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晋剧《傅山进京》的艺术特点探析
1
作者 何璐晴 《戏剧之家》 2018年第26期31-31,共1页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精神层次的追求越发强烈。晋剧《傅山进京》作为当代戏曲艺术的佳作,其新颖的立意,加之流畅、直白的叙事风格,得到了受众的广泛好评,并多次得奖。本文着重就评晋剧《傅山进京》...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精神层次的追求越发强烈。晋剧《傅山进京》作为当代戏曲艺术的佳作,其新颖的立意,加之流畅、直白的叙事风格,得到了受众的广泛好评,并多次得奖。本文着重就评晋剧《傅山进京》的艺术特点及价值进行了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剧发展 《傅山进京》 艺术特点 艺术价值
下载PDF
《傅山进京》唱腔音乐创作技法分析
2
作者 王佳 《戏剧之家》 2019年第2期42-42,共1页
关于晋剧《傅山进京》唱腔的创作,作曲者们遵循传统晋剧唱腔中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新的创腔方法革新发展,创作出既秉承传统又新意迭出的唱腔。《傅山进京》的唱腔晋剧韵味十足,旋律及情绪恰如其分的表现剧作家的精巧构思,并创作富... 关于晋剧《傅山进京》唱腔的创作,作曲者们遵循传统晋剧唱腔中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新的创腔方法革新发展,创作出既秉承传统又新意迭出的唱腔。《傅山进京》的唱腔晋剧韵味十足,旋律及情绪恰如其分的表现剧作家的精巧构思,并创作富有新意的唱腔代替传统曲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山进京》 唱腔音乐 创作技法
下载PDF
现代化视野下的史剧评论标准——从晋剧《傅山进京》的一篇批评说起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洪霞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37-141,共5页
艺术批评以创作为基础,又肩负指导创作的使命,因此能聚焦于作品问题进行思考的批评弥足珍贵,也因此更需要谨慎辨别评价体系是否科学。以新编历史剧为例,评价标准尤为复杂,这也影响到史剧创作。本文以深度剖析文本为基础,借"否定式&... 艺术批评以创作为基础,又肩负指导创作的使命,因此能聚焦于作品问题进行思考的批评弥足珍贵,也因此更需要谨慎辨别评价体系是否科学。以新编历史剧为例,评价标准尤为复杂,这也影响到史剧创作。本文以深度剖析文本为基础,借"否定式"批评展开对史剧观中的立场问题、虚实问题、结局处理、特定技法等方面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山进京》 史剧评论 艺术真实 大团圆结局 闲笔
原文传递
从《曹操与杨修》到《傅山进京》——编剧学视阈下摭论新编历史剧的创作笔法
4
作者 叶莹 《当代戏剧》 2022年第3期18-21,共4页
《曹操与杨修》和《傅山进京》皆被誉为新编历史剧中的扛鼎钜献,代表了中国现代戏曲创作的最高水准。本文从编剧学视阈下摭论新编历史剧的创作笔法,观察到二者承载着中国戏剧发展史上宝贵的现代戏剧精神,从文本内部可见剧作家在文本中... 《曹操与杨修》和《傅山进京》皆被誉为新编历史剧中的扛鼎钜献,代表了中国现代戏曲创作的最高水准。本文从编剧学视阈下摭论新编历史剧的创作笔法,观察到二者承载着中国戏剧发展史上宝贵的现代戏剧精神,从文本内部可见剧作家在文本中构建了情境、人物和旨趣三重创作维度;又通过观照创作主体,反映了剧作家自我意识的觉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操与杨修》 《傅山进京》 新编历史剧 创作笔法 戏剧精神
原文传递
空间参与叙事延展“文人风骨”——谈晋剧电影《傅山进京》的艺术特色
5
作者 梁芝榕 《大舞台》 2020年第5期11-14,共4页
1988年京剧《曹操与杨修》以王权和士子为题材,开启了文人戏创作的新时代,2007年晋剧《傅山进京》同样以此为题材,达到了文人戏创作的新高度[1]。作为戏剧梅花奖数字电影工程的首批作品,2013年,电影版《傅山进京》问世,相对于舞台版来说... 1988年京剧《曹操与杨修》以王权和士子为题材,开启了文人戏创作的新时代,2007年晋剧《傅山进京》同样以此为题材,达到了文人戏创作的新高度[1]。作为戏剧梅花奖数字电影工程的首批作品,2013年,电影版《傅山进京》问世,相对于舞台版来说,电影版在场面调度方面别具匠心,同时在空间形态的建构方面做出了新的探索,使空间开始参与叙事,呈现出一个鲜活的,诗意的,既有风骨又有意味的大世界,[2]集中体现了傅山先生的"文人风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山进京》 梅花奖数字电影 晋剧电影 谢涛
原文传递
晋剧《傅山进京》
6
作者 郑怀兴 《剧本》 2019年第11期F0004-F0004,共1页
关键词 《傅山进京》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