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作曲家的人格声音》解读
1
作者 宋紫婷 《北方音乐》 2018年第5期95-96,共2页
《作曲家的人格声音》是一本对作曲家、演奏(唱)者、听众三者之间关系分析的作品。笔者在阅读此书时有一些自己的体会,遂与大家分享。
关键词 《作曲家的人格声音》 音乐人格 音乐功能性
下载PDF
《作曲家的人格声音》读后感
2
作者 谭巧 《黄河之声》 2012年第7期36-37,共2页
美国作曲家、音乐学家爱德华.T.科恩教授的《作曲家的人格声音》一书是近几十年来英语世界中学术性音乐批评中难得一见的优秀之作。科恩在这本书中,一方面明确地提出了客观知识与个人体验在音乐批评中相互渗透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以他独... 美国作曲家、音乐学家爱德华.T.科恩教授的《作曲家的人格声音》一书是近几十年来英语世界中学术性音乐批评中难得一见的优秀之作。科恩在这本书中,一方面明确地提出了客观知识与个人体验在音乐批评中相互渗透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以他独特的眼光和细致的分析为他自己关于音乐批评的观点做出了很好的范例。本文就此书做了一些归纳和总结,旨在和大家一起更好的学习和理解此书的要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曲家 人格声音 首要经验者 虚拟行为者
下载PDF
解读《作曲家的人格声音》——读书札记
3
作者 谭戎 《黄河之声》 2012年第7期44-44,共1页
最近有幸研读了爱德华.T.科恩的《作曲家的人格声音》一书,作者独特的角度,严谨的逻辑,深厚的学术功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受益匪浅。这本优秀的翻译著作较为精准地传达了科恩在学术音乐批评上的独到见解,在此我想谈谈... 最近有幸研读了爱德华.T.科恩的《作曲家的人格声音》一书,作者独特的角度,严谨的逻辑,深厚的学术功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受益匪浅。这本优秀的翻译著作较为精准地传达了科恩在学术音乐批评上的独到见解,在此我想谈谈我对该书的理解以及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曲家 读书札记 声音 人格 解读 音乐批评 翻译著作 爱德华
下载PDF
读《作曲家的人格声音》有感
4
作者 晁成 《音乐大观》 2012年第5期60-60,共1页
科恩在《The Composer’s Voice》一书中突破音乐批评原有的思考模式,创造性地建立音乐批评与音乐洞察的新视角,从分析音乐"发言者"的角度启发读者研究音乐意义和音乐表现。何弦的翻译将科恩原本复杂的观点清晰地展现在读者... 科恩在《The Composer’s Voice》一书中突破音乐批评原有的思考模式,创造性地建立音乐批评与音乐洞察的新视角,从分析音乐"发言者"的角度启发读者研究音乐意义和音乐表现。何弦的翻译将科恩原本复杂的观点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本文简要地介绍了该书的主要观点、结构和笔者一些读后的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的音乐 作曲家 人格 发言者
原文传递
论声音权益的法律保护模式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利明 《财经法学》 2024年第1期3-20,共18页
声音具有独特性,是自然人身份识别与社会交往的媒介。比较法上主要通过公开权、一般人格权、独立人格权或人格利益等模式对声音权益予以保护。公开权模式仅保护声音的经济价值、弱化其人格权属性。声音虽然与知识产权存在密切关联,但其... 声音具有独特性,是自然人身份识别与社会交往的媒介。比较法上主要通过公开权、一般人格权、独立人格权或人格利益等模式对声音权益予以保护。公开权模式仅保护声音的经济价值、弱化其人格权属性。声音虽然与知识产权存在密切关联,但其主要不是知识产权的客体。一般人格权在具体化过程中也面临保护对象与边界不清晰的问题。我国《民法典》并没有承认声音为独立的具体人格权类型,而对声音权益采取了法定的独立人格利益保护模式,是更为简明、清晰的制度安排。声音权益虽不属于具体人格权,但作为一项人格利益可参照适用肖像权保护的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音权益 人格利益 公开权 一般人格 参照适用
下载PDF
声音人类学的感觉批评及其美学意义
6
作者 王大桥 冯乐群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6-145,共10页
