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刘国辉《伤寒论》英译本译者行为批评分析
1
作者 蒋继彪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81-885,共5页
《伤寒论》由东汉“医圣”张仲景所著,约撰于公元208年前后,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兼备的医学书籍,具有极高的医学和文化价值。它被后世医家称为“众法之宗,众方之祖”,并被列为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它不但是传承和发展中医学的... 《伤寒论》由东汉“医圣”张仲景所著,约撰于公元208年前后,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兼备的医学书籍,具有极高的医学和文化价值。它被后世医家称为“众法之宗,众方之祖”,并被列为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它不但是传承和发展中医学的必读之作,也是中医学对外传播的重要载体。自1981年由美国中医药研究创始人许鸿源(HongYen Hsu)翻译完成的首部《伤寒论》英译本问世以来,世界范围内已经先后有12部英译本陆续出版[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英译 译者行为批评 医学书籍 刘国辉 对外传播 中医学 张仲景 中医药研究
原文传递
中医典籍《伤寒论》英译历程回顾与思考 被引量:24
2
作者 陈骥 何姗 唐路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400-1403,共4页
中医典籍的英译,最早可追溯到18世纪中叶。1735年,杜赫德编著法语版的《中华帝国全志》,被称为18世纪欧洲汉学的“三大名著”之一,是西方了解中国和中医学的重要文献。1738年,出版商“凯夫”英译该书,题名《中华帝国及华属鞑靼全志》,... 中医典籍的英译,最早可追溯到18世纪中叶。1735年,杜赫德编著法语版的《中华帝国全志》,被称为18世纪欧洲汉学的“三大名著”之一,是西方了解中国和中医学的重要文献。1738年,出版商“凯夫”英译该书,题名《中华帝国及华属鞑靼全志》,此书中医学相关内容包含脉理、药物、医方、卫生四部分,涵盖高阳生的《脉诀》、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以及一部不知名的道家养生著作等3部中医典籍,是最早出版的中医典籍英译之作[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典籍 道家养生 脉诀 《本草纲目》 中华帝国 中医学 《伤寒论》英译 欧洲汉学
原文传递
刘国辉《伤寒论》英译本的深度翻译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存玉 陈锋 吴青 《中国科技翻译》 2022年第1期49-51,59,共4页
本文详细考查了刘国辉的《伤寒论》英译本中深度翻译的具体实现手段,研究发现,该译本综合运用了文本内和文本外两种深度翻译,前者包括方括号加注、圆括号加注、疑难点加注+脚注、段后评注+脚注、方剂分析+方剂应用+脚注五种形式,后者包... 本文详细考查了刘国辉的《伤寒论》英译本中深度翻译的具体实现手段,研究发现,该译本综合运用了文本内和文本外两种深度翻译,前者包括方括号加注、圆括号加注、疑难点加注+脚注、段后评注+脚注、方剂分析+方剂应用+脚注五种形式,后者包括序言、致谢、译者前言、张机原序、《伤寒论》宋本前言、附录、参考文献、主题索引、中药索引。本文依次剖析各部分在译本中的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国辉《伤寒论》英译 深度翻译 中医药典籍
原文传递
从目的论角度试析《伤寒论》中医方剂名称的英译——以罗希文版本和魏廼杰版本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叶烨 赵海磊 周恩 《现代语言学》 2019年第2期93-99,共7页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持续深入,中医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部分日益受到国内外的重视。《伤寒论》作为中医的四大经典之一,虽然历经多次翻译,但是由于译者文化背景的差异,各英译版本的翻译大相径庭。其中中医方剂名称和术语拥有独特...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持续深入,中医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部分日益受到国内外的重视。《伤寒论》作为中医的四大经典之一,虽然历经多次翻译,但是由于译者文化背景的差异,各英译版本的翻译大相径庭。其中中医方剂名称和术语拥有独特的中华民族文化内涵,因而也就成为了翻译中的重点和难点。通过结合翻译目的论原则,探讨和分析罗希文和魏廼杰两版对《伤寒论》部分中医方剂名称的翻译,以期推动中医经典著作翻译的标准化工作,助力“中医走出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英译 中医方剂 目的论 罗希文 魏廼杰
下载PDF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伤寒论》文化负载词探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宋聪慧 姚欣 《中医药导报》 2016年第9期120-123,共4页
《伤寒论》中的文化负载词反映中华民族的特定文化信息,是翻译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从生态翻译学视角探析两位译者对《伤寒论》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和翻译原则,探讨生态翻译学对中医典籍英译的解释力,以期促进《伤寒论》的英译研究,推动... 《伤寒论》中的文化负载词反映中华民族的特定文化信息,是翻译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从生态翻译学视角探析两位译者对《伤寒论》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和翻译原则,探讨生态翻译学对中医典籍英译的解释力,以期促进《伤寒论》的英译研究,推动中医在国际上的传播与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文化负载词 《伤寒论》英译
下载PDF
语言国情学视角下的《伤寒论》文化负载词英译探析 被引量:21
6
作者 范延妮 田思胜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33-1337,共5页
《伤寒论》中的文化负载词可分为中医疾病类、中医症状类、病因病机类、中医哲学类及其他,这些词语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是翻译的难点和重点。透过语言国情学理论视角,分析不同译者对《伤寒论》文化负载词采取的翻译方法和策略,探讨... 《伤寒论》中的文化负载词可分为中医疾病类、中医症状类、病因病机类、中医哲学类及其他,这些词语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是翻译的难点和重点。透过语言国情学理论视角,分析不同译者对《伤寒论》文化负载词采取的翻译方法和策略,探讨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原则和影响因素,以期促进中医经典著作翻译的深入研究和中医对外传播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负载词 《伤寒论》英译 语言国情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