证基础上根据人体态势来划分的三阴病、三阳病;六病是无形的、功能性的,反映患者气的整体态势,包含人体代表寒热的阴阳属性,以及升降出入的气机态势。十二正经等经络系统客观存在,而六病的态势是无法肉眼捕捉的,需要通过有形的症状去征察背后气的态势和病机实质,最后在治法上通过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之性,遵循一定原则,顺人体向愈之势而为,调动人体气机,使失常的状态恢复常态。十二经均可有六病,反之,六病均可出现十二经经络循行路线或所联属脏腑的病变。六病对表、中、里三部受邪的部位亦尤为重视,而六病的失常部位可以出现在经络循行线及络属的脏腑。只要明白六经、六病的实际含义并结合仲景条文的内容,均可对仲景条文中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的含义作出准确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六经 “六病” 三阴病 三阳病 张仲景
下载PDF
基于《伤寒论》六经辨证论治情志异常的经方用药规律
19
作者 周坤 付永莉 +3 位作者 马良 王晓玥 时萌萌 郭胜男 《精神医学杂志》 2023年第3期303-310,共8页
目的探究《伤寒论》条文中治疗情志异常经方的用药和组方规律。方法通过对《伤寒论》条文中涉及言语、行为、睡眠、意识、情绪和感知异常等5个方面系统检索获得情志异常相关的经方,采用频数分析获取经方的核心药味;采用Apriori关联规则... 目的探究《伤寒论》条文中治疗情志异常经方的用药和组方规律。方法通过对《伤寒论》条文中涉及言语、行为、睡眠、意识、情绪和感知异常等5个方面系统检索获得情志异常相关的经方,采用频数分析获取经方的核心药味;采用Apriori关联规则运算,以提升度、置信度和支持度为指标,挖掘经方药物的核心配伍规律。结果得情志异常相关经方39首,涉及中药55味;情志异常经方所使用中药类别主要为补虚、解表、清热、温里和泻下等;使用频次较高的药味分别为炙甘草、桂枝、大枣、生姜、人参、干姜等;关联规则分析得22个关联配对,其中2味药13对、3味药9对;代表性关联配伍规则为石膏→知母、大枣→生姜、半夏→生姜、桂枝-牡蛎→龙骨、桂枝-牡蛎→炙甘草、干姜-附子→人参等。结论六经辨证情志异常的主要病理变化涉及本虚、表虚、外邪入里、郁而化热等核心病机;22个关联配对涵盖了大部分情志异常相关经方的关键药对组合;关联规则分析能够揭示经方组方规律,明确核心药物的配对规则,有利于指导临床中药合理配伍进而优化处方、提升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志异常 《伤寒论 六经辨证 用药规律 关联规则分析
下载PDF
《伤寒论》六经辨证在IgA肾病诊治中的指导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梅秀 李丽琦 《陕西中医》 CAS 2023年第5期615-618,共4页
《伤寒论》六经辨证是在《黄帝内经》六经理论及脏象、经络两学说的基础上发展、完善而得来的,是中医的鼻祖。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探讨《伤寒论》六经辨证在IgA肾病诊治中应用价值。IgA肾病又称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在我国常见,其整个发病... 《伤寒论》六经辨证是在《黄帝内经》六经理论及脏象、经络两学说的基础上发展、完善而得来的,是中医的鼻祖。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探讨《伤寒论》六经辨证在IgA肾病诊治中应用价值。IgA肾病又称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在我国常见,其整个发病过程可视为从三阳经(太阳、阳明、少阳)转变为三阴经(太阴、少阴及厥阴)。IgA肾病在各经为病,脉症特点并不相同,因此IgA肾病采用六经辨证为指导,判断病情,能够有效防治IgA肾病,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意义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伤寒论 六经辨证 诊治 三阳经 三阴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