当代美学不再局限于形而上学的命题与理论玄思,而是与人类学等领域进行跨学科互动,以介入性实践与美学批评等形态展现自身。不同于符号学、音乐学与传统声学对声音的量化与物质化处理,以霍尔格·舒尔茨为代表的学者将声音人类学理... 当代美学不再局限于形而上学的命题与理论玄思,而是与人类学等领域进行跨学科互动,以介入性实践与美学批评等形态展现自身。不同于符号学、音乐学与传统声学对声音的量化与物质化处理,以霍尔格·舒尔茨为代表的学者将声音人类学理解为一种感觉人类学,“感觉批评”成为其具体展开方式。从声音的感受力出发,声音人类学重新发掘了感觉的异质性、精确性与生成性,突破了视觉中心主义的认识论框架,将美学扩展至广泛的多重感觉领域。以听觉为代表的感官感觉由此回归被语言符号传达之前的原初感觉,认识活动与感觉活动同时发生,以“身体的感觉实践”与“感觉认识论”拓宽了当代美学的研究范式与批评话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批评 霍尔格·舒尔茨 物质性 具身性 情感生成 声音的人格 声音人类学
下载PDF
塑造与传达品牌调性,打造独特的品牌声音
7
作者 倪寒飞 《商业观察》 2024年第13期6-9,共4页
品牌调性常挂嘴边,却很少有人真正去探究它的边界。在广告公司,经常被甲方“高端大气上档次”式的回复,搞到崩溃。品牌调性是什么?品牌调性的应用场景是与消费者沟通,沟通具象化就是将品牌人格化,以便更好地沟通。企业、产品、促销本身... 品牌调性常挂嘴边,却很少有人真正去探究它的边界。在广告公司,经常被甲方“高端大气上档次”式的回复,搞到崩溃。品牌调性是什么?品牌调性的应用场景是与消费者沟通,沟通具象化就是将品牌人格化,以便更好地沟通。企业、产品、促销本身不具有生命,赋予其人的特性,才具备了生命。品牌调性可以拆成两个关键词,格调和特性。因此它的定义是品牌在与消费者沟通的过程中,体现出在消费者印象中的格调和人格,并且传达品牌的某种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告公司 具象化 品牌调性 促销 人的特性 品牌人格 品牌声音 应用场景
下载PDF
论声音的人格标识特性和声音人格利益保护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国忠 赵淑华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77-79,共3页
现代媒体技术和媒体行为一方面使声音标表人格的机会增加,另一方面又使其独立标表人格的功能减弱。现实中损害他人声音人格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而保护声音人格利益的立法、司法难度却在加大。全面分析声音在现代媒体技术及媒体行为中标... 现代媒体技术和媒体行为一方面使声音标表人格的机会增加,另一方面又使其独立标表人格的功能减弱。现实中损害他人声音人格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而保护声音人格利益的立法、司法难度却在加大。全面分析声音在现代媒体技术及媒体行为中标表人格的特殊性,有助于声音权制度的建立和声音人格利益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音人格标识 声音 声音人格利益保护
下载PDF
论声音权在人格权编中的确立 被引量:6
9
作者 李涛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92-96,共5页
人格权编对保护人的尊严具有重要意义,声音权成为一种具体人格权,有其确立的理论基础与事实依据,现已获得许多国家或地区民法典的认可。声音权具有人格标识的作用,有其特定的内容、客体、特征与权能,它既不同于一般人格权,也明显区别于... 人格权编对保护人的尊严具有重要意义,声音权成为一种具体人格权,有其确立的理论基础与事实依据,现已获得许多国家或地区民法典的认可。声音权具有人格标识的作用,有其特定的内容、客体、特征与权能,它既不同于一般人格权,也明显区别于其他具体人格权。由于人工智能、互联网、语音识别等新技术的运用,人格权编应确立声音权以保护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人的尊严与自由,明确声音权侵权行为的类型,进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立集体声音利益保护制度,为声音利益提供有效的保护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权编 声音 一般人格 具体人格
下载PDF
心中激荡着主旋律——记著名作曲家陈受谦
10
作者 刘申五 《当代音乐》 2015年第7期1-3,共3页
2014年9月《当代音乐》更名改版之初,徐敦广主编就邀我写篇关于著名作曲家陈受谦的文章。虽然我与受谦已有三十多年的交往与合作,但拿起笔来蓦地觉得有些茫然。原因是我们之间经历了太多太多的故事;受谦为我国乐坛奉献了太多太多的... 2014年9月《当代音乐》更名改版之初,徐敦广主编就邀我写篇关于著名作曲家陈受谦的文章。虽然我与受谦已有三十多年的交往与合作,但拿起笔来蓦地觉得有些茫然。原因是我们之间经历了太多太多的故事;受谦为我国乐坛奉献了太多太多的佳作;受谦的人格魅力在音乐圈里留下了太多太多的美谈。凡此种种的太多太多,唯恐一篇文章是难以企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曲家 主旋律 当代音乐 人格魅力 文章 国乐
