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佛母经》再探
1
作者 王孟 《世界宗教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8-173,共6页
《佛母经》现存60号,分为六个异本系统,体现了佛教轮回思想与中国孝道思想的融合。未为我国历代经录所著录,除《嘉兴藏》外,亦未为我国历代大藏经所收。特别是系统六《佛说小涅槃经》的陆续发现,预示着传统的佛教大藏经以外,佛教典籍还... 《佛母经》现存60号,分为六个异本系统,体现了佛教轮回思想与中国孝道思想的融合。未为我国历代经录所著录,除《嘉兴藏》外,亦未为我国历代大藏经所收。特别是系统六《佛说小涅槃经》的陆续发现,预示着传统的佛教大藏经以外,佛教典籍还存在着一个民间流传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母经》 《佛说小涅槃经》 典传承系统 教中国化
原文传递
夜叉崇拜与《佛说鬼子母经》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翎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20年第5期24-29,共6页
本文旨在讨论《佛说鬼子母经》的编撰与出现。《佛说鬼子母经》是经录中记载的东晋失译本,在这部公元4世纪讲述僧人于饭时祭祀鬼母及其众鬼子的有部律典中,提到因吃人夜叉鬼子母皈依了佛陀,佛赐予她的鬼儿子"浮图摩尼钵"的名... 本文旨在讨论《佛说鬼子母经》的编撰与出现。《佛说鬼子母经》是经录中记载的东晋失译本,在这部公元4世纪讲述僧人于饭时祭祀鬼母及其众鬼子的有部律典中,提到因吃人夜叉鬼子母皈依了佛陀,佛赐予她的鬼儿子"浮图摩尼钵"的名号,由他们统领的天地之间众鬼叫"摩尼钵"。号称"摩尼钵"的夜叉,是印度自古就受到崇拜的财神。当公元3、4世纪印度教挺进恒河平原后,大量遗存的摩尼钵造像,反映了当时普遍的夜叉崇拜现象。由于夜叉崇拜的盛行以至其形像开始进入佛教系统,被佛教僧人编入各类经典中,《佛说鬼子母经》可能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编写的新经。它将自犍陀罗以来、工匠习惯性表现的地方天花女神纳入佛教系统,并以经典的形式宣告从此古老的夜叉信仰,属于佛教母亲神诃利帝(汉译鬼子母),她是诸多摩尼钵之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叉 摩尼钵 鬼子 《佛说鬼子母经》
下载PDF
河南博物院藏《佛母大孔雀明王经》来源及时代考述
3
作者 崔晓琳 《古籍保护研究》 2019年第1期72-79,共8页
河南博物院藏《佛母大孔雀明王经》一部三卷,经文保存完整,雕刻娴熟精美,众多彩绘佛经插图精致庄严,璀璨夺目,极具特色。为获知其历史渊源与具体刊印时间,经查证相关历史文献,是经为前河南博物馆建馆初期为筹备展品由省会公安局移送的... 河南博物院藏《佛母大孔雀明王经》一部三卷,经文保存完整,雕刻娴熟精美,众多彩绘佛经插图精致庄严,璀璨夺目,极具特色。为获知其历史渊源与具体刊印时间,经查证相关历史文献,是经为前河南博物馆建馆初期为筹备展品由省会公安局移送的开封相国寺之物,1927年至1930年间入藏前河南博物馆。经考证,其刊印时间上限应不早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下限为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博物院 《佛大孔雀明王经》 来源
下载PDF
叙事与象征——音乐文献学视野下的“奏乐婆罗门”研究
4
作者 温和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72,共17页
作为大型涅槃经变中常见的构图内容,传统美术图录中名为“奏乐婆罗门”或“外道奏乐图”的图像学母题,通常表现为数身婆罗门形象的世俗乐伎在释迦遗体周围以钹、鼓、琵琶、笛、拍板等乐器进行乐舞表演。然而因为这一图像学母题在早期佛... 作为大型涅槃经变中常见的构图内容,传统美术图录中名为“奏乐婆罗门”或“外道奏乐图”的图像学母题,通常表现为数身婆罗门形象的世俗乐伎在释迦遗体周围以钹、鼓、琵琶、笛、拍板等乐器进行乐舞表演。然而因为这一图像学母题在早期佛教原典未能寻获相应的叙事文本,长期以来学界对这支世俗乐队的身份以及乐舞内容的性质存在较大分歧。本文通过音乐文献学视角的解读,指出“奏乐婆罗门”图像源自中古中国发展起来的一种仪式歌咏,并借助敦煌写本《佛母赞》的材料发见,揭露其本质为一种汉地佛教赞颂文本的视觉迻译,并在此基础上重新省察其图像学内涵,结合当时中国教坊音乐的比较,揭示这种图像叙事中所刻意表现的娱乐音乐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奏乐婆罗门 壁画榜题 柏孜克里克石窟 《佛赞》 犍陀罗美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