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船山《俟解》之君子与庶民图像——以《孟子》“人之所以异”章诠释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蔡家和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298-302,共5页
通过对船山六十六岁时作品《俟解》的诠释,探讨船山对君子、庶民与小人此三者之间的看法。《俟解》一书近于日记式的心得体悟,是依于《孟子》"人之所以异"章的內容而抒发。"人之所以异"章谈论人、禽之辨,认为人与... 通过对船山六十六岁时作品《俟解》的诠释,探讨船山对君子、庶民与小人此三者之间的看法。《俟解》一书近于日记式的心得体悟,是依于《孟子》"人之所以异"章的內容而抒发。"人之所以异"章谈论人、禽之辨,认为人与禽兽之异者,系"君子存之"而"庶民去之",船山此文即以君子与庶民对举,而非君子与小人对举。船山藉此兴发个人感想,认为庶民看似无病,而其实为害更大,故要引导人之志向,勿流于平庸与凡俗;小人之恶,人人见及,且得而诛之,至于庶民之平庸则陷于流俗,病无可病,有其祸害,而诛不胜诛,因此为害更大。故对于《孟子》"人之所以异"章中君子与庶民图像以及船山的诠释作一解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君子 小人 庶民 王船山 《俟解》 《孟子》
下载PDF
庶民之“恶”与移风易俗:船山《俟解》主旨之探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周广友 《船山学刊》 2021年第5期22-34,共13页
船山《俟解》通过对庶民之“恶”的刻画、对学者救世的义务和圣人教化作用的分析等来呈现他晚年的社会批判和价值关切。船山从明伦、察物、居仁、由义四方面分析了庶民的行为及由此而来的风俗之败坏和人道之丧失。船山期许学者立下希圣... 船山《俟解》通过对庶民之“恶”的刻画、对学者救世的义务和圣人教化作用的分析等来呈现他晚年的社会批判和价值关切。船山从明伦、察物、居仁、由义四方面分析了庶民的行为及由此而来的风俗之败坏和人道之丧失。船山期许学者立下希圣的志向,成就自我的君子品格,成为豪杰之士,以提振风俗之暮气,改良社会之积弊。从孔子的性习关系出发,船山阐释了“习”在造成庶民之“恶”中的作用,而圣人以人文化成天下也唯有依赖于“习”,养“习”于童蒙以化“俗”正是其题中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山 《俟解》 移风易俗 庶民之“恶”
下载PDF
简析船山工夫论的特色——以《俟解》为中心
3
作者 祝浩涵 《船山学刊》 2021年第5期35-44,共10页
船山认为善恶属性的产生主要受人物交接的时地条件影响,性也是在与习相成的过程中开放而变化有种种属性的,这种善恶观与性论深刻影响了船山的工夫论。从《俟解》中所强调作为学者之先务的博文约礼之道来看,其既与朱子未发阶段的涵养之... 船山认为善恶属性的产生主要受人物交接的时地条件影响,性也是在与习相成的过程中开放而变化有种种属性的,这种善恶观与性论深刻影响了船山的工夫论。从《俟解》中所强调作为学者之先务的博文约礼之道来看,其既与朱子未发阶段的涵养之功有相似性,又不停留于只是在“礼意”的层面说“礼”。而其所强调的“博文”,虽然主要扮演的仍是明儒所强调的“下学”之角色,但其中“文”自身的地位也的确得到了重视。他这种强调“礼文”、重视经典的态度正符合明末清初学问思潮的走向,但其所以得出这一结论所依托的“习与性成”的人性论、善恶观又并非时人的普遍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俟解》 王船山 工夫论 人禽之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