下载PDF
清风高节 妙歌神韵——著名军旅作曲家田光大写意
11
作者 晨枫 《音乐创作》 2007年第5期145-147,共3页
我一向从心底里崇敬那些给人们留下美好旋律的作曲家们,崇敬他们那种独具匠心的艺术创造。但我在欣赏他们那一曲曲源于心灵深处的令人心醉神怡的旋律的艺术品质同时,也格外珍视他们的人格品质。这是由于我坚信,真正能够慑服人们心灵... 我一向从心底里崇敬那些给人们留下美好旋律的作曲家们,崇敬他们那种独具匠心的艺术创造。但我在欣赏他们那一曲曲源于心灵深处的令人心醉神怡的旋律的艺术品质同时,也格外珍视他们的人格品质。这是由于我坚信,真正能够慑服人们心灵的艺术作品,无不是艺术家情感的一种外延与升华,也就是说,任何没有以真诚为基础的艺术品,也许可能时尚一时,却难以拥有持久的艺术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曲家 大写意 神韵 艺术品质 艺术生命力 艺术创造 独具匠心 人格品质
下载PDF
从19世纪的音乐叙事到卡洛琳·阿巴特的“人格声音”理论
12
作者 陈嘉奇 《黄河之声》 2021年第24期124-126,共3页
在卡洛琳·阿巴特的著作《未被唱出的人格声音:19世纪的歌剧和音乐叙事》[1]中,作者对19世纪和20世纪以后的音乐批评和音乐分析中的音乐叙事进行了深刻的探讨,提出了这两个时期的音乐叙事理论在音乐分析和批评中的应用,以及撰写音... 在卡洛琳·阿巴特的著作《未被唱出的人格声音:19世纪的歌剧和音乐叙事》[1]中,作者对19世纪和20世纪以后的音乐批评和音乐分析中的音乐叙事进行了深刻的探讨,提出了这两个时期的音乐叙事理论在音乐分析和批评中的应用,以及撰写音乐理论的著述家们在使用音乐叙事理论时所遇到的问题和想要做出的突破。也在这一系列的探讨中提出作者自身对音乐叙事理论的理解和对当下(作者写作时的当下)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世纪 音乐叙事 阿巴特 人格声音
下载PDF
马思聪的人格魅力——纪念马思聪诞辰90周年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自明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4-7,共4页
作为音乐家的马思聪是不朽的,他的作品证明他是中国当代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作为中国民族乐派的先驱者和奠基人的地位也是确定无疑的。作为一个具有爱国主义、民主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作为时代良心代表的艺术家,无论是在鲜花、掌声中... 作为音乐家的马思聪是不朽的,他的作品证明他是中国当代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作为中国民族乐派的先驱者和奠基人的地位也是确定无疑的。作为一个具有爱国主义、民主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作为时代良心代表的艺术家,无论是在鲜花、掌声中生活的巅峰时期,还是在抗日战争与人民共患难的时候,或是“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的日子里以及晚年在美国居留时,他都能坚持自己的信念,保持自己的人格,体现了“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优秀品质。马思聪的人格魁力使人们的心灵为之净化、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思聪 小提琴演奏家 作曲家 音乐教育家 人格魅力
下载PDF
民法典人格权编:民事主体人格尊严维护制度的确立与革新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承韪 吕冰心 《贵州省党校学报》 2020年第6期61-69,共9页
我国民法典人格权编以法典化的方式宣示人格权利、提供行为规范和裁判规则,确立并革新民事主体人格尊严维护制度。民法典人格权编制度革新的价值在文化娱乐行业中的体现最为明显。人格权编从人格标识商业化使用、死者人格利益保护、违... 我国民法典人格权编以法典化的方式宣示人格权利、提供行为规范和裁判规则,确立并革新民事主体人格尊严维护制度。民法典人格权编制度革新的价值在文化娱乐行业中的体现最为明显。人格权编从人格标识商业化使用、死者人格利益保护、违约精神损害赔偿、性骚扰禁止规定、姓名权相关规则、肖像权强化保护、自然人声音的保护、名誉权细化规定、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人格权保护诉前禁令制度等多个方面确立和革新的相关制度,必将大大强化民事主体的人格尊严和人身自由的保护,也一定会对我国文化娱乐行业的良性和健康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人格权编 文化娱乐 商业化利用 性骚扰 声音保护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 人格权禁令
