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法体系视角下《民间借贷规定》第24条的释意——兼论买卖合同担保入民法典 被引量:5
1
作者 许中缘 夏沁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2-75,共14页
在缺乏共识的时代,《合同法》《物权法》《破产法》等是《民间借贷规定》第24条解释的基础。基于此,第24条第1款中"买卖合同"应为有效的买卖合同,"买卖合同担保"则为备案登记担保。第24条第2款中"申请拍卖&qu... 在缺乏共识的时代,《合同法》《物权法》《破产法》等是《民间借贷规定》第24条解释的基础。基于此,第24条第1款中"买卖合同"应为有效的买卖合同,"买卖合同担保"则为备案登记担保。第24条第2款中"申请拍卖"是法律引导当事人在价值评估清算的基础上可以选择实现担保的方式。就此,《民间借贷规定》第24条所涉买卖合同担保应定位为一种正在向法定担保物权过渡的担保方式,出借人就拍卖所得享有的优先受偿权限于一般债权,但在破产程序中并不享有别除权,其效力弱于典型担保。该释义路径不仅与最高人民法院第72号指导性案例具有一致性,也契合法定担保物权之体系,有助于破除司法解释"立法化"悖论,为其融入民法典提供可取的路径。民法典物权编应将买卖合同担保融入法定担保物权体系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体系 司法解释 《民间借贷规定》第24 买卖合同担保
下载PDF
买卖型担保合同的规范适用重构——基于《民间借贷规定》第24条之适用
2
作者 梁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9年第3期123-131,共9页
在借贷合同与买卖合同混合时,对新设债之关系的性质及效力认定问题已经成为实务及学理上的疑难问题。对《民间借贷规定》第24条适用范围的限制,是化解此类纠纷的关键所在。在一个债之关系成立后又新设一个债之关系时,实务中对两个合同... 在借贷合同与买卖合同混合时,对新设债之关系的性质及效力认定问题已经成为实务及学理上的疑难问题。对《民间借贷规定》第24条适用范围的限制,是化解此类纠纷的关键所在。在一个债之关系成立后又新设一个债之关系时,实务中对两个合同之间的关系定性有债之更改、后让与担保、代物清偿、代物清偿预约和新债清偿等。将类型化梳理的各类案型导入该条规范的意旨中进行评价,能勾勒出该规范的适用范围,即对于能否适用《民间借贷规定》第24条否定新设债之关系的效力,应从以下方面进行考量:是否有证据证明存在两个独立的债之关系、买卖合同的订立是否在债务清偿期届至之前、买卖合意是否为各方当事人真实意思以及买卖合同订立后是否已经履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买卖合同 借贷合同 买卖型担保 《民间借贷规定》第24
下载PDF
让与担保合同效力探析——兼议《借贷合同若干规定》第24条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燕城 《厦门大学法律评论》 2017年第2期170-187,共18页
让与担保因其应用的广泛性及合同效力的不确定性,在理论和实务界引起论争。细究其原因,系对此类合同性质认识不一。有学者主张其为以物抵债协议,而本文认为其应属让与担保合同。此类合同效力饱受诟病的因由,主要包括以下四点:属于以合... 让与担保因其应用的广泛性及合同效力的不确定性,在理论和实务界引起论争。细究其原因,系对此类合同性质认识不一。有学者主张其为以物抵债协议,而本文认为其应属让与担保合同。此类合同效力饱受诟病的因由,主要包括以下四点:属于以合法形式掩饰非法目的,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存在流质条款,违背物权法定。《民间借贷规定》第24条以民间借贷法律关系为基础,将让与担保视为一种债之担保,进而对权利人课以清算义务,为实务中认定让与担保合同效力提供了新的进路。但本文认为,让与担保实为物之担保,对其规范亦不应止步于司法解释,宜借助民法典修改之机,将该制度纳入法典加以规范。如此,方能使该制度的构建符合社会发展趋势,有益于经济之融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让与担保合同 以物抵债协议 合同效力 《借贷规定》第24条
原文传递
WTO条件下区域贸易安排的法律分析
4
作者 宋红霞 《商场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06年第02X期236-236,共1页
关键词 区域贸易安排 WTO规定 法律分析 服务贸易自由化 乌拉圭回合谈判 法律全球化 第24 区域化发展 法律趋同化 Trade
下载PDF
审视“双标”:审判实践视野下的借贷类案件中夫妻共同债务认定规则之思辨与完善
5
作者 荣明潇 张玺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35-47,共13页
我国现行立法对于夫妻共同债务认定存在"双标",即以《婚姻法》第41条为据的"用途论"标准和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24条为据的"推定论"标准。这导致对借... 我国现行立法对于夫妻共同债务认定存在"双标",即以《婚姻法》第41条为据的"用途论"标准和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24条为据的"推定论"标准。这导致对借贷类案件中夫妻共同债务认定标准不一致的情形较为常见,造成"类案不同判"。因上述不同立法所侧重保护的利益位阶不同,且受立法技术和修法程序的限制,短期内从完善立法的角度解决问题存在难度。故应在合理适用"双标"的前提下确立审判实践中相对统一的界定夫妻共同债务的规则,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借贷 夫妻共同债务 认定规则 《婚姻法》第41 《婚姻法解释二》第24