下载PDF
从体裁分析到人格分析——试析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末乐章的精神内涵
15
作者 孙红杰 《福建艺术》 2010年第3期46-47,共2页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1833—1897)是一位学者型的作曲家,他的作品不仅具有严谨的形式,高超的技巧,更具有深刻的思想,即便是在他的最轻松简单的作品中,也闪耀着他所特有的思想和气质。他的圆舞曲即是证明。勃拉...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1833—1897)是一位学者型的作曲家,他的作品不仅具有严谨的形式,高超的技巧,更具有深刻的思想,即便是在他的最轻松简单的作品中,也闪耀着他所特有的思想和气质。他的圆舞曲即是证明。勃拉姆斯写有十六首圆舞曲(Op,39),作为一套,发表于1867年。这些圆舞曲短小,通常只有两个主题,甚至还有单主题,最短的只有16个小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勃拉姆斯 《第四交响曲》 精神内涵 人格分析 体裁分析 乐章 圆舞曲 作曲家
下载PDF
论艺术家的道德建设、人格建设和人文建设——评郭文景的反批评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西麟 《福建艺术》 2006年第6期5-8,共4页
《人民音乐》杂志2004年第一期刊登了著名作曲家王西麟的评论文章《由<夜宴><狂人日记>到对“第五代”作曲家的反思》,对郭文景等“第五代”作曲家的创作提出了批评。随后,《人民音乐》同年第四期发表了郭文景针锋相对的文... 《人民音乐》杂志2004年第一期刊登了著名作曲家王西麟的评论文章《由<夜宴><狂人日记>到对“第五代”作曲家的反思》,对郭文景等“第五代”作曲家的创作提出了批评。随后,《人民音乐》同年第四期发表了郭文景针锋相对的文章《谈几点艺术常识,析两种批评手法》。继“卞谭之争”后的这场因创作方向而起的论争,再次在音乐界和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期特刊出王西麟的回应文章,使读者对这场论争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以期引发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文景 道德建设 人文建设 人格建设 “第五代”作曲家 音乐事业 艺术形式
下载PDF
电影声音艺术要跨进一个新阶段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传基 《文艺研究》 1981年第5期136-142,共7页
我们不仅生活在空间环境之中,并且生活在声音环境之中。任何大小运动都可能发出声响。声源辐射后激发形成的混响时间,与空间的大小有关。此外,当距离不同时,声源的频谱特性就会发生变化。因此。
关键词 电影声音 声源 空间环境 混响时间 频谱特性 与空间 音响特征 电影艺术 作曲家 录音技术
下载PDF
埃里克·萨蒂:一种清新脱俗的声音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越菲 《音乐爱好者》 2012年第3期54-57,共4页
古怪、诙谐、富有创造力,而且总是相当精致,法国作曲家埃里克·萨蒂(Erik Satie)的音乐体现了一种广泛的风格。杰拉德·拉纳(Gerald Larner)将向您讲述如何欣赏真正的萨蒂音乐。
关键词 萨蒂 声音 脱俗 清新 创造力 作曲家 音乐
下载PDF
《原野》:听美声+民乐的新声音 被引量:1
19
作者 紫茵 姚玉 崔刚 《歌剧》 2016年第10期53-55,共3页
金湘作品《原野》,可能是中国原创歌剧翻新版本最多的一个特例。在该剧诞生20周年之际,天津歌舞剧院曾推出2007年纪念首版。今年8月18日、19日,该院再度以2016年纪念新版,向作曲家致敬,表达天津歌剧人的缅怀与追思。
关键词 《原野》 声音 民乐 美声 原创歌剧 2007年 作曲家 纪念
下载PDF
《民法典》“人格权编”设立的思考 被引量:1
20
作者 柴达 王钰 《上海商业》 2021年第4期190-193,共4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施行,其中,"人格权"首次独立成编。设立"人格权编",厘清了《民法通则》及《民法总则》中相关法律规制的缺位导致的实践与司法脱节。
关键词 民法典 人格权编 声音权益 名誉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