下载PDF
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第24条的一体化解释路径
6
作者 潘炳华 《人民司法》 2020年第13期77-82,共6页
一、问题的提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第24条对买卖合同作为民间借贷合同的担保这一类型案件的审理进行了规范。不过,由于该条司法解释字面的指向有限,加之最高人民法... 一、问题的提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第24条对买卖合同作为民间借贷合同的担保这一类型案件的审理进行了规范。不过,由于该条司法解释字面的指向有限,加之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相关案例、文件均局限在以买卖合同作担保的单一类型,①未能建构更综合或立体的适用模型与体系,对实务的指导作用甚为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解释 买卖合同 最高人民法院 民间借贷 解释路径 第24 问题的提出 一体化
原文传递
无解除权的合同解除行为不适用合同法解释(二)第24条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卓郁 孙闫 《人民司法》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25-27,共3页
【裁判要旨】无合同解除权的一方当事人发出解除合同通知,对方在法律规定的异议期届满后向法院起诉的,不应当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以下简称合同法解释(二)]第24奈有关合同解除异议期的条款。
关键词 合同解除权 法解释 第24 最高人民法院 行为 解除合同 法律规定 当事人
原文传递
把脉夫妻共同债务标准:《婚姻法解释(二)》第24条“病”与“药”
8
作者 王礼仁 《岳麓法学评论》 2017年第2期27-42,共16页
《婚姻法解释(二)》第24条存在“三大错误”,适用该条判决的案件“三多现象”突出,给社会造成了“三大伤害”,引起了人们的普遍质疑。最高人民法院就该条的“灭火”行动亦为空前,各地法院采取了多种弥补措施,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适用... 《婚姻法解释(二)》第24条存在“三大错误”,适用该条判决的案件“三多现象”突出,给社会造成了“三大伤害”,引起了人们的普遍质疑。最高人民法院就该条的“灭火”行动亦为空前,各地法院采取了多种弥补措施,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适用该条判决不公现状。为此,最高人民法院对该条作出了《补充规定》。但《补充规定》并未克服该条本质错误,适用该条仍然面临诸多困境。《婚姻法解释(二)》第24条之“病”主要在其逻辑结构不周延,遗漏共同财产制处理规则,以致适用分别财产制和约定债务规则处理共同财产制债务,使共同财产制债务均被推定为共同债务。破解《婚姻法解释(二)》第24条困境的路径有两条,即“法律废止”与“事实废止”。在“法律废止”前,应当用《婚姻法》第41条作为补救《婚姻法解释(二)》第24条的“解药”,以达到“事实废止”效果。但在现行规制下,通过学理解释寻找正确的法律路径十分复杂,弯道太多。与其转九十九道弯才能找到正确规则,不如转一道弯,即直接废除《婚姻法解释(二)》第24条,重新构建规则。夫妻一方负债的共同责任,必须以家事代理为基础,“用于家庭生活之债”,是家事代理的典型形态;“债权人善意之债”,是债权人基于夫妻具有家事代理权而产生的合理信赖,是家事代理的延伸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法解释(二)》第24 《婚姻法》第41 补充规定 夫妻债务判断标准 举证责任
原文传递
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权保障的思考
9
作者 谢维雁 《人权》 2007年第3期18-20,共3页
2004年宪法修正案第24条增加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标志着人权保障原则从此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宪法原则。宪法修正案第22条还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2004年宪法修正案第24条增加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标志着人权保障原则从此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宪法原则。宪法修正案第22条还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权保障原则 私有财产权 尊重和保障人权 宪法修正案 法律规定 第24 宪法原则 公共利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